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物质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 你感 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 酸的 胃酸、醋、葡萄、酸梅、桔子等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酸性和碱性的?
Advertisements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课业2.4 土壤因子的调查与分析 POWEPOINT 适用于简约清新主题及相关类别演示.
3.3溶液的酸碱性.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7讲 常见的酸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中学 赵倩.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省质检考前指导.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4.多元酸、混合酸、多元碱的滴定 A)多元酸的滴定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分析化学实验.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滴定条件: 配位剂种类: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34.用 mol·L-1HCl溶液滴定 mL0. 10 mol·L-1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
Chapter 10 §10~2配位滴定法 10.1作业:11、13、15、16、18.
本章导学:教学要求、重难点、基本结构、学习方法建议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一、EDTA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1.氨羧络合剂 最常见: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 主要内容: 1.配位滴定法概述 2.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 五 章 酸 碱 反 应.
第7章 络合滴定法 7.1 概述 7.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7.3 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7.4 EDTA滴定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4.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M+N Y(N) Y(H)
4.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M + Y = MY(主反应) 条件(稳定)常数 HY H6Y NY MOH M(OH)p MA MAq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imetry)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的计算 报告人:肖开炯.
第 七 章 配 位 反 应.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4章 酸碱滴定法 主讲教师:徐丽.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 1.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酸式和碱式结构不同,颜色不一样 HIn H+ + In-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acid-base titration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6章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 6.1 常用络合物 6.2 络合平衡常数 6.3 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6.4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专题2:第二单元 课题3:离子反应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3.7.1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3.7 酸碱滴定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混合碱(NaOH与Na2CO3)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慧眼识金属:.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某弱酸的pKa = 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 mol / L,当用 mol / L HCl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pKb = 14 – 9.21.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普陀三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2016年11月.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即c(NaOH)-c(HA)=[OH-]-[HA]-[H+] 从滴定终点误差的定义可得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3.8.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c≈0.1mol·L-1 稀则突跃小, 浓则? 浪费 例: 食醋中c(HAc)≈0.6mol·L-1 取25ml, 需滴定剂约150ml 粗测, 定量稀释至约0.1 mol ·L-1 取少量(4ml), 体积误差

碱标准溶液: NaOH 配制: 以饱和的NaOH(约19 mol·L-1), 用除去CO2 的去离子水稀释. 标定: 1.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r=204.2 pKa2=5.4, PP, 称小样, 平行3份. 2.草酸(H2C2O4·2H2O), Mr=126.07 pKa1=1.25, pKa2=4.29, PP, 称大样.

酸标准溶液: HCl (HNO3, H2SO4) 配制: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 H2SO4(18 mol·L-1)稀释. 标定: 1. Na2CO3, 270-300℃烘1hr, MO or MR+溴甲酚绿(△); 2. 硼砂(Na2B4O7·10H2O NaH2BO3+2H3BO3), 60%相对湿度保存, 防失水. pHep=5.1, MR.

滴定0.1mol·L-1 Na2CO3 指示剂的选择 (H2CO3:pKa1=6.38, pKa2=10.25) CO32- HCO3- H2CO3 pKb1=3.75 pKb2=7.62 sp1: pH=8.32 甲酚红+百里酚蓝 粉8.2—8.4紫 HCO3-参比,Et<0.5% 0.04mol·L-1, pH=3. 9 MO 参比:NaCl+CO2饱和 MR, MR+溴甲酚绿,△ 红(5.0)—灰(5.1)—绿(5.2) △pH=0.3 △pKb≈4 Et≈1% *c增大不改变△lgKa, 不影响第一突跃,但可增大第二个突跃; *MR+溴甲酚绿, 至红(pH5.0),x(HCO3-)≈5%; △除CO2,剩下NaHCO3 (pH≈8), 变绿. 冷却后再加HCl, 至pH5.0, x1≈0.25%; 再△, …..

0.1mol·L-1 Na2CO3 滴定曲线 (p112) 甲酚红-百里酚蓝 粉8.2-8.4紫 H2CO3 pKa1=6.4 ±0.5% M MR+溴甲酚绿 红5.0-5.2绿 N 3.9 MO 0 100 200 300 T%

3.8.2 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NaOH试剂中或水中含CO2 有机酸标定: PP CO32- HCO3- 对结果无影响! 测定HCl + NH4+中的HCl: MO,MR CO32- H2CO3 测得的 c(HCl)

测得的c(HCl) 2. 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CO2 2NaOH + CO2 Na2CO3 MO,MR:Na2CO3 + 2H+ H2CO3 对结果无影响! PP:Na2CO3 + H+ HCO3- 测得的c(HCl)

3. CO2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CO2 + H2O = H2CO3 99.7% 0.3% 转化慢, 变色不敏锐, PP为指示剂时,粉红色半分钟不褪为终点; H2CO3分解慢, 用MO为指示剂时剧烈摇动.

4. NaOH的配制与保存 配制: 浓NaOH(饱和, 含量约50%, 约19 mol·L-1)中Na2CO3沉淀除去; 保存: 浓溶液装在带碱石灰[Ca(OH)2]的瓶中, 从虹吸管中取; 稀溶液注意用橡皮塞塞紧.

3.8.3 应用示例 1. 混合碱的测定 (双指示剂法) NaOH Na2CO3 NaHCO3 V1 PP H2O NaHCO3 NaHCO3 V2 MO H2CO3 H2CO3 V1=V2 Na2CO3 ; V1>V2 NaOH+Na2CO3 ; V1<V2 Na2CO3+NaHCO3 ; V1=0, V2≠0 NaHCO3 ; V1≠0, V2=0 NaOH

磷酸及其盐的混合体系中, 可能含有 HCl H3PO4 H2PO4- HPO42- PO43- NaOH 1. 如何判断体系中的主要组分? 2. 如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2. 磷的分离与测定 P P2O5 H3PO4 MgNH4PO4 H3PO4 + HCl H2PO4-, MO n(P)∶n(HCl) = NaOH HCl 标液 c1V1 H3PO4 + HCl H2PO4-, MO n(P)∶n(HCl) = 1∶2

3. 少量磷的测定 (p130) 用过量NaOH溶解沉淀,再以标准HNO3溶液返滴. n(P) ∶n(NaOH)= 1 ∶ 24

4. 铵盐中氮的测定 (p128) 甲醛法 NaOH 4NH4+ + 6HCHO = (CH2)6N4H++ 3H++ 6H2O (pKb = 8.87) 指示剂? 预中和游离H+ PP 指示剂 ? MRMO PP

5. 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测定(蒸馏法) NaOH MR MO HCl MR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装置(实验讲义p289) 样品 空白 消化样品 浓H2SO4 2. 蒸NH3 CuSO4·5H2O K2SO4 1.安全管 2.导管 3.汽水分离器 4.塞子 5.进样口 6.冷凝管 7.吸收瓶 8.隔热液套 9.反应管 10.蒸汽发生器

6. 硼酸(H3BO3)的测定 NaOH 73 pKa=4.26 PP ?

第三章 小 结 3.1 酸碱反应的定义, 平衡常数的表示、活度与浓度;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体分布的影响(一元, 多元), 第三章 小 结 3.1 酸碱反应的定义, 平衡常数的表示、活度与浓度; 3.2 酸度对弱酸(碱)形体分布的影响(一元, 多元), 摩尔分数计算, 各种形体浓度的计算; 3.3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一元(多元)酸碱, 两性(类两性)物质, 共轭体系; 混合体系. 会写质子条件式, 了解精确式如何得来, 会用近似式和最简式; 3.4 酸碱缓冲溶液: 了解缓冲容量的概念(不要求推导公式), 会选择缓冲溶液并配制需要的缓冲溶液 (定量计算).

3.5 酸碱指示剂: 了解作用原理, 影响因素, 掌握常用指示剂(MO, MR, PP)的变色区间和变色点. 3.6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碱)滴定、 一元弱酸(碱)滴定过程中pH计算, 重点是化学计量点及±0.1%时的pH计算. 了解滴定突跃与浓度、Ka(Kb)的关系,一元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正确选择指示剂; 了解强酸与弱酸混合溶液、多元酸溶液能分步滴定或全部滴定的条件及指示剂的选择。 3.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标准酸(碱)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应用示例: 混合碱(酸)、P、N、H3BO3的测定。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 4.2 络合平衡 4.3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部分)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4.1 概述 4.2 络合平衡 4.3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4.4 混合离子的选择性滴定(部分) 4.5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4.1 概述 无机络合剂: NH3, Cl-, CN-, F-, OH- Cu2+-NH3 络合物 lgK1~K4: 4.1、3.5、2.9、2.1 lgK总= 12.6

有机络合剂 (p145) 乙二胺 - Cu2+ 三乙撑四胺 - Cu2+ lgK1=10.6, lgK2=9.0 lgK总=19.6

Ethylene Diamine Tetra Acetic acid EDTA : ·· 乙二胺四乙酸 (H4Y) Ethylene Diamine Tetra Acetic acid 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Na2H2Y)

EDTA: x-pH图 (P147) H6Y2+ H5Y+ H4Y H3Y- H2Y2- HY3- Y4- 5

Ca-EDTA螯合物的立体构型 3

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形成常数 lgK Na+ 1.7 Mg2+ 8.7 Ca2+ 10.7 Fe2+ 14.3 La3+ 15.4 Zn2+ 16.5 Cd2+ 16.5 Pb2+ 18.0 Cu2+ 18.8 Hg2+ 21.8 Th4+ 23.2 Fe3+ 25.1 Bi3+ 27.9 ZrO2+ 29.9 1

4.2 络合平衡 4.2.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  ) M + Y = MY K(MY)= K不稳=

多配位金属络合物 8

络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 Ki K 表示相邻络合物之间的关系 M + L = ML ML + L = ML2 MLn-1 + L = MLn 6 ● ● ● ● ● ● ● ● ● 6 MLn-1 + L = MLn K 表示相邻络合物之间的关系

酸可看成质子络合物 (p151) 7 *络合体系中离子强度较大, 用I=0.1的KaM 计算

累积稳定常数  [ML] =  1 [M] [L] [ML2] =  2 [M] [L]2 [MLn ]=  n [M] [L]n ● ● ● [ML2] =  2 [M] [L]2 11 [MLn ]=  n [M] [L]n

4.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M + Y = MY(主反应) 条件(稳定)常数 HY H6Y NY MOH M(OH)p MA MAq 4.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M + Y = MY(主反应) H+ HY ● ● ● H6Y N NY OH- MOH ● ● ● M(OH)p A MA MAq H+ OH- MHY MOHY 副反应 13 条件(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

1. 滴定剂的副反应系数 15 酸效应系数

例1 计算 pH5.00时EDTA的αY(H) (p156) 解: 16

EDTA的有关常数 Ka1 Ka2 Ka3 Ka4 Ka5 Ka6 K1 K2 K3 K4 K5 K6 β1 β2 β3 β4 β5 β6 离解 Ka1 Ka2 Ka3 Ka4 Ka5 Ka6 常数 10-0.9 10-1.6 10-2.07 10-2.75 10-6.24 10-10.34 逐级 K1 K2 K3 K4 K5 K6 1010.34 106.24 102.75 102.07 101.6 100.9 累积 β1 β2 β3 β4 β5 β6 1016.58 1019.38 1021.40 1023.0 1023.9 12

lgαY(H)~pH图 (p157) lgY(H) lgY(H)可查附录III.5 (p398) EDTA的酸效应系数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