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清明节由来与习俗 清明节,古时亦称 “ 植树节 ” 、 “ 踏春节 ” 、 “ 聪明节 ”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 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 月 4.
Advertisements

ppt 宝藏 _www.pptbz.com_ 提供下载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 始于 ,已有 2500 多年的 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 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 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 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 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 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 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
1 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 2 3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 “ 思时之 敬 ” 。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 ,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 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 式也就有所区别。其习俗 由来已久。
我看家乡的习俗.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习俗就是人们在长期 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 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 生活经验 和趣味,同时 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每年的五月, 一定不会令大家忘记的, 肯定是我们亲爱的 “ 端午节 ” 了。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由来和传说呢?
丰富多彩的 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 收集资料, 完成下列表格 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习俗 圣诞节 开斋节 狂欢节.
梁梅老师 课程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节日,无 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 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 彩画面。通过学习选修课《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个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体会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专题 : 到民间采风去 1. 了解家乡,关注家乡、欣赏家乡, 热爱家乡。 2. 通过活动,学会欣赏民俗文化, 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社 会责任感。 3. 培养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 材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提出个人 的观点和建议。
到民间采风去 刘晓东 四合中学(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乡,关注家乡、欣赏家 乡,热爱家乡。 2 、通过活动,学会欣赏民俗文化, 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社 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 析提炼材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提 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春节 一、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 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 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 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 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 “ 年节 ” ,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立春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重阳节 中元节 中秋节 冬至 腊八节 我对节日的认识 谢谢观赏.
总第 8 期. 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本关于讲述 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些传统节日的书。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也 有很多很多的传统节日,有的甚至 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们每个节日的 背后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典故 或传说。今天我把一些大家所熟悉 的节日编成书,还加上了一些动漫 图片,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 “ 老人节 ” 。因为《易经》中把 “ 六 ” 定为阴数,把 “ 九 ” 定为阳数,九 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 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 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 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复习】  民俗的概念?  民俗的主要内容? 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第二节 汉族 一、汉族概况 ①总人口:约 13 亿左右 ②分布 : 汉族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自治区和 直辖市。 ③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 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教、 佛家诸说多有崇敬!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端午节 第一课时.
中国伟大的民俗文化 制作人:孙明珠.
快乐的春节 五(2)林子秦.
中国的节日.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同学,同事,亲朋:给各位拜年啦! 叶圭璋
春节、元宵节主题班会 指导老师:黄淑娟 主持人:芮锃谭、吴嘉程.
走进清明 感受传统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春节.
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是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二期课改教材 二年级语文.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 ,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多思多情的清明节
重阳节 制作者:四(1)中队 陈越.
我国的传统节日.
第一环节 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内涵简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其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农历正(zhēng )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
年 月 日.
回家过年 初一五班 孙 溢 彤.
     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穆斯林文化介绍 穆斯林 (英:Muslim) (阿拉伯语:مسلم),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安拉的人。这是伊斯兰一词的主动分词。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2009年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占全世界的23%。
节日里的歌.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什么是“腊月”? 什么是“腊八” 腊八的传说 节日习俗 与腊八有关的诗词. 什么是“腊月”? 什么是“腊八” 腊八的传说 节日习俗 与腊八有关的诗词.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二 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任务二 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主题三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绘画中的节日 授课教师 巴瑞兰.
中秋 “和” 美 Mid-Autumn Festival ”和" beauty.
世界文化之旅 制作人:马涛.
Module 4 Carnival.
I think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Thinksgiving Day 杨妍 44号.
生日快乐.
Chinese IIAB (IIA +IIB)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 Dragon Boating Day
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 By Wend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Celebration.
胡一宁 中国春节 2017 鸡年 Chinese New Year 2017 Year of the Rooster Olivia Hu.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重陽節 重九節、茱萸、菊花節 登高節 農曆九月初九 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 長壽寓意,所以名為「老人節 1.
外研社 Book 5 Module 4 Carn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logo POWERPOINT 适用于计划 / 汇报 / 总结等相关的ppt演示
鹊桥相会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版 示 模
1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旦 11/20 11/21 11/22 11/23 11/ /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2/ /2.
Cultural Corner Module 4 Carnival Designed by Qin Pingyuan
中华饮食文化 วัฒนธรรมอาหารจีน 刘英、刘秋君、詹玲霞、张博、张丽洁.
花好月圆 上 海 xx 科 技 集 团 恭 贺!.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K01 我来讲新闻.
国庆节 光棍节 教师节 劳动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建军节 情人节 妇女节 圣诞节 儿童节 植树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元宵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七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

腊八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