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人、健康与环境(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 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 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 病。 什么是非典?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济南第二十中学 霍延英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可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 ①具有传染性 ②具有流行性 问题引领组Ⅰ: 1 、什么是传染病?其特点是什么? 一、常见的传染病.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健康生命始于健康行为 内江六中 第 6 周主题班会. 艾滋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传染病,我们邻 近的资阳地区就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近年来艾 滋病的感染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更可怕的是 至今为止尚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但是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拥有健康的行为 和健康的生活,艾滋病并不是那么可怕。 播放播放.
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三、传染病 (二) 传染病 三知道 特点 :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1 、 传染源 2 、 传播途径 3 、 易感人群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一)常见传染病类型名称及传播途径.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流行性感冒、冠心病、乙肝、龋齿、蛔 虫病、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冠心病龋齿 流行性感冒乙肝 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蛔虫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 时间: 2012 年 5 月 28 日 地点:会议室. 学习目标: 1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 施。 2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 病毒性传染病。 3 .了解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能养成卫生 习惯。 4 .能说出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 防措施。 5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冠心病、乙肝、龋齿、 灰指甲、肺结核 传染病:流行性感冒、乙肝、灰指甲、肺结核 非传染病:冠心病、龋齿.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你遇到过哪些 紧急情况或危险? 遇到危险! 你该怎么办?. 你遇到过哪些 紧急情况或危险? 遇到危险! 你该怎么办?
预防猪流感.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2) 传染病.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十八章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传染病及其预防 授课教师:郑少维.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传染病及其预防.
预防小学生 常见传染病.
小萱萱来来来 跟爷爷做个运动 左三圈右三圈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浙教版科学总复习 第14课 健康与环境 我不舒服,大家离我远点! QQ: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三课时)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七章 第三节 传染病.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科.网.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专题复习 健康的生活 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 考纲要求: 1.关注传染病的病因及流行的三个环节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2.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尤其是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特点。 3.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关注人体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5.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常用的急救方法。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防蚊灭蚊.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3课 人、健康与环境(2)

学 习 目 标

1.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列举常见传染病。 2.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3.知道防毒和急救等基本方法。 4.了解人口问题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5.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核 心 考 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_______引起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 、流行性、 _______。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传染源、 ________、感人群。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__________ ___、保护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任一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病原体 传染性 免疫性 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 径

技法点拨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下表) 种类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 空气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 食物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

血液传染病 血液、淋巴 吸血的节肢动物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 体表传染病 皮肤及体表黏膜 接触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感冒多发季节,班主任在班内熬醋,建议未患病的同学锻炼身体。以上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些措施? 提示:在班内熬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建议未患病的同学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假如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 提示:可以和他在一起学习、生活。因为艾滋病通过注射毒品、输入血液、不安全性行为等传播,不经握手接触传播。

例1 (2014·浙江金华)今年3月以来,某地多个幼儿园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诱发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餐具、玩具等要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________和免疫性等特点。 (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玩具、餐具清洗消毒属于________。 解析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2)对玩具、餐具清洗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 (1)流行性 (2)切断传播途径

1.下列不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的是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消灭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要想预防传染病,只要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 C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境来华旅游人员不断增多,一切旅客入境时,必须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很多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因此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传染病蔓延。 答案 A

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 1.环境毒物和防毒措施 (1)由_________引起的疾病称为中毒。 (2)腐败变质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他们产生的____,食用后会引起_______________。 环境毒物 毒素 细菌性食物中毒

2.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1)急救时第一是抢救生命。首先,要____________,如触电时要使触电者________,对误服农药者应_____。对煤气中毒病人应将其转移至______;其次,若呼吸微弱或停止,则需进行________。再次,若心跳停止,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 (2)若被毒蛇咬伤,应在伤处的_____端5~10厘米处用绳结扎,保持安静,以防止毒液蔓延(每隔30分钟放松一次),再用_____或_________冲洗伤口,并将伤口切开,挤出毒液,也可用口吸出毒液,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排除致死因素 脱离电源 催吐 通风处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近心 清水 生理盐水

3.溺水及外出血的急救 (1)溺水而停止呼吸时应立即进行________,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2)人体出血包括______和外出血,外出血包括________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分别在伤口的_______和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 人工呼吸 内出血 毛细血管 远心端

技法点拨 人体出血

当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时应如何应对? 提示:(1)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助,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急救,但不能盲目进行。

例2 (2013浙江杭州)2013年5月,质检部门在湖南某县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 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 B.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 体健康 C.土壤中的镉可被水稻吸收并转运到通过无性生殖 形成的种子中 D.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解析 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土壤或水体中镉可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汞、镉的化合物毒性很强,进入动物和人体内的汞、镉很少能排出,而引发痛痛病,危害人体健康。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属于化学性食物中毒。所以选项A、B、D的说法是正确的。水稻属于有性生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C

名师课堂 ★登录www.91taoke.com聆听名师精讲微课 题:情绪的调节与急救

3.当遇到因溺水等意外事故心脏停止的患者,需要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救护者站在患者的左侧 B.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 用力向下按 C.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 后放松 D.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胸外心脏挤压,反 复进行

解析 人工呼吸的次数一般与呼吸频率接近,一分钟内吹气15~20次,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应与心律接近,一分钟60~100次,所以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4~5次心脏挤压。 答案 D

4.当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是 ( ) A.伤口较小,出血不多;用创可贴止血 B.出血多且鲜红;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C.出血多且为暗红色;在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D.拨打急救电话“120”

解析 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伤口较小、出血不多且血为鲜红色,用创可贴止血就可以了。小静脉出血也如此处理。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多且颜色鲜红,一般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静脉血管破裂,出血多且颜色为暗红色,可在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大静脉或动脉出血时,要拨打急救电话“120”。 答案 A

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人口问题 (1)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的___________,人类的活动则___________着生物圈。 (2)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分别是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 _________。 2.生态平衡及意义 (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______ ______的能力,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资源和环境 影响和改变 生态破坏 自动调 节平衡

(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种类越多,其_________能力就越强,稳定性越高。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 3.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自动调节 自然 人为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有:乱砍滥伐、_________、环境污染、_____ _________等。 (2)保护措施 a.自然保护区 b._________ c. __________ d.法制管理 乱捕滥杀 外来 物种入侵 迁地保护 建立种质库

技法点拨 1.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以下特征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输入和输出相等)。 (2)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生态系统自动调节平衡能力有一定限度,外来干扰因素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即被打破。

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因为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是天然实验室,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2.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例3 (2014·四川乐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细菌、真菌的多样性 B.保鲜膜包裹保存食品可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C.制作泡菜的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无氧环境 D.细菌分布广、繁殖快,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属于物种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应该包括细菌、真菌的多样性。 答案 A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解析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所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 B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 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D.某种生物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生态系统

解析 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比如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有外来物种入侵,也就是说,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基因多样性已经发生了改变,由于该物种没有天敌,于是会大量繁殖起来,占据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食物链的切断,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瓦解。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 C

真 题 体 验

课 时 检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