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应 激 第一节 概述 (stress)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 素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调节 激素的概念及激素的一般特征.
Advertisements

应 激 Stress. No.2 一、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 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蓝斑 - 交感 - 肾上腺髓 质和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反应及其所引起 相应靶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为主的全身性非特异 性防御性反应。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一 、内分泌腺和激素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激素: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是调节机 体各种机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 两大信息传递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信息传递者是内分 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 激素。
第九章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内分泌系统:指内分泌腺及散 在器官内的内分泌组织所组成 的体液调节系统.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概述 概述 下丘脑和垂体 下丘脑和垂体 甲状腺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 肾上腺 肾上腺 胰岛 胰岛.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8.3 神經內分泌 神經內分泌 特化的神經細胞能分泌激素 → 影響個體 的生長和發育 化學物質分泌來源是神經細胞 運輸方式、作用機制:皆與內分泌激素 相同 神經分泌細胞在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之間具有顯著差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一节 概 述 一 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 总称。这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经 由血液的运输,对机体其它组织和 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特异性 高效能性 信息传递性.
应 激 stress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一、应激与应激原 1. 应激及应急原概念 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 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引起 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原。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发反应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发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二、急性期反应反应 二、急性期反应反应 第三节细胞应激反应 - 热休克蛋白 第三节细胞应激反应 - 热休克蛋白 第四节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 应 激 StressStress. 2 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 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 特异性适应反应。 应激反应 --- (Stress response)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十章 内分泌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 第四节 肾上腺激素 第五节 其他激素.
§1. 激素概况 §2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 §3 甲状腺的内分泌 §4. 肾上腺的内分泌 §5. 胰岛的内分泌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反應」觀點的壓力及其處置 (Response-based Stress and Related Treatment)
应 激 ( Stress ).
第九章 应 激.
应 激 (stress).
应 激 stress 广东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第十二章 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陸. 呼吸系統 組織細胞需要氧氣持續供應以維持生命,進行這些活動時,細胞會釋放二氧化碳,故身體需要迅速有效地排除這些代謝廢物,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氧氣的供應與二氧化碳的排除是由循環與呼吸兩大系統共同執行.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病理教研室 应 激与疾病 stress.
甲状腺、肾上腺、胰岛 Thyroid, Adrenal and Pancreatic Island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应激 (st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郭军堂.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一章 内分泌(endocrine)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焦點153 激素的特性.
第九章 内分泌 学习要求 1.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2.熟悉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 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二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二、腺垂体的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促卵泡 FSH 黄体生成素 LH 生长素 GH 催乳素 PRL
模块五 激素及内分泌系统药物应用 药物应用技术.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焦點3 內分泌系統.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应 激 stress 新乡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甲状腺激素.
体液调节: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一、化学物质的调节: 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的组成? 体液调节:
第15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内分泌系统 学习目标 1.脑垂体的位置。 2.腺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3.神经垂体分泌激素及其功能 4.甲状腺素和降钙素的功能。
第十四章 内分泌疾病的 生物化学诊断 返回目录 退出.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激素的概况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第三节 甲状腺 第四节 肾上腺 第五节 胰岛胰岛的内分泌
Introduction to Endocrinology, Pituitary Hormones and the Hypothalamus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应 激.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应激源(生活事件) 第三节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第四节 应激反应 第五节 应激的应对与管理.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赵红艳.
第一节 概 述 掌握要点: 名词解释:自分泌、允许作用、受 体上调、激素作用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基因表 达学说.
第四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激素: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 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概 述 内分泌(endocrine) 指细胞分泌的物质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 体液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 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 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应 激 第一节 概述 (stress)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第七章 应 激 (stress) 第一节 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细胞和体液中某些蛋白质成分的改变和一系列功能代谢的变化。

二、应激原 ( stressor ) 概念: 对各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分类: 按来源: 1.外环境因素 (stress response),而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原。 分类: 按来源: 1.外环境因素 2.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的变动)自 稳态(homeostasis)失衡 3.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按作用: 1.良性应激 2. 恶性应激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概念: 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 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 紊乱和疾病, Selye 将其称之为全身适应综 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分期: l.警觉期(alarm stage)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最佳动员状态 分期: l.警觉期(alarm stage)以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2.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一些警告反应将逐步消退,而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适应反应 防御储备↓ 内环境失衡 应激负效应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班-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强烈兴奋。

(-)蓝斑(L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基本组成单元 脑干的(主要位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感神 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 蓝斑是该系统的中枢位点 2. 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① 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② 脑干的NE能神经元与室旁核分泌CRH的神经元的纤维联系通路可能是应激启动HPA轴的关键结构之一 外周效应:血浆肾上腺素、NE 浓度迅速升高。 意义: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使机体处于一种唤醒状态,有利于应付各种变化的环境。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意义 ㈠ 防御意义 ㈡ 不利影响 ⒈心率↑,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血压↑ ㈠ 防御意义 ㈡ 不利影响 ⒈心率↑,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血压↑ 促进糖原分解血糖 ↑ 促进脂肪动员 ⒈ 组织缺血-溃疡 ⒉ 血管收缩-原发性高血压 ⒊ 血黏度↑-血栓形成 ⒋ 心肌耗氧量 ⒌ 促进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 ⒉保证能   量供应       ⒊血液重分布 ⒋支气管扩张 ⒌容许作用     

(二)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皮质激素系统(HPA) l.HPA轴的基本组成单元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室旁核是该神经内分泌轴的中枢位点。

(1) 中枢效应: 释放 中枢介质——CRH、ACTH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1) 中枢效应: 释放 中枢介质——CRH、ACTH CRH的功能: ① 是刺激ACTH的分泌进而增加 GC(糖皮质激素) 的分泌,它是HPA轴激活的关键环节; ② 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 ③ 是内啡肽释放的促激素。 (2)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内啡肽应激强度的调控 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活 性 抑制ACTH和GC的分泌 应激镇痛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意义: 有利方面: ⒈ 升高血糖; ⒉ 维持循环系统对 儿 茶酚胺的反应性; ⒊ 抗炎抗过敏。 不利方面: ⒈ 升高血糖; ⒉ 维持循环系统对 儿 茶酚胺的反应性; ⒊ 抗炎抗过敏。 不利方面: ⒈ 降低免疫功能; ⒉ 出现精神行为异常; ⒊ 生长发育迟缓; ⒋ 抑制性腺轴

(三)其它 名称 分泌部位 变化 β-内啡肽 ADH GnRH 生长素 催乳素 TRH TSH T3 、T4 LH 、FSH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腺垂体 下丘脑(室旁核) 下丘脑 垂体前叶 甲状腺 胰岛细胞 升高 降低 急性应激升高,慢性降低

二、应激时细胞体液反应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 概念: HSP指热应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 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它们主要在 细胞内发挥功能,又称应激蛋白,属非分 泌型蛋白质。 基本功能: 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 解,称 为“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

㈡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AP) 1.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反应蛋白: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 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

2.AP的主要构成 α1-酸性糖蛋白 40000 55~140 2~3倍 α1-蛋白酶抑制剂 54000 200~400 2~3倍 成分 分子量 正常血浆浓度(mg/ml) 急性炎症时增加 C-反应蛋白 105000 < 0.5 >1000倍 血清淀粉样蛋白 160000 <10 >1000倍 α1-酸性糖蛋白 40000 55~140 2~3倍 α1-蛋白酶抑制剂 54000 200~400 2~3倍 α1-抗糜蛋白酶 68000 30~60 2~3倍 α2-巨球蛋白 1000000 150~420 结合珠蛋白 100000 40~180 2~3倍 纤维蛋白原 340000 200~450 2~3 铜蓝蛋白 151000 15~60 50% 补体 180000 80~120 50%

3.AP的及来源 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少数AP。

2.AP的生物学功能 (1)抑制蛋白酶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抗感染、抗损伤 (4)结合、运输功能 α1蛋白酶抑制剂 α1抗糜蛋白酶 α2巨球蛋白 (1)抑制蛋白酶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抗感染、抗损伤 (4)结合、运输功能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补体成分 凝血蛋白类 结合珠蛋白 铜蓝蛋白 血红素结合蛋白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 CNS) 这些部位在应激时可出现活跃的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改变:NE、CRH分泌增多,活性增强。 应激反应的核心

(二)免疫系统 神经内分泌变化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免疫系统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反向的调节和影响。

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的调控作用 因子 基本作用 具 体 效 应 糖皮质激素 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细胞活性 因子 基本作用 具 体 效 应 糖皮质激素 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细胞活性 儿茶酚胺 抑制 淋巴细胞增殖 β-内啡肽 增强/抑制 抗体生成、 巨噬细胞、T细胞活性 加压素 增强 T细胞增殖 ACTH 增强/抑制 抗体、细胞因子的生成、NK、巨噬细胞的活性 GH 增强 抗体生成、巨噬细胞激活 男性素 抑制 淋巴细胞转化 雌激素 增强 淋巴细胞转化 CRH 增强 细胞因子的生成

免疫细胞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T-cell ACTH 、内啡肽、TSH、IGF-1、催乳素 免疫细胞 生成的激素 免疫细胞 生成的激素 T-cell ACTH 、内啡肽、TSH、IGF-1、催乳素 B-cell ACTH 、内啡肽、GH、 IGF-1、 巨噬细胞 ACTH 、内啡肽、GH、 IGF-1、P物质 脾细胞 LH、FSH、CRH 胸腺细胞 CRH、LHRH、AVP、催产素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总外周阻力可升高、不变也可降低。 (三)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总外周阻力可升高、不变也可降低。 冠状动脉血流量在应激时通常是增加的 。 心率增快的机制: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β-受体结合↑→心率↑

(四)消化系统 食欲降低——神经性厌食症 机制:可能与CRH的分泌增加有关。 食欲增加——肥胖症 机制:内啡肽和单胺类物质(NE、多巴胺、 5-HT)增多 应激性溃疡

(五)血液系统 1、急性应激: 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和凝血能力的增强,全血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有利方面:抗感染、抗损伤出血 不利方面:促进血栓和DIC的发生 2、慢性应激:贫血 机制:可能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红细胞的 破坏加速有关。

(六)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尿少,尿比重升高, 水钠排泄减少。 机制 : 1、应激→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肾血管收缩→ GFR↓→尿量↓;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系统激活→ 肾血管收缩→ GFR↓ → 水钠排出↓ 3、ADH ↑→ 水的重吸收↑→ 尿量 ↓ 生殖功能 的影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降低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疾病。如应激性 应激相关疾病: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 分类: 应激与躯体疾病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疾病。如应激性 溃疡(stress ulcer) 应激相关疾病: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 因和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支 气管哮喘等。 分类: 应激与躯体疾病 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常见种类: 心血管系统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 消化系统: 应激性溃疡、神经性呕吐、溃 疡性结肠炎等。 免疫系统: 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 内分泌系统: 甲亢、糖尿病、月经紊乱、 发育迟缓等 。

(-)应激性溃疡 1.概念: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 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2.发生机制: (1)胃粘膜缺血: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应激→儿茶酚胺↑→血流量↓→胃粘膜缺血→碳酸氢盐和粘液↓→ATP↓→胃粘膜屏障破坏→H+入粘膜↑→损伤 (2)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 (3)其它:酸中毒、胆汁逆流

(二)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2.免疫抑制: 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特 统性红斑狼疮。 2.免疫抑制: 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特 别易遭受呼吸道的感染,如感 冒、结核等。 机制:可能是HPA轴的持续兴奋,糖皮质激 素过多有关。

(三)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1、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 机制 ①交感肾上腺髓质和HPA轴激活→血压↑; 2、心律失常 ② GC→血胆固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水潴留→血压↑ ; ③应激→遗传易感因素激活→血压↑ 2、心律失常 应激诱发心率不齐,甚至心室纤颤 机制 ① 交感肾上腺髓质激活→ β-受体兴奋→心室纤颤阈值 ↓;      ② 引起心肌电活动异常;      ③ 通过a-受体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 

(四)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1.生长 可致心理社会呆小状态(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心因性侏儒。 机制: 慢性心理应激→GH↓ CRH ↑→GH↓→生长抑素↑ 慢性应激 HPA轴兴奋→甲状腺轴受抑制 生长抑素、GC →促甲状腺素 分泌 ↓ GC → T4在外周转化为 T3 ↓ →甲状腺功能 ↓

CRH ACTH 应激与生长和甲状腺轴 生长素释放激素 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 生长素 T4 皮质激素 T3 生长素释放激素 生长抑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 CRH 促甲状腺素 生长素 ACTH T4 皮质激素 T3 生长素介质 靶组织 靶组织 应激与生长和甲状腺轴 表示抑制 表示促进

2.应激与性腺轴 应激可抑制性腺轴   机制: HPA轴可在各个环节抑制性腺轴:          ①GC、ACTH↑          ②LH、单丸激素或雌激素↓          ③靶组织(性腺)对性激素产生抵抗 

β-内啡肽 CRH GnRH ACTH LH, FSH 雌激素雄激素 皮质激素 靶组织 应激与性腺轴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应激的心理性反应及其异常 (二)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sychotraumatic stress 1.应激的认识功能:使机体处于一种“唤起”状态 2.应激的情绪反应: 愉快、兴奋、害怕、恐惧、愤怒、悲伤、 抑郁 3.应激的社会行为反应 (二)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sycho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PTSD指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严重的创伤、恐怖 强烈伤害性应激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精神障碍,它 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病 。

精神创伤事件 整和解释 因子Ⅰ:神经的高反应性 因子Ⅱ:精神的高反应性 PTSD的双因子摸式 下丘脑-边缘系统- 扣带回-额叶前部 对创伤事件无法转移,麻木、无动于衷、酗酒、吸毒,易出现惊慌性攻击行为 整和解释 因子Ⅰ:神经的高反应性 因子Ⅱ:精神的高反应性 PTSD的双因子摸式 明显的中枢和外周NE和交感系统活性↑;对各种应激原的反应加大;易惊吓,学习、记忆、集中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