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典學派
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的比較 古典學派 凱因斯學派 理論基礎 賽依法則: “供給創造其 自身的需要” 有效需求理論 理論出發點 強調供給面 強調需求面 政府職能 自由放任(不干涉) 政府應干涉經濟 工資與價格 有伸縮性,會上升,也會下跌 有僵硬性,只會上升,不容易下跌 社會的本質 安定 不安定 時間的長短 重視長期 重視短期 政府預算 平衡預算 不平衡預算
本章內容 3-1 勞動市場 3-2 商品市場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3-4 貨幣數量學說 3-5 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3-1 勞動市場 名目部門與實質部門
3-1 勞動市場 W 勞動供給: LS=L ( ─ ) P W 勞動需求: Ld=L ( ─ ) P 與 L s 呈正比 P
3-1 勞動市場 實質工資 勞動市場均衡 Ls 勞動供給與需求共同決定實質工資(W/P)與勞動數量L0 ( ) Ld L0 勞動數量
3-2 商品市場 商品市場均衡 商品需求來自消費、投資和政府最終消費。商品供給來自生產函數與生產因素的結合,利率可調整至使商品供給等於需求。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可貸資金需求來自: 可貸資金供給來自: 家庭、企業、政府與利率水準成反比。 家庭、企業、政府及商業銀行信用創造 與利率水準成正比。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可貸基金的均衡 儲蓄與投資可分別視為可貸基金的供給與需求,儲蓄與投資曲線的焦點決定均衡利率r* 實質利率 可貸基金的均衡 儲蓄 儲蓄與投資可分別視為可貸基金的供給與需求,儲蓄與投資曲線的焦點決定均衡利率r* r* 投資 L* 可貸資金數量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政府政策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財政政策: 政府最終消費的增加 實質利率 S2 S1 增加公共投資促使儲蓄曲線向左移動,由S1左移S2。 4% 3% D 儲蓄下跌導致均衡利率上升,投資數量減少。 800 1000 2000 可貸資金數量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財政政策: 稅收的增加 儲蓄增加導致均衡利率下跌,投資數量增加。 S1 實質利率 S2 財政政策: 稅收的增加 3% 稅收增加促使儲蓄曲線向右移動,由S1移至S2, 2% 儲蓄增加導致均衡利率下跌,投資數量增加。 D 2000 3000 可貸資金數量
3-3 金融市場:可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 投資增加 投資減免(ITC)促使廠商投資增加,可貸資金需求曲線右移。 實質利率 S 投資減免(ITC)促使廠商投資增加,可貸資金需求曲線右移。 4% 3% 結果是均衡利率上升,均衡投資與儲蓄增加。 D2 D1 2000 3000 可貸資金數量
3-4 貨幣數量學說 貨幣數量學說(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MV=PY 稱為交易方程式 (equation of exchange) M:貨幣供給量 V :貨幣的流通速度 P : 物價水準 Y : 實質GDP
3-4 貨幣數量學說 交易方程式 MV=PT 的說明 : 在長期,V相對穩定,Y在長期也固定不變 物價水準的變動 (ΔP) 可寫成 ΔP ΔM ── = —— P M 在長期,物價水準變動百分比等於貨幣數量變動百分比
3-4 貨幣數量學說 劍橋交易方程式 Md=kPY Md :名目貨幣需求 (nominal demand for money) 的比例
3-4 貨幣數量學說 貨幣數量學說的精髓 1. 產出(Y)由生產因素數量及技術水準共同決定。 2. 在長期,貨幣流通速度相對穩定。 3. 貨幣數量(M)的變動引起名目產出(PY) 呈等比例的變動。 4. M的變動只反應在物價水準 (P) 的變動。 5. 總言之,貨幣數量與物價水準呈等比例變動。 快速增加貨幣供給量,結果是更高的通貨膨脹。
3-5 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古典二分法論: 1.實質變數 (real variables) : 是以商品數量來衡量的變數,包括: 實質GDP、實質利率、失業、資本、 天然資源及實質工資等等。
3-5 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2.名目變數 (nominal variables) 是以貨幣單位衡量的變數,包括: 名目GDP、名目利率、物價水準、 貨幣數量及名目工資等等。
3-5 古典二分法與貨幣中立性 貨幣中立性 (money neutrality) : 在古典學派的理論中,貨幣數量的 變動並不會影響實質變數,只會影 響名目變數,這種現象稱之。為古 典學派中的重要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