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世界贸易组织(WTO) 思考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有何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处理国际贸易规则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目标是使国际贸易更自由、更顺利、更具可预见性。现有成员148个。 一、世界贸易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1.二战前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争论 15-17世纪,重商主义与高关税 18世纪,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 :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美德的贸易保护理论:美国的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德国的代表人物是F.李斯特。 “幼稚产业保护论”。 关税战与二战 2.《哈瓦那宪章》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和职能 宗旨: 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的歧视待遇,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职能: ----组织缔约方之间的多边贸易谈判,通过大幅度削减关税等办法形成一套一致同意的管理政府贸易行为的多边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 ----作为贸易谈判场所,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强化和延伸规则的适用范围,使贸易环境自由化和更具有可预见性。 ----作为各缔约方借以解决与其它贸易伙伴争端的国际法院。
三)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发展了一套国际贸易政策体系,成为贸易的交通规则; ----缓和了缔约方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矛盾; ----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起到积极作用。 四)关贸总协定的局限 ----关贸总协定是临时协议而非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其权威性和效力受到一定影响。 ----关贸总协定仅管辖货物贸易,这与世界性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变,国际服务业及投资迅速发展的态势不适应。 ----关贸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作出决策时,要求所有缔约方“完全协商一致”,降低了关贸处理贸易争端的能力。
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举行,会议通过《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元旦,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举行,会议通过《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年元旦,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和职能 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
----组织实施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协议。 职能: ----组织实施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协议。 ----为提供谈判场所,并为发动多边贸易谈判作准备。 ----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定期评审成员的贸易政策和法规。 ----协调与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避免政策冲突。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两大基本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 一成员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其它成员的产品所给予的优惠、特权都应当无条件地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其它成员的相同产品。
指一个国家给予在该国境内的外国公民、企业和商船民事权利方面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和商船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 指一个国家给予在该国境内的外国公民、企业和商船民事权利方面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和商船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 五、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 1.部长级会议,两年一次。 2.总理事会,由全体成员组成,部长会议休会期间随时召开会议带行部长会议职能。 3.各专门委员会 ,部长会议之下,处理特定的贸易事务,如贸易与发展委员会、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等10多个专门委员会。 4.秘书处
六、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的区别 七、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若成员间发生贸易纠纷,应使用以下程序: 1.磋商程序。 2.专家小组程序。 3.上诉程序。 4.执行程序。 评价
八、为什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拥有4个席位,这有损中国主权吗? 一般情况下,在国际组织中,一国一席。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均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什么? 1.香港、澳门问题。 2.台湾问题。
案例3 世界卫生组织(WHO) 思考问题:国际组织如何使成员采取更积极的合作行为? 一、简介 历史概况:1945 在举行的关于国际组织的联合国会议上,一致通过由巴西和中国的倡议,建立一个崭新的自治的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于1948年,现有成员192个,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卫生组织。 宗旨: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可能的最高水平的健康 。 WHO给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 职责:⒈指导和协调国际卫生工作。 ⒉根据各国政府的申请,协助加强国家的卫生事业,提供技术援助。 ⒊主持国际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业务。 ⒋促进防治和消灭流行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 ⒌促进防治工伤事故及改善营养、居住、计划生育和精神卫生。 ⒍促进从事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和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
⒎提出国际卫生公约、规划、协定。 ⒏促进并指导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⒐促进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 ⒑制定有关疾病、死因及公共卫生实施方面的国际名称。 ⒒制定诊断方法的国际规范的标准。 ⒓制定不发展食品卫生、生物制品、药品的国际标准。 ⒔协助在各国人民中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结构:世界卫生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一年一次 执行委员会--为WHO最高执行机构,每年举行两次全体会议 秘书处--为WHO常设机构 地区组织--WHO分6个地区委员会及地区办事处
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抗击非典中的作用及与中国的合作为例 SARS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的简写,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事件回放 2002 年11 月16 日 已知的第一例非典型肺炎发生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 2003 年2 月11 日 卫生组织收到中国卫生部关于广东省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爆发的报告,有病例305 例,死亡5 例。据报告,30%病例发生在卫生保健人员中。确认病例符合SARS 定义,是在4 月2 日卫生组织小组被允许访问该省后做出的。 2 月12 日 卫生组织接到通知,广东的爆发影响到六个市。实验室分析为流感病毒阴性。 2 月14 日 中国卫生部通知卫生组织,广东的爆发在临床上与非典型肺炎一致。进一步研究排除了炭疽、肺型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出血热。
2 月20 日 香港官员通知卫生组织,在最近去中国福建省一个家庭的成员中检测出流感A(H5N1)之后,爆发了2 例禽流感(1 例死亡)。 2 月21 日 广东一名65 岁医生住入香港宾馆9 楼。他在出发前治疗过非典病人,到达香港后出现症状。这名医生至少感染了9 楼12名其他客人和来访者。 2 月26 日 一名48 岁美籍华商因有三天呼吸道症状史住进了河内法国医院。他曾到过香港,访问过那个广东医生住过的宾馆9 楼的熟人。
2 月28 日 卫生组织驻越南官员CarloUrbani 博士对法国医院非典型肺炎严重病例感到吃惊,他曾应要求到那里提供帮助。他通知了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卫生组织总部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3 月1 日 一名26 岁前航空乘务员因呼吸道症状住入了新加坡一医院。她是新加坡居民,曾是香港宾馆9 楼的客人。 3 月4 日 一名26 岁香港当地居民曾经访问过当时广东医生居住的9 楼朋友,因呼吸道症状住进了威尔斯亲王医院。在以后的7 天中每天使用4 次喷雾器进行治疗。 3 月5 日 在河内的美籍华商情况稳定但危急,被空运到香港玛格丽特公主医院。河内护理过他的7 名医务人员患病。Urbani 博士继续在河内法国医院治疗病人。一名多伦多老年妇女曾是香港宾馆9 楼的客人,死在多伦多Scarborough Grace 医院。发现她的5 名家庭成员受到感染,并住进了这家医院。 3 月7 日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卫生保健人员开始主诉有呼吸道感染,发展为肺炎。 3 月8 日 河内法国医院14 名工作人员患了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卫生组织一工作组到达,以提供支持。
3 月14 日 新加坡卫生部报告了3 例非典型肺炎,包括那名在香港宾馆住过的前乘务员。后来接触追踪发现她与新加坡100 多SARS 患者有联系。加拿大安大略卫生当局采取步骤,向医生、医院和公共卫生单位发出警报,告知多伦多有4 例非典型肺炎,造成2 例死亡。 3 月15 日 通过卫生组织的介入,在德国法兰克福将曾经在他的国家治疗过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新加坡医生从飞行航班中接出,并立即隔离。当出现SARS 正在通过空中旅行传播证据的时候,卫生组织发出了旅行警告。宣布SARS是“对全世界卫生的威胁”。卫生组织制定了全球应对计划,发表了病例定义和医院感染控制的指导原则,并动员了全球爆发警报与反应网 (GOARN) 合作伙伴。
3 月10 日 河内医院至少22 名职员报告患有呼吸道症状。中国卫生部要求卫生组织提供技术和实验室支持,以便弄清广东爆发的病因。 3 月11 日 Urbani 博士出发去曼谷,他计划在那里作热带病介绍。他到达时患病并立即住院。 3 月12 日 卫生组织在收到河内和香港医院工作人员病例报告后,发布关于严重非典型肺炎的全球警报。 3 月13 日 卫生组织向GOARN 合作伙伴发送了紧急警报。美籍商人在香港医院隔离室死亡。香港总共3 家医院报告不寻常和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病例。
3 月16 日 全世界报告了150 多SARS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 3 月17 日 中国向卫生组织提供了关于广东爆发的报告,据说疫情已经趋缓。卫生组织建立了3 个病毒网,以加快对SARS 病原体的研究,促进对流行病学特点的了解,并编写临床指导原则。 3 月18 日 7 个国家向卫生组织报告累计病例总共210 例,4 例死亡。 3 月20 日 累计病例总数上升到306 例,10 例死亡。卫生组织GOARN 小组在所有主要爆发现场提供支持。
3 月24 日 在河内,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确定,63%SARS 病例是卫生保健人员。全部与法国医院的先征病例相关。 3 月26 日 中国报告,2002 年11 月16日-2003 年2 月28 日广东省累计病例总数为792 例,死亡31 例。卫生组织赴华工作组审查了非典爆发时使用的病例定义,并认为这些病例很可能就是SARS。加上中国的新数据,世界累计总数上升到1323 例,死亡49 例。 3 月27 日 卫生组织实验室网络科学家们报告了鉴别SARS 病原体的重大进展,一些研究结果一致指向新的冠状病毒。中国当局报告了中国其他地方的SARS 病例。
3 月28 日 中国参加了卫生组织合作网。媒体报道将SARS 描写为比伊拉克战争更大的威胁。 3 月29 日 Carlo Urbani 博士在泰国因患SARS 去世。 3 月30 日 香港卫生官员宣布,在淘大花园居民区一座楼房的居民中出现大量几乎同时的临床诊断群发病例,指出可能有接触的环境源。全球累计总数达到1622 例,死亡58 例。
4月 2 日: 卫生组织建议计划去香港和广东省旅行的人考虑推迟所有不必要的旅行。 中国当局允许卫生组织工作组立即前往广东省。全球累计总数超过2000。 4 日: 中国开始每天网上报告全国各省SARS 病例和死亡数字。 6 日: 在北京参加国际会议的国际劳工组织53 岁职员死于SARS。 9 日: 卫生组织赴广东省工作组向卫生部提交了中期报告。表示严重关切一些省份的能力,那里没有像广东那样有力的卫生系统应对SARS 的挑战。 15 日: 卫生组织北京工作组被允许访问部队医院,据说那里有许多SARS 病例在接受治疗。 16 日: 卫生组织实验室网在建立一个月后宣布最终确定SARS 病原体: 与人类或动物冠状病毒家族任何其他成员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卫生组织北京工作组估计,该城市SARS 病例数可能高达200。官方报告数为37。 20 日: 中国当局宣布了过去没有透露的339 例SARS 病例,使中国SARS 病例累计总数达到1959。 23 日: 卫生组织建议前去中国北京和山西省及加拿大多伦多的旅客考虑推迟所有不必要的旅行。 25 日: 河内、香港、新加坡和多伦多的爆发显示度过顶峰的迹象。 28 日: 越南成为第一个控制SARS 爆发的国家。世界累计病例总数超过5000。
30 日: 中国临床诊断病例在全球总数5663 中占3460,其病例多于世界其他地方总和。卫生组织撤销对多伦多的旅行警告。 5 月 2 日: 病例累计总数超过6000。 3 日: 卫生组织派工作组去台湾,据报告那里临床诊断病例累计总数达到100。 7 日: 卫生组织估计SARS 的病死率在0%到50%之间,取决于感染者的年龄,总体病死率估计为14%-15%。 8 日: 卫生组织将其旅行警告扩大到中国的天津、内蒙和台湾的台北。累计总数超过7000,30 个国家报告病例。 13 日: 在其余初发地的爆发显示得到控制的迹象,表明SARS 是可以控制的。 17 日: SARS 流行病学第一次全球协商会议结束。会议确认卫生组织建议的控制措施得到了现有证据的支持。专家们进一步确认这些措施持续有效, 这包括早期识别和隔离患者, 严格的接触追踪, 管理密切接触者, 及公共信息与教育,鼓励迅速报告症状。28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累计总数为7761 例,死亡623 例。其中国大陆报告5209 例,死亡282 例。 21日, 在世卫驻华代表处高级顾问杜孟的倡议下,北京市防SARS联合工作小组新闻中心成立,境外记者获取北京SARS信息将不再成为难事,透明的信息传播机制是控制疫情的强有利因素之一。 6月: 24日:北京双解除,中国抗SARS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 及时向全球发布有关SARS的信息,提高了国际社会对SARS的警觉程度,有效地防止了SARS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 通过派遣专家和发送防护设备向申请援助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 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权力。
3.非典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非典爆发初期,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并不顺利,主要表现在中国方面缓报和瞒报疫情以及延缓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对疫区的实地考察。 施加影响的手段:通过向全球发布对中国的旅游警告,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构成巨大压力;通过向世界发布有关中国的SARS实情,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向中国派遣专家,向中国抗SARS提供技术援助。 世界卫生组织的介入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引起中国最高层对SARS的高度关注,胡、温亲临一线指挥。 ----大大促进了中国行政的公开和透明度。
----推动了中国“高官问责制”的实施。 ----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帮助改变了中国人的一些传统观念:国内与国际事务, 低级与高级政治 一些重要的事实: 03年4月2日,卫生组织建议计划去香港和广东省旅行的人考虑推迟所有不必要的旅行。中国政府允许卫生组织工作组立即前往广东省。4月16日,卫生组织北京工作组估计,该城市SARS 病例数可能高达200。官方报告数为37。世界舆论哗然。
4月20日这一天,应该写进历史,标志性的事情包括: A. 中国政府宣布了过去没有透露的339 例SARS 病例,使中国SARS 病例累计总数达到1959。 B.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决定,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 C.非典被列入中国法定传染病。 D.由于防治非典不力,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委副书记孟学农被免职。 23 日: 卫生组织建议前去中国北京和山西省及加拿大多伦多的旅客考虑推迟所有不必要的旅行。 26日:吴仪副总理兼任卫生部长,并向世界卫生组织代表承诺,向卫生组织提供准确的疫情报告并严肃处理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员。 5月底,在世界卫生组织第56届大会上,吴仪副总理积极评价世界卫生组织在抗SARS中的作用,同时希望尽快解除对香港的旅游警告。
SARS效应的另一个案例 03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发布一条新闻,称近日中国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北海舰队361号潜艇)在内长山以东中国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 这是近20年来中国海军发生的最大宗人命事故,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军76年以来首次“主动”公布重大军事灾难。7月,中国在继治"非典"用重典,免职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后,严厉处置361号潜艇事件将领,免去海军司令员、政委、北海舰队司令员、政委4位军政一把手的职务。像这样的海军高层大改组,在解放军军史上尚属首次。
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介入,中国的SARS疫情将严重得多。
案例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思考问题:如何评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概况: 宗旨:“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成员:21个,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美国、越南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总人口逾二十五亿。 经济: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十九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
一、亚太经合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 1.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2.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及互补性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 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80年代末90年代初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形势的好转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亚太经合组织的提出、成立与发展 1.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日本东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提出的建立“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此后相继出现太平洋经济理事会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 2.3个发展阶段: (1)探索期(1989-1992):主要是对APEC的定位,形成以下共识:APEC不是封闭的贸易集团,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促进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只讨论经济,不问政治与安全;经济合作以平等、协商、渐进方式进行。 (2)决策阶段(1993-1996):APEC发展迅速,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被确定为APEC的中心目标和任务,各种议程和行动计划纷纷出台。同时组织化建设也有重要进展。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启动。
(3)调整时期(1997-现在):面对97年亚洲金融风暴,APEC无能为力,挫伤了人们对它的信心,进入调整期。近几年来APEC开始关心和涉足经贸以外的问题,如妇女、青年会议,外交部长(不包括香港和中国台北两个地区经济体)讨论东帝汶问题,领导人发表反恐声明等。在2003年的曼谷会议上,在美国的主导下,《领导人宣言》明确提出了反恐合作的三个目标,承诺共同采取“加强对肩扛式导弹(MANPADS)的管制”等五项具体措施,并同意将有关进展情况在2004年智利APEC会议上进行审议,使反恐合作有了实质和具体内容,APEC正日益政治化。另外,APEC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机构重叠,效率不高,也引起人们的担心。澳大利亚已提出一个改革计划。韩国倡议成立“振兴APEC特别小组”,讨论APEC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APEC 发展历程 时间 内容 地点 主要成果 1989年1月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发出倡议 汉城 提议在亚太地区开展政府间合作 1989年11月 第一届部长级会议(APEC) 堪培拉 对APEC开展合作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看法:不搞封闭的贸易集团,谋求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会议只讨论经济问题,不讨论政治安全问题;推动本地区的贸易自由化;以平等、协商和渐进方式开展地区经济合作。 1990年7月 第二届部长级会议(APEC) 新加坡 同意在7个领域开展活动:中国、香港和台北被邀参加会议。 1991年11月 第三届部长级会议(APEC) 汉城宣言达成APEC的目标和原则,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作为重要议题。中国、香港和台北加入APEC。 1992年8月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APEC) 曼谷 APEC秘书处在新加坡成立。 1993年11月 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西雅图 达成关于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框架和建立委员会;墨西哥加入
1994年11月 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雅加达 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批准APEC非约束性投资原则;智利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 1995年11月 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大阪 批准大阪行动议程,制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基本原则。 1996年11月 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及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马尼拉苏比克湾 批准马尼拉关于经济技术合作宣言。 1997年11月 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温哥华 提议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行动方案。 1998年11月 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及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吉隆坡 关于恢复和加强金融部门的马尼拉框架;对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行动方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俄罗斯、秘鲁和越南加入APEC 1999年11月 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奥克兰 关于解除管制和竞争政策的APEC宣言;让财长全面参与APEC进程;以外长非正式会议形式讨论了东帝汶问题,开辟了在APEC会议期间讨论政治安全问题的先例 2000年11月 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及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斯里巴加湾 承诺在2001年开展新一轮WTO谈判;达成关于参与新经济的能力建设行动议程 2001年10月 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及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上海 讨论了反恐问题,发表了单独的《领导人反恐声明》。承诺推动新一轮WTO谈判。 2002年11月 第十四届部长级会议及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洛斯卡沃斯 (墨) 就深化APEC反恐合作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就反恐合作和朝核等问题分别发表单独声明,第一次就纯政治安全问题表明了立场。 2003年10月 第十五届部长级会议及第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曼谷 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和社会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的贸易中充分受益。
预算、贸易投资等委员会及各种特设和专业工作组 2004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人类安全、可持续发展、反腐败、加强反恐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圣地亚哥宣言》。 成果:承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三、APEC的特点 开放的、比较松散的经济合作体。其运转不靠谈判或规则,而是靠倡导和协商,采取“自主参与,集体协商,共同承诺”的方式。 四、 APEC的结构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专业部长会议 部长会议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 高官会议 APEC秘书处 预算、贸易投资等委员会及各种特设和专业工作组
五、APEC面临的主要问题 1.如何恢复信心和增强凝聚力? 2.如何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双轮驱动?
六、APEC的作用 1. 虽然从一体化角度看,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APEC的程度是最低的,但它已成为亚太地区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纽带。 2.APEC为各国领导 人提供了一个双边定期会晤的机制。亚太大国的领导人得以定期就一些地区政治、安全和经济问题交换看法。APEC成为中国开展首脑外交,促进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载体。1993年西雅图会议、1999年奥克兰会议、2001年上海会议都曾极大地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APEC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惟一的与亚太大国领导人定期会晤的途径。
六、中、美、日对APEC的政策 中国: 中国长期以来同APEC成员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自1991年以来,中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始终维持在70% 以上,来自APEC成员的直接投资在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也 保持在60%以上。中国前10名最大贸易伙伴,除了欧盟,其余9个都是APEC成员。 基本政策: 贸易自由化应建立承认各成员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自愿参与、协商一致和自主行动安排基础之上。 这就是所谓的“APEC方式” 坚持灵活性原则 坚持非歧视原则 强调经济技术合作 不应改变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中国坚持其经济论坛性质,反对过多地纳入政治、安全等非经济议题。9·11事件后迫于形势,中国也提出加强反恐合作,但强调“深化在金融、海关、交通运输和通信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美国: 日本: 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 侧重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倾向建立有约束力的机制。 坚持一定的区别对待,对非成员应以互惠为原则,避免搭便车。 主张将APEC建成一个经济、政治和安全组织。布什在03年的高峰会上 称“必须把安全作为APEC的核心使命” 。 日本: 坚持开放的区域经济联合,不搞实体性组织。 坚持非歧视性原则。 坚持单边自主原则。 坚持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原则。
案例5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思考问题:东盟总体实力并不强,但为什么在国际事务中常常能“小国领导大国”? 简称东盟,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是由东南亚国家组 成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 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 里,人口约5.3亿(1998年统计数字)。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 达 。 成立30多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充满活力、倍受注目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 一、东盟的演变: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 1.冷战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67年-1976年:磨合阶段,主要是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 1967年8月8日,马、菲、泰、印、新在曼谷发表《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东盟宣告成立。 菲马科雷吉多事件与东盟的第一次危机 1968年3月,菲马围绕沙巴问题争端再起。9月,马宣布与菲断交。经多方协调,1969年12月,双方复交。
1968年10月,新加坡处死了两名潜入新的印尼海员,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在泰国的调解下,终于实现关系正常化。 这一时期经济合作成效甚微。 新印海员事件与东盟的第二次危机 1968年10月,新加坡处死了两名潜入新的印尼海员,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在泰国的调解下,终于实现关系正常化。 这一时期经济合作成效甚微。 (2)1976年-冷战结束:起飞阶段 1976年2月,第一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决定在印尼建立东盟秘书处。从此,东盟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特点: 政治合作成果丰硕,东盟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坚持地区中立化和东南亚地区无核化主张。 ----促成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声望大增。 ----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内部团结加强。 ----文莱入盟(1984),大东盟计划启动。
----提出“东盟工业化计划”,兴办政府间联合经营的大型工业项目。但效果不理想。 经济合作渐有起色 ----1977年开始建立区内特惠贸易制度; ----提出“东盟工业化计划”,兴办政府间联合经营的大型工业项目。但效果不理想。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采取一致行动,增强了谈判实力和地位。东盟参加了10多个国际性的原料生产与输出国专业性组织,如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和锡生产国协会等。 2. 冷战结束后也可分为两个时期 (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盟全面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具体 表现: ----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合作深化。 90年代前半期,东盟国家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7%,位居世界前列。1993年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2003年建成自由贸易区。次区域经济合作也如火如荼,如南三角计划(由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与印尼的廖内群岛组成)。 ----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团结一致。 1995年,越南入盟,1997年老挝、缅甸跟进。大东盟计划进展顺利,离真正的大东盟只有一步之遥。东盟内部空前团结。
东亚地区多层次经济合作圈
(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在调整中求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东盟经济。 ----国际声望日隆。 1994年建立东盟地区论坛(ARF),95年东南亚十国签署《东南亚无核区条约》,1996年倡议举行亚欧会议,“小国领导大国”。 (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在调整中求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东盟经济。 ----东盟内部政局动荡,分歧增多。 ----东盟国际地位下降。 调整政策: 内部: --- 1999年柬埔寨入盟,大东盟最终形成。 ---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对外: 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 ---启动10+3和10+1机制。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 在马来西亚举行。东盟各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与合作 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广泛共识。此后,每年举行一次。在10+3合作 中,外交、财政、经济、农林、旅游和劳动等6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有力地推 动了相关领域的合作。2004年“10+3”会议确定2005年“10+3”会议转型为东亚峰会(EAS),首届东亚峰会将在马来西亚召开,而召开时间也将改成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由中国主办。“东亚峰会”是朝着建立类似欧盟式的“东亚经济共同体”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与10+3并行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领导人(10+1)会议, 即三个10+1合作机制。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 经济部长和高官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 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03年全年双边贸 易额超过700亿美元。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2003年10月8日,中国政府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7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了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同年12月11日,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在东京开幕,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会议上宣布日本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二、东盟的决策方式 完全平等、协商一致 10-X原则 与区外发生争议时,其立场向受影响最大的成员的立场靠拢
三、东盟的组织结构 首脑会议(95后每年一次正式会议) 部长会议 秘书处 常务委员会 常设职能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非经济委员会 东盟工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