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德课堂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研究 总结汇报 黄河中学
做中学—— 一、根据课题活动计划安排,我们 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学习道德课堂的要求与做中学教育理论; 在教学实践中去理解做中学,并用做中学理论指导教学; 在做中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做中学课题研究活动,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与做中学模式的结合点; 在做中学主任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题目,形成做中学教学设计案例; 在做中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做中学”模板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资源准备 活动内容 教学评价
一、设计意图 说明:概述学习内容,概述课题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说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资源准备 说明: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四、活动内容 说明:科学安排师生活动,学生做哪些活动?预计时间?教师的引导、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达到知行合一。
五、教学评价 说明:创建量规,告诉学生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及个人的评价)。还要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下面是“做中学”的几个案例,供大家欣赏斧正
案例赏析—— 案例名称:为奥运项目分类 设计意图:本课借助奥运平台,是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应用,以不同的查看方式查看文件——奥运项目标志图,通过对文件的复制、查看、重命名、分类存放等做的活动,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创建文件夹的意义。
案例赏析—— 一、教学目标 1.北京奥运会有哪些项目?根据项目图片能说出名称 2.文件查看方式有哪些?哪种方式可看到图片内容?如何以项目重命名图片文件? 3.理解文件夹的意义,会创建文件夹,并适当命名。 4.把奥运图片分类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5.亲历上交作业的过程——将作业保存到学生作品盘中 。
案例赏析—— 二、教学资源 奥运项目标志图(一个文件夹里图片的文件名是下载时生成无序名,另一个是教师重命名后的——隐藏)。 三、教学过程 导入: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令世人注目。北京奥运会有哪些项目呢? 资料: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有28大项,田径、赛艇、羽毛球、垒球、篮球、足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项目、 现代五项、棒球、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排球。 看图片:教师事先打开教学资源盘上奥运项目标志图文件夹,以缩略图方式查看,学生将欣赏到奥运标志图片,请说一说图片属于什么项目。 问:你们能找到这些图片吗?快来找一找,它在教学资源盘中。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找得快 告诉学生,图片所在的位置:服务器的教学资源盘上 你能看到图片吗?都是什么项目? 你用的是哪一种查看方式?(缩略图、平铺、图标、列表、详细信息) 问题:用哪一个看图片?有哪些查看方式?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你是如何在资源管理器中看图片的。(学生交流,找一愿意上台的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
案例赏析—— 活动二 将奥运标志图复制到学生机上 说一说,如何将文件复制到本机中?你把文件复制到哪里? 操作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活动二 将奥运标志图复制到学生机上 说一说,如何将文件复制到本机中?你把文件复制到哪里? 操作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方式:在操作基础上,选一生上台介绍方法(先复制后粘贴,或者用拖动的方法) 活动三:整理文件——改名与分类保存 先观察图片内容,看是什么项目,再按项目名来重命名文件名; 看一看,哪些是你喜欢的奥运项目?能不能把你喜欢的项目图片单独放在在一起? 创建文件夹,名称为“我喜欢的奥运项目”。 任务:将自己喜欢的奥运项目复制到指定文件夹中。 活动四:上交作业 活动:将自己分类存放的文件上交到学生作品盘中。 说一说,我的收获与困惑,如何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或技巧
案例赏析—— 教学评价:对上述四个活动,进行必要的反馈与评价,通过师评、生评、自评,达到知行合一。 心得体会:根据教学设计模板进行做中学教学设计,能把设计重点放在题目设计上,奥运项目这个题目事先曾与学生沟通,因为在北京举办过奥运会,学生都感兴趣,题材也很有意义,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对文件管理的需求,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许多奥运项目标志图,这些图片文件的名字是一些无序的字符,学生很愿意将文件名按项目名称来重新命名,设计此主题学生动手做的内容多,学生有兴趣,符合做中学对题目的要求。
案例赏析—— 案例二 案例名称: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整体教学策略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询问道路和回答。这个单元和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做中学”的模式是最适合本单元教学的模式。并且学生 会有及其浓厚的兴趣。
案例赏析—— 教学目标: 学会如何在陌生的地方询问道路和地点。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图。 做一次“雷锋”给陌生人指路。 活动内容: 由几个学生组成一组,分角色扮演,到了陌生城市的经历。包括:找宾馆,找邮局,找住宿的地方和饭店。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如何问路。 让学生绘制学校附近的简单的地图,小组分角色扮演拿地图的人,做出询问和回答。 让学生汇总出自己刚才所用的句型,老师加以引导。 让学生响应三月份的“雷锋月”活动,分别给陌生人之路一次,学以致用。
案例赏析——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是方位,地点名词是学生单词突破的重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扩充一些词汇,明确的表述各个建筑所处的位置。围绕这几点设置了四个活动,利用各项活动和多媒体素材,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整个教学。其中活动和图片的展示能给学生更立体的感受,更加明确空间位置关系。运用画图的辅助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案例三: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案例赏析—— 案例三: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一、整体感知 1、学习本单元文章,尤其是胡适的《我的母亲》,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案例赏析—— 二、搜集素材 1、学生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作品进行阅读。 2、学生搜集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学生搜集描写动物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学生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 5、学生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案例赏析—— 三、实践运用 1、课堂上开展歌唱母亲、吟咏母爱诗歌、讲母爱故事、观母爱电影、展示母爱形象绘画作品、母亲知识竞答等形式,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素材,更广泛获取信息,进一步激发热爱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训练。 3、组织学生完成对母亲的问卷调查,设计问题有如下几个:(1)母亲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与追求。(2)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3)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4)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4、开展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邀请所有学生的母亲参加。设计学生与母亲可一起参与的亲子游戏,设计关于自己母亲的知识问答。设计母子当场倾诉心声的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增强对自己母亲的认识。
案例赏析—— 【活动感悟】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发现,学生应当在给定的环境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得。 此次有关于母爱主题的活动,摆脱了以往学生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的不痛不痒、流于形式的赞美母爱、颂扬亲情的或写作或朗诵等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老师真正成为导的角色,引导帮助学生要想认识母亲了解母亲,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做,素材的收集有哪些方面,通通都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有选择性有自主意识的去做,让学生通过动手整理和汇编,通过对母亲的问卷调查获得对母亲的重新了解和认识,明白从古到今形形色色的母亲,他们有相同的爱,有共同的名字,有唱不完的写不尽的情,学生们乐此不疲,并感受深深,动手去查找去调查,一次次让他们感动,一次次让他们为母亲的角色而钦佩,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诗,每一个故事都能让孩子们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为之颤抖,学生们沉浸于这些时日的感动里,也感触自己对母亲的重新认识里,更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所有子女对母亲的理解和心声,
案例赏析—— 因此活动的主题——“献给母亲的歌”自是不必多讲,学生感慨良多,提笔作文、作诗、绘出母亲的形象或者填词献给母亲的歌都成为我们的成果,还有主题班会上孩子们真诚的交流倾诉,让在场所有的母亲和孩子都热泪盈眶,这些也许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煽情或者安排,因为通过“做”,孩子们已经对于母亲有更多的认识和感触,有所“悟”,对于他们的付出更多的体会,因此主题班会或者作文课也都是他们积淀已久的情感抒发的舞台和阵地,那些真情将永久做为孩子们在这次做中学的所悟所得。
案例赏析—— 这样的一次活动相信会让所有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学生都铭记一生,课标中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实现,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学生做中学来达到的。从而反过来印证了“做中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做中学思路探究】 设定活动的主题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引导学生列出活动的步骤 划出学生查找资料的方向以及动手操作的起始、范围 让理论变为实践,为此提供平台 让学生的这些“做”和“学”得以展现,为此提供机会,形成“悟”的成果 让所有外在形式的成果最终都慢慢形成学生内在的素养。
三、后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活动中合教学目标的结合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