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林庚. 说‘‘木叶’’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风 猜谜语 云儿见它让路, 苗儿见它弯腰, 树儿见它点头, 花儿见它微笑。 (风) 来无影, 去无踪, 来时树动花摇, 去时水平浪静。 (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国近代著名女作家、女诗人陈慧瑛这样赞美梅花: “ 这梅 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虞 美 人 李 煜.
黄金心态 ——员工五大职业心态训练.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说木叶 林庚.
Ppt宝藏 提供.
1.春的消息.
苏教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古诗欣赏《咏柳》 (唐)贺知章.
说“木叶” 林 庚 马鞍山二中 贾洁.

油田一中高语组.
10.2 立方根.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寻觅春天的足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说“木叶” 林 庚.
说     “木叶”.
说“木叶” —林 庚.
说“木叶” 林庚.
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木叶”.
说 “木 叶” 林庚.
10月18日集备 高二语文组.
说“木叶” 林 庚.
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梅花 王安石.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Members : 张姣,韩丹娜,潘欣, 董晓雪,黄梓丹,刘佳芸.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从人工智能看自然语言处理 张 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静夜思 静夜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静夜思 一年级二班 嘎玛次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日月潭 山东省兖州市大安镇中心小学 刘建勇.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字 雨 鱼 蝶 蝈 星 叶.
说‘‘木叶’’ 林庚.
用计算器开方.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 秋天的图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2、5、3的倍数的特征.
秋 天 ① ② ③ qiū tiān 天 气 凉 了, 树 叶 黄 了,一 片 片 叶 子 从 树 上 落 下 来。 秋 天 qiū tiān tiān qì liáng le shù yè huáng le yí piàn.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找 因 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静夜思 静夜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说‘‘木叶’’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庚

阅读1-3段,思考: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筛选信息: 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暗示性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暗示性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

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 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空阔)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树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木板 树干 木 落叶 秋天 微黄 干燥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微黄干燥 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木 叶 的特征 秋天叶落 场合: 情感: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

吹着袅袅不断的秋风啊,洞庭湖水扬起清波,枯叶从干黄的树上飘落。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吹着袅袅不断的秋风啊,洞庭湖水扬起清波,枯叶从干黄的树上飘落。 湘君等不到湘夫人,只看到这一片秋风扬波,木叶飘落的清秋景色,传神地表现了湘君的怅惘心情。

拓展探究: 只要提到“木”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酒: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中中翻出新意来。 练习一: 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关于“梅”的意象讨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练习二:柳 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予的思想情感。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结束语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