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书法欣赏
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 2厘米,纵18 《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行书,23行,234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颜杲卿和季明父子遇难之后,真卿曾派人寻得季明的头骨;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练字姿势: 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选帖。临帖首先要选帖。我觉得选帖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选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字帖。每个人的书路、笔性和爱好不同,选择的字帖也就不同。中国书法的书体繁多,书写风格各异,喜欢哪种书体、哪个流派,就选择哪个方面的字帖。二是选帖要“精”,注重质量。选一本自己喜欢的质量高的字帖作为主攻方向即可。如古帖有欧体九成宫、颜体勤礼碑、柳体玄秘塔等,当代人的有田英章、卢中南、王正良等人的字帖,等等。选帖要慎重,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更改,坚持练下去,直到非常熟练。
临帖。临帖有一个由拙至活,由生到熟,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步,对临,也叫实临。即对照原帖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老老实实地照着写,不变形,不走样,不掺杂个人的书写习惯和笔意。首先临单个字,即逐字突破。在认真读这个字,基本掌握其特点后,先一笔一画对照着帖写,写几遍后,在脑子里逐渐形成印象,再一气呵成,然后再对照原帖看那里写得不对,再写,再看,直到把这个字基本写熟练。行、草书中一笔连写的几个字,要当作一个字临写,一次完成。其次,一行一行、一段一段临写,最后通篇临写,即通临。分段临写和通临,不仅要注意结字和用笔,还要注意字与字的关系及墨色的变化。通临最好按照原帖的布局,力求临写效果和原帖一样。
第二步,精临、背临和意临。精临是指对帖中自己认为好又有代表性的字、点画或偏旁部首,进行模仿、反复练习,总结归纳,以便于掌握该帖或该书家的结字特点与用笔方法。背临是在对临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抛开原帖,凭记忆书写。意临是指可以参入个人笔意的临写,是临帖的较高层次。初学者以对临、精临和背临为主。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Thanks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