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的 生成和性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第9章 配位化合物 9-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9-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9-3 配位平衡 9-4 螯合物 9-5 配位滴定.
必考部分.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第八章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无色)中加入稀盐酸(无色)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滴加稀盐酸 无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NaOH溶液 溶液变成无色 溶液变红.
第二十三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1 铁系元素 VIII 族中 9 种元素,按其性质分为两个系 Fe Co Ni 铁系元素 对碱稳定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高中化学竞赛 【第十一讲 副族元素与化合物】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初三化学备考策略 育才实验中学.
《钠与水反应》说课稿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与水反应的整节课的一些想法: 泗洪县东方中学 翟尚明
目标引领 考情分析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主要围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溶液中离子数目、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粒子中所含电子数等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预计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专题12 化学实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2-3 常見的酸與鹼.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2009届高三毕业班化学总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 氧族元素.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3讲 物质的分类.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主要内容: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配位反应与配位平衡 3.螯合物 4.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重点内容:
第二节 离子反应(共2课时).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第Ⅰ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第 七 章 配 位 反 应.
第6章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hapter 6.
课时2 电解质 离子反应 最新考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 配位化合物.
理化检验 EDTA的标定及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和方法; 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铁的重要化合物.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解答 实验探究题?.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框图题集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酸的警示标志 第二节 常见的酸 二、硫酸.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章 第一节 水溶液.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离子反应.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 电 池.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扑克.
第二章: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第一 節:濃度與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第二 節: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第三 節:催化劑 第四 節:化學平衡
碘量法 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则有[Ag(NH3) 2] +配离子生成: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课时 ——配合物理论简介 厦大附中 罗丹.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19 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了解铜、锌、镉、汞的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配位化合物的 生成和性质

实验目的 掌握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 比较配合物的稳定性,了解螯合物的概念。 了解配合平衡与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的关系

实验原理 配位化合物(或络合物) 在水溶液中配合物内、外界之间可全部解离,如[Co(NH3)6]C13在水溶液中解离为Co(NH3)63+和Cl-两种离子。Co(NH3)63+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解离平衡: Co(NH3)63+ === Co3+ + 6 NH3 配合物越稳定,解离出金属离子 的浓度就越小。

每种配离子都存在配合与解离平衡,它的稳定性可用K稳 来表示,K稳 越大配合物越稳定。如: Cu2+ + 4 NH3 === Cu(NH3)42+ 根据配位—解离平衡,一种配合物可以生成更稳定的配合物。改变中心离子或配体的浓度会使配合平衡发生移动,溶液的酸度、生成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可能使配合平衡发生移动。

实验原理 螯合物 中心金属与多基配体生成的配合物,因为配体与中心之间键合形成封闭的环,因而称为螯合物。 多基配体即螯合剂多为有机配体。 螯合物的稳定性与它的环状结构有关,一般来说五元环、六元环比较稳定。形成环的数目越多越稳定。

实验仪器与试剂 FeCl3,FeSO4,Fe2(SO4)3,CrCl3,AgNO3,NaCl,KBr,KI,K3[Fe(CN)6],K4[Fe(CN)6], EDTA,Hg(NO3)2(0.2 mol·L-1),CoCl2(2 mol·L-1),NiSO4(0.2 mol·L-1),CuSO4(0.5 mol·L-1), KSCN(0.5 mol·L-1,25%),NH4F(0.5 mol·L-1),(NH4)2C2O4(饱和), Na2S2O3(0.5 mol·L-1), NaOH(2 mol·L-1),HCl(6 mol·L-1),NH3·H2O(mol·L-1),CCl4,乙醇(95%),碘水,丁二酮肟乙醇溶液,(NH4)2SO4·FeSO4·6H2O固体,SnCl2固体

实验内容 一.配离子和简单离子性质的比较 1.Hg2+ 与HgI42- (1) Hg(NO3)2溶液 + NaOH溶液 (2) Hg(NO3)2溶液 滴加KI溶液 (3) 继续滴加KI溶液 (4) 加1滴2 mol·L-1 NaOH溶液 2.Fe2+ 与 Fe(CN)64- (2) FeSO4溶液 + 1滴2 mol·L-1 NaOH溶液 (3) K4[Fe(CN)6]溶液+ 1滴2 mol·L-1 NaOH溶液

实验内容 一.配离子和简单离子性质的比较 3. 复盐 (NH4)2SO4·FeSO4·6H2O的性质 (NH4)2SO4·FeSO4·6H2O固体加水溶解后,用NaOH溶液检验Fe2+和NH4+(气室法)的存在。 简单离子与配离子、复盐与配合物有什么不同?

实验内容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1.配位平衡与配位平衡 (1) Fe2(SO4)3溶液 + 6 mol·L-1 HCl溶液 (2) 再加1滴0.5 mol·L-1 KSCN溶液 (3) 然后向溶液中滴加0.5 mol·L-1 NH4F 比较三种配离子的稳定性。 (4) CoCl2溶液,滴加25%KSCN溶液,加入少量丙酮 (5) 再加1滴Fe2(SO4)3溶液 比较Co2+和Fe3+与SCN-生成配离子的相对稳定性。

实验内容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2.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 (1) 在Fe2(SO4)3与NH4F生成的配离子FeF63-中滴加2 mol·L-1 NaOH溶液 (2) 取2滴Fe2(SO4)3溶液,加入10滴饱和的(NH4)2C2O4溶液 (3) 然后加几滴0.5 mol·L-1 KSCN 溶液 (4) 再逐滴加入6 mol·L-1 HCl,

实验内容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3. 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1) AgNO3溶液,滴加NaCl溶液 (2) 再滴加6 mol·L-1 NH3·H2O (3) 再滴加KBr溶液 (4) 再滴加Na2S2O3溶液 (5) 再加KI溶液 用Kspº和K稳º加以说明

实验内容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4.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 (1)少量CCl4,加几滴FeCl3,滴加0.5 mol·L-1 NH4F至溶液呈无色,再加几滴KI溶液. 与同样操作不加NH4F溶液的实验相比较,并根据电极电势加以说明。 (2) 向有少量CCl4的两支试管中各加1滴碘水后,向一试管中滴加FeSO4溶液,向另一试管中滴加K4[Fe(CN)6]溶液. (3) FeCl3溶液中 + 几滴6 mol·L-1 HCl + 1滴KSCN溶液 + 少许SnCl2固体。

实验内容 三.配合物的生成 向试管中加0.5 mL 0.5 mol·L-1 CuSO4溶液,逐滴加入6 mol·L-1 NH3·H2O至生成的沉淀消失,向溶液中加入少量95%的乙醇,摇匀静止,便有硫酸四氨合铜晶体析出。 用乙醇洗净晶体,设法确定配合物内界、外界、中心离子和配位体。

实验内容 四.螯合物的生成 1.丁二酮肟合镍(II)的生成 在试管中加入l滴NiSO4溶液和3滴6 mol·L-1 NH3·H2O,再加几滴丁二酮肟的乙醇溶液,则有二丁二酮肟合镍(II)鲜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内容 四.螯合物的生成 2.铁离子与EDTA配离子的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几滴0.1 mol•L-1 FeCl3,滴加KSCN溶液后,加NH4F溶液至无色。然后滴加0.1 mol•L-1 EDTA溶液。 EDTA与Fe3+生成的鳌合物有五个五元环。反应可简写为: Fe3+ + H2Y2- === FeY + 2 H+

Co(H2O)62+ + 4 Cl- === CoCl42- + 6 H2O 实验内容 五.配合物的水合异构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约1 mL 2 mol·L-1 CoCl2溶液,将溶液加热,观察溶液变为蓝色,然后将溶液冷却,溶液又变为红色: Co(H2O)62+ + 4 Cl- === CoCl42- + 6 H2O 红色 蓝色 若实验现象不明显,可向试管中加入少许CoCl2固体或浓盐酸,以提高Cl- 浓度。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影响配合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2.用实验事实说明氧化型与还原型生成配离子后其氧化还原能力如何变化? 3.根据实验结果比较配体SCN-,F-,Cl-,C2O42-,EDTA等对Fe3+的配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