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 古 诗 鉴 赏(一) 作者:徐文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鉴赏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叶县高中 辛要东 叶县高中 辛要东.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借代 对偶 表达方式 : 烘托、 对比、 反衬、 渲染、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比兴 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用典 借古讽今、抑扬结合等 梳理归纳 描写 抒情 记叙 议论.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老鼠 拍摄过程 卡通画竟猜 特点鲜明的卡通形象 丰富多彩的背景设计 美妙恰当的背景音乐 瞿溪四小 胡晓雷.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高考诗歌鉴赏 答题模式归类.
古代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 丰台区大红门一小 白红杰.
强化二 语言鉴赏.
比喻、借代修辞 柳山初中 张霞.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读懂古典诗词.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运用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 第五讲 内容情感主旨.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江 雪 柳宗元.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古诗鉴赏.
单元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
1 古诗词三首.
诗配画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李亚权.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古代诗歌鉴赏 (炼字).
诗歌鉴赏 之描写手法.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THE TYPES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SET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
古代诗歌鉴赏.
第十一课 谈学习.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C++中的声音处理 在传统Turbo C环境中,如果想用C语言控制电脑发声,可以用Sound函数。在VC6.6环境中如果想控制电脑发声则采用Beep函数。原型为: Beep(频率,持续时间) , 单位毫秒 暂停程序执行使用Sleep函数 Sleep(持续时间), 单位毫秒 引用这两个函数时,必须包含头文件
诗 歌 鉴 赏(三) 第一课时.
                                                                                                                                                                
Welcome.
忆一忆 滨海中学高二语文组:刘春山.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目录标题 01 添加目录一标题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02
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法 普兰店市第六中学语文组曲家伟
登鹳雀楼.
古诗四首 《望洞庭》.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第5课 美妙的万花筒世界 ——如何实现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考复习 古 诗 鉴 赏(一) 作者:徐文磊

考察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出题方式:选择错误或不恰当的项

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古人概括的特点: 1、情随事迁,辞以情发 2、所言者月,所寓者心 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 古人概括的特点: 1、情随事迁,辞以情发 2、所言者月,所寓者心

1、形象: 2、语言: 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形象分析 (注意诗中选取事物) 语言分析 (感情色彩词) (象征意义语句、典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例题: 对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 感情语言:象征语言: 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 独、缥缈、恨、寂寞、冷 拣尽寒枝不肯栖 意境:孤独、凄凉但又坚定心念

答案:C A、开头两句交代时间,渲染了孤寂的气氛。 B、三四句以孤鸿自比,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答案:C

夜上受降城闻笛 漫成一首 杜甫 早梅 齐己 梅花 陈亮 从军北征 万木冻欲折,孤根暧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练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暧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1、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统一的意境。下列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搪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梅 齐己 梅花 陈亮 万木冻欲折,孤根暧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1、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齐诗首联以略带夸张的“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又照应了诗题之“早”字。陈诗首联以“瘦”、“光”两字显已开梅花的清姿俊态。 B、两首诗颔联分别写到“一枝”、“一朵”又先于众梅,更显它的不同寻常。 C、齐诗颈联以工对的诗句写出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陈诗颈联以平易的语言写出梅花的精神。 D、齐诗尾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有“望春”的含义。陈诗尾联写梅花的命运,诗人劝玉笛不要吹“落梅”之曲,因司春之神东君正为梅花安排命运呢。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诗前三联由远及近,先虚后实;陈诗前三联由近及远,先实后虚。 B、两首诗都擅长对梅花作典型化的艺术处理,标题“早梅”和“梅花”都非泛指,而是特指众梅花中开得最早的这“一枝”和“这一朵”。 C、两诗语言都清丽平淡,毫无浓艳之气、雕琢之痕,不重写形而重传神。 D、两首诗都意蕴丰富,回味深长;齐诗祷祝梅明春先发,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作为怀才不遇者的期望及自信;陈诗借东君的“主张”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驰骋想象。

阅读由唐代李益所写的两首七绝,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比较,指点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A、[甲][乙]两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相同,都是因景及情,即因听乐而抒发物定环境中将士们的情思。 B、[甲]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乙]诗首句写景,其余三句写情。 C、[甲]诗开篇用一联工整的对偶句写地点、景物、气候,着意刻画,倍渲染,而不嫌其多;[乙]诗虽也同样写了些内容,却用一句包罗,不觉其少。 D、[甲]诗通过“一夜”句,把将士们久戍思归的哀怨心情和盘托出,[乙]诗则以行军的艰苦和凄厉的笛声为反衬,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将士们去防守边疆的豪迈气概和乐观情绪。

高考复习 诗 词 鉴 赏(二)

表现手法: 意境: 这节课我们看另几种分析方法: 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 即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可从感情格调上分析(情显,情隐、直白、婉曲)(情胜、景胜)

(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意境分析 表现手法分析 (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意境分析 (风格) (情胜、景胜) (情显,情隐、直白、婉曲)

例题: 鹿 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表现手法:以动衬静 意象 空山、人语、深林 意境:幽静

A、首句写静,二句写动,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B、前两句写空山的热闹。一个“响”字使山林鼎沸,境界全出。 C、第三四句描写深林返照,以光亮反衬幽暗。 D、作者把握住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写出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充分显示了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兼音乐家的才能。 答案:B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练习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表情婉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指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感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和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约客 赵师秀 反衬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夜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一个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感受,含蓄而有韵味。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 雍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景胜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沙螺。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沙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景胜

A、刘诗选取了月夜遥望的角度,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里的青螺,一首将倒映在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而生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表情直白 A、首句实写客中寒食景色,尾句遥念故园寒食景色,一起一收紧扣诗题。 B、“独”字是“空”字的延伸,又是“想”字的伏笔,“想”由“独”生发,又统辖下句,二字对全诗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C、第三句居全诗主位,借景抒情,运笔曲折而含蓄。 D、尾句景中见情,透露了作者的归思,表达了对诸弟和故园的思念。

总结:这几种分析方法可以称为: 1、形象分析法 2、语言分析法 3、表现手法分析法 4、意境分析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行最后一步,即“鉴赏评价” 注意:和以前所讲方法结合 知人论世法 联想想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