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主讲:余春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级建造师考试心得交流. 摘 要 建造师制度简介 一级建造师报考要求 一级建造师考试制度 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 一级建造师与二级建造师区别 考试及培训心得交流.
Advertisements

京交会外事活动策划与外宾接待工作总结与体会 WTO 事务中心 ( 联络部 ). 交流内容 外事礼仪 外事活动策划与外宾接待工作总结 经验与体会.
历史组:李丹 这首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大决策 ? 自主学习 :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 1 、什么是对外开放 ?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 3 、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
1985 年,深圳国贸大 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 “ 深圳 速度 ” 。 深圳: 对外开放的 “ 窗口 ” “ 一夜崛起之城 ” “25 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25 年, 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 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 重若生命的效率。 ” ──2004.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刚刚听到的歌曲的名字? 1979 年的春天指什么? “ 画一个圈 ” 是指什么?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刘墨祥. 国内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  21 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加入了 WTO ,标志着从此 我国接受了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这一规 则在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因而我们面临着真正的 国际竞争压力、面临着如何解决好本世纪我国的 医疗保健措施、药学事业、医药经济发展等一系 列重大问题。因而加强、加快自主创新药物研究.
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之比較 -- 以陽明海運公司為例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中華民國 94 年 2 月.
台灣農民的地位與形象 —— 以「無米樂」 (2005 年 ) 為例. 故事大綱  紀錄臺南縣後壁鄉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  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我們可以領略到生 活的智慧,也可以意會到人與人、人與動物、 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 共生共存著  可是我們曾經想過 , 這群老農民就像手無寸.
赵 丽 特级注册税务师 注册会计师 高级会计师. 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6 年 5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 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 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 2016.
教育学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 ——漫谈《教育学》(新编本) 张乐天
痛并快乐着 ——新课改前行三年的心路历程 我—— 深圳宝安中学, 一名普通且年轻的历史教师。 我的追求—— 在历史的天空下,
第六章 承銷制度 6.1 前言 6.2 證券承銷商功能 6.3 承銷價格決定方式 6.4 須辦理公開承銷之案件 6.5 承銷之配售方式
二00四年鼓勵公務人員提升英語能力宣導說明會
基础与能力并重、 教师和学生同行 ——谈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马鞍山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站(教学点)网络图.
兩岸互動歷史 陸委會、海協會與九二共識.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組織再造案例:台鹽再造.
打造平实有效的课堂 乐陵市实验小学 李升勇.
国际经济合作.
大學法修正之前瞻與困境 楊朝祥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國土的體制與挑戰 很抱歉,我遲到了 而且遲了一天
促參案主辦機關教育訓練 主題一 如何建構促參案客觀性績效評估指標
商务谈判礼仪.
福建 简称闽,省会福州,省名取自福州府、建州府二府首字,“闽”是福建最原始的名称,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的简称和别称。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三 专题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张斌 • 北京
高鐵案 翁雅玲 學號:
第二章 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做佃農贏過當地主, 15個年輕人的希望故事 家佳的讀書報告 荒地闖出百萬年薪.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从历史角度看世博.
走近文科综合考试 东营市一中 杨富民.
中国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主讲: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教授.
第五章 教育目的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李峰.
公民與社會總複習(三)3.4 師大附中 魏嘉美.
2-1產業的分工合作.
第 2 章 第一級產業 歷屆 基測試題.
上海梦:城市现代化历程 苏智良.
主要的動物---豬 近年來由於工商業起飛,各行各業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但農民的收入卻未因此而增加,因此養豬成為農民的主要副業,並逐漸佔居養豬戶農民的主要收入,全盛時期本地豢養豬隻超過五萬頭,但也相對衍生了許多廢水排放的污染問題。 所幸在有關單位的全力輔導下成立了養豬專業區,並設置了褒忠鄉潮厝養豬廢水共同處理場以處理本村及鄰近村莊.
高保低赔.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 化生 邱慧雯.
本校近年環安衛偶發事件之 統計資料、案例敘述、原因分析 報告人:環安衛中心 時間:101年11月22日.
主讲:钟朋荣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教授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高考政治总复习 ——必修模块知识框架.
浅谈中国农村改革问题 一、中国农村改革 二、三农问题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五章 台灣的經濟 發展與成長.
第二章 教育目的.
中国共产党党史.
第九章 国 际 法.
國際行銷的政治與法律環境 學生:蘇玉里 ( )
考点17 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讲座—— 现代农业发展 趋势分析.
第十章 求职活动 主讲:张喆.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99年度判字第403號 (美麗灣渡假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海尔组织变革的案例研究.
宜蘭縣南北雙港計畫 簡報單位:農業局 中華民國96年1月29日 1.
专题复习之提建议 对七.八.九年级有用的“如何提建议”的做题要领.
专题讲解 辨析并修改病句.
知识呵护生命 大学生安全教育之国家安全 厦门软件学院电子技术系.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本次課程 第三章 近代政治與社會思潮 第二節 近百年世界秩序的變遷與重整.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第 八 章 政 府 的 经 济 职 能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舒泽虎 公共经济学 第8章 政府的经济职能.
保單規劃策略 25至35歲的「年輕爸爸」:因為剛出社會或值創業初期,甚至新婚或孩子尚年幼,若再加上房貸的壓力,將使原本收入已十分有限的壓力更為加重。因此,投保初期應量入為出,以純保障型或定期壽險為主,再搭配意外險、住院醫療保險及防癌險….等,待經濟寬裕,再將原本保障型的壽險轉為儲蓄險或增加保障。 36至50歲的「壯年爸爸」:此階段正值人生的黃金時期,大多數的「壯年爸爸」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然而許多好發於中年男性的疾病,如:癌症、心臟血管疾病在此時的發生比率也相對較高。此時期距離退休尚有一段時間,為減輕家
題目: 講者: 時地: 題 行者常至,為者常成 一個工程師的心路歷程 許俊逸 前交通部次長•前鐵工局局長
多角貿易資訊管理系統 系統簡介 唯鼎企管資訊有限公司 報告人 吳巧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主讲:余春根

第一讲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含义与作用 对外贸易指一国与他国或地区开展的各种贸易活动 第一讲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含义与作用 对外贸易指一国与他国或地区开展的各种贸易活动 理论研究表明,一国之所以发展对外贸易,其原因大致有:1、互通有无;2、更有效利用资源;3、发挥比较优势;4、推动经济增长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英国学者罗伯特逊)更好的利用世界资源、提高投资效益、获取竞争效应、吸引资金与技术 实证分析: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贫困性增长及原因分析 在当今世界,也有不少的国家并没有因为外贸的发展而带来经济的增长,就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有以下方面原因: 贸易条件的恶化 出口部门处于“飞地”状态 出口未带来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思考题: 1、如何看待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中国是否存在贫困性增长的可能?

第二讲 新中国外贸的建立与发展 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 2、新中国对外贸 易的 建 立 1、旧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对外贸易为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所垄断 进出口结构严重扭曲 贸易对象集中在少数国家 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2、新中国对外贸 易的 建 立 新中国外贸的雏形、没收官僚资本的外贸资产、改造私营外贸企业、建立国有外贸企业

二、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的发展 出口逐步增加,但是绝对量仍然偏小;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以初级品为主;  出口逐步增加,但是绝对量仍然偏小;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以初级品为主; 进口结构以生产资料为主。 改革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进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 非国有外贸企业发展迅速; 市场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传统市场进一步巩固 思考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附: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概况 2011年 进出口总额36420.5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5%, 其中:出口18986.00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59亿美元,增24.9%;贸易顺差1551.59亿美元,增长-14.5% 2011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855.9亿美元,增长16.3%,占当年出口总值的5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87.9亿美元,增长11.5%;我国进口机电产品7532.9亿美元,增长14.1%,占当年进口总值的43.2%,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629.9亿,增12.2%。特别需指出的是,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如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口938.9亿美元,增30.5%,铁矿石进口1124.1亿美元,增40.9%,原油进口1966.6亿美元,增45.3%。仅此三项合计4029.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1% 2011年, 中欧双边贸易总额5672.1亿美元,增长18.3%;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达4466.5亿美元,增长15.9%; 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值3628.5美元,增长23.9%;东盟取代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前6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2千亿美元。超过1千亿美元的还有台湾和澳大利亚

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从国内因素看 推行了一条正确的改革开放路线(外贸体制及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等)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入世带来的效应 从国际因素看 承接三次国际产业转移 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自由贸易的思想逐步占据主流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外贸面临的问题 一、外贸依存度依然偏高; 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不振,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难度加大; 三、劳动力红利正在消失,国际资源类产品价格上升,使外贸出口成本不断提高; 四、贸易争端频繁,贸易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五、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整体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六、缺乏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思考题:我国应如何应对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我国外贸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外贸、投资、消费 增加收入、减轻负担,如减税、完善社保体系等 二、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外贸及经济体制改革 构建公平竞争的外贸环境,完善外贸中介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加大政治改革力度,提高政府机构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与功能 三、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以进口带动出口 四、稳定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大对资源的投资、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五、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产品技术含量,特别是核心技术掌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第三讲 我国外贸发展战略 第一节、外贸发展战略概述 一、对外贸易战略含义与特征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战略要求所确定的对外贸易发展目标、步骤和策略。一般来说,外贸战略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二、对外贸易战略的目标与依据 战略目标外贸战略的核心,是战略实施步骤和策略措施的最终导向。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不仅要符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国内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整体趋势 三、对外贸易政策 是对外贸易战略的实现策略或手段,用来协调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一)进口替代战略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战略一般可分成进口替代型、出口导向型和平衡性三种 (一)进口替代战略 即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来替代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其政策措施主要有:高筑壁垒限制进口,对本国扶持的工业部门实行减免税、低息贷款、优先低税进口等优惠,对本国货币汇率高估等 (二)出口导向战略 该战略在实施中又可分为“初级品”出口导向战略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导向战略两类。其基本思路都是通过鼓励和扶持本国有优势的产品大量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实施这一战略的配套政策主要有:实行较低的关税和较少的贸易壁垒,对出口部门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等 (三)平衡型战略 又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一般外向型和一般内向型两类。是介于上述两种战略之间的一种较温和的外贸战略,难点是平衡点的确定。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战略 这一战略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强调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外贸处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地位 这一战略的好处在于:保护了国内幼稚工业的发展,避免了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不利之处在于:无法更好的利用国内外资源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过度的保护使国内相关产业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二)有限开放时期的混合发展战略 (1978—1992年) 在开放初期,实行的仍然是进口替代战略,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不适应性日益明显。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转向混合发展战略 其特点是:沿海特区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中西部地区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这一战略的好处是:可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外汇收入,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保护,有利于充实我国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并实现从东到西的梯度开放 其不利之处在于:由于各地外贸政策的差异,导致各地竞争的不公平以及各地市场的人为分割

(三)全面开放期的“大经贸”战略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向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外贸发展战略选择上,进入到“大经贸”时期 这一战略的特点是:全面开拓国际市场;将商品、服务、技术贸易和利用外资相结合,协调发展;将对外贸易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转变外贸发展功能,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对推动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节 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战略 一、改革以来我国出口战略的演变 “六五”时期出口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初级品与工艺品出口 “七五”时期出口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转变,纺织品成出口的最大宗产品 “八五”时期出口发展战略:加大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出口,机电产品成为出口第一大宗产品 “九五”时期出口发展战略:加大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提高轻纺产品的出口档次与质量,发展创汇农业 “十五”时期出口发展战略:加大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服务贸易出口

二、 进口战略的主要内容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 确保国内建设与生活所需的短缺物质进口 积极稳妥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限制奢侈品、高档消费品进口 对国内能生产的产品控制进口 思考题:如何正确认识进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以质取胜战略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立知名品牌 1、以质取胜的内涵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立知名品牌 2、出口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太小;出口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管理工作落后;出口产品缺乏知名品牌 3、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质量意识; 推行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扶植名牌产品扩大出口; 加快出口企业技术改造;加强对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督;杜绝伪劣产品出境

四、科技兴贸战略 1、科技兴贸的含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意义 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意义 国际高科技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与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大;有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3、科技兴贸战略的措施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促进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构筑科技兴贸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五、市场多元化战略 1、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意义 可减少市场集中带来的风险 有助于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 与我国多层次产业结构相适应 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2、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成效与不足 成效:对主要市场的依赖度明显降低,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 不足:出口市场依然比较集中;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程度较高 思考题: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思考

第四节 新时期我国外贸战略思考 一、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1、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人口多虽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均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较低,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 2、地域辽阔,工业体系比较完善。但工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现象较严重 3、体制因素对经济影响较大。虽已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传统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并不断干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城乡经济二元化,东西经济二元化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最大特点

二、入世对我国外贸战略选择的影响 1、关税和配额等传统保护手段的使用受到限制,使国内一些新兴产业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2、对外商的各种优惠难以取消,使国内企业面对不公平竞争环境 3、受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制约,我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受到诸多限制,制定贸易战略的自由度越来越小

三、国内关于外贸战略选择的讨论 目前,学术界对此形成了如下几种观点: 1、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理由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有大量幼稚产业需要保护;同时国内市场巨大,可实现国内经济的大循环;出口导向有可能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 2、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理由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行高保护几乎不可能;可更好的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更好的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3、混合型或平衡性贸易战略。其中有分成按地区实行不同战略与按产业实行不同战略两种观点。即有条件的就放开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没条件的就保护,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即在市场开放,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重视开发国内市场,同时政府实行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 思考题:你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应实行何种贸易战略?

第四讲 我国外贸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组织、制度与比较优势 一、组织、制度与外贸体制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组织、制度与比较优势 一、组织、制度与外贸体制 组织旨在经济活动中使某项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达到最小化的结合体;制度指经济活动中的机制或功能设计,制度成本是一项效率成本;外贸体制则是外贸组织和制度的结合体 二、外贸体制在决定国际比较优势中的作用 计划—决策作用;信息取得—应用作用;技术发展—创新作用;资本积累—投入作用等

第二节传统外贸体制的特点与评价 一、传统外贸体制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外贸管理体制。其特点是: 1、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 2、财务体制国家实行统负盈亏 3、对外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二、传统外贸体制的评价 1、积极作用: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扩大出口;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集中统一对外。 2、弊端:产销脱节,不利于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统得过死,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统负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

第三节 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外贸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1979-1987年) 下放外贸经营权 有关部委相继成立了进出口公司,扩大广东、福建两省外贸经营权 开展工贸结合试点 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试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承包出口总额、出口换汇成本、出口盈亏总额三项指标,实行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增盈对半分成,完成任务奖励 实行政企分开

二、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可分为两个阶段: 1988-1990年为第一阶段 其内容是:各省、市及各外贸专业总公司分别向中央承包出口创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一定三年不变。不足是:缺乏配套改革,未扭转外贸亏损状况 1991-1993年为第二阶段 其内容是:在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上推行承包制。如:取消财政对外贸的补贴,对外贸经营体制、进出口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建立和完善外贸协调服务体系等

三、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1994-2001年,这一时期改革的特点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家对外贸的管理由微观转向宏观。具体来说是:强化经济手段(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降低进口关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实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政策;改革所得税制);完善法律手段;改革行政手段 进一步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外贸协调体制改革

四、入世 的承诺与影响 中国入世的主要承诺 入世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思考题:入世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 1、关于市场开放的承诺。包括货物贸易市场与服务贸易市场 2、关于出口方面的承诺。包括出口支持与出口商品在国外的待遇。如取消出口补贴、市场经济地位、特殊保障条款等 3、关于外贸体制方面的承诺。包括实行非歧视性待遇、统一贸易政策、政策的透明性、外贸经营权等 入世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1、保护国内市场的方式受到限制 2、支持国内产业的方式受到限制 3、外经贸管理的职能将调整 4、对外经贸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必须创新 思考题:入世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

入世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关于外贸协调机制的完善 三、关于外贸企业体制改革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法制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手段的功效;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二、关于外贸协调机制的完善 突出商会组织是企业利益代表的性质;增强进出口商会的功能;加强商会在维护外贸企业利益中的作用 三、关于外贸企业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转变经营机制,实现内外结合、工贸结合综合发展;大力打造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国际竞争的能力;积极推进跨国经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

第五讲 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 第一节 对外投资理论 一、芒德尔的投资替代理论  若由于某种原因使资本流动障碍消除,而贸易障碍存在,资本的国际流动就会产生。 二、小岛清的投资创造贸易理论 若一国的对外投资是从本国的劣势或比较优势小的产业进行,使投资过于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差异扩大,对外投资将促进贸易的扩大。 三、实证分析 战后大量的研究与实证分析表明,对外投资与贸易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第二节 对外投资的贸易效应 一、对资本输出国的贸易效应 出口引致效应。指由于对外投资带来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出口的增加。 出口替代效应。指由于对外投资导致出口减少。 反向进口效应。指对外投资导致生产向国外转移,使进口增加。 进口转移效应。只对外投资导致生产转移,对投入品进口的减少。 一国的贸易效应是上述四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对东道国的贸易效应 进口替代效应。指由于外商的投资及技术扩散,使部分原进口产品由国内生产替代。  进口替代效应。指由于外商的投资及技术扩散,使部分原进口产品由国内生产替代。 出口创造效应。指外商利用其销售网,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并带动国内产品的出口。 进口引致效应。指外商投资带来的对原材料、零配件或设备进口的增加。 东道国的贸易效应是上述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东道国贸易效应的传递机制 通过兼并合资等方式将国内企业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通过跨国公司采购出口 通过为外资企业企业配套出口

第三节 两者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 建国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概述 一 建国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概述 改革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通过政府贷款、卖方信贷进行。 八十年代,我国利用外资仍以对外借款为主。对外商直接投资控制较严,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来华投资持谨慎态度。 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其原因: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确立及相关配套改革的进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中国巨大市场的吸引。  截至2004年9月,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7556个,实际使用外资额5501.63亿美元。

二、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三、加入WTO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合作生产、补偿贸易、BOT工程(建设-运作-转让) 外资立法经修改已基本与世贸规则接轨。修改后的三个外资法删除了原法中与世贸规则不符的一些规定,如外汇平衡的规定、当地含量的规定、出口业绩的规定以及企业生产备案的规定。 开放的领域更广; 引进外资的形式将更灵活。

四、利用外资取得的主要成效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 弥补了我国部分要素不足的矛盾;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扩大了我国出口市场范围。   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外商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   促进了我国外贸方式的多样化。 外商的进入大大提高了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使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主要形式。   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五、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问题。 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一、三产业较少;加剧了我国经济二元化结构现象。   地区结构问题。 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较少;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环境污染问题。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冲击民族工业问题 。

第四节 我国的对外投资 一、发展对外投资的必要性 1、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确保外贸的持续增长; 三、发展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 第四节 我国的对外投资 一、发展对外投资的必要性 1、有助于规避贸易壁垒,确保外贸的持续增长; 2、可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保证资源的供应; 3、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利条件; 4、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对外投资概述 三、发展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

第六讲 对外贸易管理 第一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目标与依据 第六讲 对外贸易管理 第一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目标与依据 一、目标:保障我国外贸的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与地区结构;保护幼稚工业的发展,促进其竞争力提高;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与质量;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依据:对外贸易法及相关法律;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及相关国际惯例;国家经济与外交需要 三、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 一 含义:指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活动。 二、法制手段的特点:权威性、统一性、规范性。 三、加强法制手段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外贸的需要; 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外贸发展的需要。

四、对外贸易的基本法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涉外法律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外贸易法》,是我国外贸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该法于1994年制定,2004年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后的变化,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改,并于同年7月1日颁布施行。新修改的外贸法共分十一章,七十条。与原外贸法比较,新外贸法增加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三章内容,在其他章节的规定上,也根据加入世贸后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五、对外贸易的其他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对外贸易企业管理法、进出口商品管理立法、外汇管理立法、进出口商品品质立法、海关监管和关税立法、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立法、对外贸易仲裁与诉讼立法等法律法规。

第三节 外贸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 一、经济调控手段概述 含义:指国家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变量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使之朝着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运行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内容: 经济政策体系: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经济杠杆体系:如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二、经济管理手段的特点 间接性: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不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而是通过利益格局的调整,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 非歧视性:指企业置身的是相同的宏观环境,面对的是相同的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参数,公平而透明 非强制性:面对经济手段的调控,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一致或不一致的抉择

三、关税调节手段 我国关税制度概述 含义: 关税是一国根据本国的关税政策制定的海关税则,由海关对进出境的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关税减免、出口关税和出口退税等方面 我国关税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对国内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且生产或生活所必需的产品进口征低税或免税;反之征高税;实行关税升级结构;实行鼓励出口政策,仅对限制出口的少部分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我国关税制度的演变 我国关税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992年前,关税带有明显的保护色彩,对于国内能生产或需要保护的产业,予以较高的关税保护。 1992年开始,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我国多次主动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到2005年元月,我国平均关税水平已降至9.9%。

低关税条件下的思考 目前我国关税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税结构不尽合理,使关税的保护作用减弱:减免现象过多,导致企业间税负不公平;征税方法单一,无法更好的发挥关税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我国关税制度的思考

出口退税制度 出口退税制度的形成原因 世贸组织允许的,国际上普偏采用的一种支持外贸出口的措施 我国自1985年开始采取出口退税措施 出口退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出口退税的税种;出口退税的产品;出口退税的企业 目前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征退分开,存在骗退税现象; 退税由中央与地方分担,加重出口地退税负担,并导致新的地区封锁; 未实现完全退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负担。

四、汇率调节手段 汇率调节手段的含义: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形成机制:单一固定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指一国通过调节本币与外币的兑换比例,以达到调节进出口比例,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形成机制:单一固定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改革以来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双重汇率制(1981-1984年);单一汇率制(1985-1987年);汇率双轨制(1988-1993年)。与此同时,我国通过不断调整官方汇率,使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接近,为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4年汇率制度的改革 改革的基本内容: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实现人民币经常项下的可自由兑换; 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

五、信 贷 调 节 手 段 信贷调节手段的含义 信贷调节手段的内容 进出口信贷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及其它可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 利用信贷工具通过对外贸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或利率的支持,来达到调节进出口活动的目的 信贷调节手段的内容 进出口信贷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及其它可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 进出口信贷方式: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进口买方信贷等

第四节 外贸管理的行政手段 一、行政手段的含义: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制定或下达指示、命令等形式直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种种措施 二、行政手段的特点:统一性、速效性、强制性、纵向性 三、行政手段的主要内容: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海关管理、外汇管理、外贸经营权管理等。

第三讲 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出与不平等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国际价值是国际价格形成的基础;国际价值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具有国内与国际两个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生产各部类间及不累内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仅在价值形态上而且在实物形态上都要求保持平衡 (四)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二、自由贸易思想与我国对外贸易 比较利益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 产品周期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三、保护贸易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中心外围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战略贸易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管理贸易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 思考题: 1、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有哪些借鉴?他们又有哪些局限性? 2、结合案例,分析韩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何借鉴?

评述 1、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因此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故其适用也有一定的条件; 2、一个正确理论的提出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 3、任何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依据某一单一理论,而是多种理论的综合运用; 4、从我国当前面临的条件看,应以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主导,伴之以管理贸易理论的灵活运用,以推动我国逐步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在这过程中,还应包括对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运用。

第五讲 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经营方式 第五讲 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经营方式 对外贸易收购制 在一定时期是国家对外贸垄断的产物,其弊端是将生产与市场割裂开;随着国家对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其垄断的性质已淡化 对外贸易代理制 在我国是为加强产销联系,借鉴国际经验而推行的一种外贸方式;在实践中更多地运用于外贸进口,仍带有外贸垄断的痕迹;如何在现阶段进一步推行,仍需探索 自营进出口 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开放,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彻底打破,更多的企业将自主经营对外贸易业务,这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是一个挑战,对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也是一个挑战

第二节 国内外市场价格的联系与区别 一、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 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联系 两者价值形成的基础不同 两者的价格构成不尽相同 两者的价格体系不同 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联系 对外贸易及人员交往来实现 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经济体制及外贸管理体制

第三节 进出口商品作价原则 一、我国处理国内外价格政策的演变 二、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 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国内外价格割断政策 第三节 进出口商品作价原则 一、我国处理国内外价格政策的演变 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国内外价格割断政策 改革以来逐步实行内外价格联系政策 二、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 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交易所价格、拍卖价格、开标价格、实际成交价格等; 体现销售意图 符合国别地区政策

三、进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 四、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 坚持“货比三家”的进货原则; 对重要物质的进口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要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卖方竞争激烈的有利条件,争取按有利价格成交; 对于大宗交易,争取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四、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 市场供求、竞争机制、汇率、经济周期、国家干预以及商品成本、商品的质量与档次、运输距离、交货地点与交货条件、季节变化、成交数量、支付条件与汇率变动等。

第四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含义:指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的节约,或社会财富的增加。 第四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含义:指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的节约,或社会财富的增加。 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形成:通过比较利益使价值增值,通过使用价值的转换调剂余缺。 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通过国内外市场差价使企业的利润增加。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外贸的社会效应与企业效应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现象。

二、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因素 三、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影响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因素 一国劳动生产率状况、进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变动、市场机制 影响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企业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 三、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正确处理外贸的社会效应与企业效应的关系; 提高外贸宏观效益的途径; 提高外贸企业效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