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Advertisements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章 发酵工业培养基设计.
同学们好!.
锅炉和汽轮机、发电机,并称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 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源头。
语文小课题——鞭炮 赵彦皓.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 技术路线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2015年8月.
第十章 环境空气与大气污染检测技术 10.1 概述 10.2 大气污染指标监测 10.3 自动连续监测系统.
水泥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超低排放” 整体解决方案
苏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 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颜料 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无机颜料一般是矿物性物质,人类很早就知道使用无机颜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矿石,在岩壁上作画和涂抹身体。有机颜料一般取自植物和海洋动物,如茜蓝、藤黄和古罗马从贝类中提炼的紫色.
人类所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
阚山一期600MW超超临界机组 脱硝工程实践 刘 毅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节能环保与生态文明学术报告与产学研合作论坛
第五章 燃烧污染控制及新型燃烧技术 锅炉原理 课件 煤粉燃烧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硫(SO2)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技术
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水环境科技需求
超 低 排 放 技术路线的选择与运用 司徒有功.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 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反复循环运动。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意大利,米兰,SiiRTEC NIGI S.p.A.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S&N 常德市一中.
燃料及燃烧 课件制 作者:高增丽.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火力發電系統 組別:第4組 組員:4960J054 林志翰 4960J097 陳建名 4960J099 賴郁凱 4960J106 王紹珉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神华神皖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二期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小结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氮的循环 授课人:王小静阜阳一中化学组.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2019/5/23 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 王书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2011年3月31日 1.
養豬廢水處理 豬糞尿排泄量因豬隻體重、採食飼料品質及飼養方式不同有很大差異,豬隻按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國國家研究會議 )營養標準餵飼結果,其糞便排泄量(濕重) 約為飼料採食量乾種之51﹪;以一頭體重為150到200公斤的豬為例,每天所排放的糞便量約為2公斤。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烟气脱硝技术

§9-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一、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N2O、NO、N2O3、NO2、N2O4、N2O5 NOx (1)自然来源 细菌对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 (2)人类活动 a. 燃料燃烧(约90%): 95%以NO形式存在,其余主要为NO2; b. 化工过程;

二、氮氧化物的性质 NO:无色、无味、无臭,微溶于水,在大气中可 被缓慢氧化为NO2。 NO2 :红棕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并参与臭氧 层的破坏。

三、氮氧化物的危害 1)对人有致毒作用 2)对植物有损害作用 3)参与形成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

不同浓度的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11mg/m3)

四、氮氧化物排放情况(美国)

五、NOx排放法规 早期:汽车尾气 现在:电站锅炉

五、氮氧化物控制方法 1. 燃料脱氮; 2. 改进燃烧方式和生产工艺; 3. 烟气脱硝。 源头控制 尾部(末端)控制

§9-2 燃烧过程NOx的形成机理 NOx分类: 1、热力型NOx 高温下空气中N2与O2反应生成的NOx 2、燃料型NOx

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 一、热力型NOx的形成 1、机理 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2 1 NO O N Û +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受温度 和反应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1)NO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表9-3) 增大 平衡时NO浓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

2)NO生成量与初始组成的关系(表9-4) 氧浓度增加 初始组成中氧浓度越高,平衡时 NO浓度越高

3)NO、NO2之间的转化 表9-5, 表9-6 减小 室温 >>

有关结论: 室温条件下,几乎没有NO和NO2生成,并且所有的NO都转化为NO2(表9-3,9-5)。 800K左右,NO与NO2生成量仍然很小,但NO生成量已经超过NO2 (表9-6)。 常规燃烧温度(>1500K)下,有可观的NO生成,但NO2量仍然很小(表9-6) 。 ——热力型主要为NO( 90%~95%)

由Zeldovich理论按化学动力学可导出NO生成的总速率 3)热力型NOx形成的动力学——Zeldovich模型 O+N2 k1 k-1 NO+N k2 k-2 N+O2 NO+O 由Zeldovich理论按化学动力学可导出NO生成的总速率 其中:[O2]、[N2]、[NO]——O2 、 N2 、 NO的浓度, mol/m3; T——绝对温度,K; t——时间,s;

各种温度下形成NO的浓度-时间分布曲线 烟气在高温区停留时间的延长可使NOx生成量增加。

在各种温度下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N2/O2=40:1)

综上,控制NO生成量的方法: (1)降低燃烧温度; (2)降低氧气浓度; (3)使燃烧在远离理论空气比的条件下进行; (4)缩短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a、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特别是富燃燃料燃烧时,分解出大量的CH、CH2和C2等离子团,它们破坏燃烧空气中的N2分子键,发生如下反应: 二、瞬时NO的形成 1、生成机理 a、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特别是富燃燃料燃烧时,分解出大量的CH、CH2和C2等离子团,它们破坏燃烧空气中的N2分子键,发生如下反应: 上述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速度很快。

b、火焰中存在大量O、OH等原子基团,与上述产物反应 氰基 胺类 通常:低温火焰中形成的NO多为瞬时NO,受温度影响不大(图9-4)。 保持足够的氧供应量是降低瞬时NO的生成的有效途径。

三、燃料型NOx的形成 机理:燃料中的N通常以C—N键存在,C—N键的键 能较N≡N小,燃烧时容易分解,经氧化形 成NOx。 C—N键键能[25.3~63×107J/mol] N≡N键能[94.5×107J/mol]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 。 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分)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焦炭)两部分组成。

燃料中氮分解为挥发分N和焦炭N的示意图 煤粒 N 挥发分 挥发分N 焦炭 焦炭N NO N2

从对热力型、燃料型和瞬时型三种NOx生成机理可以得出抑制NOx生成和促使 破坏NOx的途径,图中还原气氛箭头所指即抑制和促使NOx破坏的途径 氧化气氛 空气N2 NOx 杂环氮化物 烃生成物 CH,CH2 烃生成物中结合的氮 氰 (HCN, CN) 氰氧化物(OCN, HNCO) 氨类(NH3, NH2,NH,N) N2O H N2 还原气氛 空气中的氮 燃料中氮的转换 NO再燃烧 Zeldovich机理

三种机理对NO排放的贡献

探讨生成规律可以知道,NOx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 (a) 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分含量,燃料比等。 (b) 燃烧温度。 (c) 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 和CHi的含量。 (d) 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9-3 低NOx燃烧技术原理 优点:降低NOx的同时提高锅炉热效率 缺点:CO、HC、碳黑产生量增加 一、传统的低NOx燃烧技术 1、低氧燃烧(α=1.17~1.20) 使燃烧过程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 优点:降低NOx的同时提高锅炉热效率 缺点:CO、HC、碳黑产生量增加

2. 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减少热力型NOx

将部分烟道气抽回,令其与燃烧用的空气或燃料混合,一起进入燃烧室。 3. 烟气循环燃烧 将部分烟道气抽回,令其与燃烧用的空气或燃料混合,一起进入燃烧室。

——降低氧浓度和燃烧区温度,主要减少热力型NOx 。 烟气循环率25%~40%

4. 两段燃烧技术 第一段:富燃,氧气不足,烟气温度较低,NOx生成量很小。 第二段:二次空气,CO、HC完全燃烧,烟气温度较低。

三、先进的低NOx燃烧器技术 炉壁设置助燃空气(OFA :Over Fire Air ,燃尽风、火上风)喷嘴 类似于两段燃烧技术 原理:低空气过剩系数运行技术+分段燃烧技术 1. 炉膛内整体空气分级的低NOx直流燃烧器 炉壁设置助燃空气(OFA :Over Fire Air ,燃尽风、火上风)喷嘴 类似于两段燃烧技术 主燃区:α较低,抑制NOx生成; 燃尽风口:助燃空气,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2)二次火焰区:燃尽CO、HC等 原理:将燃料的燃烧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减少供气 量到70%--75%;第二阶段将完全燃烧所需的其 2.空气分级的低NOx旋流燃烧器 原理:将燃料的燃烧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减少供气 量到70%--75%;第二阶段将完全燃烧所需的其 余空气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 口“火上风”喷入炉膛。 (1)一次火焰区:富燃,含氮组分析出 但由于缺氧、高CO、CH浓度使其难以转化 (2)二次火焰区:燃尽CO、HC等

(1)一次燃烧区:氧化性或稍还原气氛( α≥1); (2)第二燃烧区(再燃区)还原性气氛( α<1), 3. 空气/燃料分级的低NOx燃烧器 空气和燃料均分级送入炉膛 燃烧分为三个区域: (1)一次燃烧区:氧化性或稍还原气氛( α≥1); (2)第二燃烧区(再燃区)还原性气氛( α<1), 生成碳氢化合物基团,与一次燃烧区生成的NOx 反应,生成N2; (3)燃尽区:( α>1),燃料完全燃烧。

§9-4 烟气脱硝技术 一、脱硝技术的难点 处理烟气体积大 NOx浓度相当低 NOx的总量相对较大

各种低NOx燃烧技术组合,可将NOx排放浓度降低到350mg/Nm3 项目 NOx控制技术 脱硝效率% NOx控制极限 低NOx燃烧技术 低NOx燃烧器 20~40 各种低NOx燃烧技术组合,可将NOx排放浓度降低到350mg/Nm3 空气分级 燃料再燃 50~70 燃烧优化系统 10~30 受制于硬件设备 烟气脱硝技术 SCR ≤95 50mg/Nm3 SNCR 取决于入口NOx浓度 SNCR/ SCR 40~60

A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二、催化转化法脱硝 A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利用NH3作还原剂,在较低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NH3有选择地将废气中的NOX还原成N2。

1.还原剂 美国FuelTiech公司的尿素热解治氨工艺。 (1)液氨 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属危险化学品。 (2)氨水 浓度20-25%,氨水通过加热蒸发,形成氨气和水蒸气,送至烟气系统,费用高。 (3)尿素 ( NH 2 ) 2CO + H2O→ 2NH3 ( g) + CO2 ( g) 美国FuelTiech公司的尿素热解治氨工艺。

2.催化剂 贵金属 Pt、Rh及Pd等/Al2O3 金属氧化物 V2O5(WO3)、Fe2O3、CuO、CrOx、MgO、MoO3和NiO等金属氧化物或其联合作用的混合物 载体:TiO2、Al2O3、ZrO2 、SiO2及活性炭。 沸石分子筛-金属离子交换沸石

应用广泛,有较长的运行经验、抗二氧化硫的侵蚀能力较好 高脱硝率、低氨逃逸率、抗二氧化硫的侵蚀能力强 很窄的反应温度范围、抗二氧化硫侵蚀能力差 三类催化剂的基本区分 燃煤电站SCR系统最常用的催化剂 分类 举例 温度范围(℃) 特性 中温 V2O5/ TiO2 260~425 应用广泛,有较长的运行经验、抗二氧化硫的侵蚀能力较好 高温 沸石分子筛 345~590 高脱硝率、低氨逃逸率、抗二氧化硫的侵蚀能力强 低温 贵金属催化剂 150~300 很窄的反应温度范围、抗二氧化硫侵蚀能力差 具有较高温度的燃气电厂和内燃机SCR系统 柴油机的排放控制

3、主要反应 副反应: > 350℃ > 450℃

4、SCR工艺布置 高尘区SCR(HD-SCR)-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 低尘区SCR(LD-SCR)-电除尘器之后 尾部SCR(TE-SCR)-湿法烟气脱硫塔之后

  SCR反应器末端布置

优点: ⑴ 锅炉烟气经过除尘脱硫后,可采用更大烟气流速和空速, 从而使催化剂的消耗量大大的减少; ⑵ 氨的逃逸量是最少的,并且不会腐蚀构筑物(烟囱采用防腐 烟囱); ⑶不会产生SO3,防止二次污染。  缺点:   ⑴ 一定要设置烟气再热系统,增加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⑵ 很难找到符合反应条件的催化剂。

低粉尘布置的SCR工艺

优点: 粉尘浓度降低,可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缺点:  (1) 与高粉尘布置一样,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氧化后生成难处 理的SO3,并可能与泄漏的氨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氨(或者硫酸氢氨)盐物质; (2) 国内没有运用经验,并且国外可供参考的工程实例也比较少。

  高粉尘布置的SCR

的种类较多; ⑵相对于末端布置来说省去了烟气再热系统,从而节省了投 优点:  ⑴由于反应温度较高(300~500℃),可选择的催化剂 的种类较多; ⑵相对于末端布置来说省去了烟气再热系统,从而节省了投 资和运行成本; ⑶早已完成工业化运用,并且已有20多年的运行经验,是 目前火电厂烟气脱硝广泛采取的工艺。  

缺点:   ⑴ 粉尘浓度较高,对催化剂的冲刷和磨损较大; ⑵ 省煤器是与锅炉本体相连,对于大型机组,SCR反应器 的重量比较大,一般要设置独立的SCR反应器的支撑钢 架, 涉及到锅炉的重新调整和负荷重新计算的问题; ⑶ 腐蚀性很强的硫酸氨(或者硫酸氢氨)盐物质的生成; 且流程较长,容易腐蚀后续的空气预热器和静电除尘器。

5、SCR系统图 以液氨为还原剂的SCR系统图 SCR系统脱硝率约为:60%~90%。

6、影响SCR脱硝技术的因素: 催化剂 反应温度 烟气在反应器内的空间速度 氨气输入量

温度--温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催化剂,对应每种催化剂 皆有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温度--温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催化剂,对应每种催化剂 皆有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SCR反应温度对NOx脱除率的影响 钒-钛催化剂,320~420℃.

空速--对于给定的反应装置,空速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通过 催化剂的烟气多,烟气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短. (时间的倒数) 空速--对于给定的反应装置,空速大意味着单位时间内通过 催化剂的烟气多,烟气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短. (时间的倒数) 停留时间对NOx脱除率的影响 效率在60%~90%时,空速在2200~7000h-1

脱硝效率和NH3逸出量与NH3/NOx摩尔比的关系

国内 已投运的烟气脱硝电厂: 福建漳州后石电厂6×600MW机组,日立巴布科克公司SCR装置,设计脱硝率40%以上; 广东台山电厂5号机组( 600MW),丹麦TopsΦe公司的催化剂,设计脱硝率80%

B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指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在炉膛烟气温度适宜处(900~1100 ℃)喷入氨或尿素等含氨基的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 和H2O。 主要反应: 竞争反应:

SNCR工艺流程示意图

影响因素 1、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对NOx脱除率的关系 (氨) 反应温度对NOx脱除率的影响(尿素)

2、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对NOx脱除的影响 停留时间越长,反应进行越彻底,NOx脱除效率越好.氨和尿素需要 0.3~0.4s的停留时间才能有效地脱除NOx。

3、混合程度 大型电站锅炉由于炉膛尺寸大、锅炉负荷变化范围大,使得充分混合难度增大。国外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大型电站锅炉SNCR系统的NOx还原率只有25%~40%,而且随着锅炉容量增大,NOx还原率呈下降趋势。

4、NH3/NOx摩尔比 (化学计量比) NOx脱除率与化学计量比的关系

Table Comparison of SCR and SNCR 表 SCR与SNCR工艺比较 Table Comparison of SCR and SNCR 工艺名称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NOx脱除效率(%) 60-90 30-60 操作温度(℃) 200-500 900-1100 NH3/NOx摩尔比 0.4-1.0 0.8-2.5 氨泄漏(ppm) <5 5-20 总投资 高 低 操作成本 中等

三、吸收法净化NOx(中小企业) 1.水吸收法(NO2 ) 2NO2 + H2O → HNO3 + HNO2 3 HNO2 → HNO3 + 2NO + H2O 净化小气量以含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废气

原理 :氮氧化物在稀硝酸中的溶解度大于水,属物 理吸收。 2.稀硝酸吸收法(净化硝酸生产尾气) 原理 :氮氧化物在稀硝酸中的溶解度大于水,属物 理吸收。 酸浓度(%) β值 0.041 0.5 0.7 1.0 2 4 6 12 65 99 1.48 2.16 3.19 4.20 9.22 12.5 β:标准状态 下 1m3硝酸所溶解的NO的体积,m3

流程: NONO2 吸 收 15%~30% 漂白硝酸 含NOX 稀硝酸 加温 漂白 高浓度废气 硝酸吸收塔

3.氨——碱溶液两级吸收法 碱液制 备槽 废气 液氨 缓冲器 吸收塔 碱液循 环槽 排气 肥料

上述工艺分两步: ①将氨送入烟气中进行气相反应,生成硝氨白烟。 ②烟气进入碱液吸收塔,未反应的NO2与碱液反应生 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反应式:① 2NH3 + 2NO2 + H2O → NH4NO3 + NH4NO2 2NO + NO2 + 2NH3 + H2O → 2NH4NO2 NH4NO2 → N2 + 2H2O ② 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H2O 2NaOH + NO+NO2 →2NaNO2 + H2O

原理:第一级 浓硝酸将NO氧化成NO2 ;第二级 碱性浆液吸收。 4.硝酸氧化——碱液吸收法  原理:第一级 浓硝酸将NO氧化成NO2 ;第二级 碱性浆液吸收。 氧化度:NO2在NOX中所占比例。 NOX (NO) 浓硝酸氧化氧化度〉50% NOX(NO2) 碱液吸收 含硝酸盐、亚硝酸盐溶液 氧化反应:NO + 2HNO3 → 3NO2 + H2O 吸收反应:

吸收剂:亚硫酸盐、硫化物、尿素水溶液等。  5.还原吸收法 NOx → N2 吸收剂:亚硫酸盐、硫化物、尿素水溶液等。 4Na2SO3 + 2NO2 → 4Na2SO4+N2 Na2S + 3NO2 → 2NaNO3+S+N2 + NO + NO2 → CO2 + 2H2O + N2 CO NH2

四、吸附法净化NOx 氢型丝光分子筛:天然硅铝酸盐,比表面积大,耐热、 耐酸,微孔分布均匀。 1、分子筛吸附 类型:氢型丝光分子筛、氢型皂沸石、脱丝光沸石、 BX型分子筛等。 氢型丝光分子筛:天然硅铝酸盐,比表面积大,耐热、 耐酸,微孔分布均匀。 吸附在主孔道进行:

2、活性炭吸附 3、 NOX和SO2联合控制技术 吸附剂:浸渍碳酸钠的-Al2O3 反应式:

再生:天然气、CO 4Na2SO4 + CH4 → 4Na2SO3 + CO2 + 2H2O 4Na2SO3 + 3CH4 → 4Na2S +3 CO2 + 6H2O Al2O3 + Na2SO3 →4NaAlO2 + SO2 Al2O3 + Na2S →2NaAlO2 + H2S

本章要求: 1.掌握大气中NOX的来源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性质。 2.掌握燃烧过程所形成的NOX的分类,理解各类 NOX形成的机理。 3. 理解传统的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先进的低氮氧 化物燃烧器技术降低NOX排放的原理。 4.了解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 5. 掌握SCR脱硝与SNCR脱硝的原理、影响因素、工艺 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