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 处理实务》 应用法律系 王奇峰
一、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二、课程的设置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五、教学团队 六、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 七、教学效果评价
一、课程定位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实训课程 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课程 适应目前社会劳动争议案件增长的现状 体现鲜明的高职特色
培养目标 熟悉劳动争议解决的步骤和流程 掌握各类劳动争议产生的基础动因,具备协调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的能力 培养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劳动争议的各项技能
围绕综合素质和法律能力为主的职业基础课程 基于能力所需的理论课 针对能力培养的实训课 就业前实习基地实习 本专业面向的岗位 社保中心实习 劳动争议仲裁实习 企业相关岗位实习 公共课:计算机基础、职业道德、实用英语、思想道德修养等 法律基础课: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等 围绕综合素质和法律能力为主的职业基础课程 劳动保障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劳动关系、培训与就业、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生育保险、失业保险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沟通与交往、法律逻辑思维、薪酬管理、劳动经济学等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案例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概论等 基于能力所需的理论课 劳动社会保险软件实训课程 劳动争议仲裁模拟、人民调解技巧 劳动关系协调实务训练 针对能力培养的实训课 社保业务经办能力 企业劳动人事关系协调能力 劳动争议处理能力 就业前实习基地实习 社保中心相关岗位 劳动争议仲裁相关岗位 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基础岗位 本专业面向的岗位 岗位所需职业能力 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服务等相关领域岗位
二、课程的设置 岗位技能为核心 教学项目为载体 劳动争议处理的流程为主线
课程设置的理念 以能力为本位 以教学项目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从劳动法律角度分析劳动争议本质原因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的核心技能 从劳动法律角度分析劳动争议本质原因的能力 收集劳动争议相关证据并运用证据的能力 撰写相关劳动争议解决流程法律文书的能力 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的办理能力 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娴熟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与预防 二、劳动争议协商 三、劳动争议调解 四、劳动争议仲裁 五、劳动争议诉讼 六、综合项目训练
第一单元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项目一 劳动争议的预防 任务一 劳动争议产生原因分析 任务二 劳动争议的预防方法 知识链接 项目一 劳动争议的预防 任务一 劳动争议产生原因分析 任务二 劳动争议的预防方法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特征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二)劳动争议的特征 (三)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
第一单元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项目二 劳动争议处理的适用范围 任务一 劳动争议处理适用的主体范围 任务二 劳动争议处理适用的内容范围 任务一 劳动争议处理适用的主体范围 任务二 劳动争议处理适用的内容范围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处理适用的范围 (一)主体范围 (二)内容范围 二、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二单元 劳动争议协商 项目一 劳动争议协商的准备 项目二 劳动争议协商的程序与技巧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特征 第二单元 劳动争议协商 项目一 劳动争议协商的准备 项目二 劳动争议协商的程序与技巧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特征 (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 (二)劳动争议协商的特点 二、劳动争议协商的优点 三、劳动争议协商的形式
第三单元 劳动争议调解 项目一 调解环节技能训练 项目二 调解文书的制作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第三单元 劳动争议调解 项目一 调解环节技能训练 项目二 调解文书的制作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三、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四、劳动争议调解员 五、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六、调解协议的履行
第四单元 劳动争议仲裁 项目一 仲裁的申请与答辩环节训练 任务一 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任务二 如何进行仲裁答辩 知识链接: 第四单元 劳动争议仲裁 项目一 仲裁的申请与答辩环节训练 任务一 如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任务二 如何进行仲裁答辩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特征 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员 三、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时效 四、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条件
第四单元 劳动争议仲裁 项目二 仲裁程序环节技能训练 任务一 劳动仲裁庭举证、质证 任务二 为申请人、被申请人撰写代理词 第四单元 劳动争议仲裁 项目二 仲裁程序环节技能训练 任务一 劳动仲裁庭举证、质证 任务二 为申请人、被申请人撰写代理词 任务三 仲裁文书的制作 知识链接: 一、证据 二、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和裁决 三、仲裁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仲裁调解书
第五单元 劳动争议诉讼 项目一 起诉环节技能训练 项目二 举证质证技能训练 项目三 庭审程序技能训练 项目四 诉讼文书制作技能训练 第五单元 劳动争议诉讼 项目一 起诉环节技能训练 项目二 举证质证技能训练 项目三 庭审程序技能训练 项目四 诉讼文书制作技能训练 知识链接: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条件、案由 二、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举证期限、质证 三、开庭前的准备、开庭程序、 四、相关法律文书的格式规范
第六单元 综合技能训练 项目一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 知识链接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第六单元 综合技能训练 项目二 劳动报酬纠纷处理 知识链接 一、关于加班费的计算 二、时效 三、举证责任
综合实训项目 调解 协商 仲裁 诉讼 协商的准备 协商会议的召开 调解的技巧 调解文书制作 仲裁的申请与参与 仲裁技巧 一审申请参与 情境2:劳动合同纠纷处理 情境1:劳动报酬纠纷处理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协商的准备 协商会议的召开 调解的技巧 调解文书制作 仲裁的申请与参与 仲裁技巧 一审申请参与 一审应诉参与 综合实训项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作实际背景为起始点 任务驱动 项目引导 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问题的解决为终点 单位实习和真实案件接触 形成解决方案 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提供劳动争议处理环节所需法律文书样本 学生在项目任务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任务 整理每一份案例形成的全部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分析 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 双方辩论 启发引导
分组研讨 师资队伍
暑期实践训练 北京市劳动用工状况调查
劳动合同签订咨询
实训平台答疑
行业专家讲座 教学条件
五、教学团队 负责人 赵贵明 副教授 律师 主讲教 师 姜丽 讲师 陪审员 主讲教师 侯亚辉 讲师 律师 主讲教师 王奇峰 讲师 经济师 姓名 职称 学位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赵贵明 副教授 学时 法律 精品课程牵头人,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负责第一单元第四、五、六单元授课。 王奇峰 讲师 管理硕士 管理 承担本课程说课任务,负责本课程课件第二单元授课,联系学生校外实习实训。 姜丽 学士 承担本课程第三单元授课,以及作业习题的整理。 侯亚辉 法学硕士 承担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整理工作。 王越宏 承担首都政法网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及实训教学。 朱平 律师 承担本课程实训任务及学生校外实习项目。 李祥辉 经济师 劳动法 通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科科长,负责学生在实训基地的教学指导工作。 金研君 人力资源管理师 承担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解决的实训教学指导工作。 五、教学团队 负责人 赵贵明 副教授 律师 主讲教 师 姜丽 讲师 陪审员 主讲教师 侯亚辉 讲师 律师 主讲教师 王奇峰 讲师 经济师 主讲教师 朱平 副教授 律师 网络支持 王越宏 副教授 律师 实训项目 李祥辉 劳动争议仲裁科科长
六、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 从本门课程的定位和目标来看,单纯的理论讲授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因此,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授课是必须的。 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是本课程贯彻始终的授课理念。 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有:首都政法网实训平台、模拟法庭、三元互动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劳动保障实训室、劳动仲裁实习基地、法律援助中心、企业员工管理实习等
实训平台
模拟仲裁庭 模拟仲裁庭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
劳动社会保障实训室
金保工程核心平台软件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
法援中心实习
法院实习基地
教学条件 软件 条件 办公 网络 电子 首都政法网实训平台 劳动保障实训软件 库 资源 教学 互助 三元 条件 硬件 法庭 模拟 教室 体 多媒 校外实习基地 中心 服务 法律
七、教学效果评价 序号 姓名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平均 2010-2011 2009-2010 2008-2009 1 赵贵明 93 91 1 赵贵明 93 91 92 90 2 朱平 94 95 3 王奇峰 4 姜丽 5 侯亚辉
七、教学效果评价 1 通州劳动仲裁 2007级劳动保障学生魏岩 个人素质、基本技能 优秀 2 2010级劳动保障学生高丹、王宗连、李欣伟 序号 评价单位 学生班级姓名 考核点 评价结论 1 通州劳动仲裁 2007级劳动保障学生魏岩 个人素质、基本技能 优秀 2 2010级劳动保障学生高丹、王宗连、李欣伟 良好 3 北京某国企 2007级劳动保障学生李静 4 北京朝阳社保 2007级劳动保障学生刘士风、韩慧云 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基本技能 5 北京市共青团市委 2010级劳动保障班暑期实践队队员(田野等20人) 整体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综合技能 优秀团队 6 北京丰台法律援助中心 2008级劳动保障学王梓環、霍乔伟 个人素质、综合技能
创新 实践性 先进性 创新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