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感染科 许丽莉
病史 患者何艳,女,22岁,因“恶心、呕吐、眼黄、尿黄4天” 门诊拟“药物性肝炎”于2011-11-23收住入院。 查体:巩膜重度黄染,全身可见片状红疹,双下肢明显,皮温略高。 辅助检查:肝功能(2011-11-22,宁波市第二医院):ALT656IU/L,AST313IU/L,TBIL97umol/L,DBIL72.5umol/L,IBIL24.5umol/L。血常规(2011-11-22,宁波市第二医院),中性粒细胞分类0.449,嗜酸性粒细胞分类0.28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23x10^9/L。 初步诊断:1.药物性肝炎 2.艾滋病。 既往史:2010年7月因“尖锐湿疣”于妇儿医院行妇科检查,发现感染HIV病毒,行激光手术治疗尖锐湿疣,术后恢复可,未再复发。 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护理,并予予复方甘草酸苷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普食,护肝、降酶、退黄,患者精神软,偶有恶心无呕吐,感皮肤瘙痒,无腹痛腹胀,现颈静脉置管,置管长度15cm。
艾滋病的概念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区别 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HIV 削弱了免疫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等。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 艾滋病代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
(5)发现新途径 据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 需要注意的事,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 1.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性恋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3.血友病患者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临床表现 1. 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 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 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临床症状的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四期症状 1. 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 艾滋病前期 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4.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2、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3、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
窗口期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 90% 感染者在暴露3个月后,检测结果阳性 10% 在暴露后3至6个月间,检测结果阳性
并发疾病 艾滋病的并发疾病无特异性,以肺部感染、口腔疾病和皮肤疾病这类为主,由于发病后免疫力低下,感冒等常见疾病就会导致不可治愈的肺炎,而肺结核是艾滋病患者最广泛和典型的致死原因。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各种机会性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摄人减少、腹泻有关。 1.体温过高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各种机会性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发热、摄人减少、腹泻有关。 3.腹泻 与免疫机能低下引起肠道感染有关。 4.活动无耐力 与营养不良、长期发热、腹泻等导致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5.有并发症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恐惧 与艾滋病预后不良、疾病折磨、他人歧视有关。 7.社交孤立 与他人歧视有关。 8.知识的缺乏 9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有关
护理措施 1.血液、体液隔离。 2.休息艾滋病病人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病室应安静、舒适、空气清新。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设法促进病人食欲。腹泻病人,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少量多餐,少食含纤维素多的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以静脉输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症护理 (1)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进行对症护理,密切观察上述症状的表现及变化。 (2)因艾滋病病人体质虚弱,免疫功能差,易发生继发感染,口腔和皮肤常成为病原菌侵入的门户,因此应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发生感染。 5.药物治疗的护理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是AZT,该药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可出现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定期检查血常规。
6.心理护理艾滋病预后不良,且社会上人们对艾滋病也怀有恐惧心理,因此,病人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或恐惧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报复、自杀等行为。因此,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及分析病人真实思想,针对病人心理障碍进行疏导,满足合理需求,解除病人孤独、恐惧感,不应采取歧视和惩罚性态度,或表现出害怕被传染的恐惧心理。还应做好家属及周围人的工作,不要对病人采取鄙弃态度,应尊重病人人格,给以关怀、温暖和同情,使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健康教育 1.广泛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群众了解其传播途径,以及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进行预防的方法,特别应加强性道德教育,洁身自好,严禁吸毒,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2.进行有关本病知识的教育 (1)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病人常由于机会性感染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预防或减少机会性感染的措施、合并感染的症状及体征、恰当的护理措施。 (2)对病人、家属及性伴进行性生活指导,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教育病人在性生活中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夫妻或性伴之间的传播。 (3)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告知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时应听从医生的意见,不得擅自停药或减药,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3.对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应嘱其每3-6个月做一次临床及免疫学检查,如出现症状随时就诊,及早治疗。
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①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②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国内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新进展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 或研发出疫苗 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目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在一些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身上识别出一种艾滋病病毒抗体,并且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00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血液样本时发现,这些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体内便会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促使人体免疫系统找到并且攻击艾滋病病毒,从而使人不会发病。 领导这项研究的墨尔本大学教授史蒂芬说,这种抗体并不能起到治疗艾滋病的效果,但是如果人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前获得这种抗体,则可能遇到预防的效果。他们说他们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研发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问题 艾滋病的常见病因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 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该病人入院时的主要护理问题 该病人入院时主要护理措施 艾滋病常见并发症 艾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