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並起,地方上形成分裂的局勢,造成魏 晉 南北朝時期動盪不安的局面。 ,胡 漢接觸日益頻繁,呈現出 的現象。 東漢末年 隨著境內胡人紛 起建立政權 衝突與融合
一、三國的分立 (1)時間:建安13年(西元208年) (2)背景:漢獻帝時,曹操「 」,統一北方,南方則以 、 勢力較強。 (1)時間:建安13年(西元208年) (2)背景:漢獻帝時,曹操「 」,統一北方,南方則以 、 勢力較強。 (3)起因:曹操揮兵南下,意圖 。 (4)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敗給劉、孫聯軍。 赤壁之戰 挾天子以令諸 侯 劉備 孫權 統一南方
一、三國的分立 (1) :曹操去世後,子曹丕篡漢改建魏 (2) :劉備以 為基礎,建國蜀漢 (3) :孫權則立足 ,建國號吳 三國鼎立 魏 (1) :曹操去世後,子曹丕篡漢改建魏 (2) :劉備以 為基礎,建國蜀漢 (3) :孫權則立足 ,建國號吳 三國鼎立 魏 蜀 四川、漢中 吳 長江中、下游
魏 吳 蜀 2-3-2三國鼎立形勢圖。三國之中,以蜀漢實力最弱,初期因有諸葛亮輔佐,尚能維持穩定,諸葛亮死後,蜀漢迅速衰微,終被曹魏所滅。
二、西晉的盛衰 西晉建國: (1)曹魏滅蜀漢後,不久 即為權臣 所奪 ,改國號為晉(史稱西 晉),是為 。 司馬炎 (2)不久,晉南下滅吳, (1)曹魏滅蜀漢後,不久 即為權臣 所奪 ,改國號為晉(史稱西 晉),是為 。 (2)不久,晉南下滅吳, 天下重歸統一 司馬炎 晉武帝 2-3-1 三國興亡比較表
二、西晉的盛衰 八王之亂: (1)時間:元康元年(西元291年) (2)背景:西晉建國後,為避免漢末王室孤 立無援的處境,大舉 。 (1)時間:元康元年(西元291年) (2)背景:西晉建國後,為避免漢末王室孤 立無援的處境,大舉 。 (3)起因: ,導致 。 (4)影響:引發「 」。 分封宗室子 弟為王 諸王擁兵自重 宗室內鬥 永嘉之禍
二、西晉的盛衰 永嘉之禍: (1)時間:永嘉5年(西元311年) (2)背景:八王之亂後國勢漸衰,境內 趁勢起兵叛亂。 (1)時間:永嘉5年(西元311年) (2)背景:八王之亂後國勢漸衰,境內 趁勢起兵叛亂。 (3)結果:匈奴攻陷 , 被俘。 (4)影響: 。 胡人 洛陽 懷帝 西晉滅亡
三、南北對峙 東晉:永嘉之禍後,晉室 , 於 (今南京)即位,史稱東晉。 六朝(南朝): 、 與繼起的 ( )皆立國於建康,史稱「六 東晉:永嘉之禍後,晉室 , 於 (今南京)即位,史稱東晉。 六朝(南朝): 、 與繼起的 ( )皆立國於建康,史稱「六 朝」,對 的開發貢獻很大,成為日後 的關鍵。 南渡 司馬睿 建 康 孫吳 東晉 南朝 宋、齊、梁、陳 江南 中 國經濟重心南移
三、南北對峙 北魏統一五胡十六國(北朝) : 北方則陸續出現許多胡、漢政權,形成「五胡十六國」紛擾的局面,直到北魏時才統一北方,開啟歷史上的北朝時期,南、北政權長期對峙。 4.隋朝結束南北分裂: 篡 自立,改國號 ,並南下滅陳,才結束長期的分裂局勢 楊堅 北周 隋
五胡十六國 「五胡」包括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 「五胡」包括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 西漢中期以後,胡人陸續移入中國境內。由於長期與漢人衝突,因此利用西晉勢衰之際起兵建國。所謂「五胡十六國」僅只是概稱,若包含漢人所建的國家,總計超過十六國。
2-3-3 魏 晉 南北朝分合圖
2-3-4 五胡十六國分布圖
晉室南渡後,許多胡人入主北方建立國家 。這些胡人君主為了便於統治,一方面模仿漢人的政治制度,一方面延攬漢人任官,其中以 的 最具代表性。 鮮卑族 北魏 孝文帝
北魏 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北魏 孝文帝為吸收漢文化,將首都從 遷到 ,採取一連串的漢化措施,包括: (1)禁穿 ,改穿 。 北魏 孝文帝為吸收漢文化,將首都從 遷到 ,採取一連串的漢化措施,包括: (1)禁穿 ,改穿 。 (2)禁說 ,改說 。 (3)鼓勵 。 (4)改 為 。 平城 洛陽 胡服 漢服 胡語 漢語 胡 漢通婚 胡姓 漢姓 2-3-5 北魏 孝文帝遷都形勢圖
高冠 雙手扶劍 博衣寬袖的長袍 2-3-6 北朝文官俑。這尊 陶俑身著漢式衣冠,手持長劍,融合了胡 漢特色。
2-3-8鮮卑貴族的墓誌銘。元顯 為北魏宗室,本姓拓跋,依規定改姓元,籍貫也改成洛陽,是北魏改姓氏、改籍貫的實例。 2-3-7北魏 鮮卑姓改漢姓示例表
北魏 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影響: (1)造成部分鮮卑貴族不滿,導致北魏政權 後來的分裂。 (2)卻有助於消除北方胡 漢間的差異,增進 影響: (1)造成部分鮮卑貴族不滿,導致北魏政權 後來的分裂。 (2)卻有助於消除北方胡 漢間的差異,增進 胡 漢融合。 (3)隨著愈來愈多北方人士向南移居,南北 文化交流的情形也日益顯著。
經學世家: (1)起因:漢代自武帝開始 ,規定凡 「通一經以上者」可以任官,研讀 成為任官的基本要求。 (2)結果:此後士人對經書的見解,大多傳承 給 ,因此形成以經學傳 家、累世當官的 。 獨尊儒術 經書 家族子弟 世家大族
九品官人法: (1)起因:漢末以來,受到長期戰亂影響,選 才任官的 無法繼續實施。 曹魏時,推行「 」,用 以選拔人才。 (2)結果:因評選人才的官員多是 ,評比 時逐漸 ,形成 「 」的現 象。 察舉制度 九品官人法 世族 只重家世,不問才德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九品官人法 又稱九品中正制,州郡設有中正官,依照才學、品德、家世背景進行人物品評。品評等級分為九等,作為政府選才任官的依據。
2-3-9 世族門第興衰趨勢圖
世族政治與門第觀念: (1)魏 晉 南北朝時期,世族掌控政治權力, 連帶擁有 的經 濟特權,其地位與影響力更形增加。 (2)世族特重 ,不僅力求維持社會地 位的尊貴,婚姻更是講求門當戶對,即使 皇帝也不能擅加干涉,可見魏 晉世族影響 力之大。 眾多土地與免賦稅、免勞役 門第觀念
2-3-10 東晉世族生活圖。畫面中央的主人頭戴冠,身著長袍,手執團扇坐榻上,旁立一侍女。畫面右方有女僕於爐灶邊為主人備食;畫面左方有一人一馬,在等待主人出行。此圖反映東晉時期世族的生活情景。
世家大族延續漢代以來研讀 經典的風尚,也因應魏 晉局勢發展出 的獨特文化。 儒家 崇尚玄虛
一、清談與玄學 「清談」興起: 魏 晉 南北朝時期,政權動盪, ,論事往往逃避現實政治,轉而談論 ,形成「 」的風氣。 形成「玄學」: 魏 晉 南北朝時期,政權動盪, ,論事往往逃避現實政治,轉而談論 ,形成「 」的風氣。 形成「玄學」: 士人清談的內容以 、 、 為主 ,合稱「 」,而研究三玄的學問,則稱為「玄學」。 士人為求 自保 玄妙 哲理 清談 老子 莊子 易經 三玄
一、清談與玄學 代表人物─竹林七賢: 部分士人 , ,常飲酒作樂、寄情山林,雖創作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卻因行為放蕩不羈招來批評, 崇尚自然 部分士人 , ,常飲酒作樂、寄情山林,雖創作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卻因行為放蕩不羈招來批評, 即為代表。 崇尚自然 蔑視傳統與禮教 竹林七賢 2-3-12 王羲之 蘭亭集序墨跡。從文字可知,世族喜愛縱情山水。
2-3-13竹林七賢想像圖。魏 晉之際,嵇康、阮籍等七人常聚林間,談論玄理,稱為「竹林七賢」。
二、佛道的盛行 佛教傳入中國: (1)佛教約於 自 傳入中國。 (2)東漢 明帝時,遣使西行求法,並在 建造 , 。 西漢末年 西域 洛陽 (1)佛教約於 自 傳入中國。 (2)東漢 明帝時,遣使西行求法,並在 建造 , 。 西漢末年 西域 洛陽 白馬寺 翻譯佛經 2-3-11 洛陽 白馬寺。東漢明帝下令興建,是中國第一座佛寺。
二、佛道的盛行 (3)佛教的興盛: (a)背景:魏 晉 南北朝時,戰亂頻繁,社 會動盪不安。 (b)因素: (3)佛教的興盛: (a)背景:魏 晉 南北朝時,戰亂頻繁,社 會動盪不安。 (b)因素: 人們在無法求得現世生活保障後, 轉而尋求 的慰藉。 ,以及梁武帝等君 王的提倡,佛教流傳漸廣。 (c)佛教藝術與建築:雲岡石窟、龍門石 窟、敦煌莫高窟。 宗教 佛經的大量翻譯
莫 高 窟 雲 崗 石 窟 龍 門 石 窟 2-3-14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窟內為彩塑雕像;雲崗石窟與龍門石窟則始建於北魏時期,依山石而雕刻成像。
二、佛道的盛行 道教: (1)起源:道教為 ,起源於中 國 。 中國本土宗教 (2)代表人物: 東漢末年,張陵創「五斗米道」, (1)起源:道教為 ,起源於中 國 。 (2)代表人物: 東漢末年,張陵創「五斗米道」, 張角建「太平道」,以符水、咒語、丹 藥為人治病與養生,頗得一般民眾信 仰。 中國本土宗教 古代的巫術與神仙之術 張陵、張角
二、佛道的盛行 (3)盛行:魏 晉 南北朝時,道教吸收 與 ,理論因此大為 完備,逐漸流行於 與 之間,一度成為 的國 教。 老 莊 思想 與 ,理論因此大為 完備,逐漸流行於 與 之間,一度成為 的國 教。 老 莊 思想 佛教信仰 統治階級 士 人階級 北魏
五斗米道 太平道 張陵創教時,規定入教者皆須繳交五斗米而得名。 張陵創教時,規定入教者皆須繳交五斗米而得名。 太平道 張角根據太平經創教,故稱為「太平道」。張角發動黃巾之亂失敗後,太平道趨於衰微。
朝代演變 下列圖例呈現中國歷史上政治勢力對立的態勢 ,請依據課文介紹,在空格中填入適當的代號 。 西漢 東晉 孫吳 隋朝 唐朝 赤壁之戰 參 考 選 項 西漢 東晉 孫吳 隋朝 A B C D 唐朝 赤壁之戰 黃巾之亂 永嘉之亂 E F G G
參 考 選 項 西漢 東晉 孫吳 隋朝 A B C D 唐朝 赤壁之戰 黃巾之亂 永嘉之亂 E F G G C F H B
參 考 選 項 西漢 東晉 孫吳 隋朝 A B C D 唐朝 赤壁之戰 黃巾之亂 永嘉之亂 E F G G D
三國志對曹操的論述是: 「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名士許劭稱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正足以形容曹操的野心和能力。 齊桓公 曹操 三國志對曹操的論述是: 「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名士許劭稱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正足以形容曹操的野心和能力。 曹操二十歲擔任洛陽北都尉,將京師的秩序維護得井井有條。此時朝中奸宦當道,曹操不甘與之為伍,直到軍閥董卓被殺,關中大亂,幼主漢獻帝輾轉到了洛陽,曹操率軍覲見,並挾持皇帝遷都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 建安5年(西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 中牟縣)大敗袁紹。之後,逐漸統一北方,乃有稱霸天下的雄心。
此時長江下游為孫權掌握,漢室後裔劉備投靠劉表,控有長江中游的荊州。曹操在建安13年(西元208年),和孫、劉展開「赤壁(今湖北省 赤壁市)之戰」,孫 劉聯軍以火攻的方式猛擊曹營,曹軍死傷過半,曹操倉皇北走,勢力局限於黃河流域,和孫權、劉備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的武學造詣極深,著有孟德新書;他和兒子曹丕、曹植合稱為「三曹」,是魏 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篡漢自立,改國號為「魏」,時為西元220年。 參考來源 黃晨淳。中國傳奇人物100。好讀出版社。
楊堅出身北周的外戚,曾以皇后父親的身分官拜大司馬。由於幼主年僅八歲,楊堅便入宮輔政,總攬軍政大權,在西元581年建立隋朝,是為 楊堅與楊廣 楊堅出身北周的外戚,曾以皇后父親的身分官拜大司馬。由於幼主年僅八歲,楊堅便入宮輔政,總攬軍政大權,在西元581年建立隋朝,是為 隋文帝。楊堅即位後進行一連串的改革,並攻滅南方的陳朝,結束長期的分裂,使天下復歸統一。 隋文帝崇尚節儉,勵精圖治,在舊城長安東南營建新都大興城(後仍稱長安),又開鑿廣通渠,使東邊的物資可以直運京師,還設有「官倉」儲 糧備用。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間安定富庶,史稱「開皇之治」。
數年後,楊堅年邁體衰,楊廣逐漸顯露猙獰面目。楊堅死後,楊廣殘害兄弟手足,連子姪輩也不放過,他就是隋煬帝。 可是,隋代的國祚只有三十八年,這和楊堅晚年改立太子,有著極密切的關係。楊堅最初所立的太子,原是長子楊勇。次子楊廣工於心計,竭盡所能的討好父母,詆毀兄長,導致楊堅做出錯誤決定,改立楊廣為太子。 數年後,楊堅年邁體衰,楊廣逐漸顯露猙獰面目。楊堅死後,楊廣殘害兄弟手足,連子姪輩也不放過,他就是隋煬帝。 隋煬帝恣意享樂,三次臨幸江都(今揚州),逼使百姓打造龍舟、開鑿運河、廣建行宮;又三伐高麗,役民無數,終至眾叛親離,在即位十四年後 被部將所殺,隋朝旋即覆亡。 參考來源 宋詒瑞。中國歷史之旅──大唐盛世。西北出版社。
F D B G A C J 丸子在老師講解完三國時期的歷史發展後,嘗試整理三國的比較表,其中有些部分尚未完成,請你幫她填入正確的答案代號: 配合3-1 丸子在老師講解完三國時期的歷史發展後,嘗試整理三國的比較表,其中有些部分尚未完成,請你幫她填入正確的答案代號: 參 考 選 項 曹魏 蜀漢 孫吳 西晉 曹操 A B C D E 曹丕 劉備 諸葛亮 周瑜 孫權 F G H I J 國號 通稱 建國者 領地 亡於 魏 曹魏 3.( ) 黃河流域 6.( ) 漢 1.( ) 4.( ) 四川一帶 7.( ) 吳 2.( ) 5.( ) 長江下游 西晉 F D B G A C J
請參看三國分立形勢圖,並回答下列問題:
A A ( ) (1)下列何者是造成此種局面的關鍵 戰役? (A)赤壁之戰 (B)官渡之戰 (C)八王之亂 (D)永嘉之禍 ( ) (1)下列何者是造成此種局面的關鍵 戰役? (A)赤壁之戰 (B)官渡之戰 (C)八王之亂 (D)永嘉之禍 ( ) (2)圖中哪一國曾推行九品官人法, 不僅讓世族取得擔任政府官員的 優先權,且得以長期把持政治權 位,位居社會上層? (A)魏 (B)吳 (C)鮮卑 (D)高句麗 A A
D D ( ) (3)結束三國鼎立局面的人是誰? (A)孫權 (B)曹丕 (C)楊堅 (D)司馬炎 ( ) (3)結束三國鼎立局面的人是誰? (A)孫權 (B)曹丕 (C)楊堅 (D)司馬炎 「分合」一詞可以概括魏 晉 南北朝三百七十年的政治發展。請回答下列問題: ( ) (1)「魏晉南北朝」一詞中的 「魏」,指的是下列何者? (A)東魏 (B)西魏 (C)拓跋氏的北魏 (D)三國時期的曹魏 D D
B ( ) (2)北朝大多呈現紛擾分立的狀態, 但在何時曾短暫獲得統一,對北 方民族融合影響甚深? (A)東晉 (B)北魏 ( ) (2)北朝大多呈現紛擾分立的狀態, 但在何時曾短暫獲得統一,對北 方民族融合影響甚深? (A)東晉 (B)北魏 (C)東魏 (D)北齊 B
D ( ) (3)下列關於「魏晉南北朝」的敘 述,何者正確? (A)女真人的勢力最大、建立的國 家也最多 (B)匈奴、女真、鮮卑、氐、羌合 ( ) (3)下列關於「魏晉南北朝」的敘 述,何者正確? (A)女真人的勢力最大、建立的國 家也最多 (B)匈奴、女真、鮮卑、氐、羌合 稱「五胡」 (C)北魏 孝文帝統一北方,正式 形成南北對立 (D)「五胡十六國」並非只有五 胡,建立的國家也不只十六個 D
B 三國演義是描寫三國時期歷史最著名的一部小說。請問: ( ) (1)三國演義中曾經描寫一位歷史人 物;這位人物統一了北方,擁有 ( ) (1)三國演義中曾經描寫一位歷史人 物;這位人物統一了北方,擁有 最廣闊的領土與數量最多的軍隊 ,但在書中卻被描寫成一位挾持 天子以威逼諸侯的野心政客。依 據史實,這位歷史人物最有可能 是下列何者? (A)孫權 (B)曹操 (C)劉備 (D)諸葛亮 B
A ( ) (2)三國演義中英雄豪傑的謀略故事 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參照史實, 下列哪一段情節不可能出現於此 書中? (A)八王之亂,中原大亂 ( ) (2)三國演義中英雄豪傑的謀略故事 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參照史實, 下列哪一段情節不可能出現於此 書中? (A)八王之亂,中原大亂 (B)赤壁之戰,三分天下 (C)孫權稱帝,立國江東 (D)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98(二)基測】 A
D ( ) 5.中國歷代政府遷都,常與政治變動 (如外族入侵)有所關連,但下列哪位 帝王決定遷都,則是基於文化政策的 考量? 配合3-2 ( ) 5.中國歷代政府遷都,常與政治變動 (如外族入侵)有所關連,但下列哪位 帝王決定遷都,則是基於文化政策的 考量? (A)商代 盤庚遷殷 (B)東周 平王遷都雒邑 (C)東漢 光武帝遷都洛陽 (D)北魏 孝文帝遷都洛陽 D
D ( ) 6.下表是鮮卑姓改漢姓的對照表。請 問:這與哪件事關係最為密切? (A)八王之亂的叛變行動 (B)北方世家大族為區別身分高低 ( ) 6.下表是鮮卑姓改漢姓的對照表。請 問:這與哪件事關係最為密切? (A)八王之亂的叛變行動 (B)北方世家大族為區別身分高低 (C)永嘉之禍後,胡人入主中原 (D)北魏 孝文帝的漢化措施 D 漢姓 元 長孫 穆 劉 陸 竇 賀 鮮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獨孤 步六孤 紇豆陵 賀賴
下圖是魏 晉之際的風流人物「竹林七賢想像圖」。請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配合3-4 下圖是魏 晉之際的風流人物「竹林七賢想像圖」。請依序回答下列問題:
B ( ) (1)依據史書記載,竹林七賢崇尚自 然,行為舉止不受拘束。下列哪 句話最能反映當時他們的行為風 格? (A)倡導實學,經世致用 ( ) (1)依據史書記載,竹林七賢崇尚自 然,行為舉止不受拘束。下列哪 句話最能反映當時他們的行為風 格? (A)倡導實學,經世致用 (B)超脫現實,高談哲理 (C)文以載道,獨尊儒術 (D)重視名譽,謹守禮法 B
C ( ) (2)造成竹林七賢行為舉止不受拘束 的主要原因為何? (A)各國國君提倡清靜無為的黃 老 之術 追求自我 ( ) (2)造成竹林七賢行為舉止不受拘束 的主要原因為何? (A)各國國君提倡清靜無為的黃 老 之術 (B)世族家教頗為自由,放任子弟 追求自我 (C)政治社會情況混亂,士人選擇 逃避現實 (D)佛、道教傳播迅速,出家、皈 依風氣盛行 C
( ) (3)他們聚集在一起談論道理時,最 可能參考下列哪部書籍? (A)孟子 (B)莊子 (C)史記 (D)論語 B
歷史老師希望同學能夠了解佛教與道教在漢朝與魏 晉 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概況,特別設計出這張表格,請試著完成: 項目 佛教 道教 創始地 印度 ( ) 源起 ( )傳入中國 巫術、法術, 附會道家 東漢時期 發展概況 (1)明帝遣使求佛法。 (2)修建第一座佛寺: ( )。 (3)佛教並未盛行。 (1)著名派別為( ) 與五斗米道。 (2)太平道群眾參與黃 巾之亂,可知當時 道教的流行。 中國 西漢末年 太平道 白馬寺
項目 佛教 道教 魏晉南北 朝的發展 佛教大為盛行,出現 大量寺院建築、石窟 藝術。 (1)信仰族群向上擴 大:平民百姓→士 人階級。 (2)理論與儀式日趨完 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