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缔造者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内容标准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内容标准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 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 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 压力。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 他有很好的教养,内部是钢,有坚强的抵抗 力,他是灵活的,愿意变革和学习,而最重要的, 是忍耐。一直到那个转折点上。他等待着那个最 低点,然后在车轮向上转动时采取行动,不太早, 也不太晚。他跟着历史来引导历史。 ——美国记者海伦·斯诺 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 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 的人都能够理解的。 ——法国前总理富尔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 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新中国的缔造者 1840------1919------1949------1956以来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一、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 二、开创中国革命新路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民主革 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
从20年代始,中华民族和中国民主革命,曾出现几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个时代呼唤一位巨人,他改写着中国历史,他就是毛泽东。 袁世凯死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中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导致红军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了绝境的危急关头; 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命运的抉择。
★一、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1、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㈡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新中国的成立 2、巩固政权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1952) 3、实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6) 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76年 ) 二、评价毛泽东
一、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⑴青年时代立下宏志 1910年毛泽东的立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救国救民,改造社会 ①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勤奋好学、关心时政、 立志改造社会 ②创办新民学会: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挽救国家、改造社会 ⑵思想转变:改良主义(资) 马克思主义(共) (西方-俄) 原因: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马克思主义著作影响(五四) 标志: 1920年夏,毛泽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⑶投身革命: 标志: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 (后派去湖南工作)
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⑴1921——1927(模仿俄国道路) 背景: 活动: ⑵1927——1931(开创革命新道路) 中共一大制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①建立湖南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②参加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参加大革命 ③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领导湘鄂赣农民运动 ④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标志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⑵1927——1931(开创革命新道路) 背景: 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2、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⑴1921——1927(模仿俄国道路) ⑵1927——1931(开创革命新道路) 秋收起义(油画)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①八七会议(内容)上毛泽东提出 “枪杆子里出政权” 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②领导秋收起义(1927) ③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④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形成与新道路适应的战略战术 ⑤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三大著作 一大思想 毛泽东又是如何在理论上科学地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 《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大著作 一大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 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根据地为主要阵地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而敌人 主要集中在城市 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做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⑥领导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力挽狂澜 背景: 党中央王明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排挤毛泽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长征 时、地: 内容: 意义: 1935、贵州遵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在党 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从 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⑦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1936.2)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毛泽东是如何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4)毛泽东开创的新道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主要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为中国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提供实践基础 从实践到理论(文章、内容) 实事求是
3、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⑴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⑵1945-1946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⑶1946——1949 解放战争时期 ⑷1949 年,建立新中国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⑴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背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②19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作为: ①在瓦窑堡会议上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写成《矛盾论》、《实践论》。 ②1937,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洛川会义) ③改编红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 ④写下《论持久战》,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抗战军民必胜信心。 ⑤进行理论探索,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⑥领导延安整风运动 a内容:提倡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b意义:为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⑦召开中共七大,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 194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召开中共七大内容: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⑵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①背景: 抗日战争结束,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实施一党独裁 共产党:各派和谈,建立民主政府 ②作为: 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⑷1949 年,建立新中国 ⑶领导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 ①解放区土地改革: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战争过程: 战略防御: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粉碎敌人的全面、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入南京, 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南京国民政府被彻底推翻。 ⑷1949 年,建立新中国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统治中国22年 的国民政府 覆灭了。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㈡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新中国的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开国大典 2、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毛泽东出访苏联,双方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陈云(1905~1995)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㈡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949—1956年 领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中国的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开国大典 2、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①访问苏联(1949.1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恢复经济(1949~1952):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㈡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1949—1956年 领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中国的成立 2、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 3、实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3—1956) 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化三改” 1956年,完成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农业--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
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76年 )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2.正确探索: ① 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 (1956年)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 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思路。 ②中共八大(1956): 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③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 (1957年) ④文化:“双百”方针 ⑤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0世纪70年代调整外交战略,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1976年 ) ⑴背景 ⑵正确探索 ⑶失误的探索: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犯了左倾错误,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损失: ①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②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起)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左“倾失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③发动文革(1966-1976) :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⑷晚年外交战略调整: 20世纪70年代调整外交战略,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萌芽 农民问题研究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初步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成熟 确立 党的七大 新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二、评价毛泽东: 1.历史功绩: 2.过失: 3、总评: ①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 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为探索一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过失: ①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 破坏。 ②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 损失。 3、总评: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功大于过。
场景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场景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场景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场景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开创的新道路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最主要的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