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报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开放教育试点专科 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介绍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特色 第一部分 专业特色 第二部分 办学条件 第二部分 办学条件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 第四部分 课程设置 第四部分 课程设置 第五部分 修业年限 第五部分 修业年限.
Advertisements

第 3 章 测绘项目和测绘市场管理制度 3.1 测绘项目管理制度 测绘项目技术管理主要从技术立法、技术基础设施 建立、技术业务及质量保障、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先进 设备使用、推广等几方面加以规范和管理。对此,测绘 法律法规对建立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制定测绘技术规 范和标准、坐标系统选择、测绘质量监督管理等内容作.
林靖皓. 企業傳統與發展 經營與銷售理念 願景 行銷策略 同為燒烤店比較 服務人員行銷方法 SWOT 店面分鋪.
物流运输管理.
廿一世紀的輪廓 朝陽科技大學 嚴國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沈文华 2012年12月.
专题讲座 台湾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11年1月,台湾海峡
专题五: 创业能力的培养.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让子弹飞》电影行销 指导教师:杨光超 报告人: 代小同.
跟著媽祖遶境去-白沙屯媽祖文化 國立聯合大學&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古鎮清
三十年來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 包淳亮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指導老師:張志華 學生:林啟任 班級:資管大一 (原班級:資管1C)
淡江大學 管理科學學系 經營管理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甄試招生
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药物制剂13级2班:孙超.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工作的四大要素: 环境-能力-服务-领导力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解析 机械产品审查部 李燕霞
服 装 品 牌 市 场 调 研 谢 永 强.
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專院校 之SWOT分析及策略研擬
职业生涯规划 谢 雪 儿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日语 学号:
第三讲 会展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节 题材的初选.
2014年上半年全市 女职工工作总结 2014年8月 扬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小组成员:涂玉培、李山松、潘翠丽、郭丽丽、黄统一、宋艺嫚、靳丹、苏梦珂、张宝、夏军、王帅
新型现代应用文写作教程.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重春 2010年6月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选题方法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重春 2010年6月.
落实全会精神 推动创新发展 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主任 沈立群.
石小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二OO七年一月
贵府99企划.
走进物联网世界.
对人口基金第七周期项目的理解以及制定工作计划
第一章 考点精讲 第1课时 湖南师大附中 高二地理备课组.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建设方案汇报 汇报人:陈建民 项目主持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 理》 (七年级上册) 简 介
? 新中国这时进入 社会主义社会了吗? 开国大典.
主办单位:西城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第十章 报关.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规划 前海CBD:打造前海CBD是深圳市在改革开放后下一个30年的发展目标。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前海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围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高端服务业。 黄智.
第八章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服务热线 :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行程 服务热线 :
台商回流拚研發 謝祥偉 李中浩 羅崑源 瞿嵩洋 1.
放飞梦想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 学校: 专业:
东风汽车营销战略分析 小组成员:.
——浅谈我国医药行业未来面临的环境机 遇与环境威胁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管理业务流程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第四节 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成
第五章 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
第五章 旅游景区项目管理 案例引入:【“刘三姐”盘活桂林山水】
個人簡介: 游焜智 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畢業 現就讀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 96年地方特考三等教育行政及第
双汇 开创中国肉类品牌 17号 林树婷.
广东地区海关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对外宣讲会
香港港口分析.
南宁市利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2015年8月.
组长:黎海云 小组成员:蔡小凤 刘艳华 黄诺怡 莫丽华 元嘉韵 李洁湄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营销1331 刀颖.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第4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房地产开发项目定位的含义、客户定位、产品定位和形象定位;
文化創意產業- 以原住民手工藝坊為例 芽檬文物工作坊
連鎖咖啡店之經營管理 及行銷研究─以85度C為例
第8章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 《实用电子商务》教学组.
商圈理論與應用 期末報告 商家:3皇3家 組員:郭譯嫻4960T076 洪嘉霙4960T080.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電子系學生核心能力(四技航電組) 本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如下: 1.具有整合與組織電子理論和專業知識來分析、表達問 題之能力。
九留飄香,份份美味 – 九份 ※ 指導老師: 黃秀婷老師 ※ 專題學生: 杜佳穎、李珮婕、王予璇 ●內容: ●研究動機與目的:
太阳和月球 第三章 第三节.
統計學期末報告 指導老師:蘇明俊 組員名單: 陳怡君 陳盈璇 陳俐如
王燕凌 广东省RFID公共技术支持中心 2008年3月1日 香港
【房屋仲介的行銷研究-以台灣房屋平鎮中豐店為例】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监察部:刘辉 2011年8月.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普查与征集技术方案 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报告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报告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基础知识 第三章 国内外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第四章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第五章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第六章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分析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研究对象 1.2 报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报告研究内容 1.3.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1.3.2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3.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1.3.4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对策

1.1 项目研究对象 本报告通过对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华中五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势,以及现代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探讨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规划。

1.2 报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方法 1.2.1.1 PEST分析法 1.2.1.2 SWOT分析法 1.2.1.3 统计分析法 1.2.1.4 比较分析法

1.2.1.1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法,PEST分别代表了四种类型的环境,P代表政治环境,E代表经济环境,S代表社会文化环境,T代表技术环境。

1.2.1.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这是行业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S代表优势、W代表劣势,O代表机会,T代表威胁。

1.2.1.3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主要是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1.4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将华中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与国内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较好的企业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到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2.2 技术路线 本报告采用的技术分析路线,遵循了一般行业分析的模式,主要技术路线如下:首先是对国内外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随后对影响仓储物流行业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发展中即将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作更详细地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1.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早在1962年,管理学大师Peter F.Drucker就指出:“物流是企业成本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是管理的黑暗大陆”。华中五省情况正是如此,物流观念淡薄,物流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认识华中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存在问题,并寻求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报告研究内容 1.3.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1.3.2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3.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1.3.4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对策

第二章 仓储物流行业分析基础知识 2.1 仓储物流的概念 2.2 仓储物流的特点 2.3 仓储物流行业类型

2.1 仓储物流的概念 仓储物流是微观物流的一种,指的是物质从进入仓库到被重新发出这一阶段的运动过程。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物流,仓储物流的高效运作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物流界的重视,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业务人员、仓储物流信息以及仓储物流环境。

2.2 仓储物流的特点 2.2.1 承上启下,中转蓄势 2.2.2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2.2.3 业务多样,流程复杂

2.2.1 承上启下,中转蓄势 仓储作为物流中间环节,起于收、终于发,其前端和末端都与运输过程动态衔接,作为与运输并列的物流大支柱环节,其承上启下居中调整的特色更为突出。

2.2.2 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物质入库后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态储存状态,但并不能说仓储物流是一个完全静态的过程。物质不时经历着翻、倒、检查抽检、加工维护等动态环节,因此仓储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

2.2.3 业务多样,流程复杂 进入仓储物流系统后,物质要经过收、检、储、倒、发等作业流程。其间要经过单据处理、装卸运输、码垛毡垫、保管维护、包装加工等业务程序的流转,管理手段复杂,这也是仓储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环节的重要特点。

2.3 仓储物流行业类型 2.3.1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储物流 2.3.2 存储中心型仓储物流 2.3.3 物流中心型仓储物流

2.3.1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储物流 配送中心型仓储物流,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下游。储存物品的品种较多、周期短。一般采用“门到门”的汽车运输,作业范围较小( 200—300公里) ,为本地区的最终客户服务。有时,配送中心还有流通加工业务,如钢材的定制加工,食品由大的运输包装改为小的零售包装。其应具有强大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少批量的拣选和配送功能。如: 闻名全球的沃尔玛配送中心,利用GPS 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送; 深圳的华润万佳配送中心,日均处理能力达20 万箱,辐射范围广,配送半径为300 公里。

2.3.2 存储中心型仓储物流 存储中心型仓储,以存储为主的仓库,即对物品进行保存和管理。为有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将企业独自承担的安全储备转为社会承担的公共储备,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促进企业逐步形成零库存的生产物资管理模式。如: 星太平创仓储物流有限公司采用管理新模式,客户通过公司公布的网站随时查阅所托运货物的数量、种类、储存的位置,发往哪个国家和地区,发货的数量、船只装载等信息,了解货物托运及运输的全过程。

2.3.3 物流中心型仓储物流 物流中心型仓储,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指在流通阶段对商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再包装等作业活动,一般为大型制造厂的成品库。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上、中游,是制造厂仓库与配送中心的中间环节。如: 青岛海尔在天津建立的仓库,海尔的产品通过这个物流中心型的仓储送往各地的配送中心。 存储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都是自营或代客户保管和运输物品的场所,所谓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少批量的拣选和配送,是相对而言的,有时三者也复合在一起,仅仅是比例不同。

第三章 国内外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3.1 国外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3.2 国内仓储物流发展概况

3.1 国外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3.1.1 物流服务的拓展 3.1.2 仓储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3.1.3 仓储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3.1.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3.1.5 电子物流发展

3.1.1 物流服务的拓展 仓储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3.1.2 仓储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仓储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1.3 仓储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3.1.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3.1.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3.2 国内仓储物流发展概况 3.2.1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3.2.2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3.2.1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与国外仓储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2.1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5)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

(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5)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 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3.2.2 我国仓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3.2.2.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 化方向发展 3.2.2.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 化方向发展 3.2.2.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 3.2.2.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 提高

3.2.2.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来自企业生产效率、效益提高的要求。许多现代大型企业正向着原料、加工、销售三地分离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获取便宜的原材料、实现低加工成本、创造最佳的销售利润,三地分离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这使物流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与此同时,现代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信息领域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沟通能力,这既支持了扩展物流范围,也使物流活动的效率越来越高。企业集团化是物流产生效率、产生利润的保证。

3.2.2.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 物流与运输之所以关系密切,就在于早期物流服务的功能较单—,一般只解决运输问题。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将搬运、装卸、仓储、通关、保险等纳入进来,但还是围绕运输进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物流活动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其功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逐渐出现了产品的异地简单加工、组装、包装、标志印刷等流通加工功能,以及配送、代销、分拔等以配送中心为依托的新功能;由于物流功能的不断增加,使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物流所创造的价值也逐渐丰富,不仅继续创造着与运输直接相关的价值,而且还创造了与生产、流通相关的增值价值。物流服务正在向着优质化、全球化方向快速发展。

3.2.2.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流数量增加和物流速度大大加快。国外物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技术格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子物流信息系统,将政府、企业和货主涉及运输、商贸、海关、检验等物流信息及运输企业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整合运输市场,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

第四章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4.1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4.2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4.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SWOT分析 4.4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4.1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华中五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8 年,华中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9万亿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商品流通总量迅速扩大,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华中五省物流业迅速发展,但与物流业相对发达的沿海区域相比相差甚远,与中部崛起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4.1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首先,华中五省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并未达到中部崛起的要求。例如,没有城市和物流的合理规划;港口、航道及其他运输资源未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标准化建设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都不到位;没有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的准备,从而不能扩大物流需求,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4.1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其次,从物流供给方面来看,大多数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是不能够满足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企业的物流需求的。随着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观念中的根深蒂固,神龙、武钢等这样的大企业需要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而湖北、湖南虽拥有一批物流龙头企业,但整体来看仍存在小、散、乱的状况,提供的也只是低层次的物流服务,特别是缺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就导致很多大企业的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处于竞争劣势,不利于湖北在中部的崛起。

4.1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最后,华中五省的物流需求仍处于传统产业结构的分割之中。具体看华中五省城市圈的城市产业构成,会发现圈内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武汉、长沙等城市首位度过高,城市圈出现断层结构,不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

4.2 华中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4.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基本特征 4.2.2 影响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环境 分析

4.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基本特征 4.2.1.1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 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4.2.1.1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 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4.2.1.2 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 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4.2.1.3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4.2.1.4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 度重视

4.2.1.1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被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速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4.2.1.2 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3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集团等。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华中五省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4.2.1.3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华中五省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储运设施方面,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 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4.2.1.4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8月,国家经贸委决定建立现代物流工作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以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并确定中国邮政等34家企业为现代物流工作重点联系企业。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最新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内容。交通部也发布了《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

4.2.2 影响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4.2.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分析 4.2.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 分析 4.2.2.2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4.2.2.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社会文化环境 分析 4.2.2.4 仓储物流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4.2.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各级政府逐步把发展现代物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国家在“十五”规划中,第一次将物流列入发展的重点。为了切实推动中国物流的发展,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其他几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从政府的角度下发的第一个有关物流发展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为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2.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与此同时,交通部为加快物流发展也颁发了《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物流服务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为促进国际贸易及物流的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原外经贸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试点设立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在市场准入和审批程序方面做了规定,以起到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的整顿和规范作用。

4.2.2.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根据规划,武钢在“十一五”期间,将逐步形成江南青山钢铁制造基地及江北钢材深加工基地,到2010年,年产钢1500万吨以上,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冷轧硅钢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主要的汽车板生产基地。因此,可以依托武汉发达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长江航运的优势,以武汉为中心,以鄂州和大冶为两翼,开展钢铁及相关燃料和原材料的专业物流。同时目前,钢铁成本的15%都在流通环节,整合钢材市场,用信息化提升钢材生产、销售的物流水平,有望将流通成本压缩到7%-8%,将大幅度降低钢材价格,促进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4.2.2.2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甚至全华中地区经济全局都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现代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现代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能力与带动效应。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促进华中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2.2.2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以山西省为例,据山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公路线路年末里程l 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93公里。山西公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其产业战略性的调整,在大运高速公路沿线8个地市形成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产业园,农业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区蓬勃发展的态势,促进了山西省城镇化发展,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2.2.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要实现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先进的流通体制,必须发展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以规模化改变传统的零散流通方式,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集中流通方式,以网络化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连锁经营网络和采购配送网络;以连锁化推进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体制建设。有效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 首先,现代物流可将社会上众多的闲散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通过其专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则可从另一个高度上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整体物流效率。其次,现代物流有助于缓解城市及省际交通压力。通过其专业技能,加强运输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用合理的运输方式,组织共同配送、货物配载等,可减少城市内部及城市之间车辆运行数量,减少车辆空驶、迂回运输等现象,解决由于货车运输的无序化造成的交通混乱、堵塞问题,缓解交通压力。由于车辆运输效率的提高,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2.4 仓储物流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取得重大突破。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国内10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支持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0%,大型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达90%以上。此外,条形码、智能标签、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扩大。中国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参与物流信息化运作,移动电话成为获取物流信息的便捷通道。 物流的信息平台将主要包括行业网站、物流业务管理系统、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内部办公系统、呼叫中心系统。适时嵌入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 系统、供应链管理(SCU)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1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F(射频技术J系统、条形码技术、智能标签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物流数据库等数码信息技术服务功能。

4.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SWOT分析 物流业在中国逐渐升温,这对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对生产及流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大有好处,但是物流业的升温过程也是风险积聚的过程。为了避免物流业升温过程中的盲从和泡沫,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物流业所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这样才可以使物流行业向理性的方面发展。

4.3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SWOT分析 4.3.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的优势 4.3.2 物流行业的劣势 4.3.3 物流行业的机遇 4.3.4 物流行业的威胁

4.3.1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的优势 4.3.1.1 物流运作是需要一定的载体的,而华中地区的物流设施设备尽管并不十分先进,但却拥有丰富的资源,也就通常我们说所的本土优势,这种优势会体现出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3.1.2 物流的网络性极强 华中区域乃至全国物流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这些物流公司的前身都是其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如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来的物流企业,该类优势就体现在拥有大量现成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专用设备、面积较大的库区园地和完善的管理机制,而且对本土的市场更加熟悉,且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无疑提高了外资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门槛。 4.3.1.3 文化底蕴优势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本土优势的体现,国内物流企业更易于了解顾客的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国外企业在这方面则需付出更多。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优势。

4.3.2 物流行业的劣势 4.3.2.1 信息技术水平落后 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信息功能不够完善,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配置资源的企业还不多,信息化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4.3.2.2 发展时日尚短 我国的物流是近几年才热起来的,华中地区更是如此。物流被社会所重视并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的时间并不长,还无法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4.3.2.3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仓储物流行业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专业知识缺乏,而真正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人员可谓凤毛麟角,对物流配送缺乏经验,理论严重滞后,我国在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导致了专业物流人才非常缺乏。

4.3.2 物流行业的劣势 4.3.2.4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在其业务部门的人员配置上,在市场开发、广告宣传等方面力量薄弱,许多客户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而非通过市场获得,而且过分依赖于少数大客户,如果这些客户流失,将对其业务造成严重影响。 4.3.2.5 物流业渠道不畅 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互联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4.3.3 物流行业的机遇 4.3.3.1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呼唤着商品实物流通的配套发展,物流业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柱;电子商务送货的功能由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企业将成为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向用户进行实物供应的最集中、最广泛的供应者。 4.3.3.2 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增长所带来的良好条件 经济不断增长,必然会带动一些企业的发展,这可以说是互动的,就像经济带动力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物流行业也会促进经济更上一个台阶。

4.3.3 物流行业的机遇 4.3.3.3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部门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诸如,重点培育和扶持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物流企业获取国际货代资格,并进入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在土地用地政策方面,用电政策方面还有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可以说,是物流行业一个很大机遇。 4.3.3.4 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 以供应链为中心,发展现代物流。所以一定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制定好供应链管理。

4.3.4 物流行业的威胁 4.3.4.1 人才培养跟不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 市场的需求使得物流业不得不努力飞速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拥有专业物流知识的人会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所以一定要大力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4.3.4.2 法律未健全所留下的威胁 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我们一要注意避开可能会潜在存在的威胁。

4.3.4 物流行业的威胁 4.3.4.2 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 我国加入WOT后,国外物流企业纷纷看好我国物流市场,不仅已有部分世界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先期进入了华中区域市场,更多的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陆续进军我国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企业的巨大挑战。

4.3.4 物流行业的威胁 由此可见,物流行业如果要发展的好也只有依靠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把它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物流行业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4.4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4.4.1 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体系的落后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市物流企业规模小而散,大部分老的工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体系,由于管理粗放,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均在20 % - 30 % ,如湖南晶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复合硅袋和防伪商标两种产品,物流环节成本分别占产品总成本的24. 4 %和34. 1 %。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仅为10 %左右。除了湖南省如此,华中地区其他省市同样存在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4.4.2 物流设备老化、手段落后,其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由规模比较小的运输、仓储、货代、联运企业转化而来,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另外信息技术也比较落后,物流的信息管理技术等先进的物流技术掌握和使用还非常少,从而影响物流业的发展。

4.4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4.4.3 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物流法律环境不健全 一些物流企业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激烈,现代物流属于较新领域,各方都在探索前进,这里面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还没有严格的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的时候,造成物流系统的运作不规范,特别是有些物流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而不择手段,超过自己的营运能力,导致运送质量下降,给顾客带来损失,经济纠纷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受利益驱驶,物流热迅速升温,一时造成物流领域无序竞争激烈,相互杀价,挫伤了一些物流企业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4.4.4 物流人才十分匮乏 目前多数物流企业在知识、人才方面确实储备不足,需学习相关知识。就专业人才看,多属“摸着石头过河”,专业型人才缺口大,急需补充。虽然讲授物流知识的培训机构近几年开始出现,书店里介绍物流知识的书也开始多了起来,在大专院校也开始设置物流专业课程。但是这些人仍处于培训阶段,而且即便通过培训,这些人才多数还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马上担负现代物流管理工作。

第五章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5.1 华中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5.2 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5.3物流提供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5.1 华中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现代物流在华中地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仅以湖南省为例,据调查, 2008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080.59亿元,增长19.8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65%,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物流总费用的构成为 (1)运输费用11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5%,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2.97%。其中:铁路运输费用114.49亿元,增长4.11%,占运输费用的10.39%;道路运输费用971.54亿元,增长16.00%,占运输费用的88.16%;水上运输费用14.78亿元,增长3.87%,占运输费用的1.34%;航空运输费用1.11亿元,增长6.73%,占运输费用的0.10%;管道运输费用0.08亿元,占运输费用的0.01%。 (2)保管费用71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3%,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4.53%。其中利息费用433.44亿元,增长31.43%,占保管费用的60.32%;仓储费用123.63亿元,增长25.55%,占保管费用的17.21%;保险费用10.18亿元,占保管费用的1.42%;物品损耗费用32.00亿元,占保管费用的4.45%;配送费用37.82亿元,占保管费用的5.26%;流通加工费用26.18亿元,占保管费用的3.64%;包装费用30.54亿元,占保管费用的4.25%;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11.64亿元,占保管费用的1.62%;其他保管费用13.09亿元,占保管费用的1.82%。 (3)管理费用260.07亿元,增长19.7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50%。

5.1 华中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华中其他省市社会物流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长,给仓储物流行业带来无限商机

5.2 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基本还属于比较简单的仓储、运输功能。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外包业务项目最多的是仓储保管,比例达到70.6%,其次依次是中转运输和市内配送以及代为报关;再次是物流信息管理,然后依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原料质检、代结贷款、包装加工和条码采集。未来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首先是物流过程管理,比例高达约79%;其次是物流信息管理;再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市内配送和代为报关,比例都较以前有了40%,再往后是条码采集、仓储保管,中转运输和包装加工,最后是原料质检和代结贷款。由此可见,生产、销售企业对高层次物流的追求,在客观上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5.3物流提供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现实情况是,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一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难以从物流提供商处得到满足。目前华中区域乃至全国还未出现市场占有份额超过2%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地域性局限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市场纷争格局已经出现,部分传统物流企业正在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国际物流巨头借助WTO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所以,未来的物流市场将异彩纷呈。

第六章 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对策研究分析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即物流业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它的发展,涉及跨产业、跨部门合作,需要对旧体制下的运行机制、运行方式进行彻底改造,优先解决其外部不经济问题。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主要不是靠某些企业的成长、或者靠引进国外技术就能够发展起来的。而必须有行政和法制的强制,政策的引导,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从华中地区当前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6.1 科学系统地制订华中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制度 建立权威的物流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划,改变物流发展和管理的自然状况。从华中地区情况来看,有必要在现有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基础上扩大和延伸职能,组织制订科学的物流政策,对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市商贸流通的交通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配送服务的资源能力和设施设备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协调,促进现代物流的全面发展。

6.2 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 根据全国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及时制定华中区域各省市区域物流发展规划,规划近期及到2020 年各省市物流发展。以湖南省为例,可依据“大物流”的思路,重点建设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以长株潭为中心,辐射全省;以怀化为中心,辐射西南;以衡阳为中心,辐射湘南;以岳阳为中心,辐射洞庭湖乃至湖北;要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区域物流城市群,使其成为国内重要的物流二级枢纽,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

6.3 积极培育物流服务市场 现在国外理论研究文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字眼—Outsourcing ,这是一个新词,意思是将部分成本高效率低的业务剥离转为外包,这也是国外企业管理的新动向。华中地区各省市应该通过宣传、培训,特别是对大型工业企业、流通企业领导的培训,提高广大工商企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整体物流成本”观念,自觉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经营模式,剥离成本高效率低的物流业务,走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同时,要鼓励物流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多样化,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以创造更多的服务需求。

6.4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主导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主导, 培育一批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 特别是优强的物流企业, 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华中地区各省市应以交通运输集团为龙头,以公路主枢纽为依托, 联合铁路、民航, 组建自己的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货运、物资企业只有抓住当前的机遇,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行有效转型, 组建现代物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5 加快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物流行业标准 加大条形码的普及力度,特别要加大对不使用条形码或使用假码、条形码印制质量低劣的企业的查处力度;做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围绕各种运输方式、装备、器具等标准,建立一批物流设备地方标准。对国家标准没有涵盖的领域,要积极引进、采用或推荐国际通用标准,将国际先进标准转化为适合各省实际的地方标准。积极争取将地方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初步建立以国家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结合的物流设备、器具标准体系,要以物流信息化为核心,吸收交通运输、铁路、海关、信息产业等现行的国家信息分类标准,制定有关配套标准,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进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包装、标识的标准化,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6.6 加速现代物流业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推进物流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来抓 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高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等多种渠道,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综合理论与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学习与境内外考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现代物流技术和熟悉物流管理业务的各层次的专业人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步伐。“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这已成为各国经济界人士的共识,也是当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华中地区现代物流的规划与运作,只有与国际接轨,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应该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物流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加快和促进华中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 随着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进入了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仓储物流行业规模和活动范围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扩大,于是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领域被称作经济活动中最后的“黑暗大陆”,是继资源节约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华中地区作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和交通枢纽,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调整,流通体制的改革,沿海经济区的崛起,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其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下降,因此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物流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促进城市经济良性循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本报告在分析了现代物流理论发展沿革和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具体描述了华中区域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其发展特点提出了有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