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晓 青 (经济学博士) liuxq998@126.com;15170079918 江西与全国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问题研究 刘 晓 青 (经济学博士) liuxq998@126.com;1517007991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认真贯彻国务院11号文件 切实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陈勇鸣教授.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坦桑尼亚.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新疆社会科学院:高建龙.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章 客观分析环境.
读图辨史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图片、材料出一个标题 通用汽车的生产 等待领取食物的非洲儿童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卫生部日前发文, 为“三好一满意”活动 定出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加强党性修养 弘扬优良作风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簡報大綱 壹、調整科技預算編列的機制,擴大科發基金 貳、學術研究計畫的評估與補助機制.
正确履行职责 强化安全管理 红土乡安全生产办公室 谭 金.
模块三 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承前启后,求实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2002-2007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时间:2011年6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刘 晓 青 (经济学博士) liuxq998@126.com;15170079918 江西与全国同步 全面建成小康问题研究 刘 晓 青 (经济学博士) liuxq998@126.com;151700799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进度是83.2%,我省为79.3%,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全国的实现程度76.1%,我省仅为59.8%,比全国低16.3个百分点。 我省人均GDP要在2020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今后8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须保持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以上。

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2011) 2.92% 2.48% 2.13% 2.0% 1.89% GDP 地方财政收入 工业增加值 3.33% 江西人口占全国比重 2.92% 2.48% 2.13% 2.0% 1.89% GDP 地方财政收入 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

一.理论基础 二.实证分析 三.对策建议

一.理论基础 (一).核心范畴 1. 小康 小康: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1 9 7 9年“小康之家”的描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1 9 8 2年,党的十二大郑重承诺,到2 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征途始发。 十三大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础判断,为小康破题。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了经济起飞的闸门。 十五大进一步扫清发展道路上的认识障碍,确立非公经济地位和依法治国基本方针。2 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 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2 01 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

小康最早出现在: 《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康,安也”。 小康是儒家哲学概念,是指各人刚刚可以富足之社会状态。

小康概念与“大同社会”相对.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特征: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3.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4.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5.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一).核心范畴 2. 总体小康 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阶段。 具体含义: 低水平:指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也就是说刚刚“达标”,主要是指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 不全面: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不平衡: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五位一体”。 (一).核心范畴 3. 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是指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技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五位一体”。 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全面”不是强调“全地域和所有个体”。 而是强调小康社会建设要涵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大方面。

(二).指标体系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包括: 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生活质量 民主法制 文化教育 资源环境 6个方面23项指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监 测 指 标 单 位 权 重 (%) 标准值 (2020年) 一、经济发展 29 1.人均GDP 元 12 监 测 指 标 单 位 权 重 (%) 标准值 (2020年) 一、经济发展 29 1.人均GDP 元 12 ≥31400 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4 ≥2.5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0 4.城镇人口比重 5 ≥60 5.失业率(城镇) ≤6

二、社会和谐 15 6.基尼系数 - 2 ≤0.4 7.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为1 ≤2.80 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 ≤60 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6 ≥90 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 3 =100

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被调查人数,xI为第i个被调查者的收入,u为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收入。 几何法计算公式:     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直接法、几何法。     直接法计算公式: 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被调查人数,xI为第i个被调查者的收入,u为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收入。     几何法计算公式: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指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系数。     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辖区内地区个数,PCYi为地区i的人均GDP,PCY为n个地区的平均人均GDP。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值越大,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三、生活质量 19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 ≥15000 12.恩格尔系数 % 3 ≤40 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5 ≥27 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2 ≤12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消费性支出×100%)×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生活消费支出×100%)×(1-城镇人口比重)。 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将会下降。

四、民主法制 11 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 5 ≥90 17.社会安全指数 6 ≥100

五、文化教育 14 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6 ≥5 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2 ≥16

六、资源环境 12 21.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4 ≤0.84 22.耕地面积指数 % 2 ≥94 23.环境质量指数 6 =100

常用耕地面积指数=报告期常用耕地面积÷基期常用耕地面积×100%

其中,正指标有14个,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和环境质量指数;

逆指标3个,包括: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单位GDP能耗; 区间指标6个,包括: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常用耕地面积指数。

二.实证分析 (一)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方案监测显示:2011年江西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了79.3%,比2010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26.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38个百分点。与全国比较,2000-2011年,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比全国低6.5个百分点缩小到比全国低大约4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目标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法治(96. 4%)、社会和谐(95. 5%)、资源环境(92. 1%)、生活质量(73 全面小康目标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民主法治(96.4%)、社会和谐(95.5%)、资源环境(92.1%)、生活质量(73.6%)、文化教育(67.1%)和经济发展(59.8%)。 各分项指标中,有6个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指标与全国一致,其他12个指标低于全国水平。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度虽然达到了79.3%,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依然滞后,其中人均GDP只完成了51.6%。发展经济依然是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在六个大项指标、23个具体指标中,我省有三个大项指标、10个具体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进度。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全国的实现程度是76   在六个大项指标、23个具体指标中,我省有三个大项指标、10个具体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进度。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全国的实现程度是76.1%,我省仅为59.8%,比全国低16.3个百分点。我省人均GDP要在2020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今后8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须保持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以上。

从各设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看,到2010年,高于全省平均实现程度的有南昌、新余、景德镇、萍乡、鹰潭5个设区市。 实现程度最高的是南昌,达到86. 4%; 其次是新余,达到85. 6%; 景德镇、萍乡列第三,均为82.7%。 实现程度最低的是赣州市,仅为69. 8%。 前1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进最快的有萍乡、景德镇、抚州等设区市。

二.实证分析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第一,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实力进一步提升。从2 003年起,江西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

二.实证分析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第二,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连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万亿元,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明显提升。2012年,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2000年增长5.46倍、10.9倍和18.5倍。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二.实证分析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第三,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51%,比2000年提高了19.8个百分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路、铁路、电力、通信、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二.实证分析 (二)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突出成效 第四,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2.7倍、2.9倍。

二.实证分析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 本世纪以来,江西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但与全国和中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不足、人均水平偏低、经济欠发达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2011) 2.92% 2.48% 2.13% 2.0% 1.89% GDP 地方财政收入 工业增加值 3.33% 江西人口占全国比重 2.92% 2.48% 2.13% 2.0% 1.89% GDP 地方财政收入 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

二.实证分析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 江西科技研发投入偏低。2010年,江西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92%,远低于全国1.76%的水平;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8%、河南的36%、福建的39.6%、安徽的47.3%。 2012年,我省科技进步水平综合指数列全国第2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列全国第22位,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只有0.8%,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地区的差距明显。

三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实证分析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012江西三次产业比:11.7:53.6:34.6

二.实证分析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四是加快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四是加快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 江西能源自给率低,经济增长的能源供给瓶颈十分突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0多年来,全省耕地面积减少了4. 8%。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耕地等资源的保护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二.实证分析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度增大。 (三) 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度增大。 2011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79.3%,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21.7%。 有的指标虽然目前实现了,但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全省各设区市不平衡,如实现程度最高的南昌市(86.4%)与实现程庋最低的赣州市(69.8%)相差16.6个百分点。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从2005年起,小康监测范围扩大到省一级。2011年,江西组织11个设区市开展了2000-2010年市一级的小康监测。此次监测结果显示,江西已达小康目标的指标有7个,到2020年可达标的指标有11个,较难达标的指标有5个。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1.已达标的指标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1.已达标的指标 2011年,江西已经达到小康目标的指标有7个,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安全指数和耕地面积指数。其中有一些指标可能有反复,所面临的压力、挑战与不确定性不可小觑。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2.可达标的指标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2.可达标的指标 目前尚未达到目标值,但在保持当前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到2020年预计可以实现或接近的指标有11个,即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环境质量指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和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2012-2020年的年均实际增速需要达到10.8%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3.较难达标的指标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3.较难达标的指标    2020年,实现难度比较大或者具有不确定性的指标有5个,即第三产业比重、耕地面积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二.实证分析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四) 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及预测 通过测算预计,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 01 0年为33.0%)达到40%左右,实现目标值(≥50%)的8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坐产总值比重(2010年为2. 43%)达到4.43%左右,实现目标值(≥5%)的88. 6%; 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10年为0. 92%)达到1.56%左右,实现目标值(≥2.5%)的62.3%;

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预测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进度,2015年可达到87. 9%左右,2020年可达到96    通过综合分析,初步预测江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进度,2015年可达到87.9%左右,2020年可达到96.0%左右。如果以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到2020年,江西就能够和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鹿心社强调,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神圣使命,需要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 突出加快发展的理念,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突出转型发展的理念,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突出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突出统筹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突出富民发展的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动力源泉: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做大做优投资蛋糕

要紧紧咬住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3%的目标,竭尽全力.

更加注重招商选资, 抓好重点产业招商, 瞄准重点区域招商, 突出重大项目招商,

要经略周边,全面对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在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中实现联动发展。

要扬帆出海,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通过赣台会、香港活动周等形式,全方位联接港澳台地区,促进深度经济合作。

要登高望远,走向世界,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人才的项目和企业。

要下先手棋,抓住央企战略布局调整机遇,结合央企对口帮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政策的实施,推进新一轮“央企入赣”行动计划取得突破。

要打造一流招商团队,把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招商队伍,切实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

(二)夯实动力基石: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98元,分别比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2938元和819元,与去年同期比差距分别扩大181元和66元。

2011年江西各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万元)

2011年江西各市在岗职工与国有单位年平均工资比较(万元) 全  省 2.91 3.10 南  昌 3.50 3.79 新  余 3.15 3.22 鹰  潭 2.79 2.96 萍  乡 2.53 2.48 九  江 2.47 2.65 宜  春 2.42 赣  州 2.36 2.59 上  饶 2.34 景德镇 2.32 2.66 吉  安 2.31 2.38 抚  州 2.14 2.30

江西农民人均收入

2010年全国各省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 1 上 海 66115 17 四 川 32567 2 北 京 65158 18 福 建 上 海 66115 17 四 川 32567 2 北 京 65158 18 福 建 32340 3 天 津 51489 19 新 疆 32003 4 西 藏 49898 20 湖 北 31811 5 浙 江 40640 21 河 北 31451 6 广 东 40432 22 海 南 30775 7 江 苏 39772 23 广 西 30673 8 宁 夏 37166 24 贵 州 30433 9 青 海 36121 25 河 南 29819 10 内蒙古 35211 26 湖 南 29670 11 重 庆 34727 27 云 南 29195 12 辽 宁 34437 28 甘 肃 29096 13 陕 西 33384 29 吉 林 29003 14 安 徽 33341 30 江 西 28363 15 山 东 33321 31 黑龙江 27735 16 山 西 33057 平均 36103

2010年中部各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 安 徽 33341 山 西 33057 湖 北 31811 河 南 29819 湖 南 29670 安 徽 33341 山 西 33057 湖 北 31811 河 南 29819 湖 南 29670 江 西 28363 平 均 31010

(三)强健动力主体: 主攻工业决战园区 推进新型工业化

全省有94个工业园区,其中包括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这是极为宝贵的发展平台。

要进一步发挥其特色优势和集聚效应,推动园区完善产业配套,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要在全省层面统筹园区发展,完善产业发展协作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各园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度重视投入产出效益,解决一些园区企业层次不高、政务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

省里对布局合理、发展较快、特色鲜明的园区,将给予重点扶持。

打造千亿产业: 新增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 (已有有色,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纺织)。 打造千百十亿园区: 5个千亿,20个百亿,每个园区培育一至两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甚至50亿的产业集群。

湖北千亿产业: 已有9个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和建材 十二五末: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钢铁、电子信息、食品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5000亿元 十二五每年新增1个:有色金属、医药、船舶和钒钛

湖南千亿产业:目前已有8个千亿产业、2个千亿子产业、2个千亿产业集群、3个千亿产业园区和1个千亿企业 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 ,电子信息 同时拥有工程机械、电工电器两个千亿子产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岳阳石化产业集群年产值均过千亿;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相继跻身千亿产业园区;五矿有色控股成为全省首家千亿企业。

(四)做大动力平台: 加快城镇化进程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 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7.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5.06个百分点。 到2020年要实现城镇化率达60%的小康目标,意味着今后8年我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必须达到1.56个百分点, 每年城镇新增人口:70万 每年就可以因为城镇化的推动,拉动投资280亿元.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 城镇化,不是大城市化;推进城镇化,必须着力构建城镇体系。 尤其要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增强县城和中心镇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城镇化,不能忘记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镇村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要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互惠一体,统筹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是投资内需最大的潜力。拓展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过去的五年江西的城镇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在全国位列第19位,高于河南、湖南、河北、安徽、青海、新疆、广西、湖南、甘肃、贵州、四川等地。在中部地区,江西城镇化列是第三位。 城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城镇经济占全省GDP比重为87.51%。

到2015年,江西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2.8%以上,城区常住人口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南昌),50万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力争达到9个,20万到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达到18个,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结构。

2000年---2012年江西省城镇化率

2011年江西各市城镇化率

(五)牢固动力支点: 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

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根本抓手,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江西有绿色优势少绿色产业,有绿色产品少绿色品牌。 要着眼于打造江西绿色品牌,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

(六)完善动力构架 南苏北江中核两翼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举全省之力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 着力构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进而带动其它区域腾飞发展。

实现昌九一体化,当前,要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和产业互补对接”的总方向。

赣州要深入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钨、稀土产业基地,努力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形成以“赣州”为中心的赣南与以“昌九”为中心的赣北遥相呼应之势。

吉安要依托吉泰走廊,重点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

  新余、宜春、萍乡等地要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崛起,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重点建设钢铁、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基地。

抚州要抓住苏区振兴的机遇加快发展,并积极融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 上饶、景德镇、鹰潭等地要加快融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努力打造我省对外开放合作的高地,重点建设有色、陶瓷、航空、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举全省之力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 着力构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进而带动其它区域腾飞发展。

举全省之力把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举全省之力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 着力构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进而带动其它区域腾飞发展。

鹿心社强调,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神圣使命,需要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 突出加快发展的理念,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突出转型发展的理念,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突出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突出统筹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突出富民发展的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