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核附近,電子出現的機率較大之區域 (或空間)稱為軌域。 根據拉塞福的核型原子模型: 1 ※原子中心有一個原子核,核帶正電,其體積甚小,但其質量則占原子質量的絕大部份;所帶電為電子電的整數倍。 ※核外空間為電子占據,而形成電子雲,密度極小,核外的電子沿一定軌道繞原子核作圓周運動,必放出電磁波而減少能量,如此一來電子在極短時間內將與原子核結合而消失,但電子卻能穩定地在原子核外運動而不放出能量。。 1 在原子核附近,電子出現的機率較大之區域 (或空間)稱為軌域。
能階 1913波耳的氫原子模型-軌道理論 氫原子的電子,只在離原子核外一定距離的軌道上作圓周運動。 電子在軌道上運動時具有一定能量,這些能量的高 低以_____表示。 能階 從核向外能階分別以n=1,2,3…的量子數表示 也可以K,L,M,N…表示
n 愈大的主層,離原子核愈遠,受核的吸引力愈 小,能量狀態愈高,該層軌域的範圍愈大,所含 的軌域種類與軌域數目也愈多,可容納的電子數 愈多。 2 n 愈大的主層,離原子核愈遠,受核的吸引力愈 小,能量狀態愈高,該層軌域的範圍愈大,所含 的軌域種類與軌域數目也愈多,可容納的電子數 愈多。 En=-(2.179×10-18/n2)J n=1、2、3… -----------【-課外補充】 ※電子處在最低能階態即n=1稱為_____態; ※如吸收外界能量而提升至較高能階的狀態,則稱為______ 態。 ※電子由激發態回到基態會以______的方式放出能量, 因而產生光譜儀。 基 激發 光
軌域在原子核外的空間作層狀分布,每一層軌 域,都具有特定的能量,軌域的能量由低而高 猶如階梯一般,稱之為「能階」。 以氫原子為例: 1. 當 n = 1 時,電子存在的軌域最靠近原子核,能 量最低,最穩定,稱為「基態」。 2. n 愈大,軌域愈遠離原子核,能量愈高。 . 3. n = ∞ 時,可視為電子已離開原子核的引力範 圍,即游離,變為自由電子。 3
當基態的電子吸收外來的能量時,能夠躍遷至較高能階,此時原子處於「激發態」。其吸收的能量相當於兩能階的能量差;當電子由一個較高能階躍遷至較低能階時,原子會將兩能階的能量差以電磁波的形式放出。詳見圖 2-1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利用的日光燈、霓虹燈、國慶煙火等,就是先賦與原子較高的能量,再使處於高能量的原子放出光。
根據科學家的理論計算,對每一 n 值所對應的主層,最多只能容納 2n2 個電子。 第一層軌域最多可容納 2 個電子, 1 每一主層可容納的電子數 根據科學家的理論計算,對每一 n 值所對應的主層,最多只能容納 2n2 個電子。 第一層軌域最多可容納 2 個電子, 第二層(n = 2,2n2 = 8)可容納 8 個電子 第三、第四層可分別容納 18 和 32 個電子(n = 3 和4,2n2 = 18 和 32)。 電子填入軌域時,會先占據能量最低、最靠近原子核的第一層軌域,待第一層軌域填滿後,再依序往外填入能量較高的軌域。 2
核外電子的分布情況 3 層 數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第四層 n= 層 軌域數n2個 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2n2個
列出原子序 1 到 18 的原子,其原子核外的電子在第一、第二、第三各層軌域的排列情形。
在週期表中,氫(1H)和氦(2He)原子的電子會占據第一層軌域;而超過 2 個電子的鋰(3Li)、鈹(4Be)、硼(5B)、碳(6C)、氮(7N)、氧(8O)、氟(9F)、氖(10Ne)原子,則除了在第一層軌域有2 個電子外,在第二層軌域則依序有 1 個到 8 個電子。例如氟(9F),原子核外第一層軌域有 2 個電子,在第二層軌域有7 個電子
價殼層(valence shell)與 價電子(valence electrons) 原子在最低能量的穩定狀態(基態)時,核外電子所占據的最高能量的殼層,稱為價殼層。 此最外層的電子,稱為價電子。
同族元素 元素如果具相同的價電子數,其化學性質會較接近,稱為同族元素。如氦、氖、氬均為不活潑的元素,除氦擁有 2 個價電子外,都擁有 8 個價電子,稱為鈍氣(惰性氣體)。 價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 原子愈容易達到與鈍氣最外層相同的電子數,該原子的化學活性愈高。 第一行鋰(3Li)和鈉(11Na)兩種金屬元素,其價電子數皆為 1,所以皆容易失去 1 個電子,使最外層電子數分別與氦(2He)和氖(10Ne)相同(分別為 2 和 8 個),而形成 +1 價陽離子。 第七行氟(9F)和氯(17Cl),其價電子數皆為 7,所以皆傾向獲得 1 個電子,使最外層電子數分別與氖(10Ne)和氬(18Ar)相同(皆 8 個),而形成 1 價陰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