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地球观 —地球系统科学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Advertisement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 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而大地是 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 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地 球转动的。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系外行星之旅 寻找另一个地球 主讲人:高一(1)班张一发.
----Earth Solar System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宋潇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的 应 用 版权所有—庞留根 ,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复习提问 1、二分二至日的日期? 2、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而后向南还是向北移动? 3、今天的昼夜长短情况?而后白昼怎么变?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一) 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郑昭佩 第一章 地 球 讲授人:郑昭佩
第三章复习课 第三章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天体运动(2课时) 洛城中学 何志明.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线 公路线 内河航道 区位分析.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我爱地球 封面设计:肖小媚 主编:小谢 二零零六年 第一期 北京科技大学 出版社.
欢迎选修 《板块构造与地壳演化》 任课教师: 张传恒 贾维民.
7.奇怪的大石头.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第一章 地球与地质作用 内容提要: 一、地球及其特征 二、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地质作用 四、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Runaway stars from the surviving companions of type Ia supernovae
Geophysical Laboratory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認識太陽系 目的: 認識太陽系的成員: 太陽 九大行星 小行星 慧星.
第七章 地球的结构.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看一看,想一想.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王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LHAASO-威海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星座.
太阳风和行星磁层的相互作用.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郑州十一中北校屈俊良 2007年2月.
“ 玛雅 纪年柱 ” 古玛雅历算文明 多重时间周期 日、月、年、十年、百年、千年 其中一个以 942万日为计的特长周期 —— 《纪》 换算为年 约等于25800年.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新地球观 —地球系统科学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第十一章 新地球观 —地球系统科学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六、均变与灾变 七、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新的地球观 系统,学科众多,相互交叉 从整体论(Holism)角度研究 从宇宙体系角度来全面认识行星地球: 将地球作为一个行星

二、地球动力系统 地球上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 地球上不同物质的运动都有其独特的动力学机制 它们均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地球内部:重力场、自转、温度、压力等 地球外部: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地球从宇宙中接受质量和能量 星子吸积,陨石 太阳辐射能,陨击 地球系统不断地耗散能量 热量散失 转动惯性能消耗,自转减慢 地球是开放系统 将地球作为宇宙巨系统中的一份子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子系统 地球各圈层的强相互作用 耦合与解耦作用 相邻两圈层之间强相互作用 壳-幔、核-幔、水圈-岩石圈、岩石圈-大气圈 不相邻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磁场-内外核、放气、温度-地幔、地震 厄尔尼诺、拉尼娜-地幔放气、排热

五、不可逆的进化 生物界: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演变; 时间的不对称和单向性; 生物演化不可逆性。

五、不可逆的进化 地球: 地球是如何演化的? 整个地球(包括无机界)是否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演变?

宇宙的起源 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形成了众多的星系和恒星; 此后,轻重不同的100余种元素不断地通过氢和氦热核反应而逐渐形成。 在45.5亿年前一次很偶然的超新星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下,使由星际冷的固体尘埃和气体所组成的原始太阳星云运动速度加大,密度增大,发生凝聚而形成太阳以及围绕它旋转的星云物质。

太阳系的起源 太阳周围的固体与气体物质,经过约5000万年快速旋转和冷凝,以固体颗粒(小园球状的星子)为中心,通过反复随机碰撞吸积、增大质量,逐渐形成太阳系的9大行星。

太阳系的起源 以气体为主的类木行星 (如木星、土星以及土星的卫星等) 在温度较低的太阳系外圈先行形成。 在太阳系的内圈、温度较高,则形成以重元素为主的固体行星——类地行星(约晚2000~3000万年)。

地球的形成 根据球粒陨石1) 年代测定,地球的形成和加大吸积的时期,推测主要发生在45.2~44.8亿年前。 地球总质量的绝大部分 (6×1027 g) 都是该时期吸积的。后来的40亿年内,地球质量只增加1025 g,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1/600。也就是说地球平均每年要接受2.5×1016 g (即250亿吨)的陨石物质。

早期的地球—状态 刚诞生的地球表面是裸露固体岩石,没有大气层、没有土地,也没有海洋,地表陨石坑密布,火山到处喷发。 由于地球质量巨大,内部温度、压力相当高,可发生全球性部分熔融,使原始成分相当于球粒陨石的地球发生圈层化的重力分异作用。

早期的地球—地核 当时地球内部热量比现代大得多,估计其放射性幅射能约比现代大10倍; 地球吸积(陨石撞击)和圈层分异作用也可产生热量,使物质分异与迁移,比重较大的铁镍物质大量聚集到地心附近,到43亿年前,就基本上形成地核(约相当于现代地核的3/4)。

早期的地球—地幔、地壳 地幔也基本上一直保持固体状态。下地幔成分相对均一,而上地幔存在着横向与纵向上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说明上、下地幔并没有经历过全部的熔融分异、以达到平衡的演化过程。 而在地球表部,火山密布,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陨石撞击,在40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大陆,使晶体结构较松散的铝硅酸盐在地表聚集,造成了大陆地壳。

大陆地壳的形成和增长 陆壳的主要增生时期为30~18亿年即新太古—古元古代时期,现在所知的大陆地壳基本上都是该时期形成的。 在18亿年以前的时期,由于地球内部的热活动一直比较强烈,物质在垂直方向(地球半径方向)上的分异、对流、迁移等作用都相当剧烈。 在18亿年以后,地球内部变冷,岩石可塑性变小,使上地幔的顶部层位和地壳合成一个统一的岩石圈,其刚性程度加大,出现了岩石圈板块。

大气圈的形成 与此同时,由于岩浆活动所排出的气体(CO2与H2O为主,含少量N2)可能形成初步的大气圈,形成与金星、火星相似的大气圈。 大气压力相当于现代的300倍,温度可达230℃左右,以后逐渐降温,气体中冷凝下来的水(富含Cl、SO4离子),就可覆盖在几乎整个地球表面。

水的形成 1998年Zahnle认为地球上水主要由富含冰(固体的H2O)的慧星撞击地球所致。 关于水的起源,留下的证据不足,也许两种成因──岩浆排气与慧星撞击可能都同时存在。 一般认为85%的大气圈与水圈(海洋)是在44亿年前形成的。

水的形成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总之,宇宙中地球的各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都是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发展,并按照各自的规律(自组织性)、不可逆地、前进式的演化。 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指出,自然界非平衡的约束与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同时作用于开放的耗散系统,使系统自发地由简单趋于复杂,由无序走向有序。

六、均变与灾变 地球的演化: 不是匀速、线性地发展的,而是进行着变速的演化; 表现为相对均匀变化与突变(灾变)交错相间的特征。

均变论 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叶,地质学的奠基人,郝顿(Hutton, J., 1726~1797)和莱伊尔(Lyell,C., 1797~1875)认为: 许多大变化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这就是他们的“均变论”的主要观点。

灾变论 以居维叶(Cuvier,G., 1769~1832)为代表的“灾变论”,则认为: 生物演化过程中,“没有一种缓慢进行的原因能产生突然的效果”,“所以地球上的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事件所打断”,“地球表面曾经历过相继的革命及各种灾变”。

稳定期 是一种非平衡的相对静态,演化呈现为相对有序的特征。 这种时期表现为: 大气圈的年平均温度基本稳定,气候带的划分基本固定,海平面变化幅度较小,生物稳定地繁衍、复苏或发育; 地磁极变化幅度较小;

稳定期 地层内表现为连续沉积、地层之间呈现为整合的接触关系; 地热能稳定积累,热活动微弱;岩浆活动稀少和微弱;以埋藏变质为主; 构造应力逐渐积累与调整,主应力方向不明显,差应力值小;板块稳定升降,水平位移量较于;岩石变形微弱; 陨击微弱,各天体处于相对稳定。

活跃期 突变期或灾变期,呈现为极不平衡的无序状态。 常表现为发生异常气象,大气温度剧变,气候带迁移,海平面大幅度升降,生物种群灭绝,地磁极翻转; 地层中出现沉积间断,地层间呈现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活跃期 地球内部热能大量释放,岩浆活动与各种变质作用剧烈; 岩石圈内构造应力猛烈释放,岩石发生强烈变形,构造应力的定向性明显,差应力值较大,板块升降幅度与水平位移量都较大。 常发生大规模的陨击事件,各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常出现某种的异常变化。

灾变事件的滞后现象 首先,以一次巨大的陨击作用作为诱发因素,引起全球电磁场剧变和地磁极的翻转;陨石撞击岩石圈表层引起大爆炸,粉尘升到大气圈上部,遮蔽了太阳幅射能,造成全球气温骤降;或可引起海平面的剧烈变化,发生海啸; 陨击作用后几年到数万年的时间内,大气与海洋环境的巨大变化,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大量灭绝。

灾变事件及滞后现象 如果陨击在海洋岩石圈(其厚度仅数十km)上,将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促使海洋板块扩张,进而推动大陆板块运移; 在大陆板块边缘,从受到影响并进而引发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其时间要晚些; 由于构造应力的传递,板块边缘的构造变形将产生较长期的、不相等的滞后现象,一般几万年延续到上千万年。

地球各圈层演变的机制 全球各层圈的相互作用与运动变化等机制是什么? 仅仅是地球内部各层圈自身演化在起作用? 还是各种地外因素在起诱发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

地球各圈层演变的机制 地球本身的热力、重力等动力作用因素,主要是使地球趋向均衡,它们对于保持各种作用的稳定变化起着主导的作用; 而活跃期的出现,灾变事件的发生,则似乎主要是靠地外事件的诱发。 整个地球系统的演化是地球内部各种作用自身演化与地外各种天文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七、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各圈层的运动变化的时间尺度与天文周期: 280±25百万年,33±3百万年; 9.5万年,4.1万年,2.17万年; 1000~1400年,140~180年,60年,29.8年,11年,1年; 13.1~14.76天,1天等。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280+25 Ma 银河年,特大陨击,太阳系引力场变化;“代”,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 33+3 Ma 太阳系穿越银道面,巨大陨击作用; “纪”,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2.17、4.1、9.5 万年 近日点进动,黄赤道交角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冰期和间冰期、沉积韵律等。 1000 - 1400 年 九星地心会聚长周期;固体潮,地震,火山作用等。

黄赤道交角变化

地球轨道偏心率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140 - 180 年 九星地心准会聚周期;固体潮,地震,火山作用等。 60 年 四大行星力距效应,地球公转半径变化;厄尔尼诺;“天干地支”;固体潮,地震,火山,核-幔耦合作用等。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29.8 年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极移;内核振动周期。 11 年 太阳黑子活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厄尔尼诺; 磁暴;地震活动短周期。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1 年 地球公转一周;日幅射周年变;生长季节变化;固体潮。 13.1- 14.76 天 月球半月潮;大气超长波变;半月潮;固体潮,余震。

地球演化的周期性 1 天 地球自转一周;日幅射; 半日潮; 生物钟;固体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