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一讲 : §1.1~§1.3 数学起源与古希腊数学 §1.1 数学思想的萌芽.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看日历.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一带一路”战略解读 山东大学 范爱军.
试 卷 讲 评.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1-1 辽阔的疆域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徐文胜.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数学 四年级 第二学期(试用本)
中国重要商贸古道 政史学院历史系 11级4班 武思云.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的工业.
李牧寒 Triangle Smart Talk Dec. 21; 2014
第四章 古代东方史 第一节 古代埃及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三节 古代波斯 第四节 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 第五节 古代印度.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第六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 1、人类的诞生及其进化。(原始社会) 2、四大文明古国与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奴隶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 1 人口与民族 2 地形与气候 3 绿洲农业 4 能源开发.
“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黄瓜(胡瓜) 胡萝卜 火葱(胡葱).
“一带一路”寻梦中国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 史的大国,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 魅力、博大的胸襟对世界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对外交 往,有力的促进了与我们有着紧 密联系的东南亚国家的发展。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淺談中國繪畫藝術 美術科教學媒體製作: 陳美滿 老師.
秦汉开拓西域 和丝绸之路. 秦汉开拓西域 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历史时期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战国时期 秦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战 战 和 战 和.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两河流域.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文化传播网
线段的有关计算.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1 亚大米田 革尼土 革哩底 (克里特) 撒摩尼 每拉 非尼基 拉西亚 佳澳 西顿 该撒利亚 大赛耳底沙滩 亚力山太 地中海季风.
絲綢之路.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考点12: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概况.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一课时 内乡县桃溪镇初中 尹香玲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汉唐时期(上) ——西域南海的交通

随着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的建立,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都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张骞凿通西域后,中国人越过葱岭直接与域外人接触,对周边外部世界的认识开始摆脱传说和神话的影响,中西方之间的联系正式确立。 中西陆路交通和海路交通在这段时期都经历了一个由开拓到高潮的发展阶段,并带来中西方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 中西交通的通畅无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

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规模 三、汉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一)“西域”概念的内涵 (二)张骞出使西域 (三)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四)东汉丝路的“三绝三通”

(一)“西域”概念的内涵 “西域”通常是对阳关、玉门关以西广大地区的统称,但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且不同历史时期的“西域”所指的地理范围也不尽相同。 汉代的西域,狭义上指天山南北、葱岭以东,即后来西域都护府统领之地,按《汉书·西域传》所载,大致相当于今新疆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广义上的西域则除以上地区外,还包括中亚细亚、印度、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乃至更西的地区,事实上指当时人们所知的整个西方世界。

(二)张骞出使西域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史记·大宛列传》

(二)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是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6年,历时13年的时间,了解了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 第二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15年回国。 本来是为了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客观上却起了开拓长期被匈奴阻塞的东西陆路交通的作用,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往来,也建立起中原与西北边疆各地区的友好联系,开辟出中国与西方各国直接交流的新纪元,被誉为“凿空”。

(三)西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汉政府在公元前121和111年先后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称“河西四郡”,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官吏,当时所设称为西域使者校尉,其任务是率领士卒在车师、楼兰等地屯田,以供给和保护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各国使节。

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命郑吉为卫司马,“护鄯善以西使者”,此为“都护”一名的由来。自此西域都护府正式出现,其治所在乌垒城,管辖范围大体为今天敦煌以西,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帕米尔高原以东,喀喇昆仑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个地区在西汉时据称有36国,而至东汉时已达55国。 西域都护的主要任务是统领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匈奴的侵扰,特别是保护西域南北两道的安全和畅通,这也是“都护”一词的原意。

(四)东汉丝路的“三绝三通” 东汉经营西域,经历了“三绝三通” 1、王莽时(8-23年)绝;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通。(曾派甘英出使大秦,止于波斯湾) 2、章帝建初元年(76)迎还戊己校尉,罢伊吾屯兵;班超苦心经营近二十年,于和帝永元六年(94)再通。 3、安帝永初元年(107),诏罢都护;延光二年(123)班勇通。

魏晋时期,丝绸之路总体保持畅通。曹魏政权设立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 隋炀帝杨广非常重视丝路的畅道,曾派吏部侍郎裴炬驻于张掖,管理丝路贸易,著有《西域图记》一书。 唐代贞观、开元年间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状态。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为中西陆路的畅通提供保障。又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以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在财政上有自主权;唐朝政府不干涉当地行政,不加重当地经济负担,力求使其成为安西都护府的稳固外围。但唐政府有征发羁縻府州军队的权力。 伴随着唐由盛转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陆上丝绸古道逐渐转向沉寂,呈现时断时续的发展态势。

丝绸古道的路线 可划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由长安启程,西至玉门关和阳关。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东段终点为敦煌古城

丝绸古道的路线 中段由阳关、玉门关西去,直抵葱岭。这一段大致覆盖了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即汉代狭义上的“西域”。 这一段可分为三条干线,即北路、中路、南路。 “三山夹两盆”

丝绸古道的路线 西段大抵位于今天中国境外,可分为三路。 南路自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南下印度次大陆。 中路出帕米尔一径向西,经波斯、阿拉伯半岛南缘,前往红海、地中海地区。 北路,沿西北方向,经咸海北岸、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前往欧洲,据学者研究,可以一直抵达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与文明交汇的重要载体 丝绸、瓷器、四大发明……正是沿着丝绸古道流向西方,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不仅是惠予者,而且也是受惠者。丝绸之路也令中华民族受益良多。 人们的衣、食、住、行、音乐、舞蹈、杂技、宗教等等,都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二、中西海路交通的形成及初具规模 (一)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中西航线的逐渐开辟

(一)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1、造船技术不断进步 2、汉代的天文导航 3、动力技术的应用 4、地理知识的不断增长

(二)中西航线的不断开辟 1、中国——印度洋航线的开辟 2、罗马与中国间的直航 3、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

中国——印度洋航线的开辟 汉唐时期最早具体提到东西海路交通的是《汉书·地理志》,其中描述了一条从今广东沿海经中南半岛、东南亚前往黄支、皮宗、已程不国等地的航线。尽管在对地名的认定上还有分歧,但大的范围可以肯定是指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黄支位于印度南部东海岸,即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建志补罗;皮宗即今马六甲海峡东部的皮宗岛;已程不国即今斯里兰卡。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遗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汉书·地理志》

中国——印度洋航线 中国——印度洋航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僧侣的活动而更加突出。佛教僧侣对此航线的频繁利用使一些学者称这时期的中国与印度洋之间的海路交通为“佛教之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自海路往返的僧侣所走的路线可以看出:山东青州和广州是这条航线在中国这方的主要端点,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口、师子国(斯里兰卡)、爪哇或苏门答腊则是沿线重要停靠站。

2、罗马与中国间的直航 1世纪以前,来自东非、印度的商品一般都在红海南端的曼德海峡两岸完成中转,再由红海沿岸的商人贩运到地中海地区。来自中国的丝绸运抵印度后,也是由这种途径转往欧洲,所以到达地中海后价格及其昂贵,《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罗马)“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因此,垂涎丝绸厚利的罗马商人一直努力寻找通过海路与中国直接贸易的途径。1世纪中叶,被称为“伊巴露斯风”的印度洋季风被西方人发现后,罗马商船开始大量直航印度,同一时期,中国——印度洋航线也已开辟,于是为罗马与中国间实现直航创造了条件。

3、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 唐代海路交通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记载了“广州通海夷道”,即自广州至阿拉伯海以至非洲东海岸的全部航程,这条航路以当时称之为师子国的斯里兰卡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段。

三、汉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一)中国与中亚的往来 (二)中国与西亚的往来 (三)中国与印度的往来 (四)中国与罗马的往来

(一)中国与中亚的往来 “中亚” 在中国人的一般认识中是指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所谓中亚五国所在地,其中心地区是阿姆河流域和锡尔河之间的粟特地区,又称为河中地区。 张骞通西域后,中亚地区就被包括在广义的西域范围之内,成为中西方陆路交通的必由之路,因此相互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唐代曾在中亚地区广设羁糜府州,更是从名义上将该地区直接纳入中国版图,彼此来往更为密切。

两汉魏晋时期,中亚地区比较重要的国家有大宛(费尔干纳盆地)、康居(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贵霜(大月氏建立的国家)。 南北朝时期,中亚地区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国家是嚈哒(滑国)和者舌、悉万斤和忸密 。 隋唐时期,与中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唐朝在中亚设立羁糜府州则是在名义上将这些地区划入中国版图之内。这一时期于中亚粟特地区正式出现的安、康、米、石、史、何、曹等昭武九姓国家也频繁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更因阿拉伯在中亚的斗争而更加密切。

(二)中国与西亚的关系 西亚所指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自今之阿富汗往西到阿拉伯半岛和土耳其都属于西亚,而以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为中心。汉唐与西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该地区先后出现的三个主要国家安息、波斯和阿拉伯的往来上。

西亚诸帝国与汉唐帝国年代对比 西 亚 中 国 波斯第一帝国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前330年)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年) 西 亚 中 国 波斯第一帝国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前330年)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年) 战国(前476-前221年) 波斯第二帝国 安息王朝 (前247—226年) 秦汉帝国 秦(前221-前206年) 西汉(前206-25年) 东汉(25-220年) 萨珊王朝(226-642年) 两晋、南北朝、隋、唐前期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创立及四大哈里发时期(610-661年) 倭马亚王朝(661-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 隋唐帝国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

两汉与安息的往来 安息建于公元前247年,西方文献多称其为帕提亚。自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沟通两国后,两汉与安息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安息实际上是当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相联系的最主要媒介。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安息曾遣使来汉并赠狮子、独角兽;永元十三年(101),安息王赠送狮子及称为安息雀的鸵鸟。 和帝永元九年(97),甘英出使大秦时,实已至安息西界波斯湾。著名佛教僧侣安世高据传为安息王子,曾于148年来中国后译出佛经39部,为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北朝、隋唐与波斯的往来 226年,安息王朝被推翻,萨珊王朝建立,自此始,当地人自称“波斯”,波斯本是古希腊人对伊朗及伊朗人的总称。 萨珊波斯一度十分强大,向东曾打到印度,消灭了大月氏人在印度建立的贵霜帝国,向西与东罗马帝国战争不断。 萨珊波斯存在的四百多年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隋朝及唐前期,作为西亚最强大的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始终与中国保持着紧密联系,萨珊文化对中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 ——《魏书》

唐朝与大食的往来 唐代,阿拉伯半岛地区被称为大食,是Tajik的音译。阿拉伯半岛在7世纪30年代统一于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并开始向外大肆扩张,相继征服西亚、北非,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与唐朝并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唐代与大食的关系在751年的怛逻斯战役前后有一个明显变化。

(三)中国与印度 “India”一词在古代西方所指的地理范围比较复杂,经常是东方的代称,不过在古代中国,印度是指今天的印度次大陆,实际称呼为身毒(Yuán Dǔ)、天竺、贤豆等。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佛教诞生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汉唐中国与南亚的往来主要就是与印度的往来。

古代印度的历史分期 (1)哈拉巴文化时期(2500-1750BC)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5)帝国时代(BC4-AD4世纪)从孔雀帝国到贵霜帝国,是印度古代史上的帝国时代。

古代印度的特点 1、小国分立; 2、社会经济结构以农村公社为主; 3、宗教意识浓厚,神权祭司阶层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4、种姓制度深刻影响着印度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史记·大宛列传》

两汉与印度的往来 文献记载两汉时期中印之间已经出现了三条道路:西域道、滇缅道和南海道。 西域道的正式开通当在张骞通西域之后,由中亚向南通往印度。 滇缅道——即由四川通过云南前往印度的道路,必然在张骞之前已出现,并且是一条民间交往通道。 南海道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述从广东沿海经中南半岛、东南亚前往黄支、已程不国等地的海路,黄支国正位于今印度南部东海岸。

西汉时期的中文史籍多称印度为“身毒” 东汉时期的中文史籍则多称印度为“天竺” 《后汉书·西域传》对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宗教习俗、政治变迁等都有详细准确的描述。 “印度”这个译名,是唐时玄奘确定的。“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玄奘《大唐西域记》

魏晋南北朝与印度的往来 因佛教大规模东传,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达于鼎盛,中国各王朝与印度诸国间的官方往来全面展开。 4世纪,印度恒河中游摩揭陀国的一个小国君笈多一世逐渐强大,并建立笈多王朝,成为印度大国。笈多王朝自超日王起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东晋僧人法显逗留印度时,正值笈多王朝的全盛时期,他在游记中描绘摩竭提国(即摩揭陀国)的状况。

唐朝与印度的往来 7世纪,开始了印度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王朝——曷利沙王朝时代。鼎盛时期在戒日王时期。 戒日王劳苦己曰:“自何国来,将何所欲?”对曰:“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 ”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王曰:“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民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大唐国者岂此是耶?”对曰:“然。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戒日王曰:“盛哉!彼土群生,福感圣主。” ——玄奘《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时曾有王玄策的三次访印。 “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玄策从骑三十人与胡御战,不敌,矢尽,悉被擒。胡并掠诸国贡献之物。玄策乃挺向宵遁,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掳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于是天竺震惧。俘阿罗那顺以归。” ——《旧唐书·西戎传》

(四)中国与罗马 罗马 中国 王政时期 (前753-前509) 共和国时期 (前509-前27) 秦(前221-前206)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共和国时期 (前509-前27) 秦(前221-前206) 西汉(前206-25) 帝国时期(前27-476)帝国分裂(395)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东汉(25-220) 三国(220-280)

中国古代对罗马的称呼 黎轩 《史记》、《魏书》、《北史》 犁靬 《汉书》 犁鞬 《后汉书》 大秦 拂菻 《旧唐书》

(四)中国与罗马 古代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实则就是中国与罗马的交往。 张骞出使西域时,通过安息知道其西还有一个大国叫条支,现在一般认为汉代的条支就是亚历山大帝国之后统治西亚的希腊化国家塞琉古帝国,塞琉古不归罗马管辖,安息与罗马也无直接接触,因此,张骞也不知有罗马。

东汉与罗马的往来 东汉班超于73-97年经营西域时,罗马帝国也迎来其鼎盛时代。埃及、小亚细亚成为其属地,与两地相邻的安息知其威名当不意外。 班超通过安息知其西边有大国名大秦。《后汉书·大秦传》称:“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这个大秦的实际位置应是已并入罗马帝国的亚历山大里亚。

甘英止于西海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西域传》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王国维

南北朝与拜占廷的来往 4世纪时(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仍都于罗马,不久即告覆灭(476年)。东罗马则建都拜占庭(即后来的君士坦丁堡),称为拜占庭帝国,一直到15世纪(1453年)。东罗马与中国各王朝也曾建立稳定的友好往来,起初人们仍称它为“大秦”,后来则称其为“拂菻”。南北朝时期,拂菻与中国的交通以海路为主,但北方陆路一线的联系依然存在。

唐朝与拜占庭的往来 唐王朝强盛的同时,大食开始崛起。东罗马帝国一度将解救危机的希望寄托于唐朝,主动密切与唐朝的联系。 《旧唐书·拂菻传》载贞观十七年,拂菻国王多波力派使者来朝,唐太宗致信抚慰。此后,高宗、武后、中宗、玄宗等朝都有东罗马帝国使者到长安的记载。特别在玄宗开元七年,又派遣景教徒充任使者,前来朝贡,显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目的。

思考题 1、张骞“凿空”的历史意义何在? 2、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对中西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