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經驗/人本治療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会谈的目标 每次见来访者,都要经验性地设定会谈的正 向导向目标 这些目标聚焦于内在,以改变已造成即时反 应、逃避、痛苦或放弃生命等事件的情境的影响 一旦目标设定,即协助来访者做出改变.
Advertisements

102 年度 特殊教育 ( 身心障礙類 ) 學生 性教育教材手冊 — 學前教育階段 新北市中平國中 健康教育教師 蕭雅娟.
Perfect Body 醫學專業 便利服務 知識社群 養生輕食館. 創業背景  國人肥胖問題日益嚴重 根據衛生署進行的國民營養調查結果,全國則大約有 二百一十萬人是胖子,每七人當中有一人是胖子.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慢性病防治與運動 你今天運動了嗎?.
聖多明我‧沙維豪 青少年主保
5種常見溝通型態       陳亭君 林姿妤       黃皓維 王瀚廷 討好型 一致型 責備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当好国家公民.
兩性相處 主講人:孫晉芬老師.
陳斐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暨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一, 简单的经历 二,从这些年所学到和领会到的 三, 结论:我们敬拜的神是什么样的神
桃園縣國民教育教學輔導團國小組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從大學通識教育看高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更新再闖高峰!.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亞歷山大帝國 第二組 資料蒐集: 楊淳雅 陳佑安 PPT製作: 陳薇如
從家庭教育理念推行性別教育.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教 师 人 际 沟 通 与 协 调 (023) 邹 顺 康 (023)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移动与搬运病人 主讲:仝春兰.
命運好好玩 設計者 百齡高中 樓毓珮 蔡青芝 劉美侖 我的家.
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 99年 入學考試說明會.
百年建筑 一生好合 绿城.百合公寓.
第二十二章 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战略 主讲:郭淑英教授
行動藝術館 導覽人:盧雲珍.
分組合作學習實作分享 合作學習 學習合作 五福國中 劉怡君 國教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國家諮商心理師特考及格 現任中台科技大學幼保系及文教所副教授 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精神科病人評估與溝通技巧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 邱照華護理長.
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的 组织架构及实际运作机制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 威 (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閔肖蔓 諮商心理師 中央大學專任心理師 交通大學+中原大學兼任心理師 八方文教、杏陵醫學基金會特約講師 精贊學習公司特約講師
多元成家 人人有家 風起雲湧的成家運動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秘書長 簡至潔.
我所敬仰的医学家 ——王一飞.
爱需要学习 主讲人:汪海燕 华中师大心理咨询中心.
营改增政策 对人力资源服务业 的影响与应对.
第七組 家庭取向 班級: 幼保三甲 組長: 蔣宜珊 組員: 羅婉甄 黃逸斌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應用心理學 劉佩容老師.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第一章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版).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江苏省震泽中学 丛海啸.
蒙特梭利教學法 講師:蔡佩蓉 (蒙特梭利生平)2015/9/25
觉察生命 --完形治疗初探 王为
閱讀金庸小說結合寫作教學 教學者:蔡佩紋.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大義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製作.
第三章 宪法.
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三、方法与技巧 四、理论特点
第四章 家人溝通與關係 第二節 影響家人關係的因素.
閱讀互動方程式 講者 李崇建.
從薩提爾到對話 講者 李崇建.
創校校監 任澤民神父.
第一章 採用家庭關係架構 陳斐虹.
友善關係*雙贏校園 高雄市內門區金竹國小 蕭淑美校長.
從《文學博士踹共大學的生命體驗》一書尋找承諾的答案
護國台灣神 許錫謙(1915-1947).
教學中應用剪報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及十六日
中國科大 綠能產業報告 成功工商 指導老師:蔡學偉老師 組長:張正祺 組員:陳昱豪 陳亦穠 蔡佩樺 張建城 廖啟沅 黃珮如
報告人:王淑娟科長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03年5月9日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教案設計分享會 現代中國: 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 朱秀玲老師.
公司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人力资源部培训发展组.
諮商輔導 老師:郭思妤.
第二章 软件过程 (1).
第一個奮興大會 The First Revival Meeting
立農國小 九年一貫數學領域課綱微調 報告人:岳惠平.
青少年父母的迷惘:除了say no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什麼?
熱鍋上的家庭 CH.1&2 組別:第一組 組員: 黃姵婕 羅伊珊 姜依雲
經文 : 約 21:1-19 前言 1. 細心觀察與適時的指引 2. 僕人服事的榜樣 3. 生命進深的挑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經驗/人本治療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序論(1) 治療性的改變來自於成長性的經驗。 遵循人本主義的哲學基礎。 尊重人的選擇與自由意志,強調每一個人都有自我決定與自我實現的能力。 所有的行為障礙與失功能都是成長歷程失敗,缺乏自我實現的能力與機會的結果。

序論(2) 個人或家庭的心理治療必須是治療師與當事人彼此真實且可信的人際交會。 治療的目標在於敏感度、自發性、創造力(非理性的體驗)及真誠的增加。 強調經驗的重要性至於理性思考之上。

經驗學派模式(1) 經驗主義治療師處理的是現在,而非去揭發過去,他們強調此時此地,在一個主動且關懷的治療師與接受治療的家庭之間所展開的治療情境。 在經驗主義的心理治療取向中,人際互動的經驗才是成長的主要動力,而非僅僅依賴治療技巧所能達成的。

經驗學派模式(2) 象徵經驗家族治療(Whitaker) 在治療過程中,雙方都投注了情緒、都容易受傷、都曾退回到過去的情境,也都在經驗中成長。

經驗學派模式(3) 運用協同治療師治療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療法 當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Whitaker開始和同事John Warkentin一同工作,組成協同治療(cotherapy)小組。 1955年,由依莫利大學贊助 Whitaker召集的海島會議中,與會者展示了雙人協同治療法可應用在單一當事人與當事人家庭中,這也是首度對家庭運作歷程做有組織的研究。 Whitaker認為精神分裂症是病人存在著個人內在 和人際間的困難,並嘗試治療病人及其家庭。

經驗學派模式(4) 多重治療師的小組擴展了Whitaker早期依賴的雙人協同治療法,是可以幫助預防單一治療師不被陷入強力、糾結的家庭系統之創新發明。 兩個或多個治療師可以防止上述情況,同時也可以作為接受治療的家庭模仿的對象,以學習適當的人際互動行為。

經驗學派模式(5) 家族治療中的象徵性 Whitaker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將他的想法由內在心理轉變成人際互動,由個人到家庭,由精神到系統。 他的基本假設是,家庭並不因為教育而改變,而是來自他們的情感或情緒經驗。 想要接觸最好的方式便是經由非口語的、或是象 徵等符號式的家庭衝擊歷程。

經驗學派模式(6) Whitaker探索隱藏在表面語言之下的內隱世界,嘗試瞭解他與這個家庭互動中更重要的象徵意義。 藉著輕鬆地接受自己的衝動與幻想,Witaker幫助治療的家庭成員能更坦然地面對、表達、接受他們自己。 Whitaker不把人類經驗病態化的努力;將所有的失功能都從結構與歷程兩個層面來探討。

經驗學派模式(7) 就結構上而言,可能家庭的組織不良或家庭界限的不可滲透性,是因為次系統的運作功能不良、破壞性的聯盟、角色僵固,以及兩代間的分離問題。 歷程上的困境可能導致家庭成員間協商破裂、無法化解衝突、失去親密依附與信任,或是個人關係間的需求無法滿足。 Whitaker將與家人情感上互動的開放性與自發性置於理論架構之上

經驗學派模式(8) 建立治療目標 家族治療師的任務在於幫助三代同堂的家庭維持歸屬感,同時擁有健全的分離與自主。 以Whitaker經驗性的觀點,他將家庭健全視為一種「成為」的過程,每一個成員都被鼓勵去探索所有的家庭角色,以發展出最大的自主。 Whitaker而言,家庭成長的一個指標是更能忍受生活中的不理性。 協助成員獲得最大的歸屬感與個體化。

經驗學派模式(9) 治療的階段 治療的前置或開始,所有的核心家庭成員都必須參加, 治療師會在晤談中負責,在晤談之外,家庭則必須為其生活負責。 中間階段治療師與家庭之間的涉入持續加深,治療師須小心不被家庭系統同化,而家庭被鼓勵改變。 末期階段家庭彈性增加, 治療師僅需最少的介入。 分離階段治療師與家庭分開, 雙方承認彼此的互相依賴與失落, 愉悅與失落的感受是交雜在一起的。

經驗學派模式(10) Whitaker的治療強調行動先於頓悟 三代共同參與治療可以使得家族治療僵局的突破更有成效,祖父通常被邀請來幫助治療師而非作為病人 治療師的人性,詳見p210

完形家族治療(1) 以存在主義的哲學基礎為前提,重視進入並了解當事人的世界,協助當事人檢視生活,並為其生活負責任。 強調會心的相遇,持續地成長,發展及實現內在潛能。 強調現在,傳統的醫師與病人的角色被平等主義取代

完形家族治療(2) 存在主義強調人是如何經驗到立即的經驗,而完形心理學則專注於人如何知覺到經驗。 完形學派代表人物Perls 自我覺察是達成改變唯一的方法 Kempler(1982)焦點必須放在當下「人們現在說了什麼、 他們怎麼說、 說的當下發生什麼事、 與他們現在所做的有何相關,以及他們現在想達成什麼」 治療的介入必須專注在現在的衝突,帶領著不和諧的部份進入開放的質疑歷程

完形家族治療(3) Kempler(1981)認為,一個有療效的交會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任何時刻清楚地知道「我是誰」。這需要動態地覺察到自己每一刻的需求。 敏感地認知到或評估我與誰在一起,我們是在什麼脈絡下交會的。 發展並利用自身的操控技巧,並儘可能地自交會中獲取所需。 具有結束這場交會的能力。

完形家族治療(4) Kempler(1981)的治療是煽動性的、高度個人化的、不妥協的誠實,以及有力的。他要求接受治療的家庭成員自我揭露,相信解決問題或改善關係的希望與需求可以給予他們勇氣,使他們勇於暴露出自己容易受傷害之處。 Kempler關心的是每一個人想從別人身上獲得什麼且儘可能以更明確的詞語表達出來。每一個參與治療師都被迫面對面地與彼此交談,就像會心團體一樣。 Kempler以自己作為真誠的模範,試圖引導接受治療的家庭成員,在分享他們的親密經驗中促進彼此的成長。對Kempler而言,治療目標在於整合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並學著發現、珍惜及表達他自己存在的感受。

人本的模式(1) 人本取向的臨床工作者就像經驗主義取向一樣,把失功能的行為視為無法成長的結果。 自我發展的停滯(更確切地說,是自我覺察與自我管理的缺失)或失去自我實現在內在潛能,是所有心理問題的原因。 從人本的觀點來看,只要有環境的鼓勵,成長是所有人自然且自發的歷程;心理問題則是無法實現成長的潛能所造成的。 現象學的哲學主張,每一個人都必須瞭解個體對環境的知覺,而不只是情境本身的物理特質。 現象學家強調,行為由個人經驗與知覺所決定,而不只是由外在現實所決定。

人本的模式(2) Satir人性認可歷程取向 Virginia Satir在1950年代,家族治療 運動的前輩中,Satir身為唯一的女性與社工師的地位,使其在主流的白人男性精神醫科醫師中更顯得突出。 Satir於1960年代在伊莎蘭成長中心的工作使她加入了人本的理論架構,並強調許多促進成長的技巧(感官覺察、舞蹈、訊息、會心團體技巧)去喚起感受,並澄清家庭的溝通模式。 Satir(1986)明確指出在她的人性認可歷程(Human Validation Process)取向中,治療師與家庭成員一同努力,引發家庭內在的促進健康歷程。

人本的模式(3) Satir認為她自己與接受治療的家庭是一個平衡 系統。她特別要評估這個系統為了保持平衡所「付出」的「代價」 她相信接受與非評判的態度,可以使家庭成員開始探索他們的模式,並改變傷害、令人不愉快的溝通方式。

人本的模式(4) Satir明確地指出,有三種因素會影響人們的發展: 不可改變的基因遺傳,決定了我們的生理、情緒及氣質潛能; 長期的影響力,在成長過程的學習結果; 持續的身心互動。 Satir特別強調小孩的主要生存三人組(primary survival triad;父親、母親及小孩),是自我認同的主要來源。

人本的模式(5) 小孩子學會闡明父母所傳遞的訊息;字句、音調、接觸及表情的差異,都塑造了他未來成人時的溝通方式。 另一個在個體成長的重要因素即是心、身及感情三項組(mind, body, feeling triad)。身體常被賦予隱喻的意義;每一個部分都被它的擁有者賦予正向或負向的價值。

人本的模式(6) Satir(1986)主張自我–––每一個人的核心–––有八個分離但互相連繫的要素或層次,這八個要素持續對個體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響力。 生理(身體) 理性(思考、邏輯、事實處理、左腦的活動) 情緒(感情、直覺、右腦的活動) 感官(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 互動(我與他人的我-你溝通) 情境(顏色、聲音、光線、溫度、運動、時間、空間) 營養(固體與液體的攝取以增加能量) 精神(自己與生命意義的關係、靈魂、生命動力)

人本的模式(7) Satir 「種子」模型 在Satir的工作坊中,她常常提出兩種對比的世界觀,「威脅與酬賞」(Threat and Reward)模型與「種子」(seed)模型。 在「威脅與酬賞」模型中,人們被期望服從,不論是依據性別或較低的社會地位。不服從的代價便是罪惡感、害怕或拒絕。憎恨與敵意的感覺是最常見的;對某些人而言,也會有絕望的感覺。 在「種子」模型中,個人而非角色決定了認同;每個人天生就具備了可能實現的潛能。改變被視為持續的生命歷程與成長的機會 Satir本身是種子模型的擁護者,她認為,只要給孩子適當的滋養(就像播種一般),他就可以發展成健全的成人。

人本的模式(8) Satir家庭重塑 在1960年代所發展出的治療性改革–家庭重塑(family reconstruction)–試圖引導案主解開他們原生家庭的功能不良行為。 混合了完形心理學派的治療要素、引導幻遊、催眠、心理劇、角色扮演、家庭雕塑,用來化解不適的家規及移除早期的錯誤觀念。 藉著扮演家庭多代成員的心理劇,家庭成員有機 會重新追尋根源,並可能從中發現新的知覺;改變過去保護自己的知覺、感情與信念。

人本的模式(9) 家庭重塑有三個目標: 在團體的情境中,案主接受其他人的幫助,來扮演探索者重要的家庭角色,範圍至少及於三代的家庭成員。 向家庭成員揭示舊有學習的來源; 使他們對父母個人發展出更真實的看法; 為家庭成員鋪路,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個別性。 在團體的情境中,案主接受其他人的幫助,來扮演探索者重要的家庭角色,範圍至少及於三代的家庭成員。 導演必須引領探索者走過重塑的歷程,依據家庭生活年表中他有關家庭數代生活歷史的問題。

人本的模式(10) Satir愛芬塔網絡(The Avanta Network) 在1977年,她從人本取向中發展「愛芬塔網絡」(愛芬塔,avante,是義大利文「前進」的意思,所以此處的愛芬塔指「超越」的意思),這是一個非謀利的組織,目的在於提供她的治療觀點與程序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