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剖析 汇报人:刘大诚 汽车工程系
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教学管理与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特色及存在问题 1 1 2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3 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4 教学管理与改革 5 6 人才培养质量 7 专业特色及存在问题
专业简介 1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开设于2004年 电子工程系 (2004年) 机电工程系 (2006年) 汽车工程系 (2009年) 本专业已有5届毕业生共217人,初次就业率超过90%, 近两年就业率分别为100%和97.14% 。目前在校生为2009级的1个教学班共34人,2011级计划招生2个教学班共90人。
专业简介 1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1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6人,校内兼课老师2人,校外兼课教师1人,校外兼职教师2人。 年级 招生人数 报到率 2008级 50 88% 2009级 39 92.3% 2011级 61 96.7%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1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6人,校内兼课老师2人,校外兼课教师1人,校外兼职教师2人。 目前,本专业作为系部一般专业进行建设,争取2015年建成院级特色专业。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2 2.1专业设置与定位 2.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专业设置与定位 优势 问题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素质低 汽车“后”时代已经来临。 汽车后 市场 汽车维修服务人员需求量超过230万 汽车维修专业水平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全产量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37%,销量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产销再创新高,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宝座。 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保有量从千人20辆到100辆的高速增长期,汽车消费进入到快速普及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汽车工业至少还要有10年以上的增长期。
2.1 专业设置与定位 汽车行业分为前市场和后市场,从社会财富及创造利益分配比例来看是3:7。在后市场中只有汽车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具有高技术,高门槛,高附加值等赢利特征,汽车上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产品。 现代汽车已是集机、电、液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当汽车医生与当人的医生一样,无法沿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式,必须经过专业学校培训,要懂原理、懂电脑、懂电子技术、懂利用专用仪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更不能只用传统维修汽车故障—靠耳朵听声音,全凭维修工的经验。 目前,从事电控系统、电子电器装置的机电维修工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
2.1 专业设置与定位 职业迁移和发展 毕业时 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后3—4年 岗位群 汽车服务经理 汽车技术总监 服务顾问 维修组长或 车间主管 汽车机电维修工 岗位群 毕业后3—4年 保修索赔员 配件管理员 前台接待员
培养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 专业设置与定位 汽车售后服务企业 服务领域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等岗位(群)需具备的相关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2、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在3-5年后能够胜任发展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S店 综合修理厂专项修理厂 主就业去向 机电维修工 服务顾问 主就业岗位 培养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专业规划 与实施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社会服务 依托行业、紧密企业、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以模块化方式构筑新的课程体系,并积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 专业规划 与实施 以副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的,结构合理、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适应高职教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 建成模拟职场化的汽车服务车间,加强与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室;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 社会服务 构建综合化区域汽车维修技术服务平台, 为行业、企业提供技能、技术培训100-150人次/年
2.2 专业建设与规划 深入汽车维修企业特别是汽车4S店企业,充分了解企业技术与技能要求,充分把握岗位从业资格要求,对其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的设定、岗位职责、岗位基本要求、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等进行深度调研。 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一线具体的工作任务,由企业人员提供,他们是课程内容设定的主要参与者,是课程实践技能实施的指导者,实现了课程建设不偏离实际岗位,专业学习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无缝”对接。 按照汽车企业维修车间模式建设教学环境,对学生实训引入汽车4S店企业的“5S”管理。
2.2 专业建设与规划 深化工学结合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建成教学资源丰富、办学条件优良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 充分利用我院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技术优势,加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改革,明确为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方向,并逐步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纳入,将该专业作为对外彰显特色的专业进行建设。
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趋势,紧贴人才市场需求实际,经过对淮安周边及苏南地区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用人市场广泛的调研,与汽修行业、企业专家反复论证后共同确定了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群)。 为了使培养目标紧扣市场,每年均派出专业教师深入淮安市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销售公司和淮安市运输管理处办公室及汽车4S店企业行充分的人才市场调研,跟踪市场、了解市场,根据变化的人才市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调整职业岗位。 为了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出色的高技能人才,系部还建立了优秀毕业生档案,对在淮安的历届优秀毕业生进行走访,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企业对应岗位人才所需的素质 会使用仪器设备 技能层面: 维护、保养 懂操作 懂原理 懂技术 会分析 技术层面: 汽车维修护士 汽车维修医士 懂原理 懂技术 会分析 汽车维修医生 技术层面: 诊断、检修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图 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础平台课程 学 校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 第3阶段 5~6学期 第2阶段 3~5学期 第1阶段 校外顶岗企业(半年以上) 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各类汽车生产性实训 校内专项实训室 第3阶段 5~6学期 第2阶段 3~5学期 第1阶段 1~2学期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 顶岗实习 (职业综合能力提升,岗位能力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 (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与提高) 基础平台课程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校行企共同参与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实训建设、制度建设、顶岗实习 企业、行业 学 校 校行企合作 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图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3 3.1课程体系 3.2课程标准 3.3课程内容
3.1课程体系 汽车机电维修工 汽车电 子技术 汽车维修 经理(业 务主管) 技术总监 质量检验员 专业 服务岗位 岗位工作内容 按工单要求进行工作,检查汽车并确定维修方案,以小组工作 方式完成汽车及其主要系统机械、电气及电控部分的维护、检 查、故障诊断与修复工作,及时向维修业务接待员反馈工作情 况,见车修复后的汽车并对工作质量承担责任。还在上班前或 下班后工作场地的清洁,在工作中要对自己所用工具进行保管 汽车维修 经理(业 务主管) 制定维修车间年度工作计划并实施,车间维修工和前台接待业 务人员调配及管理,生产设备维护管理,检查维修生产进度和 产量以保证完成工作计划,处理客户投诉。 技术总监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正在维修的车辆进行技术质量监督; 对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技术分解,并会同其他有关 人员正确判断疑难故障;发现不符合技术质量要求的车辆应督 促车间修理工及时返修;.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车辆存在委托书 中未列到的故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提醒接车用户;认 真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接受厂家统一培训,对维修工和业务人员进行新车型、新技 术培训,负责维修服务部门的培训要求的制定和部门的培训计 划的制定各种以及配合公司人事培训主管实施培训。 质量检验员 监督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负责维修质量的检验及维修质量的 数据分析工作,并作出文字鉴定,对检查过的车辆质量负责; 参与重大、疑难故障的分析与鉴定。
3.1课程体系 机电维修工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及内容 岗位基本能力要求 工作流程 1.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 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 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 位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2.坚守岗位、上岗必须 穿戴劳保用品,正确使 用防护器具。 3.掌握消防 安全用电知 识。 4.正确使用维修设备, 及时维修、保养、维修 设备。 5.积极参加安全技术培 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维 修技能。 1.对车辆故障进行诊断分析 、维修和保养,提高并达到 高级技术标准。 2.具有阅读和理解维修手册 信息资源的能力。 3.具有该品牌各种车型的结 构组成知识。 4.具有良好的分析与解决故 障问题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 6.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 和技巧. 7.熟悉车型结构的技术要求 8.能够正确使用各种专用工 具。 9.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 主要体现在:按规范拆装) 与客户和业务接待人 员沟通(前台)→确 认维修工作(派工单 确认,明确目标)→ 根据维修项目特点指 定维修计划(工单确 认)→安排工作及进 度,领取材料,进行 维修准备→实施维修 工作、填写工单,进 行过程自检,有增加 项目则有技术主管与 接待进行沟通→完成 维修工作→最终质量 检查即完检(质检员 完成)。
3.1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 课程开发流程 行动领域岗位工作内容 职业能力目标 汽车驾驶 汽车拆装 汽车维护 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 电控汽油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传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制动系、转向系和行驶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安全、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检验 (一)专业能力 驾驶小型汽车能力。 现代汽车及总成或部件的拆装调整能力。 各系统故障检修能力 电路图读识能力 汽车维修企业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维修设备及仪器正确使用及维护能力 维修质量检验能力 (二)方法能力 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清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力。 自学、自我发展能力 从业资格基本要求。 (三)社会能力 客户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创新能力 汽车机械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 发动机拆装与调整 底盘拆装与调整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舒适、安全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总线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传感器检修 汽车电路分析 汽车机电工从业资格实训 汽车使用维护实训 汽车性能检测实训 3.1课程体系
3.2课程标准 本专业部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都以汽车从业人员工作岗位能力依据,进行课程(学习领域)的定位。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程性质、课程的设计思路、模块(学习情境)的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后更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训课程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机动车维修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的立体化教育。
3.3课程内容 依托淮安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与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多元合作,结合行业资格标准,制定职业能力标准。 积极与市运输管理处沟通协调,在我系建成了江苏省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核站,把维修行业标准、维修规范等内容引进到我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中,实现了行业标准的嵌入。 在紧密企业合作方面,我系与汽车综合维修企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合作,采取校内专业教师与汽车维修企业服务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一对一的结对关系,实现了企业文化、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的嵌入。
3.3课程内容 我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经过多年探索,课程的内容选择得当,各课程之间重合度极小,课时分布合理。各课程都对应有相应能力标准,课程了增加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大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专业实训课程比重,使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原有专业课程整合成15门课程,其中10门专业核心课程中5门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行动体系的课程结构形式,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培养,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条件。
3.3课程内容 公共学习领域 毕业生顶岗实习 技术基础领域 工学交替(校内外实训)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 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 汽车传感器检修 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舒适、安全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总线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汽车电路分析 汽车综合维修实训 (职业技能鉴定) 汽车机电工从业资格实训 毕业生顶岗实习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4 4.1师资队伍 4.2教学条件
4.1师资队伍 1 厉超 男 1975-11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是(汽车维修 工) 淮安市汽车维修与 驾培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2 汪东明 序 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 月 学历 学位 职称 是否双师 (职业资格证名称) 近三年在行业企业任 职情况及开展技术服 务情况 1 厉超 男 1975-11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是(汽车维修 工) 淮安市汽车维修与 驾培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2 汪东明 1972-08 本科 3 刘大诚 1976-11 讲师 技师) 4 张彦明 1980-01 5 屈进勇 1979-12 学士 6 庄彦霞 女 1981-07 7 张秋霞 1982-03 否 8 刘琼琼 1984-04
4.1师资队伍 序 号 姓名 性 别 出生年 月 学历 专业 领域 职务/职称 单位 承担的 课程名称 1 隽成林 男 1959-02 专科 汽车 维修 实验室主 任 淮阴工学院 汽车电器与电子 设备、汽车电子 控制技术 2 杜盛强 1952-09 本科 电控 技术 系主任 淮安生物工 程高等职业 学校 汽车电路分析 3 潘石宝 1983-11 高级汽车 维修工 佳鑫汽车美 容维护中心 汽车车身电气设 备系统及附属电 气设备、汽车电 路分析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有校内专业教师8人。其中,硕士以上比例为87.5%,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7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5%;骨干教师2名,4人获有“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证书,其中5名教师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4人为江苏省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核员,2人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
本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教科研成果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对课程和专业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和专业的核心内容。 4.1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教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教科研成果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对课程和专业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和专业的核心内容。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果。2年来共发表论文4篇;教科研17项;教育研究1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
4.1师资队伍 本专业十分重视从汽车行业和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的专业技术和专家担任兼职专业教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校外兼课和校外兼职专业教师队伍,并按规定程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校外兼职兼课专业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都是企业的专业骨干技术人员或有多年的汽车维修经历。能够掌握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要求,并结合专业实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
4.2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验)室名称 面积(m2) 设备金额(万元) 性质(仿真、模拟、生产性) 实训(验)项目 利用率 是否开放 是否共建 1 汽车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650 71.346 生产性 7 100% 是 否 2 汽车电器与电子实训室 110 24.600 3 汽车仿真实训室 120 13.7044 仿真 4 汽车检测实训室 90 164.487
4.2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 起亚4S店 大众4S店
4.2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训项目名称 可容纳学生数 签约时间 1 淮安市蓝盾驾培中心 汽车驾驶实训 50 2009.3.11 2 淮安宏远汽车综合服务有限 公司 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汽 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 30 2009.5.12 8 上海大众汽车淮安销售服务 有限公司 汽车典型电控系统自诊断 与检修实训、汽车故障诊 断与维修实训、汽车维护 与保养实训 35 2009.6.2 9 淮阴工学院交通学院 汽车性能检测实训 2009.9.29 3 淮安昊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 汽车典型电控系统 自诊断与检修实训 15 2010.4.9 4 淮安市新兴汽车销售维修有 限公司 汽车维护保养实训、汽 车故障诊断实训 2010.5.28 5 淮安市金盾机动车驾驶员培 训学校 2010.10.9 6 淮安市汽车机电产品有限公司汽车修理厂 2010.10.16
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课程、大学生创新、师资建设 4.2教学条件 三年来专业投入经费一览表 序号 年度 投入金额(万元) 主要用途 1 2009 43.66 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费、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仿真实训室 2 2010 49.51 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课程、大学生创新、师资建设 3 2011 151.1 实训基地、实习实训 累计总投入(万元) 244.27
教学管理与改革 5 5.1教学管理 5.2教学改革
5.1教学管理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条例》;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分奖励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考试管理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和处理规定》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日常工作考核方案》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考务管理规定》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听评课制度》
备 教 改 考 导 5.1教学管理 日常教学管理 教学过程的监控主要由学院的教务处、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 教学管理的质量监控主要由学院教学督导室、系督导老师负责。 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各部系就业专责对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满意率进行考核,校企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生就业企业也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日常教学抓好五大环节: 备 教 改 考 导
5.1教学管理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校企合作协议 学生申请与审批 安全教育与保险 校企教师联合指导 实习鉴定表/总结 校企沟通交流 顶岗管理系统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5.2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任务教学法 互相交流式的,实际参与,从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 角色演习 案例分析 公开讨论 小组活动 个人作业 头脑激荡式练习 小 测 验 评 估 录象演习
5.2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实物及设备 多媒体教学 现代 教学 手段 视频动画 网络资源
人才培养质量 6 生源质量及就业情况 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81.25%。 年级 招生人数 实际录取人数 录取率 报到率 2008级 50 100% 88% 2009级 39 78% 92.3% 2010级 2011级 90 61 67.8% 96.7% 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81.25%。 对近两年的40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是:优秀占37.5%,称职占62.5%,毕业生普遍得到了汽车服务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人才培养质量 6 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情况 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和暑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报效社会意识,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拼搏精神和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文体锻炼 大学生辩论赛 主题团日活动
人才培养质量 6 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情况 学业辅导 生活指导 心里疏导 就业引导 实行人生导师制是高职学生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业辅导 生活指导 心里疏导 就业引导
人才培养质量 6 对近两年的40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是:优秀占33.5%,称职占66.5%,毕业生普遍得到了汽修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届别 毕业生人数 对口就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 率 2009 35 26 97.14% 74.29% 2010 48 39 100% 81.25% 届别 毕业生人数 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获取人数(获取率) 高级汽车维修电工获取人数(获取率) 2009 35 34(97.14%) 14(41.18%) 2010 48 48(100%) 20(41.67%)
专业特色及存在问题 7 7.1专业特色 7.2存在问题 7.3整改措施
★-以专业(群)建设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7.1 专业特色 ★-以行业培训考核促进专业要素建设 以社会服务工作促进专业建设发展,学校受益。 以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师资培养工作,教师受益。 以企业文化、行业标准引入课程,学生受益。 ★-以专业(群)建设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紧密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培养,人才优势 以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企业受益。
7.1 专业特色 汽车工程系紧密与行业主管部门、汽车服务类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开展从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学历教育、技术咨询与服务等社会培训和服务工作,以社会服务工作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2010年汽车实训中心被确定为江苏省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考核点。在系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由该专业教师参与完成了多达400人的社会人员汽车维修从业资格的培训,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在社会培训中,很大程度的锻炼了任课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产学合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使一批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带动了专业的发展。 显著的成效之一就是将把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认证引入了我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中,使之成为一项重要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7.1 专业特色 2009-2011社会服务情况汇总表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培训人数 培训时间 1 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培训 20 2009.10.18-2009.10.20 2 33 2009.12.21-2009.12.23 3 汽车维修技师培训 23 2009.10.8-2009.11.17 4 高级汽车维修工培训 2009.12.11-2009.12.27 5 汽车维修与管理结业证书班 75 2009.6-2010.6 6 57 2010.6.5-2010.6.6 2010.7.10-2010.7.12 7 51 2010.8.6-2010.8.10 8 34 2010.8.6-2010.8.10 2010.8.14-2010.8.16 9 89 2010.12.17-2010.12.22 10 18 2011.1.30-2011.2.3 11 13 2011.3.26-2011-3.30 12 45 2011.5.7-5.14 91 2011.7.26-7.31 合计 582
7.2存在的问题 1.在课程建设方面,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力度明显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几乎没有教学改革成果。 2.在教学资源方面,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较少,需要进一步系统化、精细化设计,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3.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技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参与技术开发项目较少;专任教师中缺乏在企业和现场工作的经验,下企业锻炼时间不足,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度校企合作企业偏少。 5.专业特色需要进一步打造,核心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7.3整改措施 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 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1)加大专职教师引进与培养、兼职教师聘任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团队建设。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科技工作,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力度 通过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专业整体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1)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完成汽车营销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关系。
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