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草書 ^0^ 第1組
蝦咪係書法?
書法是文字書寫的藝術,以漢字為表現對象,用毛筆表達線條造型的藝術。文字書寫本為實用,但書寫達到優美境界,而使書者的思想、個性、及時代精神皆融於字裡行間,表露出獨特風格,使觀者能興起美感,此種作品即是書法。 中國文字起源甚早,而書寫能達到美感境界,可供人欣賞,據歷史記載可考者約在漢末魏晉之間,在此期間草書之盛行不斷激發新書體的產生。任何一種文字書寫,具有求其美好之目的,中國的書法除了實用之外,還富有更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它在中國美術史中獨立發展,原因很多,主要就是文字架構與表達工具特殊。 中國文字是形意文字,最早描摹自然圖像,與繪畫同源。早期的「圖畫文字」,不僅是語言的符號,也是一幅「簡像」的圖畫,經過逐次衍化,就現在習稱的字體有「真、草、隸、篆」,每一種字體都保有數千至數萬單字,字字皆不同結構。再者是特殊的書寫工具,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乃研習書法必備之工具,其中最具特殊者,首推毛筆。中國書法如果捨棄毛筆,書法就不能產生它最高的藝術境界。 通常稱我國文字,有「真、草、隸、篆」四體。而由文字演變順序應為:篆、隸、草、真,簡述如下:
+.+草書+.+ 漢朝時期,人民群眾為了書寫簡潔、方便,將隸書簡化並草化,逐漸形成帶有波腳的「章草」。後來,波腳逐漸消除,出現了新隸書,這種快速的書寫體就是「今草」。自漢以後,歷代草書盛行,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帝王的提倡。 草書從字體來說,有其廣狹二義。從狹義來說,可當作一種專門字體的名稱,漢代才有的。《說文敘》提到「漢興有草書」,但只說明漢時已產生了草書,但列為正式的、合法的字體。從廣義而言,凡歷來寫得較潦草的字,都可以稱作草書。 中國的草書在秦未漢初,伴隨著隸書在民間誕生。兩千年來在不斷豐富發展,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體式,故名稱最多,有散草、小草、葶書、游絲草、飛白草、龍草、蛇草、一筆草、行草、半草、全草等等。一般則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類。
推薦碑帖: 吳‧皇象:急就章(章草) 晉‧索靖:月儀帖(章草) 元‧趙孟頫:臨急就章(章草) 晉‧王羲之:十七帖 隋‧釋智永:真草千字文 唐‧孫過庭:書譜序 唐‧懷素:小草千字文
明 沈粲 草書古詩 沈粲和兄弟沈度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重要書法家。永樂年間,曾經詔求善書者入宮,沈度、沈燦都是被徵入宮的書法家,沈粲,字民望,松山華亭人,生於1379年,卒於1453年,以書法任職翰林待詔,與哥哥沈度合稱"雲間二沈"一般書史認為沈粲學明初的宋克,有鍾繇的風格,是哥哥沈度不及之處。從這幅草書來看,沈粲的確在草書風格上深受宋克影響,下筆有很多尖銳的近於隸體的鋒芒,也是從隸體波磔轉變為章草的遺留,他的草書有特別華麗的感覺,字與字的比例比較接近,雖然是草書,在線條的流動中卻遵守著字體規矩的比例,是特別講求形式美的書風。宋元的文人書法,到了明代,由於官方的徵召,大多有了比較嚴謹的限制,一般人多注意到明代館閣體書法的嚴整,事實上,若從明初三宋,及二沈的草書中也可以看出一種較重形式規格的傾向。 蔣勳
^0^草書對聯^0^ 鐵石梅花清氣概 山川香草自風流
唐朝之狂草─張旭 唐 張旭 草書古詩 此篇草書四十行,看來似 極度的放縱,但在字的結 體上則不失法度,最值得 注意的是常可看到拉的特 別長的筆劃,筆勢極富韻 律感,但此是否為張旭的 真蹟?則無可靠證據,字體 上的豪放可謂淋漓盡致。 張旭(生卒年不詳),蘇州吳人,字伯高,他約當是盛唐時期的人物,喜歡喝酒,放浪形骸,世稱張長史,概因其曾經官至又率府長史,他常於酒醉之後,狂嘯奔走,因此世稱其為張顛。張旭的書法以狂草著名,但是他也能寫工整的楷書,例如他的郎官石柱記就非常的工整規矩。他的書法據說是和擔夫爭道中領悟出來的,後來又看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因此草書大進,因此在字的特色上,大多有矯健飛騰、變化莫測的感覺,文宗皇帝更下詔書稱李白的詩歌、裴文舞劍與張旭的草書並稱為三絕。
唐朝之狂草─釋懷素 自敘帖為藏真狂草不朽之作,時四十一歲,乃盛年精意之書。此帖以變幻飛動之筆,自抒學歷及成就,氣象萬千,縱橫無涯,淋漓痛快,雖然有點自負,但人無異論。 其筆畫勁瘦,字與字多屬連屬,奔放而運筆仍逐步頓挫,轉折合度。上下連技同氣,左右俱顧盼之姿,字行布白寬綼,意趣精深,且法度俱備。 小草千字文 這是懷素晚年由奔放入清淡疏遠之傑作,全帖無自敘帖之縱放奇趣,而氣調尤為清逸。其筆畫已無任意牽連之跡,各字多獨立,運筆較收斂,且中規中矩,字體大小一致,字行寬綽,堪稱草書極品。 懷素之後,狂草亦盛,尤以釋氏為然。 二大家之外,孫過庭的書譜也很聞名。過庭字虔禮,富春人,好古博雅,工文詞,以書聞名,得二王神髓,特擅草書。但他謹守法度變化不如張顛狂素,而有「千字一律」之稱。所傳書傳內容精到,字亦佳妙,最為後世尊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