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為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 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不管在藝術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樂均引起世人注目。 十九世紀具有國際聲望的作曲家哥梅斯(Carlos Gomes)即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義大利風情,包括一齣根據阿倫卡爾的《瓜拉尼人》寫成的歌劇。二十世紀的維拉洛博斯(Heitor Villalobos)也獲得國際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題和樂器為基礎。 對巴西民間藝術重新燃起的興趣,是與一九二○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同時發生的,在音樂方面為詩人小說家馬裡奧‧安德拉德所提倡。 巴西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森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週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采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食物:巴西國菜:烤牛肉 烤牛肉是巴西上層宴客的一道國菜,也是民間最受歡迎的一道菜。烤牛肉不加調料,只在牛肉表面撒點食鹽,表層油脂滲出,外面焦黃,裏面鮮嫩,有一種特有的香味。烤牛肉依部位有大腿、前臀尖、後臀尖、牛峰、牛排、裏脊等十多道,道道色澤不同,風格各異。你要吃什麽,服務員便削什麽到你盤中。 上國菜之前,先上若干道烤“小菜”:烤香腸、烤雞心、烤雞腿、烤豬脊、烤豬排……客人對這些菜最好淺嘗輒止,不要填滿了肚子,因爲這些菜只能算是“配角”,烤牛肉才是真正的“大牌”。所以有經驗的食客要等到香噴噴的烤牛肉出臺時才大開吃戒。 歷史:早在6,000年前巴西就有半游牧民族聚居,分佈於亞馬遜河一帶森林,他們主要是從事耕作活動,並且每隔一段時間遷徙。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王國的一部分。 隨著葡萄牙王國開始走下坡,1822年9月7日,攝政王佩德羅一世宣佈獨立,建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佩德羅二世被推翻,成立巴西合眾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巴西接納了超過500萬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移民。這一時期,巴西開始工業化。六十年代巴西發生軍隊政變,建立了軍人獨裁統治,直到1985年1月末才結束。
習俗:嘉年華會和足球運動 特色:雖然葡萄牙將宗教和語言帶到巴西,但這並不代表巴西文化的全部。那裡的土著印第安人、大量的非洲裔居民以及來自歐洲、中東和亞洲的移民都對巴西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巴西音樂特徵是種類多樣,充分體現了來自三個大洲的音樂元素,而且還有不斷創新或在舊有的音樂形式變化出來。桑巴舞在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是西班牙波利樂舞配上非洲的節奏與韻律的混合物。最著名的森巴舞藝術家要數米蘭達(Carmen Miranda)了,她熱情如火的氣質和水果頭飾的造型可說是無人不知。50年代紅極一時的巴薩諾瓦舞(bossa nova)比較柔和一些,經典歌曲如《The Girl from Ipanema》的風格都受到北美爵士樂的影響。受不同音樂元素影響的熱帶主義運動(Tropicalismo)在60年傳入巴西使森巴舞開始朝著電子音樂方向發展。在加勒比節奏音樂的影響下形成的蘭巴達舞(lambada)則在8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巴西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教堂的裝修都很富麗堂皇,但國內的宗教生活中同時也包容了印第安原始宗教、非洲宗教、非洲和天主教混合生的辛克萊教(syncretism),還有融合東方的神秘主義的卡德教(Kardecism),在巴西的白人裡非常盛行。在巴西的城市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教堂,還有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築。 人的主食是米飯(arroz)、黑豆(feijo)和木薯麵粉(farinha),通常會配以牛排、雞肉或魚肉。巴西的特色菜式包括moqueca(一種用菜油和椰子汁烹調的海鮮雜燴)、caruru(黃秋葵和其他蔬菜配以蝦、洋蔥和辣椒烹製而成)和feijoada(黑豆與肉一同煮成)。在巴西亞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穿著飄逸的白色裙子的婦女在賣 acaraj,其做法是將黑豆加鹽和洋蔥搗碎,再用油煎炸,然後夾上海鮮、木薯粉、乾蝦、辣椒和番茄醬即成。
影片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s7gmSmLug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