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及闡釋新高中地理課程
三個地理主題 與我們的自然環境共存 面對人文環境的轉變 正視全球性挑戰 Geography For Life 生活地理
五個主要地理概念 區位和分布 地方和區域 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依賴 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變化及發展 環境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必修部分介紹 1.機會與風險 —居住在災害頻生的地區是否明智之舉? 2.管理河流和海岸環境:一個持續的挑戰 3.轉變中的工業區位 — 它如何及為何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改變?
4.建設一個可持續城市—環境保育與城市發展是否不能並存? 5.對抗饑荒 — 科技是否解決糧食短缺的靈丹妙藥? 6.消失中的綠色樹冠 — 誰應為大規模砍伐雨林付出代價? 7.全球增溫—是事實還是小說?
選修部分的設計 動態的地球:香港地質與地貌的形成 天氣與氣候 運輸發展、規劃與管理 珠江三角洲地域研習
如何從探究中引入知識和概念 地球是否越來越熱?有何證據? 全球氣溫的正常分布是怎樣?日射是怎樣分布在地球的表面上?是甚麼因素影響全球氣溫的分布形態? 為甚麼一些地方緯度相近但氣候各異?除氣溫外,還有哪些氣候元素影響某地方的氣候特徵?這些氣候元素如何影響全球的氣候分布?
如何從探究中引入知識和概念 全球增溫是否真的正在發生?全球增溫是否只是氣溫的長期波動還是地球變得越來越熱? 全球增溫的可能人為因素是甚麼?在多大程度上全球增溫是自然作用?人類活動在此扮演了甚麼角色? 全球增溫將會帶來甚麼影響?它會怎樣影響人們的生活?人們對此可以做些甚麼?
評核大綱 卷一 卷二 校本評核 比重: 60% 25% 15% 所需 時間: 二小時三十分 一小時 中五至中六年級 範圍: 必修部分 選修部份 實地考察 部分/ 試題形式: 多項選擇題 1小時 (20%) 數據/技能為本/ 結構式問題 1小時 (30%) C. 短文章式問題 ½小時 (10%) D. 數據/技能為本/結 構式問題 ½小時 (15%) E. 短文章式問題 F. 學生須於中六 年級公開考試 前遞交一份 報告
校本評核的要求 地理科校本評核採用實地考察報告的形式。學生必須完成不同階段的探究。 -計劃及準備, -數據的蒐集、處理、 -匯報及分析 -闡釋、結論及評鑑
核本評核 探究式實地考察 必須評核學生下列能力: 進行實地觀察,並準備記錄有關數據; 運用儀器和工具,及/或自行準備數據蒐集工具; 一旦出現問題,能彈性處理及建議其他可行方法。
必須評核學生下列能力: 繪製圖表、草圖、圖解,使用照片及在正文中融入其他製圖技能; 運用資訊科技(例如:地理信息系統)處理數據; 透過闡釋結果所得的形態及探究所展現的關係,檢討及分析數據。
融入地理情景的地圖闡釋
融入地理情景的地圖闡釋 描述深涌及其鄰近地區﹝2084﹞的地勢。 某發展商計劃把深涌發展為一高爾夫球度假村。指出並解釋深涌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作為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你會否贊成該項計劃?解釋你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