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故都的秋
经 典 晨 读 1 课 堂 互 动 5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课后强化作业 6 课 前 预 习 4 名 著 博 览 7
经 典 晨 读
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侵。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①西陆:秋天。②南冠:囚徒的代称。③玄鬓:指寒蝉。④白头吟: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简介】 骆宾王(626—684),婺州(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议事,触怒武则天,遭诬下狱。这年秋天,闻蝉声有感,写了此诗。
【赏析】 这也是一首咏蝉诗。诗人以蝉自比,把含冤下狱的悲愤寄寓在诗中。首联从蝉声写起,寒蝉的哀鸣,引发了诗人的愁思;秋风四起,寒蝉将噤,蝉的境遇正是孤独失意的诗人的写照。颔联写高唱的秋蝉还是黑色的,而自己却是白发斑斑。两相对照,自己怎能忍受呢?“白头吟”有双关作用,除了说自己已生白发,还借助卓文君的典故,抒发自己蒙冤的悲愤。颈联写蝉的艰难处境:秋露浓重,打湿了蝉的双翅,使它欲飞不能;秋风阵阵,风声淹没了蝉声。诗人用蝉的境遇艰难来表达自己的遭遇坎坷。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明为蝉语,实是诗人发出的呼喊。
全诗通篇比兴,借蝉喻己,将悲愤不平之意,寄寓其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此诗是初唐五言律诗的上乘之作。
高 考 导 航
(2014年高考四川卷)(原文在第一课上) 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②~⑨段,第②段的第一句话、第④段的第一句话、第⑨段的最后两句话,这些都是作者对于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态度,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整合,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组织答案。 【答案】 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的基本思路:①通读全文,整体感知;②找到此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划定答题区间;③对此段落或区域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④组织答案,注意语言通顺简洁。
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分析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作者到濑户内海去旅行,承接了上文古人游览的经历,过渡到自己的体验中来,进一步印证了山水优秀的地方对心灵陶冶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 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某一段在文中的作用,要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内容上,弄清楚这一段的具体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结构上,根据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位置及与上下文的关系,看其有无“为下文提供依据或做铺垫”“承上启下”“构成线索”“使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等作用。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基本手法。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叙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分析故都的秋的色味,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课 前 预 习
2.解释词语 混沌: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椽:椽子,即放在房檩上架着木面板或瓦的木条。 落寞:冷落、寂寞。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4.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2月,就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又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时代的洪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末,由于国内政治气氛的逐渐逆转及家庭发生变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任《华侨周报》主编,在海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军胁迫,到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当翻译约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5.了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6.开阔视野 (1)衬托 “衬托”也叫“烘托”,它是常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作家在描写一个事物时,往往不直接切入,而是变换角度,采用别的同它相似的事物与之形成类比,或用与之相反的事物与之形成对比,起到陪衬或烘托的作用,使形象更鲜明,使特征更突出。文中多处用细小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幽静,达到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
(2)寓情于景 本文所绘的景物(秋花、秋树、秋蝉、秋雨)都具有“清、静、悲凉”等特点。“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作者把自己的“悲凉”之情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课 堂 互 动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1—11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第二部分(3~12):共分六层。 第一层(3):秋晨静观。 第二层(4):秋槐落蕊。 第三层(5):秋蝉残鸣。 第四层(6~10):雨后话凉。 第五层(11):北国秋果。
(二)自主思悟 1.故都就是北平,为何不用“北平的秋”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故都,“故”是过去的意思,暗含伤感,表示北平作为旧都,昨日的繁华已不再。北京,即北平,元明清以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更是文化中心,是灵魂的栖息所,作者对此有一种文化的认同感,反映了一种寻根意识。
2.“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提纲挈领,统领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
3.第3自然段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些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把那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出对故都之秋的神往之情。
4.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视觉形象”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5.第4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感受。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6.阅读课文重点段落3~11自然段,分析这五幅秋景图是如何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的。 体现出的特点 庭院秋景 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破壁冷落萧条,牵牛花冷色调,秋草枯萎凄凉,突出①悲凉、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秋槐落蕊 先写视觉形象,似花非花、花铺满地。再写触觉形象,脚踏花地,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是作者的②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秋蝉残声 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所渲染的那种③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 雨后话凉 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也突出北国秋雨的④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出游子的⑤孤独感 秋果胜景 淡绿微黄的冷色调显其⑥悲凉,叶子、西北风、沙尘反衬秋果胜景,在对故都金秋的⑦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⑧悲凉感:因为枣子红完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三)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故都的秋》中作者说的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悲凉”? 作者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较好理解,秋高气爽,容易感到“清”、“静”,但“悲凉”似乎不好理解。与“清”、“静”相应的大概该是“悠闲”、“欣喜”之类的“正面”情绪、情感,而“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
但在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所以作者说感到北国的秋特别地“悲凉”。
2.文中重点描绘了五幅画面,它们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①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②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③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蒙蒙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④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3.如何理解“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这句话? “名花”总是具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姿态,其开放时总是处于一种很柔和很内敛的状态;美酒应以品为主,“品”到半醉便是恰到好处。作者认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因此,要想饱尝秋,必须处于一种“全开全醉”的状态,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秋。
4.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阵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寂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答案】 C(A. 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的。B 【答案】 C(A.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的。B.师出无名: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C.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出处:汉 韩信 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D.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长春市南湖公园内的30余组雪雕作品已接近完工,形态各异的雪雕成为“北国春城”的一道美景,深受市民所喜爱。 B.记者从支付宝方面获悉,截至17时,全国共有近6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购买火车票。当中,长春乘客用支付宝购买的就超过4100人次。
C.在曾经的高一高二的学习中,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我们还要面对高三的最后一搏。 D.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有着20余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答案】 B(A. 杂糅,改为“深受市民喜爱”或“深为市民所喜爱”(“深受…喜爱”与“为…所喜爱”杂糅)。C 【答案】 B(A.杂糅,改为“深受市民喜爱”或“深为市民所喜爱”(“深受…喜爱”与“为…所喜爱”杂糅)。C.关联词误用,“高一高二”是过去时,“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已经证实了的事实,“即使”表示假设,“即使”改为“虽然”。D.语序不当。定语语序不当。改为:王老师是吉林省实验中学一位有着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老师。)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夸张)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答案】 B(A项无比喻,C项无夸张,D项无对比。)
5.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答案】 C(C项不能表现主题。)
6.作者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出了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写出了心的静。 B.“一椽破屋”“破壁腰”写出了环境的悲凉。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悲凉。 D.“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的下起雨来了”,写出了环境的喧闹和悲凉。 【答案】 D(应是环境的静。)
7.第三自然段中写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画线处的景观是作者一直萦绕心头的,而课文中却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而“陶然亭的芦花”等景观乃是故都的秋的组成部分,不简笔带一下,“秋”景便不完整。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D.“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与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无直接联系,作者略带一笔是为了映衬,故不予详写;选择“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8.下列对《故都的秋》一文所做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了故都的槐树、红叶、秋风、秋雨等秋色,抒发了作者健朗、深远、充实的思想感情。 B.描写了北国的枣树、秋蝉、残荷、秋叶等客观景物,抒发了作者凄凉、憔悴、沉沦的心境。
C.描写了北国的秋色及人的活动,对“秋”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字里行间透出了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受。 D.描绘了故都的秋色,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貌,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感。
【答案】 D(A项没有描绘“红叶”,“健朗、深远、充实”与文中感情基调不符;B项没有描写北国的“残荷、秋叶”,“凄凉、憔悴、沉沦”定位过于低沉,与作者感情不符;C项课文描写“北国的秋色及人的活动”,没有在“字里行间透出了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受”。)
9.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B.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秋“清、静、悲凉”,有着极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C.“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笔下。
D.《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用“故都”而不用“北平”,含有对已逝封建王朝深切的眷恋之意。
10.选取《故都的秋》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至少写三个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12~14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 第六层:议论赞美。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集中描绘了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第12段为议论,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1.本文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写景抒情,请根据课文内容划分三个部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二)自主思悟 1.本文总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写景抒情,请根据课文内容划分三个部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形式 段落 主要内容 总 1、2 总写对①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②向往之情 分 3~12 扣住北国之秋③“清”“静”“悲凉”的特色,并按这一顺序,逐一描述了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的自然风物,且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13、14 与第一部分总起部分相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强烈,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之秋的④眷恋之情
2.本文多处使用排比,试分析下面几个句子,说说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①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排比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②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③这是近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④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_作者的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3.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作者由故都的秋想到江南的秋,将两者进行对比,由江南的秋不能让人满足反衬出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2)文中在对故都秋天的槐树、蝉声、果树等的具体描写后,想到南国秋天“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这些虽有它特异的地方,但与故都的秋一比,在秋味上则显得逊色得多。这里的联想与开头相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气味比不上北国,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3)文中由现实中对秋的感受,想到外国及中国古代诗人对秋的描写,这里的联想意在表现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没有国界、不分人种的,而感触最深的要数中国的文人,最后引出中国北方是文人感秋的最好去处,因为只有在那里秋味才最足。
(三)深入探究 1.本文结尾“黄酒之与白干”等四对喻体的本体是什么?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2.作者喜爱这“清、静、悲凉”的秋,在文章中作者是否告诉我们,他为什么喜爱秋天呢?喜欢秋天,为何不用欢快的笔调来写灿烂、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秋呢?
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郁达夫3岁丧父,17岁便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特有的情结,也跟他思想苦闷、隐逸恬淡的生活情趣有关。所以思想苦闷、隐逸恬淡的生活情趣,决定了他笔下故都秋色的特有的味道。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突显出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秋意之十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
4.本文的“形”和“神”各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概括主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五)鉴赏艺术 1.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感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2.复沓、跌宕手法。 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不正是“诗”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
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在文中提到过多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可触的具体意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意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领略 感触 陪衬 流览 混混沌沌 B.椭圆 颓废 落寞 岐路 疏疏落落 C.点缀 萧索 细腻 厮叫 息列索落 D.橄榄 梧桐 蟋蟀 驯鸽 稀里哗啦 【答案】 D(A.流——浏;B.岐——歧;C.厮——嘶。)
【答案】 D(A.语序不当:“是建设新阵地、运用新科技、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应改为“是运用新科技、建设新阵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重要举措”。B.成分残缺:在“要切实贯彻国务院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之后加宾语中心词“的措施”。C.句式杂糅:“由于心态的变化保证战绩平稳上升的原因”应改为“由于心态的变化保证了战绩平稳上升”。)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钓鱼岛是个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及若干岛礁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连缀起来,即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呈现在我们眼前:明代钓鱼岛已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的由来构筑了东海海上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
①在明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台”,而更多的是称“钓鱼屿”。 ②关于钓鱼岛,明人笔下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 ③其中,钓鱼岛最大。 ④明朝人笔端下的钓鱼岛,可以作为明代中国人的群体认识,直接反映的是当时人的认知。
⑤经过对明代历史文献比较系统的梳理,所见明人笔下的钓鱼岛记载大致有数十种之多,著者都是明朝人。 ⑥“屿”即小岛,“岛屿”同义。 A.②①⑥③⑤④ B.③①⑥②⑤④ C.③②①⑥④⑤ D.②①③⑥④⑤
【答案】 B(③句的“其中”一词紧接第一句话“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及若干岛礁”一句,①句接着钓鱼岛在明代文献中的名字,⑥句承接着①句的“钓鱼屿”一词,对 “屿”字做出解释;②句统率第⑤句和第④句,第④句中的“明朝人笔端下的……”是承接着第⑤句句末的“著者都是明朝人”一句,因而⑤句在④句前。)
5.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答案】 B(B项把枣子的形状比成橄榄、鸽蛋。)
6.下列对第12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作者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B.“有情趣的人类”指人类社会的所有人,在课文中偏重指平民百姓。
C.本段在写秋景中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D.从行文章法上看,本段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答案】 B(文中侧重指文人学士。)
课后强化作业 (点此链接)
名 著 博 览
长篇小说。明吴承恩作。根据唐代名僧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经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杂剧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全书一百回。前七回写孙悟空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交待取经缘起;第十三回以后,转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但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安达西天。
小说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人公,将社会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为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曲折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捣乱封建秩序,不畏强暴,战胜困难,同一切灾害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精神。其间亦杂有宿命论、因果报应和佛法无边的宗教思想。此作熔幻想情节和生活真实于一炉,规模宏伟,故事曲折;文笔诙谐,妙趣横生;色彩浓丽,别具一格。书中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众多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为中国老幼所尽知。是一部艺术上卓有成就、影响很大的浪漫主义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