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份 猶太文化的歷史、 經典與傳統 第4講 猶太教的教義與律法 第 4 單元:猶太教的教義與律法 猶太文化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Culture 第一部份 猶太文化的歷史、 經典與傳統 第4講 猶太教的教義與律法 曾宗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大綱目錄 1. 麥蒙尼德(Mainonides)的十三信條 2.基本的教義 2.1一神觀 2.2先知 2.3彌賽亞 2.4末世與死後復活 2.1一神觀 2.2先知 2.3彌賽亞 2.4末世與死後復活 3.重要的律法 4.其它的教義與律法 結語 附錄
前言 瞭解猶太教的教義與律法對認識猶太文化有莫大的幫助。猶太的經典為猶太文化的基礎,猶太教義是支撐猶太文化的骨幹。 猶太教的教義相當豐富而複雜,在這一講只介紹幾個重要的基本教義。這些基本的教義包括一神觀、先知、彌賽亞、末世、死後復活。而較重要的律法則有十誡與613戒律。
麥蒙尼德(Maimonides) Wikipedia
1. 麥蒙尼德(Mainonides)的十三信條 中世紀的摩西‧麥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1135-1204)的《十三信條》(13 principles of faith)將猶太教的教義做了非常精要的歸納。 1.上帝阿多乃的存在(existence) 2.上帝阿多乃的獨一無二(unity) 3.上帝阿多乃靈性、無形無體(spirituality, incorpereality)
4.上帝阿多乃永恆、無始無終(eternity) 5.唯有上帝阿多乃是敬拜的對象(worship) 6.上帝阿多乃透過先知啟示(revelation. prophets) 7.摩西是最偉大的先知(Moses) 8.上帝阿多乃在西乃山頒佈律法(Mount Sinai)
9.妥拉是上帝的律法,是永不改變的(Torah) 10.上帝洞察(預先知道)人的行為(foreknowledge) 11.善得賞,惡受罰(retribution) 12.猶太彌賽亞的來臨(Messiah) 13.死人復活(resurrection)
2.基本的教義 古代以色列人遊走在阿多乃與其他神祇之間,直到公元六世紀亡國流亡異鄉期間,猶大人確立了一神宗教(monotheism)的信仰。此後,猶太教就在一神論的基礎上持續發展。因此,猶太宗教的教義與文化是建立在一神宗教的基礎上,逐漸發揚光大。
2.1一神觀 猶太教的上帝觀:相信上帝是唯一的,不膜拜其他的神祇與偶像。倫理的一神論(the ethical monotheism)。 《他納赫》開宗明義說:「起初上帝創造天與地」(創世記1:1)。阿多乃是創造天地宇宙的造物主,讓宇宙脫離混沌,建立次序,成為生生不息的世界。阿多乃無始無終、是創造宇宙天地萬物與人類的主。
阿多乃創造人類,讓人類具有「上帝的形象」: 創世記1:27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 乃是照著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 具有「上帝的形象」的人類擁有不可侵犯的尊嚴。
Michelangelo. The Creation
1)阿多乃是一(YHWH ehad) 猶太教徒每天的告白: 「聽啊,以色列, 阿多乃是我們的上帝, 阿多乃是唯一」(申命記6:4) 猶太教的「一神觀」(momotheism)信仰阿多乃為唯一的神,反對崇拜偶像及多神信仰。
這位一神透過不同的方式向世界各民族顯現自己,猶太拉比文獻記載,人類透過不同的方式會遇同一位上帝的經歷。公元六世紀的拉比文獻記載(Pestiqa deRab Kahana 12:24.6): 顯現在海上像一位英勇的戰士,奮力交戰 出現在西乃山像一位老師,教導傳統 出現在但以理時代像一位智者,教導妥拉 顯現在所羅門時代像一位愛人…
Flickr janetmck
Flickr dooq Flickr raelga Flickr pietroizzo
在以色列歷史中,阿多乃在不同時代以不同形象顯現:戰士、老師、愛人(以色列團體的情人)。 B.因此,這神聖者,讚美他的名,告訴他們 你們看見我的不同形象,但是我是同一位 在海上、也在西乃山 我是你的上帝,帶領你們離開埃及地(出20:2)
阿多乃的不同形像:戰士、老師、智者、愛人。他仍是同一位上帝,是合一而獨特的上帝。 從宗教歷史來看,後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受到猶太教的啟發,也崇拜唯一的神。基督教稱之為上帝(God)或雅威(Yahweh,中文譯為耶和華),而伊斯蘭教稱呼為阿拉(Allah)。名稱雖有不同,所指的卻是同一位上帝。
2)阿多乃是創造者、 啟示者、拯救者 上帝是超越的、全能的、永恆的、創造天地世界萬物,阿多乃是神聖、慈愛與公義。 阿多乃,阿多乃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 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 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 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記34:6-7)
上帝和人之間存在親密的關係,他創造世界與人類,是神聖的上帝,也是慈愛的上帝,像是父親母親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他也是公義的神,照顧孤兒、寡婦、外籍勞工等社會的弱勢團體。
其次,「示瑪」(Shema意思是「聽阿..」)的禱告是猶太人每天清晨與夜晚複頌的禱告: 聽阿,以色列! 阿多乃是我們的神 阿多乃是唯一 這信條顯示阿多乃的其它特質。
在複頌「示瑪」之前,猶太人會以讚美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做為開始的禱告,接著頌讚上帝啟示妥拉給以色列人,然後頌唸示瑪,宣告上帝的一(Unity)。最後,讚美上帝是以色列的拯救者。
示瑪的禱告儀式,喚起人紀念上帝在創造、啟示和拯救中的一致性。 主將做王永永遠遠, 以色列的磐石,起來保護以色列! 實現你拯救猶大和以色列的應許, 我們的拯救者是以色列的聖者。 它的名字是萬軍之主。 主啊,讚美你,以色列的救贖者。 示瑪的禱告儀式,喚起人紀念上帝在創造、啟示和拯救中的一致性。
3)阿多乃的公正與憐憫 阿多乃是個審判者,他的審判準確公平,賞罰分明。讓犯罪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讓行善者得到適當的獎賞。然而他是充滿仁慈的審判者。假如天平的兩端平衡的話,上帝會傾向赦免饒恕。上帝的憐憫補足他的公正,因而讓憐憫與公正得到平衡。這和上帝慈愛的本質是一致的。
在審判的時候,上帝如何用憐憫來調和他的公正特質(耶路撒冷塔木德議會篇10:1 I:2): H.大部分是好行為,而小部分過錯… I.小部分過錯… J.大部分是過錯,而小部分是好行為… K.如果他記錄裡大部分是好行為,他可以進入伊甸樂園。如果他大部分是壞行為,他就要下地獄(Gehenna)。
接著關鍵點出現憐憫: L.如果這紀錄平衡的話, M.荷西‧本哈尼拿(Yose ben Haninah)拉比說:… N.而以利撒(Eleazar)拉比說:… 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有分於將來的世界。
2.2先知 先知Nabi,意思是被上帝呼召出來傳達上帝信息的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西乃山,接受上帝的律法。摩西成為最偉大的先知。 「先知書」:阿多乃透過先知啟示他的旨意給以色列的君王和人民,要求他們專心實行上帝的誡命。「後先知書」呼籲以色列人心存憐憫,實行公義。先知的聲音需要以色列人的聆聽與回應。
2.3彌賽亞 期盼彌賽亞的來臨。 回顧猶太歷史,猶太人長期生活在外來統治之下,遭受壓迫,渴望彌賽亞解救他們得自由。 彌賽亞來臨時,人類歷史將會進入一個新紀元,世界的罪惡將要消失,戰爭與動亂將會平息,重新建立一個和平與完美的國度。在這完美國度將沒有痛苦與紛爭、沒有邪惡與疾病,是個光明和平的世界。
彌賽亞何時來臨?猶太教拉比們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大家一致相信,彌賽亞來臨時,將會完成彌賽亞的任務:包括 1)帶來世界的和平與完美, 2)將來世的應許賜給配得上帝嘉獎的人。
猶太教的彌賽亞與死人復活觀念,不只影響猶太教的教義,也在基督教會中具有重大的意義。基督教認為,耶穌基督(Jesus Christ)是眾人期待的彌賽亞,而他從死裡復活就是彌賽亞最好的證明。
不過,對猶太教而言,他們拒絕接受耶穌基督是彌賽亞,因為世界並沒有因他的來臨而變得和平與完美,至今他們仍然熱切期待真正彌賽亞的來臨。正如猶太人的「阿勒努」(Alenu意思為「這是我們的責任…」)禱文的結尾深切期待:「主必做全地的王,在那時主將為一,而且他的名也將為一」。
2.4末世與死後復活 猶太教死人復活的信仰包含兩個基本的元素:1)死人復活將會發生, 2)妥拉啟示死人將會復活。 做為一個以色列人意味著從墳墓裡復活,所有的以色列人要進入將來的世界,享受死裡復活和永恆的生命。那些不相信死人復活教理的人將會受到懲罰,而永遠在墳墓裡。不能得到永遠生命是猶太教裡所有的刑罰中最重的懲罰。
死亡本身可以贖罪,讓罪犯在來生世界有一席之地。以下故事清楚記載(米示拿議會條例6:2): A.被判死刑的人被要求:「認罪吧!」 B.認罪的人有份於將來的世界。 C.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你在阿多乃面前認罪。」亞干說:「是的,我得罪了阿多乃」(約書亞記7:19-20)。 D.如何知道認罪讓他自己得到贖罪呢?因為經上記載:約書亞對亞干說(約書亞記7:25)。今天阿多乃要給你災難,但是在將來的世界你就不會遭受災難了。
臨死的以色列人可以贖罪,準備好要接受審判,為未來的世界開啟一條生命的道路。 所有以色列人有分於未來的世界。米示拿議會條例10:1(巴比倫米示拿議會條例11:1)如此說: A.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有分於將來的世界, B.正如經文說:「你的人民要秉公行義;他們要永遠承繼這地。我親手造他們,培養他們,為的是要顯示我的榮耀」(賽60:21)。
因此,成為以色列人就是相信死人復活,進入來世的世界,享受永遠的生命。否認上述教理的人就沒有資格稱為以色列人。 猶太人日常生活的禱告顯示死人復活的重要性。猶太人一天三次複頌既定格式的禱文,在這禱文中明確肯定(各猶太教派一致) ,阿多乃給予那些躺在塵土中的死者清楚的應許:
主啊,你的能力是永遠的, 你拯救的力量讓死人再次復活。 你給予活著的人慈愛良善, 你以偉大的憐憫讓死人再次復活。 你扶持跌倒的人,醫治生病的人,釋放被擄的人。
你對那些睡在塵土裡的人守信用。 主君王啊,誰能和你的能力一較高下? 你是生命、死亡與拯救的主。 你是信實的,讓死人再次復活。 讚美你,主啊,生與死的主。
總之,猶太教的世界觀是倫理一神論,是一套有系統以及一致的聲明,它邀請以色列人進入上帝的國度,應許得到永遠的生命。成為以色列人就是要永遠活著。
3.重要的律法 妥拉包含613條誡命(mitzvot意指上帝的誡令),其中最著名的是十誡,其次還有其它誡命。 3.1十誡 十誡原來稱為Aseret HaDebrot,意思是上帝的「十句話」(英文為Dekalogue)。 背景介紹(參考出埃及記19-20):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Flickr janetmck
在西乃山:頒佈律法與十誡
以色列人接受十誡
十誡的內容: 十誡的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份有關人和上帝的關係,規範人對上帝的行為,說明人如何與上帝建立關係(第一誡到第五誡)。第二部分規範人與人的行為,說明人們要如何彼此建立關係(第六誡到第十誡)。十誡的內容如下(參考出埃及記20:1-17,比較申命記5:6-11):
十誡 1.「我是阿多乃─你的上帝;我曾經領你從被奴役之地埃及出來。 2.「我以外,你不可敬拜別的神明。不可為自己造任何偶像;也不可仿造天上、地上,或地底下水裏的任何形像。不可向任何偶像跪拜,因為我是阿多乃─你的上帝;我絕不容忍跟我對立的神明。」 3.「不可濫用我的名;凡濫用我名的人,我─阿多乃、你的上帝一定懲罰他。」
十誡 4.「要謹守安息日為聖日。你有六天可以工作;第七天是分別歸我的安息日。這一天,無論是你、你的兒女、奴婢、牲畜,或僑居的外族人,都不可工作。我─阿多乃在六天裏創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但在第七天休息。因此,我─阿多乃祝福安息日,定為聖日。」
十誡 5.「要孝敬父母,好使你在我要賜給你的土地上享長壽。」 6.「不可殺人。」 7.「不可姦淫。」 8.「不可偷竊。」 9.「不可作假證陷害人。」 10.「不可貪圖別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愛別人的妻子、奴婢、牛驢,或其他東西。」
第一誡「阿多乃是拯救的上帝」:以色列人親身經歷阿多乃拯救他們離開埃及,阿多乃是拯救者。在西乃山,阿多乃頒佈律法誡命給以色列人,要求以色列人回應他的拯救。接著,第二誡強調上帝的唯一,阿多乃不容其他神祇與偶像,要求以色列人對他忠心不二。而第三誡則強調不可以用其它的形象與稱未來褻瀆神聖的上帝。
第四誡「守安息日」:人的生活並非只是忙碌工作(做牛做馬),不知休息。脫離奴隸生活得享自由的人,需要學習,在七天中分別出一天,讓身體與心靈得到休息與復甦。
第五誡「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行為,如同尊敬上帝一樣。巴比倫塔木德(婚禮BT Kid 第五誡「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行為,如同尊敬上帝一樣。巴比倫塔木德(婚禮BT Kid. 30b)提到,母親受孕時,在場見證有父親、母親、以及上帝三者。因此,尊敬自己的根源,父親、母親與上帝相當重要。
第六誡到第十誡涉及人與人、人與社會團體的倫理關係,維護人的生命、人身、以及財產的安全,不受侵犯或踐踏。換言之,這些誡命的精神在於,承認並尊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價值,以尊敬與嚴肅的態度來彼此對待:不可剝奪他人生命、他人的配偶、財產、聲譽名聲,也不可貪心意圖要剝奪他人擁有的一切。
由於十誡包含普世的法則和永恆的真理,兩千多年以來已經在西方與其它社會成為宗教與道德法則的基礎,建立普遍與永恆的是非標準,影響相當深遠。
插曲 十誡在現代社會的引伸版本: 1.十誡的現代解釋與應用:古倫(Anselm Grün)神父。《活出十誡的真自由》。范瑞薇 譯(台北:南與北文化,2007)。 2.商業運用Daniel Lapin拉比《猶太人致富金律》(商周,2005):十條金科玉律
古倫(Anselm Grün)神父 《活出十誡的 真自由》 活出十誡的真自由導讀簡報.pps
Daniel Lapin拉比 《猶太人致富金律》
Lapin拉比:新十誡 金律一 不要瞧不起財富 金律二 不要獨來獨往 金律三 不要感情用事 金律四 不要追求完美 金律五 不要懼於領導
金律六 不要逃避變化 金律七 不要猜測未來 金律八 不要搞錯焦點 金律九 不要吝惜財富 金律十 永不退休
3.2猶太613戒律 根據猶太教的傳統,《妥拉》包含了613條誡律(mitzvot,包括十誡)。除了十誡以外,還包括603條誡律,其中有248條是積極的誡律(你們要…),例如「你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利未記19:18);而其餘的365條是消極性的誡律(你們不可…),與一年的365天數相同,例如「你們不可吃血,…因為血裡面有生命」(利未記17:10-13)。
妥拉的誡律主要可以分為禮儀和道德兩大類: 1)禮儀的誡律:這一類誡律涉及猶太人的慶典和儀式,例如遵守安息日、各種節期、食物的條例、公眾禮拜儀式。 2)道德的誡律:這一類的誡律擬定道德生活的準則以及行為規範,例如孝敬父母、不可剝削他人、照顧窮人與弱勢者,以誠實的態度經營生意或工作。
經過兩千年時空的變化,到了現代,許多誡律中已經無法適用,例如祭司職務、獻祭條例、以色列地的誡律。不過,誡律仍然是猶太教禮儀與道德的基礎,是日常生活的準則。 總之,這些誡律的基本精神是期待人們用言語及行動來實踐誡律,讓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與聖潔。
3.3 第614或615戒命? 公元200-600年的拉比時期,拉比智者透過口傳律法又發展出數百個誡律,繼續衍生為拉比誡律(mitzvot d’rabbanan)與妥拉誡律(mitzvot d’orita)。兩者同等重要,不過若是兩者互相抵觸時,妥拉誡律優於拉比誡律。
古老誡律經歷現代社會的變遷與局勢,需要有新的誡命來幫助人面對新的處境。後來猶太人紛紛提出不同的新原則,稱之為第614或615條誡命。例如Marc H. Ellis呼籲世人注意巴勒斯坦人的遭遇,主張他們的人權也應當受到公平的對待。他主張巴勒斯坦的人就像世界其他民族一樣,人權不可侵犯。這信念應該列為第615條誡命。
Marc H. Ellis Wikipedia Calantee
3.4如何遵行繁雜的誡律? 對於如此複雜與繁多的誡律,讓人如何遵行?像呼吸一樣平常,或讓人敬而遠之? 實行誡律是猶太信仰生活不可或缺的要件。 渥夫拉比(Rabbi Arnold Jacob Wolf):信仰的路程(遵守誡律)就像是旅行途中找尋珍寶。Observe的雙關語。
另外,為順應時代潮流,猶太教教義與教條的發展也經歷變化與簡化,西美萊(Simelai)拉比解釋誡命的發展,從繁多到簡化:[1] 613條誡命→11條誡命(詩篇15大衛之詩)→ 6條誡命(以賽亞書33:25-26) → [1] 取自巴比倫塔木德Makkot 23b-24a
→3條誡命(彌迦書6:8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阿多乃同行)→2條誡命(以賽亞書56:1守公平、行公義)→1條誡命(阿摩司書5:14阿多乃對以色列家如此說:尋找我,就可以存活)→1條誡命(哈巴谷書2,4:義人必因信的生)。
4.其它的教義與律法 有關猶太教其它的教義與律法,參考魏道思,《猶太信仰之旅》,2006, 35-102.
結語 猶太教的教義對世界的文化有深遠的影響,舉例以下三點做摘要: 1)一神觀:猶太教義的一神觀不只塑造了猶太宗教與文化的特色,後來也深刻影響基督宗教(公元第一世紀)及伊斯蘭宗教(公元第七世紀),也間接地影響西方文明及阿拉伯世界文明。
2)安息日:七天中安息一日的觀念來自猶太教的妥拉(第四誡)。安息日觀念對世界文明有劃時代的影響,現今流行世界各地的「週休一日」或「週休二日」的社會與經濟型態,其根源來自安息日的觀念。不論是基督宗教(星期日)或伊斯蘭宗教(星期五)影響下的國家,或是其它非一神宗教的國家,「七日中休息一日」的生活型態幾乎已成為世界的潮流。
3)人權、公義與自由:人生命的價值無可取代,人的尊嚴不可侵犯或踐踏。猶太宗教的十誡(特別是第六誡到第十誡)影響至深。在西方世界,透過基督宗教的傳播,十誡的精神深入各國的法律制度、社會組織、經濟發展、甚至是政治制度。在阿拉伯世界,也出現類似的發展軌跡。
閱讀書目 黃陵渝2002,頁59-90 進深閱讀書目 亞伯拉罕‧科恩(Abraham Cohen),《大眾塔木德》,孟遜 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 高更(Henry Gauguin)。《塔木德經》(台北:經史子集,2005 ) 。
附錄 1.不同的上帝名字 2.猶太教一神論如何處理惡的問題 3.「阿勒努」(Alenu意思為「這是我們的責任…」)禱文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im%C3%B2nides.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Maimonides-2.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reation_of_Adam_Michelangelo.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ijnen,_Dominicus_van_-_Allegory_of_the_Creation_of_the_Cosmos_-_17th_c.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od_creation_1_first.jpg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網 the Providence Lithograph Company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srael%27s_Escape_from_Egypt.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ebhard_Fugel_Moses_erh%C3%A4lt_die_Tafeln.jpg Flickr janetmck http://www.flickr.com/photos/janetmck/4712398165/ Flickr raelga http://www.flickr.com/photos/raelga/4407941705/ Flickr dooq http://www.flickr.com/photos/dustinq/2165441796/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lickr pietroizzo http://www.flickr.com/photos/pietroizzo/786663305/ 維基共享資源網 the Providence Lithograph Company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Ten_Commandments_(Bible_Card).jpg 維基共享資源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C3%A9r%C3%B4me,_Jean-L%C3%A9on_-_Moses_on_Mount_Sinai_Jean-L%C3%A9on_G%C3%A9r%C3%B4me_-1895-1900.jpg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041A.Moses_Breaks_the_Tables_of_the_Law.jpg 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南與北出版社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猶太人致富金律/商周出版社 一個猶太人的反省/立緒出版社 維基共享資源網 Calante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rc_Elli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