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应 激 第一节 概述 (stress)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第七章 应 激 (stress)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细胞和体液中某些蛋白质成分的改变和一系列功能代谢的变化。
二、应激原 ( stressor ) 概念: 对各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分类: 按来源: 1.外环境因素 (stress response),而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原。 分类: 按来源: 1.外环境因素 2.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的变动)自 稳态(homeostasis)失衡 3.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按作用: 1.良性应激 2. 恶性应激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概念: 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 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 紊乱和疾病, Selye 将其称之为全身适应综 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分期: l.警觉期(alarm stage)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最佳动员状态 分期: l.警觉期(alarm stage)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2.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一些警告反应将逐步消退,而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适应反应 防御储备↓ 内环境失衡 应激负效应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班-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强烈兴奋。
(-)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基本组成单元 脑干的(主要位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感神 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 蓝斑是该系统的中枢位点 2. 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① 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② 脑干的NE能神经元与室旁核分泌CRH的神经元的纤维联系通路可能是应激启动HPA轴的关键结构之一 外周效应:血浆肾上腺素、NE 浓度迅速升高。 意义: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使机体处于一种唤醒状态,有利于应付各种变化的环境。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意义 ㈠ 防御意义 ㈡ 不利影响 ⒈心率↑,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血压↑ ㈠ 防御意义 ㈡ 不利影响 ⒈心率↑,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血压↑ 促进糖原分解血糖 ↑ 促进脂肪动员 ⒈ 组织缺血-溃疡 ⒉ 血管收缩-原发性高血压 ⒊ 血黏度↑-血栓形成 ⒋ 心肌耗氧量 ⒌ 促进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 ⒉保证能 量供应 ⒊血液重分布 ⒋支气管扩张 ⒌容许作用
(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皮质激素系统(HPA) l.HPA轴的基本组成单元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室旁核是该神经内分泌轴的中枢位点。
(1) 中枢效应: 释放 中枢介质——CRH、ACTH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1) 中枢效应: 释放 中枢介质——CRH、ACTH CRH的功能: ① 是刺激ACTH的分泌进而增加 GC(糖皮质激素) 的分泌,它是HPA轴激活的关键环节; ② 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 ③ 是内啡肽释放的促激素。 (2)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内啡肽应激强度的调控 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活 性 抑制ACTH和GC的分泌 应激镇痛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意义: 有利方面: ⒈ 升高血糖; ⒉ 维持循环系统对 儿 茶酚胺的反应性; ⒊ 抗炎抗过敏。 不利方面: ⒈ 升高血糖; ⒉ 维持循环系统对 儿 茶酚胺的反应性; ⒊ 抗炎抗过敏。 不利方面: ⒈ 降低免疫功能; ⒉ 出现精神行为异常; ⒊ 生长发育迟缓; ⒋ 抑制性腺轴
(三)其它 名称 分泌部位 变化 β-内啡肽 ADH GnRH 生长素 催乳素 TRH TSH T3 、T4 LH 、FSH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腺垂体 下丘脑(室旁核) 下丘脑 垂体前叶 甲状腺 胰岛细胞 升高 降低 急性应激升高,慢性降低
二、应激时细胞体液反应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 概念: HSP指热应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 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它们主要在 细胞内发挥功能,又称应激蛋白,属非分 泌型蛋白质。 基本功能: 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 解,称 为“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
㈡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AP) 1.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反应蛋白: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 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
2.AP的主要构成 α1-酸性糖蛋白 40000 55~140 2~3倍 α1-蛋白酶抑制剂 54000 200~400 2~3倍 成分 分子量 正常血浆浓度(mg/ml) 急性炎症时增加 C-反应蛋白 105000 < 0.5 >1000倍 血清淀粉样蛋白 160000 <10 >1000倍 α1-酸性糖蛋白 40000 55~140 2~3倍 α1-蛋白酶抑制剂 54000 200~400 2~3倍 α1-抗糜蛋白酶 68000 30~60 2~3倍 α2-巨球蛋白 1000000 150~420 结合珠蛋白 100000 40~180 2~3倍 纤维蛋白原 340000 200~450 2~3 铜蓝蛋白 151000 15~60 50% 补体 180000 80~120 50%
3.AP的及来源 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少数AP。
2.AP的生物学功能 (1)抑制蛋白酶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抗感染、抗损伤 (4)结合、运输功能 α1蛋白酶抑制剂 α1抗糜蛋白酶 α2巨球蛋白 (1)抑制蛋白酶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抗感染、抗损伤 (4)结合、运输功能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补体成分 凝血蛋白类 结合珠蛋白 铜蓝蛋白 血红素结合蛋白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 CNS) 这些部位在应激时可出现活跃的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改变:NE、CRH分泌增多,活性增强。 应激反应的核心
(二)免疫系统 神经内分泌变化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免疫系统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反向的调节和影响。
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的调控作用 因子 基本作用 具 体 效 应 糖皮质激素 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细胞活性 因子 基本作用 具 体 效 应 糖皮质激素 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细胞活性 儿茶酚胺 抑制 淋巴细胞增殖 β-内啡肽 增强/抑制 抗体生成、 巨噬细胞、T细胞活性 加压素 增强 T细胞增殖 ACTH 增强/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巨噬细胞的活性 GH 增强 抗体生成、巨噬细胞激活 男性素 抑制 淋巴细胞转化 雌激素 增强 淋巴细胞转化 CRH 增强 细胞因子的生成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T-cell ACTH 、内啡肽、TSH、IGF-1、催乳素 免疫细胞 生成的激素 免疫细胞 生成的激素 T-cell ACTH 、内啡肽、TSH、IGF-1、催乳素 B-cell ACTH 、内啡肽、GH、 IGF-1、 巨噬细胞 ACTH 、内啡肽、GH、 IGF-1、P物质 脾细胞 LH、FSH、CRH 胸腺细胞 CRH、LHRH、AVP、催产素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总外周阻力可升高、不变也可降低。 (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总外周阻力可升高、不变也可降低。 冠状动脉血流量在应激时通常是增加的 。 心率增快的机制: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β-受体结合↑→心率↑
(四)消化系统 食欲降低——神经性厌食症 机制:可能与CRH的分泌增加有关。 食欲增加——肥胖症 机制:内啡肽和单胺类物质(NE、多巴胺、 5-HT)增多 应激性溃疡
(五)血液系统 1、急性应激: 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和凝血能力的增强,全血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有利方面:抗感染、抗损伤出血 不利方面:促进血栓和DIC的发生 2、慢性应激:贫血 机制:可能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 破坏加速有关。
(六)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尿少,尿比重升高, 水钠排泄减少。 机制 : 1、应激→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肾血管收缩→ GFR↓→尿量↓;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系统激活→ 肾血管收缩→ GFR↓ → 水钠排出↓ 3、ADH ↑→ 水的重吸收↑→ 尿量 ↓ 生殖功能 的影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降低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疾病。如应激性 应激相关疾病: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 分类: 应激与躯体疾病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疾病。如应激性 溃疡(stress ulcer) 应激相关疾病: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 因和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支 气管哮喘等。 分类: 应激与躯体疾病 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常见种类: 心血管系统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 消化系统: 应激性溃疡、神经性呕吐、溃 疡性结肠炎等。 免疫系统: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 内分泌系统: 甲亢、糖尿病、月经紊乱、 发育迟缓等 。
(-)应激性溃疡 1.概念: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 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2.发生机制: (1)胃粘膜缺血: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应激→儿茶酚胺↑→血流量↓→胃粘膜缺血→碳酸氢盐和粘液↓→ATP↓→胃粘膜屏障破坏→H+入粘膜↑→损伤 (2)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 (3)其它:酸中毒、胆汁逆流
(二)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2.免疫抑制: 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特 统性红斑狼疮。 2.免疫抑制: 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特 别易遭受呼吸道的感染,如感 冒、结核等。 机制:可能是HPA轴的持续兴奋,糖皮质激 素过多有关。
(三)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1、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 机制 ①交感肾上腺髓质和HPA轴激活→血压↑; 2、心律失常 ② GC→血胆固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水潴留→血压↑ ; ③应激→遗传易感因素激活→血压↑ 2、心律失常 应激诱发心率不齐,甚至心室纤颤 机制 ① 交感肾上腺髓质激活→ β-受体兴奋→心室纤颤阈值 ↓; ② 引起心肌电活动异常; ③ 通过a-受体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
(四)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1.生长 可致心理社会呆小状态(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心因性侏儒。 机制: 慢性心理应激→GH↓ CRH ↑→GH↓→生长抑素↑ 慢性应激 HPA轴兴奋→甲状腺轴受抑制 生长抑素、GC →促甲状腺素 分泌 ↓ GC → T4在外周转化为 T3 ↓ →甲状腺功能 ↓
CRH ACTH 应激与生长和甲状腺轴 生长素释放激素 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 生长素 T4 皮质激素 T3 生长素释放激素 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 CRH 促甲状腺素 生长素 ACTH T4 皮质激素 T3 生长素介质 靶组织 靶组织 应激与生长和甲状腺轴 表示抑制 表示促进
2.应激与性腺轴 应激可抑制性腺轴 机制: HPA轴可在各个环节抑制性腺轴: ①GC、ACTH↑ ②LH、单丸激素或雌激素↓ ③靶组织(性腺)对性激素产生抵抗
β-内啡肽 CRH GnRH ACTH LH, FSH 雌激素雄激素 皮质激素 靶组织 应激与性腺轴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应激的心理性反应及其异常 (二)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sychotraumatic stress 1.应激的认识功能:使机体处于一种“唤起”状态 2.应激的情绪反应: 愉快、兴奋、害怕、恐惧、愤怒、悲伤、 抑郁 3.应激的社会行为反应 (二)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sycho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PTSD指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严重的创伤、恐怖 强烈伤害性应激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精神障碍,它 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病 。
精神创伤事件 整和解释 因子Ⅰ:神经的高反应性 因子Ⅱ:精神的高反应性 PTSD的双因子摸式 下丘脑-边缘系统- 扣带回-额叶前部 对创伤事件无法转移,麻木、无动于衷、酗酒、吸毒,易出现惊慌性攻击行为 整和解释 因子Ⅰ:神经的高反应性 因子Ⅱ:精神的高反应性 PTSD的双因子摸式 明显的中枢和外周NE和交感系统活性↑;对各种应激原的反应加大;易惊吓,学习、记忆、集中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