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让地球更美丽 环 境 保 护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让地球更美丽 进 入
—— 《地球妈妈的故事》:我们都是地球的子孙 环 境 保 护 环 保 小 历 史 —— 臭氧空洞的由来 —— 战争给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硝烟何时散 大地百年哭 —— 一场对抗蚊子的战争 —— 《地球妈妈的故事》:我们都是地球的子孙 环 保 文 学 —— 人与自然的一场赌博
臭氧空洞的由来 来自美国宇航局新闻公报的消息说,2000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到2900万平方公里,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那么南极臭氧洞是怎么回事?大气中的臭氧空洞还会持续多久? 其实,人们对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并不陌生,它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是普通氧气的同胞兄弟。通过长期研究,科学家们证实,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组份,它是由于大气中的氧分子被太阳的紫外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再与周围的氧分子迅速结合而形成的。在地球大气中,大约有90%的臭氧含量集中在离地球表面10—5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臭氧层。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几,其平均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9×10-10克。如果把地球大气中所有的臭氧都集中在地球表面上,则它只形成约3毫米厚的一层气体,其总重量也不过为30亿吨左右。然而它对地球大气中的化学、辐射和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掉太阳紫外辐射中绝大部分对生命有伤害的紫外辐射,从而使地球上一切生命免受过量太阳紫外辐射的伤害而得以正常生存和繁衍。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离不开水和氧气一样离不开大气臭氧层,大气臭氧是地球上一切生灵的天然保护伞。 下一页
臭氧空洞的由来 对大气中的臭氧的较系统观测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从那时起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对大气臭氧的全球观测系统并按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规定的统一规范对大气臭氧进行着日常业务观测。观测结果表明,较长时间以来,全球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没有发现有明显变化。 但是1985年,人们未预料到的事发生了,这一年,英国科学家乔·弗曼等人首次报道,1980—1984年间,南极上空每年春季(即10月)臭氧含量与同年3月相比大幅度下降,出现了臭氧洞 。这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大众的普遍关注,并构成了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所谓南极臭氧洞是指南极地区上空大气臭氧总含量季节性大幅度下降的一种现象,并非臭氧完全消失出现了真正的洞,南极臭氧洞通常于每年8月中旬开始逐渐形成,10月中、上旬达到最大面积,并于11月底或12月初臭氧洞消失。对迄今已掌握的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南极大陆上空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明显减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2年10月南极上空首次出现了臭氧含量低于200DU(DU为多普逊臭氧单位)的区域形成了臭氧洞,在随后的几年里臭氧洞的面积不断扩大,洞内的臭氧含量不断降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臭氧洞继续发展,臭氧洞的最大面积已由80年代末的2000万平方公里左右扩展到目前的大约2900万平方公里。 下一页
臭氧空洞的由来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严重耗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极臭氧洞的形成?究竟谁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自1985年首次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报道以来,科学家们围绕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开展了大量地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先后提出了多种假说。到目前为止,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即认识到南极臭氧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CFCS)等导致了大气臭氧层的破坏。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以及灭火剂中广泛使用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价格便宜的氟氯烃物质以及性质相似的卤族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很长(有的可达100年以上)容易积累,当它们上升到高层大气之后,在强烈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会使臭氧分子遭到破坏。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等物质对大气臭氧的破坏是全球性的,在南极地区,只是由于其上空特殊的热力和动力学条件才造成了臭氧含量的季节性大幅度下降,形成了臭氧洞。返回
战争给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硝烟何时散 大地百年哭 巴以冲突中,最严重的生态事故是去年春天以色列军队攻击贝宁难民营时一输油管被炸。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事件后,该地区有一半的水井无法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派出的专家对阿富汗的生态情况调查后发现,有着80%农业人口的阿富汗,在经历了25年军事冲突、4年的干旱后,自然资源情况严重恶化,水资源流失、森林被毁、土地情况恶化乃至沙漠化。首先是缺水,即使它减少1/3的潜在水资源(750亿立方米)消费,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缺水。近几年的冲突破坏了阿富汗传统的区域水管理系统,整个国家的水资源管理也处于无政府状态,上游的人不顾下游任意取水。由于缺水,阿富汗东部和西南部分地区的小麦种植已经被鸦片所替代,这不但会给经济、还将对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其次,阿富汗现在成为“雷场”,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而除雷工作至少需要5至10年才能解决。还有,武装力量因军需装备的需要对森林任意砍伐。阿富汗森林的40%至70%已经毁坏贻尽,而恢复起来则要20至30年的时间。至今阿富汗已有上百个村庄不能耕种,农民向城市转移,又给城市带来就业和容纳多余人口的压力。 下一页
战争给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硝烟何时散 大地百年哭 专家还提到了另外多个由战争带来的灾难: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被点燃的油井造成的黑灰,使次年科威特的人口死亡率提高了10%;1999年4月15日,南斯拉夫多瑙河边一家石化厂被北约导弹击中,随之带来的是一场生态灾难―――可饮用水短缺,空气严重污染,土地和地下浅水层受毒害。时至今日,安哥拉、柬埔寨、波斯尼亚的老百姓还在不断遭受地雷的侵扰;卢旺达和其他地区的难民营里,死于霍乱者不计其数。 平民如此,士兵也难逃厄运。由于贫铀弹的使用,"海湾战争综合症"已经困扰了许多美国和欧洲士兵。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主任克洛斯?托普费认为,生态安全不再是一个奢侈的名词,而应该成为可持续和平政策的基础元素。返回
一场对抗蚊子的战争 “西尼罗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种把美国人闹得人心惶惶的神秘病毒。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宣布的数字,今年美国国内因感染西尼罗河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至43人。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种病毒的扩散与恐怖分子有关,但很多人还是不由自主地将两者联系起来。 新大陆上的细菌战? 1999年夏天,美国纽约地区首次爆发了“西尼罗河病毒”,这也是这种致命病毒第一次在西半球出现。纽约市有7人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有1.3万多人受到感染。在过去三年中,病毒开始向美国南部和西部传播,引起很大的恐慌。2000年1月,美国国家情报理事会主席甘农博士发表了《全球传染病威胁及其对美国的寓意》报告,他以纽约的“西尼罗河病毒恐慌”为例,警告说,恐怖分子也许已经在新大陆展开了细菌战。 进入8月后,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肆虐的疫情持续扩大,纽约州苏佛县一名81岁男子死于同样的病症,成为纽约州今年第一个致命病例。随后,继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之后,内布拉斯加州也发现感染病例, 9月6日,美国洛杉矶一家医院称,他们发现一名患者的发病症状与感染西尼罗河病毒后的症状极为相似。如果病情被证实,这将意味着由于地理原因一直较为安全的美国西海岸城市将不再太平。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宣布的数字,今年美国国内因感染西尼罗河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至43人。美国今年在28个州中已发现854人受到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其中伊利诺斯、路易斯安那、俄亥俄3个州因西尼罗河病毒感染而死亡的人数最多,分别为9人、8人和5人。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种病毒的扩散与恐怖分子有关。 下一页
一场对抗蚊子的战争 65年前源于非洲 西尼罗河病毒最早于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被发现的,此后数十年,一直局限于非洲,东南亚及部分欧洲及中东地区。1997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有527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其中50人丧生。 2000年盛夏,这种病毒感染了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中的大量昆虫和一些鸟类,导致部分虫、鸟死亡。为此,有关当局不得不下令禁止中央公园向游人开放,并且取消了一场吸引4万名观众的大型露天音乐会,以便用杀虫剂进行彻底的喷撒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西尼罗河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给人类、候鸟和马匹,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播。但他们目前正在对输血或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否也有可能感染西尼罗河病毒进行研究。感染症状人感染这种病毒后,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到12天。最初的症状为低烧,此后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高烧、脖子僵硬、肌肉无力和不辨方向等症状。成年人比儿童更容易感染这种病毒,其症状也比儿童严重得多,老年人感染病毒的死亡率比其他人要高。 医学专家们认为,西尼罗病毒造成的死亡率与感冒相比,实属微不足道。但人们也不应因此大意,应尽可能避免被蚊子叮咬。 今年遭受这种病毒困扰的国家除了美国,还有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西尼罗河病毒肆虐中心的密西西比河下游沿岸,从8月份即处于准战争状态;居民在家中布置各类装置,以对抗蚊子。路易斯安那州贝克市由州方出资的广告看板上大大画上雌蚊叮咬吸血的醒目警告:“蚊子会要命,请注意其叮咬!”返回
《地球妈妈的故事》:我们都是地球的子孙 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一起编写了这本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又有点令人吃惊的书,来介绍全球环境状况。他们说出了某些令人不安的事实:大人们曾经不负责任地对待环境。 一年多以前,当本书还在酝酿的时候,来自印度的年轻人布兰姆曾说:"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共同编写这样一本书,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旦我们了解世界各地都有哪些问题,每个人就会更加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使问题得到解决。" 《地球妈妈的故事》这本书将告诉你:为什么世界环境正在恶化,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面临什么处境。本书也将告诉你: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也许其中还有在你家门口发生的事。在我们跨入新的世纪、新的千年的时候,本书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书末还讲述了一些真实的故事,介绍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如何为改善身边的环境而努力。我希望读者朋友们会喜欢这本书,并从中找到付诸行动的力量。 本书中的很多信息取材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告《全球环境展望》(GEO)。该书全面介绍了我们所处环境的健康状况,以及人们准备采取哪些政策来管理环境、解决环境问题。返回
人与自然的一场赌博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变得越来越沉重,受困的都市居民时常把自己居住的这个拥挤的世界比喻为“混凝土丛林”。但就生活形态而言,任何一个研究过真正丛林生活的人都肯定会说,这一比喻是很不正确的。 生活在自然栖息地里的野生动物,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杀、自虐或伤害后代或伤害同类的,也不会得胃溃疡和肥胖症,更不会有诸如恋物癖和同性恋等现象。在都市居民中,不用说,这一切全都发生了。在某些情况下,譬如说当处于某种受监禁的非自然状态时,其他动物也会发生上述现象。特别是被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时常会表现出种种反常行为,而这种反常行为,在都市居民中可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很明显,大都市不是一片“混凝土丛林”,而是一座“人类动物园”。 这个“动物园”就像一个万能的“家长”,处处呵护着他的家庭成员:那里不仅提供食物、饮水、住宅,还有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基本生存问题都解决了。于是,这个“动物园”的成员就有了闲暇。但是,人这种动物天生就喜欢思考、喜欢探索各种复杂的、令人兴奋的活动,他们想着探寻世界、创造新事物。但最后,他们不得不发现重新置身于一个“动物园”,一个奴役着他们的世界。每当此时,人们就发现自己又离自然状态远了一步,而就在那种自然状态中,人类的祖先曾生活了100万年!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