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补体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粘附分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 正常菌群 ( normal flora ) 1 概念: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 体无害的细菌 2 分布:皮肤、外耳道、眼结膜、鼻咽 腔、口腔、肠道、尿道、阴道 等.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基本概念 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第三章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C. 一、补体系统的概述 (一)概念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及动物血清与组织 液中的一组与免疫相的,经激活后并具有酶 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球蛋白。这些蛋白是 抗体发挥溶菌、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故称补体。由 30 多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 蛋白和补体受体蛋白组成,又称补体系统。
第六章章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主讲 孟学平 教授 淮海工学院生物技术系.
這是來自中南海的健康長壽讀本 不管你有多忙,這個讀本都應該讀一下,因為這是一位科學 家給國家領導人的忠言。日理萬機的領導人曾放下手頭工
王 子 坊 《洛陽伽藍記》 主講教師:張其昀.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第一节 补体概述 第二节 补体激活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节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第 4 章 天然免疫系统 Innate Immune System 天然免疫系统包括 天然免疫的可溶性免疫分子 天然免疫细胞。
小 结 概念 基本结构 水解片段 功能区 生物学活性 免疫原性 人工制备的抗体.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建筑业2007年年报 2008年定报培训会 及 工交城建科 蔡婉妮
有人说我笨, 其实我不笨, 脱去竹笠戴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豪。.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non-specific immunity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一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Chap9 免疫分子 微生物学教研室 王峥.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06学年度工作意见 2006年8月30日.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旗山國中103學年度 美術藝才班新生術科鑑定 家長說明會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第五章 免疫应答.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补体系统和细胞因子.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the Complement System 补 体 系 统
蔬菜品种多 单位:铜仁市实验幼儿园 执教人:刘 珺.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六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补体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概念
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发生在固有性免疫之后,是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对抗原作出的特异性反应,能够产生免疫记忆效应。在彻底消灭病原体以及防止再感染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返回.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五章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40章 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五章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system) 三峡大学医学院 宋银宏 2016年9月.
补 体 系 统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刘 焰.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第十八章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的试验 临床免疫室 黄卓春
UNIVERSITAS AMOIENSIS
3 补体系统 (Complement) Jules Bodet ( ),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课程导入: 抗原 抗体 ? 补体.
UNIVERSITAS AMOIENSIS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電子商務的了解和心得 資管三徳三十三號曾世羽 指導老師:王鵬飛.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主讲:肖 健 Complement 龚非力教授.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补体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 细胞因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粘附分子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date: 9.16 免疫及检验学教研室 王 萍

第一节 概 述 19世纪末,在发现体液免疫后不久,Bordet即证明,新鲜血清中存在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因其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

补体的发现: 1894年, Jules Bordet通过实验发现:新鲜的山羊抗霍乱血清溶解霍乱弧菌。 1919 Nobel Prize

SRBC+抗SRBC抗体+热处理新鲜血清 不溶血 37℃ 30min SRBC + 抗SRBC抗体 不溶血 37℃ 30min SRBC+抗SRBC抗体+新鲜动物血清 溶血 37℃ 30min SRBC+抗SRBC抗体+热处理新鲜血清 不溶血

概 念 补体(complement,C): 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中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及免疫病理的损伤反应等。

补体大多是  球蛋白 自然条件下,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 对热不稳定,56℃、30 min可灭活 各成分中,C3含量最高 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的固有成分:C1,C2,C3…C9、B因子、D因子及MBL等 补体调节蛋白:包括P、I因子、C1抑制物等 补体受体:包括CR1~CR5、C3aR等 共包含30余种

命名原则 C:静止状态(如 C1 -C9) C:激活状态(如 C4b2b) iC:灭活状态(如 iC3b) a:代表某成分裂解后产生的小片段(如C3a) b:代表某成分裂解后产生的大片段(如C3b) R:补体的受体 (CR1 or C5aR)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激活后具有效应 级联反应 放大反应 三条途径

补体的激活 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

经典激活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条件: 抗体Fc段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 C1q分子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球形亚蛋单位与抗体结合 关键酶: C1s C4b2b C4b2b3b

IgG分子结合抗原前后的构象变化 IgM CH3区,IgG CH2区 结合抗原之前 结合抗原之后 Fab段 暴露的C1q结合位点 Fc段 IgM CH3区,IgG CH2区

识别阶段 C1识别免疫复物,形成C1酯酶 Ag-Ab复合物  C1q  C1r活化  C1s 活化 C1酯酶

C3转化酶的形成 C4a b Ca++ C1r C1s C1q C4

C2 C2 b C2a b C4a Ca++ C1r C1s C1q Mg++ C4b2b is C3 convertase C4b

C4b2b3b is C5 convertase; it leads into the Membrane Attack Pathway C2a C4a Ca++ C1r C1s C1q C3a b C4b2b3b is C5 convertase; it leads into the Membrane Attack Pathway Mg++ C4b C3 C2 b

MBL激活途径 激活物: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 关键酶:MASP-1、MASP-2 C4b2b C4b2b3b 过 程: MBL +丝氨酸蛋白酶 + 病原体甘露糖残基 MASP-1、2 裂解C4、C2 后续步骤同经典途径

MBL途径的组成 C4 MASP-2 C2 MASP-1 MBL

it will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C5 convertase MBL途径的激活 C4b C4a C2a C2b C4b2b is C3 convertase; it will lead to the generation of C5 convertase C4b C4 C2b C2 MASP-2 MASP-1 MBL

旁路激活途径 激活物:G(-)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 凝聚IgG4、IgA等 准备阶段 自发产生的 C3b 经典途径产生的 C3b 关键酶:C3bBb C3bBb3b

This C3b molecule has a very short half life Generation of C3 convertase(C3bBb) D b B C3a b C3 b H2O C3 This C3b molecule has a very short half life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If spontaneously-generated C3b is not degraded b D B C3a b C3b C3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b D B C3a b C3b C3 Bb C3b C3a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b D Bb B b C3a C3b C3b C3 Bb C3b C3a C3a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Bb Bb C3b C3b C3b Bb C3b C3a C3a C3a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Bb Bb C3b C3b Bb C3b C3a C3a C3a

C3-activation the amplification loop Bb Bb C3b C3b Bb C3b C3a C3a C3a

C3b stabilization and C5 activation C3b finds an activator (protector) membrane b D P B C3b C5 C3 This leads to formation of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旁路途径激活特点 体内C3自发水解成C3b,使旁路途径处于准激活状态 旁路途径能识别自己与非己 旁路途径是补体系统重要放大机制

补体活化的共同终末效应 C5转化酶启动终末成分(C5、6、7、8、9)活化MAC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C5b C5b6 C5b67 C8 C5a (n=12-16)nC9 C5b6789 (MAC)

C5- convertase of the three pathways C5-convertase of the Classical and lectin Pathways C5-convertase of the Alternative Pathway C4b C2b C3b C3b Bb C3b

MAC的效应机制 MAC形成的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自由透过胞膜,细胞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 致死性Ca2+进入细胞使细胞死亡

Terminal sequence C5-activation b C5a C5 C3b C4b C2 b

Terminal sequence assembly of the lytic complex

insertion of lytic complex into cell membrane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补体活化三条途径

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比较项目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激活物质 IC 细菌甘露糖 LPS、凝聚的IgG4、IgA 参与的补体成分 C1-C9 C2-C9、MBL C3、C5-C9、B、P、D因子 C3转化酶 C4b2b 同左 C3bBb C5转化酶 C4b2b3b C3bBb3b 免疫学功能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效应阶段 同右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早期可发挥效应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1、自身衰变: 2、体液中灭活物质的作用: 经典途径中的灭活物质 旁路途径中的灭活物质 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调节

补体激活过程中的调控蛋白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溶菌及溶靶细胞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 炎症介质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溶菌及溶靶细胞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 粘附到带有C3b受体的细胞表面(主要是 RBC),最终达到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 (免疫粘附)

炎症介质作用: 激肽样作用:C2a、C3a、C4a,增加血管通透性。 过敏毒素作用:C3a、C5a。 溶菌及溶靶细胞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 免疫调节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激肽样作用:C2a、C3a、C4a,增加血管通透性。 过敏毒素作用:C3a、C5a。 趋化作用:C3a、C5a以及C567可吸引吞噬细胞定向移动。

炎症介质作用

第五节 补体受体 补体受体(CR):表达与细胞表面能与某些补体成分或补体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 各种C片段的受体

作 业 补体概念及其组成 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异同 补体系统具有那些生物学作用 下一讲:CK和 M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