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乳 腺 增 生 症 乳腺炎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蕉. 乳腺增生症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a) 乳房疾病中最常见 b) 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c) 卵巢功能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d) 疾病具有自限性.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inensis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感染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内蒙古民族大学 赵文海.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要求: 1. 了解痰标本采集的主要方法,实验 室的内容。 2. 熟悉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项目 及临床意义。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肠绦虫病 主讲人 谢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感染科.
预防猪流感.
并殖吸虫(肺吸虫) 裂体吸虫(血吸虫).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和 食源性寄生虫病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所 2005年8月23日.
血吸虫.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吸 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寄生虫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绦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肺结核.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Welcome.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芜湖市镜湖区血防项目中小学校 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镜湖区卫生局 芜湖市地方病防治站 2009年5月21日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病学教研室.
慢性支气管炎 西安交通大学 石志红.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线虫内容复习 概念: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迁延移行、夜现周期性 问答: 蛔虫病流行广的原因? 钩虫造成贫血的原因?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长沙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阳旭军教授 学时数:1学时.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吸虫(trematode) 扁形动物门 Phylum Platyhelminthes 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钩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五、 歧腔科吸虫病 (一)歧腔吸虫病(甲) 歧腔吸虫病是由歧腔科(Dicrocoeliidae),歧腔(双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歧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也称枝歧腔吸虫(D.dendriticum)和中华歧腔吸虫(D.chinensis)寄生于反刍动物牛、羊、鹿和骆驼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所引起,偶尔也见于人体。在我国的西北诸省、区和内蒙古等地分布广泛,危害较严重。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吸虫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钩虫与旋毛虫.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概述 寄生于人体内脏器(肺部为主)或皮下组织的并殖吸虫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人吞食含有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喇蛄而感染 临床表现:卫氏并殖吸虫引起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铁锈色或烂桃样痰、咯血等,称肺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主要病变是游走性皮下包块和渗出性胸膜炎 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原学 病原体: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虫体能在体内成熟并产卵,二倍体型不适宜于人体寄生 斯氏并殖吸虫:虫体狭长,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终宿主为犬、猫、果子狸等

病原学 生活史: 虫卵随粪便或痰入水 25-30°C,21天孵出毛蚴 第二中间宿主:甲壳动物(溪蟹、喇蛄),形成囊蚴,囊蚴是并殖吸虫的感染型 人吞食含有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喇蛄而感染 幼虫在小肠内逸出,侵入组织,在体内游走,虫体窜行游走和贯穿组织能力强,主要寄生于肺组织(卫氏) 囊蚴感染制成虫发育成熟需2-3个月。寿命6-20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是卫氏病殖吸虫的重要传染源。通过痰或粪便排出虫卵。某些家畜和野兽是并殖吸虫的保虫宿主和传染源。病人不是斯氏并殖吸虫的主要传染源。犬、猫、果子狸等为其保虫宿主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喇蛄或进食含有童虫的野猪肉或生饮溪水而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分布广泛。东北地区为喇蛄型卫氏并殖吸虫流行区

发病机理 童虫引起的病变:后尾蚴和童虫在肠道和腹腔及胸腔内窜行游走引起窦道和炎症渗出。斯氏并殖吸虫可引起寄生部位嗜酸性肉芽肿,形成游走性皮下包块,渗出性胸膜炎和肝损害较重 成虫引起的病变:可固定于某一部位,也可游走窜行。形成多房性脓肿、囊肿、结节与瘢痕 虫卵引起的病变:组织反应轻微

病理解剖 基本病理改变: 脓肿期: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囊肿期:肉芽组织形成,围以纤维囊壁,囊内有棕褐色囊液 纤维瘢痕期: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个月。临床表现复杂,起病缓慢 急性并殖吸虫病; 慢性并殖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的临床表现不同见表全身症状:发热(低热)、头痛、胸闷,过敏症状(荨麻疹、哮喘)。斯氏并殖吸虫多见 临床分型: 胸肺型: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短。铁锈色或棕褐色烂桃样血痰为最典型症状。(为肺部坏死组织,痰中可查到虫卵)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

卫氏并殖吸虫病与斯氏并殖吸虫病的鉴别表 卫氏并殖吸虫病 斯氏并殖吸虫病 全身症状 不常见 常见 荨麻疹 不常见 很常见 咳嗽 明显,伴中等或大量痰液 轻咳,痰量很少 咳痰 铁锈色痰,棕褐色痰或烂桃肉样 血丝痰 胸膜炎、胸腔积液 较少见 常见 肺部损害 常见 少见 肝损害 较少见 较常见 皮下结节与包块 10-20%病人可见,结节内查见 30-70%病人可见,有游走 虫卵或成虫 性包块,包块内偶见幼虫, 未见成虫或虫卵

临床表现 腹型:腹痛(阵发性或下腹隐痛)、腹泻、恶心、呕吐、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脓肿破溃可排棕褐色粘稠血便。斯氏并殖吸虫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脑脊髓型:2-5%,卫氏并殖吸虫多见 脑型:儿童和青壮年严重感染者。 颅内压增高症状:多见于早期 脑组织破坏症状:后期出现 刺激性症状:癫痫发作 炎症性症状:多见于早期 脊髓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

临床表现 皮肤型:皮下结节或包块 阴囊肿块型: 亚临床型:疫区多见隐性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病原检查: 血像:白细胞总数增高,急性期嗜酸粒细胞可达80%以上。 脑脊液、胸腹水:嗜酸粒细胞增高 血沉:增快 痰查虫卵,粪便查虫卵 体液:查虫卵,嗜酸细胞增多,夏科雷登结晶 皮下结节和包块活检

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肺部炎性浸润,囊肿及胸腔积液。CT 皮内试验:1:2000成虫抗原接种前臂皮内。筛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病人虫卵阳性符合率达100%。滴度> 1:800可以确诊。考核疗效 快速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单克隆抗体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早期诊断 后尾蚴膜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RIA、ABC-ELISA等 X线检查:早期。肺部炎性浸润,囊肿及胸腔积液。CT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痰、粪便或体液中查到虫卵,皮下结节活检发现虫卵、童虫、或成虫可以确诊。免疫学检查有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肺结核、肺癌 脑部寄生虫病和脑肿瘤 病毒性肝炎、肝脓肿

预后 治疗 一般预后较好,脑脊髓型疗效较差。斯氏狸殖吸虫预后较好 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 吡喹酮:治疗首选,25mg/kg,每日3次,连服2-3天 阿苯达唑:对斯氏并殖吸虫效果较好 硫氯酚(别丁):用于流行区犬或猪的治疗 对症治疗: 镇咳、镇痛、止血;镇静、脱水;针刺、理疗等。脑脊髓型内科治疗无效可外科手术

预防 控制传染源:彻底治疗病人和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粪便入水;消灭淡水螺 保护易感人群: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