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向 2 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人 文 地 理 学 电子教案 研制 赵 荣 李连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景观.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中国的工业.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廊坊市第四中学.
走势分析.
糖尿病流行病学.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 3 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十章 方差分析.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基因信息的传递.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面 向 2 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人 文 地 理 学 电子教案 研制 赵 荣 李连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赵荣等编著.   本电子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赵荣等编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而制作的。   电子教案按照教材的章节而设计,多加以图表 的形式,力图以形象、生动、简洁的方式传达各章 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可以选择的教学活动。   电子教案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和 框架,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 修改。

联络信箱: zhaorong@nwu.edu.cn 使用说明   电子教案由赵荣、李连璞设计制作。在制作过 程中,还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徐丽萍副编审的鼓励 与支持,责任编辑陈海柳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编辑工 作。在电子教案出版之际,对所有关心和支持这项 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案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批评指 正。 联络信箱: zhaorong@nwu.edu.cn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第八章 语言地理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第十章 聚落地理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任务 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概念 人地关系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任务 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 研究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1. 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 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 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人地关系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 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 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 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 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 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 作《地理学的性质》。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方法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 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 利用和编制地图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方法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 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 利用和编制地图 3. 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1. 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 2. 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应用 1. 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文化概念 文化结构

文化概念 (1)泰勒: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 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常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而文化的取代是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 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 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其适应性。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 而实现的。 (4)在竞争与选择过程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 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 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 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 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景观

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功能文化区 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 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 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 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 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 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 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乡土文化区 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 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 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 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 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 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 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 特性上的一致性。

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 扩展扩散 迁移扩散

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 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 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 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 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 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 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 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 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 选择能力。 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 论等观点。

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 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 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 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 整合。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 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 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 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 新的整合。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概念 文化景观的分类 文化景观的差异性

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 关系的探索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 关系的探索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移动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中国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分布不平衡: (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 原指向。 (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 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20世纪9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

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 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 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 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2. 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 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形式 人口迁移的机制 1. 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2.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形式 人口迁移的机制 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 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 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 1.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2 .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居住历史分析 随机方法 1. 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2.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19世纪人口迁移状况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4.人口迁移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 高人口密度 2. 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 3. 出现定居的村落 4. 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2.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3.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世界人 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 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 程。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 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 30亿发展到40亿,至1987年突破50个亿,到1999年,仅 用了12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 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 增长率)的过渡。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1. 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 1.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 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1. 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 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 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 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 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 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 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 加速增长阶段 2. 负增长阶段 3. 高速增长阶段 4. 减速增长阶段 5. 波动增长阶段 6. 持续增长阶段 1. 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 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 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在农业产生之初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所导致的对土地的开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土地资源也日益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为人口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 (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淡水充足之地,居住的人往往倍增,但人口的增长使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为经济建设提供原料和林副产品,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使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开垦荒地,建筑屋舍,取得燃料及发展工农业,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 (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对能源的过度需求,从而与有限的能源总量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能源危机。

1. 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一个人口系统中,各种人口构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按照 一定目标有秩序、有规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自然构成主要包括人 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主要包括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 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2. 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和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人 口的增长、移动和其他人口构成。 (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动态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构成较轻,少 年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数必然大,出生率高;反之 亦然。 (3)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 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素质的提高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 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 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上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程度呈反比。

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的意义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财富、政治势力、分配不公平、管理和组织不善、资源浪费以及军事活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以上因素产生的问题更加恶化,更激化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1. 适度人口的概念 2. 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 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 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2. 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 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 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 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 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 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 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 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 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的起源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 Boszerup)为代表的。 宴享说是由海登(B. Hayden)提出的。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业的形成 2. 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人类原来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 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地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 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3. 人类文明的出现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C. O. 索尔的推论 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

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1.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2.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 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 (1) 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 (2) 欧洲中世纪的农业。 (3) 美国的殖民农业。 3. 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 (1) 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 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 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 (4) 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条件不利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 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 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 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 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 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 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 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 单位的规模大得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 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

现代农业的类型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 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科学前提与基础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科学前提与基础 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 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 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 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 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 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 促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登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1. 纺织工业 2. 钢铁工业 3. 采煤工业 4. 运输业 5. 机械工业 6. 化学工业 7. 食品工业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工业生产的扩散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工业生产的扩散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 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 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 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 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 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 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 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 向各国扩散。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1. 伐木业 2. 捕捞业 3. 采矿业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北美工业区 欧洲工业带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日本工业区 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 . 新英格兰区 2 . 中大西洋工业区 3 . 摩霍克河谷区 4 . 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 大湖西岸工业区 6 . 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 . 东南工业区 8. 海湾工业区 9. 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 10. 西海岸工业区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 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 1. 英国工业区 2. 莱茵-鲁尔工业区 3. 莱茵中部工业区 4. 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 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 中央工业区 2. 伏尔加工业区 3. 乌克兰工业区 4. 乌拉尔工业区 5 . 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二战后,日本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业水平, 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消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 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 平洋一边。 1. 京滨工业区 2. 阪神工业区 3. 中京工业区 4. 北九州工业区 1. 拉美工业区 2. 亚洲工业区 3. 非洲工业区 4.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 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 原来对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 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 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 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 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3)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 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及其新变化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 自然条件 2. 资源条件 3. 能源条件 4. 市场条件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及其新变化 1. 自然条件 2. 资源条件 3. 能源条件 4. 市场条件 5. 劳动力条件 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 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2. 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3. 微电子工业 4. 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 对社会的影响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需求不旺 生产能力过剩 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 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 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 与消费的提高。 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 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 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 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一些国家往往组成 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 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 手的竞争。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 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人类过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 为工业文化。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种族与地理人种 民族 民俗与文化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种族的起源 种族的划分 地理人种 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种族的起源 种族的划分 地理人种 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他种族。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身 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1. 多源论 2. 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1)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 境的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 (2)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3)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 气候区的人身体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 (4)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 (5)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 (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另外,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 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 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将人种分为三类: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型、 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 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 将人种分为三类: 1. 黄种 2. 白种 3. 黑种 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 1. 白色种族群 2. 黄色种族群 3. 黑色种族群 4. 棕色种族群

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 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世界地理人种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 亚洲地理人种 2. 欧洲地理人种 3. 非洲地理人种 4. 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 印度地理人种 6.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此外还有美拉尼西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 西亚地理人种。

第二节 民 族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世界民族的分布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的文化与整合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 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 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 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 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落(族)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 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

世界民族的分布 (一)几个重要概念 (二)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 (三)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与机能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 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有些人离开本民族的集中地域,移居他处,有的以一定数量聚居在一起, 形成新的分散“点”。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 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隔坨。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 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 利族、朝鲜族。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 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 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9世纪民族迁移

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脱离外界而处于 长期孤立的状态,都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接触, 并受其影响,形成新的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 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民俗与环境 流行文化 (一)民俗的形成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 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民俗与环境 流行文化 (一)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许多民俗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 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 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 与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 1. 建筑材料 2. 建筑布局 3. 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 1. 主食 2. 副食 (三)服饰文化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的流变或成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 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 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中国福建土楼

土楼结构

中国安徽民居

黄土地窑

第八章 语言地理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语言景观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的产生 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的发展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的产生 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的发展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3.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4.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惟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 意义要素。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语的发展 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 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世界语言谱系 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 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 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 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 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 (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二)汉-藏语系 (三)闪-含语系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五)非洲语言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七)其他语言

20世纪90年代美洲的主要语言区

第三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语言传播特性 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

语言传播特性 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扩 展传播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 语言的传播通常由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 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扩 展传播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 一个地区。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外延性、连续性、层序 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和阶层性的特点。

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集团的影响 2.行政区划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4.经济条件的影响

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 的语言 6. 多语言国家出现

第四节 语言景观 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地名景观

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一) 文字的本质特征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 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 播和发展。这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 (二)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1. 汉字 2. 阿拉伯文字 3. 希腊文字 4. 拉丁(罗马)文字

地名景观 (一)地名景观的特点 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 (二)我国的地名景观 1. 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2. 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1. 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2. 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3. 反映历史方面 4.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5. 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三)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 1. 美国 2. 其他国家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宗教景观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 主要宗教 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民族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 主要宗教 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民族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1. 佛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

宗教的定义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 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 宰着自然和社会。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 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 宰着自然和社会。 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力的妥协。 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 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 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 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 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 (1)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宗教: (1)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 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 某些部落中。 (2)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 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 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的 现象。

民族宗教 (1)犹太教: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 经》(旧约),以部落神雅赫威(Yahven)为惟一的神。 (2)印度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 最多的宗教。 (3)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以中国古代社会 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 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 家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 教。 (4)儒教:以孔子为崇拜对象。 (5)神道教: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 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后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 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 宗教组织 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一)移民 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二)传播   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二)传播   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 (三)领土竞争   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1. 和平共处 2. 竞争 3. 排斥

基督教传播

世界上主要宗教发源地及传播路线图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 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 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 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 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 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 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 显。 1. 神权政治 2. 政府与宗教 3. 民族与宗教

宗教组织 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 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 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 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 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 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 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媒介。 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 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 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 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传播。

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分、南非、大洋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 分、南非、大洋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 地理环境 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文化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 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 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 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 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 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如在低纬湿 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在处理人 与环境的关系中有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仪式表达 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的祈望。

宗教与文化 上可以感受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 成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 上可以感受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 成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仪式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宗教礼仪、宗教节日等。在一些宗教中,各类礼仪、特别是节日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第四节 宗教景观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文化内 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 第四节 宗教景观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文化内 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 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景观与宗 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 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 主要的宗教景观有基督教堂、伊斯兰清真寺、 佛教寺庙等。

罗马梵蒂冈教堂

法国圣米歇尔修道院与教堂

伊斯兰宗教建筑

中国古庙

中国佛寺建筑屋脊走兽

泰国曼谷的小乘佛寺

第十章 聚落地理 聚 落 城 市 集镇与乡村

第一节 聚 落 (一) 起源与发展 (二) 城镇标准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 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 第一节 聚 落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 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 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 设施。 (一) 起源与发展 (二) 城镇标准

起源与发展 西方城市的发展 中国城市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 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 在罗马时代,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 西方城市的发展始于希腊。 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 在罗马时代,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 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大地区。 1. 原始的居住地 2. 古代村落 3. 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4. 现代村落的发展

中国城市的发展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 1. 古代城市发展 秦统一后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 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 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 429个(建制镇数)。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城镇标准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聚落体系

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 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和密度不同,划 分标准也很不一致。 1. 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 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 城镇标准  5. 按居民点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城市 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 (1)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 (2)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2.镇 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标准做了调整,新的建制标准规定: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 000人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 (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 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聚落体系 1. 城市体系 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 (3)农村聚落法则

第二节 城 市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与自然环境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二) 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 在利用河流方面 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 与内港 3. 制高点和隘口 1.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2. 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3.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与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形与城市 气候与城市 水资源与城市 城市的生物环境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它的特点一是力量大,二是突发性。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 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 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 影响问题:热岛效应与排水。 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 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既是反映人对回归自然的 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提出的。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 Hoyt)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乌尔曼(E. L. 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

1.中心商业区;2.过渡带;3.低收入居住带;4.高收入居住带;5.通勤带 同心圆模式图

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扇形模式图

多核模式图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带; 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6.重工业中心区;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带; 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6.重工业中心区; 7.市郊商业中心区; 8.市郊居住中心区; 9.市郊工业中心区 多核模式图

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景观 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城市感知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 生的。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 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印象并不相同,这是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 生的。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 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第三节 集镇与乡村 集 镇 乡 村 2.集市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第三节 集镇与乡村 集 镇 乡 村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2.集市 在农村聚落研究中,集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 一般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2. 活动型村落 3. 特殊类型 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和经营性农场。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的区域特征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大众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对个城邦国之间的 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 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活动,也对旅游 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 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 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 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 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众旅游的发展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个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 客源地与目的地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客源地与目的地 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 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这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 达的国家。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 达的国家。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 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 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 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行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旅游动机是直接推 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 1. 概念 旅游者的行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旅游动机是直接推 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 基础。 2. 旅游动机的类型 田中喜一分类法和麦金托什分类法。 3. 影响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心理 因素和社会因素。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 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就是感知环境。 2. 最大效益原则 1. 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 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就是感知环境。 2. 最大效益原则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3. 旅游偏好 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研究。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旅游资源 旅游地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旅游地 从目前我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 为以下六类: 1.风景名胜区 2.自然保护区 3.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4.国家森林公园 5.国家旅游度假区 6.主题公园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四)旅游与就业 (五)旅游与税收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旅游与植物 2. 旅游与水质量 3. 旅游与大气质量 4. 旅游与野生动物 5. 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 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2. 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 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 示范效应 (三) 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 旅游与宗教 (五) 旅游与语言 (六) 旅游与健康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1. 游客 2. 时间、空间和交流 3. 文化经纪人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 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 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环境知觉与认知 地理物象 物象评价与行为

环境知觉与认知 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 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 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 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地理物象 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 基础。 地理物象呈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 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 基础。 地理物象呈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 象也有动态性特征。

物象评价与行为 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 map, 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 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 map, 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 出来,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 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 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迁移的距离偏移 2.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行为矩阵模型 报偿矩阵模型

行为矩阵模型 了美国史密斯(D. M. 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 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 了美国史密斯(D. M. 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 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 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 能力有关。

报偿矩阵模型 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 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 美国艾萨德(W. 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 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 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 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模型。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政治地理要素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国家权力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 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现象 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 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地理单元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 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 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 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结构 1.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 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 组成的。   1.政治空间结构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 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 组成的。   2.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 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 2. 政治整合 3. 政治分离 4. 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边界与边疆

国家的基本特征 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行政、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国家为保障 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 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国家为保障 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 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 1. 领土规模 2. 领土形状 3. 领土位置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1. 首都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 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 核心区 从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

边界与边疆 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线内是一 国的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限,往往随国家势力而变动。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将其分开。这条 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线内是一 国的主权管辖范围。   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限,往往随国家势力而变动。 当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 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第三节 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要素 国家实力分析

国家权力要素 国家权力要素包括领土空间、自然资源、 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 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

国家实力分析 1.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即“国力方程”。 2.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 即“国力方程”。 2.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 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 欧洲的殖民扩张 2.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 化的根本动因   (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 化的根本动因   (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 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2.二战后全球格局的核心行为

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政治组织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1.马汉的“海权论” 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3.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 面临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 (一) 对资源的压力 (二) 引起的环境问题 (三) 引起的社会问题 1. 土地资源退化 2. 水资源短缺 1. 土地资源退化 2. 水资源短缺 3.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4. 矿产资源消耗剧增 (二) 引起的环境问题 1. 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2.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3. 臭氧层遭破坏 4. 水体污染加剧 (三) 引起的社会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二)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

第二节 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 中的人地关系 世纪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世纪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 (一) 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 (二) 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 1. 苏联的变化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摩尔多瓦内战、车臣的两次内战。 2. 南斯拉夫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 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1. 欧洲共同体 2. 东南亚国家联盟 3. 其他国际性组织 (二) 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一)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 (二)人与地的焦点所在

第三节 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 景观建设 阿米什人生产中的节能农业村 客家人土楼中的传统文化 万丰村—— 一个共同富裕的城市村落 文化景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