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與法國大革命 康德:大革命時代的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政治憲法和一個避免戰爭的政治憲法也就是「啟蒙」的過程,這也就是說法國大革命事實上完成且繼續了「啟蒙」這個過程。在這個層次上,我們不可以忘記「啟蒙」與法國大革命。 康德:「我可以絲毫不帶先知的色彩,根據我們時代的表象以及預兆標誌,向人們預言人類達到了這個目的,這意思是說當人可以自行賦予他們所要的憲法,並且這部憲法能夠阻止一場侵略戰爭,達到這種狀況的時候,進步將不再被懷疑。」 (摘自:吳宗寶譯,論康德的何謂啟蒙學,當代,第76 期,頁22~31)
雙元革命(Dual Revolution) 雙元革命更精確的是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其中心是大不列顛和法國這兩個毗鄰而又互為競爭對手的國家。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年的轉變,基本上就是發生在上述這兩個國家裡的孿生大變革。之後,這變革波及整個世界 最引人注目的後果就是幾個西方政權(特別是英國)建立對全球的統治,這是史無前例的事件。在西方的商人、蒸汽機、堅船利砲以及在西方思想面前,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和帝國都投降、崩潰。印度、伊斯蘭國家、非洲等被征服,而中國也被迫1842年開放門戶。
雙元革命與現代化 在這個時期具現代意義的詞彙:比如「工業」、「工業家」、「工廠」、「中產階級」、「工人階級」、「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貴族階級」、「鐵路」 政治術語:「自由」和「保守」,「民族」、「科學家」和「工程師」、「無產者」和(經濟)「危機」 現代科學名稱:「功利主義」和「統計學」、「社會學」、「新聞出版」和「意識形態」等 這些獲此時期新造或為適應需要而產生的單詞。
啟蒙與反啟蒙 啟蒙思想的核心觀念是「自然」,「自然」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已恢復,經笛卡兒等的自然機械化等科學運動,這種自然科學的「自然」又與自然法思想結合而成就當代政治理論。 霍布斯藉自然狀態的設定抽繹出自我保護原理的自然「個人」。由自然性個人出發,藉社會契約來建設「人工」國家,政治的自然理論才完成。因此,個人的自我保存是「自然權」,契約則是做為個人自然理性要求的「自然法」。霍布斯已藉自然權和自然法的對立來構築他的國家理論。
美國獨立戰爭背景 1620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至北美東海岸 1636哈佛學院成立 1764英國政府制定「糖漿法案」 1765英國政府制定「印花稅法案」 殖民地人口:1650年,約52000人;1700年,約25萬人;1760年,近170萬人。 人口大幅成長的部分原因,是殖民母國強行輸入非洲的黑奴。例:維吉尼亞黑奴人口1670年,2000人→1715年,約23000人→獨立戰爭前夕,達15萬人。
美國獨立戰爭背景 1770波士頓屠殺 1773波士頓茶葉黨事件 1774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費城)─向英國國王遞交請願書(取消對殖民地的高壓政策:反對未經代表們同意,而向殖民地徵稅) 1775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賓州),推選華盛頓為統帥─1776公布《獨立宣言》 1783英軍戰敗,承認美國獨立 1789制定新憲,建立聯邦政府 1812第二次獨立戰爭 1823發表《門羅宣言》
七年戰爭的影響(英普法奧俄西) 英國:(1)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成為海上霸主:法國割讓給英國,並撤出印度,締造日不落帝國。(2)刺激美國獨立:英國將此次戰爭的龐大費用,轉嫁於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身上,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法國失勢,北美殖民地不需要英國保護。13年後,爆發獨立戰爭 法國:(1)放棄印度、加拿大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使得法王室的對外交策略黯然失敗,也讓其聲望跟著顯著下落。(2)刺激法國大革命:法王路易十五失去人民的支持,種下法國大革命的種子
波士頓屠殺 起因:1768年6月10日,一艘屬於殖民地商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1737~1793,美國獨立戰爭的領袖,也是獨立宣言的第一個簽名者)的船隻自由號,因涉嫌走私而遭波士頓的海關局查扣,但卻引發當地人民的抗議 波士頓海關向倫敦報告波士頓已經處於暴動狀態,此舉讓英國王室派出軍隊,並於1768年10月開始登陸波士頓,造成殖民母國與殖民地雙方緊張的情勢。在1770年3月5日,由於英國士兵對著憤怒的暴民開槍,並打死5個人,此即「波士頓屠殺」事件。
咖啡與茶葉的心結 1765年,由於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頒布的印花稅法,以及1767年開始課徵的茶葉稅,讓殖民地人民反彈與杯葛,殖民地決定由荷蘭走私茶葉。此舉讓殖民母國相當震怒,更加大量地傾銷英國茶葉到美洲,企圖影響茶葉的價格,不滿日益累積。 波士頓茶葉黨事件:1773年,波士頓的居民打扮成印第安人的模樣,強行登上停泊英國貨輪,將船上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傾倒到海裡,並宣告茶葉時代的結束,與咖啡時代的來臨。 波士頓港灣內著名的「國王的頭咖啡館」(King’s Head)與「印度皇后咖啡館」(Indian Queen),更是革命分子策動反英行動的大本營。
第二次大陸會議:獨立宣言 英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爭於1775年4月開始。隨著戰爭的延續,和解希望漸消失。6月10日大陸會議指定委員會起草獨立宣言。實際由湯瑪斯‧傑佛遜負責。7月4日獨立宣言獲得通過,並分送13州的議會簽署及批准。包括3個部分:(一)闡明政治哲學─民主與自由的哲學,內容深刻動人;(二)列舉若干具體的不平事例,以證明喬治三世破壞美國自由;(三)鄭重宣布獨立,並支持宣言。 如:他拒絕批准便利廣大地區人民的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願放棄自己在立法機關的代表權;但這種權利對他們有無法估量的價值,而且只有暴君才畏懼這種權利。
獨立宣言 他還批准那些人炮製各種偽法案達到以下目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 他還批准那些人炮製各種偽法案達到以下目的: 在我們中間駐紮大批武裝部隊;用假審訊來包庇他們,使他們殺害我們各州居民而仍然逍遙法外;切斷我們同世界各地的貿易;未經我們同意便向我們強行徵稅;在許多案件中剝奪我們享有陪審制的權益;編造罪名押送我們到海外去受審.
獨立戰爭的怒吼:潘恩的常識 呼喚北美殖民地人民為自己的獨立而戰,不要妥協,不要遲疑。書中指出,北美殖民地與英國及喬治三世之間的衝突爭執,唯有以革命解決。「北美地帶彼此間的聯繫太鬆散了,獨立是使我們聯結在一起的唯一力量,大陸與海島永遠無法結合。」 對「政府」的看法是:「政府,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是一種必須的罪惡;在最壞的情況下,根本令人難以忍受…愈是完善的文明,愈不需要政府。」形容喬治三世是「英國最頑固、最暴躁的法老」、「英國最高貴的殘暴者」
潘恩的常識 潘恩接著討論美國問題。當時反對與英國分離最重要的理由是經濟問題。保守的托利黨認為,美國之繁榮,有賴與英國之聯繫。對此,潘恩提出反駁:「若沒有歐洲的力量、沒有英國的管轄,美洲一樣會繁榮,也許更繁榮。」他甚至認為繼續與英國來往,弊端更多。可能使北美陷入歐洲戰爭,或阻礙和平的貿易與商業。 鼓勵殖民地建立信心,相信自己擁有人力、工廠經驗與自然資源,足以和英國戰爭。潘恩最後總結說:「宣布獨立是迅速解決我們自身問題的唯一方法。」常識是灌輸美國人民革命思想、傳播革命訊息的媒介,將現實的爭論導入澎湃的感情。
潘恩 潘恩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扮演積極角色。戰後,前往歐洲,熱心支持法國大革命,著《人權論》聲援回響。1802年,潘恩回美國,發現自己已不再是革命英雄,而是政治領袖與宗教人物排斥的對象,因為他的政治理論過分激烈。返美七年間,潘恩飽受各方的誣蔑、仇視與冷漠。1809年,潘恩貧病交加、抑鬱以終,享年72 歲。老羅斯福總統指摘他是「猥褻、渺小的無神論者」。 與富蘭克林的對話足見潘恩性格的特點─富蘭克林說:「何處有自由,何處是我家。」潘恩回答:「何處無自由,何處是我在。」
邦聯條款(例) 1777年,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邦聯條款》,1781年3月經各州批准後,開始生效。此可謂美國的第一部憲法,「邦聯國會」取代大陸會議 邦聯國會不能對各州人民直接行使權力,各州人民只服從州政權的管轄,而邦聯國會所頒發的任何法令也須得到州政權的同意後,才能對該州人民產生約束力。 結果:此部憲法太過重視各州的公共利益,使得國家的立法權掌握在各州手上,而中央行政組織卻對國內的問題無法有效,或有足夠的權力去解決,使得邦聯政府的作用在1786年宣告瓦解。
美英戰爭(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 時間:1812年~1815年。 美國獨立後,在貿易、政治和軍事等仍受到英國壓制。1807年,美國對英國艦隊長期在公海上襲擊攔截美國船隻、俘虜美國海員、封鎖美國港口,並從加拿大供應武器給反美的印第安人部落深感不滿。 1809年,麥迪遜政府通過與英法斷絕貿易條例,再加上美國西部及南部國家主義者與擴張主義者情緒高漲,美、英之間的衝突蓄勢待發。1811年5月16日,英美海軍交戰,英軍戰敗,之後,兩國零星的交戰不斷。
美英戰爭 1814年,英國打敗拿破崙後,派遣大批軍隊到北美戰區。同年8月,占領華盛頓,且焚毀國會大廈、白宮等政府建築。此舉激起美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美軍在傑克遜的指揮下奮力反擊;而英軍則節節敗退,並產生厭戰的情緒, 《根特和約》:雙方於12月24日在根特(今比利時境內)簽訂。和約中,英國再次確認1783年簽訂的《巴黎和約》中美國獨立權利和地位,並劃分美國和加拿大的邊界。 對美國而言,此為反對英國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確保美國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並謀求對外擴張領地的戰爭。
門羅宣言 不干涉歐洲任何一國的內政;承認事實上的政府為合法政府;……對於任何國家的正當要求,都予以滿足,對於任何危害,則絕不屈服。 摘自門羅總統1823年12月2日致國會第7次年度咨文 作為涉及美國權利與利益的一項原則,中、南、北美洲,由於它們業已實現並保持自由和獨立的地位,今後不得再被歐洲任何國家視作未來殖民的目標。現在已是維護這一原則的恰當時刻了。…… 不干涉歐洲任何一國的內政;承認事實上的政府為合法政府;……對於任何國家的正當要求,都予以滿足,對於任何危害,則絕不屈服。 各盟國如果要把他們的政治制度擴展到中、南、北美洲的任何區域,而不危及我們的和平幸福,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對於這種干涉,不論其採取何種方式,都不能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