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病毒 (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二十章 XUT School of sciences 第一节 抗病毒药 一、概述  多数流行性传染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  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 80 年代初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所 致的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第 29 章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 RNA 病毒。 分类 RNA 肿瘤病毒属 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泡沫病毒属 动物与人类泡沫病毒.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艾滋病专题 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 “AIDS” 中文名称, AIDS 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后引起的一种致 死性传染病。 HIV 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机体 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 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 ( Herpesvirus ) 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链 DNA 病毒。 已发现有 100 多种,分 3 个亚科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 EB 病毒 Herpes 来源于希腊 词语 “herpein” (意为 爬行、蠕动) why ?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分三科 肿瘤病毒亚科 : 一些动物白血病病 毒、人类嗜 T 细胞病毒等 慢病毒亚科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属之 泡沫病毒亚科 概念:指一类含有逆转录酶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 种类 :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 )免疫缺陷病 2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3 )自身免疫病等.
病 例 1 . 39 岁男病人,因全身皮疹、瘙痒 1 个月,伴高热而入院。患者 于 1 个月前在两手指、足趾端出现诱因不明的红色斑疹、瘙痒, 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及面部。曾按 “ 皮肤过敏 ” 治疗 10 d 无效。体 格检查:体温 39 . 3 ℃,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尚佳,无消瘦。两 颈侧、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
艾滋病知识与预防 授课人:黄友连 封开县长岗镇初级中学. 一、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语缩写 AIDS 。 1981 年在美国首次注射 和被确认。曾译为 “ 爱滋病 ” 、 “ 爱死病 ” 。 分为两型: HIV-1 型和 HIV-2 型,是人体 注射感染了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逆转录病毒及其他病毒. 教学目的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学特性 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致病性、免疫性。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疱 疹 病 毒 疱 疹 病 毒. * 共同特点 1. 形态结构:球形, nm , 核心 为线性双链 DNA ,衣壳为 20 面体立体对 称,有包膜及包膜刺突。 2. 除 EBV 外,均可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 复制,产生明显 CPE (如多核巨细胞 等),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人类疱疹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常见致病病毒.
艾滋病及其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人类疱疹病毒.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24章 疱疹病毒 herpesviruses, H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 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 的RNA病毒。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病毒学概述.
四、微生物检验 HSV感染已有疗效显著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临床上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一)标本采集 一般采集病损皮肤粘膜的拭子。新鲜水 疱液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可用棉签吸取残 存的水疱液后,用力擦拭病损部位的基底 部,以采集感染的上皮细胞。HSV能在病毒.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AIDS).
HIV病毒与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 贺政新.
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 HHV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艾滋病的相关临床检验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全鑫.
肺结核.
Other viruses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1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2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3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徐州局卫检处.
Human Herpes viruses(HHV) 一群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
教学要求 熟悉人类疱疹病毒的分类,共同特点,HSV,VZV的致病性。 了解CMV、EBV及人疱疹病毒6型,7型与8型的致病性。
疾病学基础——疱疹病毒 演讲人: 组员:周林燕 贾旭艳 王梦丽 陆梦瑄.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32章 疱疹病毒.
水痘和带状疱疹.
糖尿病流行病学.
病毒感染与免疫.
Retrovirus.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idae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22章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十二章 人类疱疹病毒 Herpesvrius
癌基因、抑癌基因 与生长因子 Oncogenes, Anti-oncogenes and Growth Factor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见致病病毒 (二)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感染方式 四、分类特点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 结构:核酸——双链DNA、不分节段 衣壳 披膜——非对称性结构 包膜——刺突(依不同病毒而异)

单纯疱疹病毒 (电镜)

包膜蛋白 包膜 衣壳 批膜 双链DNA 疱疹病毒结构模式

培养特性 动物接种:按病毒类型而异 细胞培养:以人二倍体细胞为主 感染细胞多出现明显病变 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多核巨细胞

感染方式 增殖性感染: 病毒增殖,宿主细胞破坏 潜伏性感染: 病毒不增殖,受激活后转成增殖性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与亚科  疱疹病毒亚科:宿主范围变化大;在细胞培养中繁殖 传播快,破坏感染细胞;可在神经节 中建立潜伏感染。包括HSV-1、HSV-2、 VZV。  疱疹病毒亚科:宿主范围较窄;病毒复制周期长;在 细胞培养中繁殖慢,经常形成巨细胞, 易建立携带状态培养。病毒可在分泌 腺、淋巴组织、肾组织内潜伏存在。 包括HCMV、HHV-6、HHV-7。  疱疹病毒亚科:宿主范围最窄,局限于自然宿主;在细 胞培养中可引起溶细胞性感染;病毒在 淋巴细胞中可潜伏存在。包括EBV、 HHV-8。

人类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型别 名称 所致疾病 HHV-1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龈口炎、唇疱疹、角、结膜炎、脑炎、甲沟炎 型别 名称 所致疾病 HHV-1 单纯疱疹病毒 I 型 龈口炎、唇疱疹、角、结膜炎、脑炎、甲沟炎 HHV-2 单纯疱疹病毒 II 型 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宫颈癌? HHV-3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肺炎、脑炎 HHV-4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HHV-5 巨细胞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包涵体病、肝炎 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婴儿畸形 HHV-6 婴幼儿急疹、间质性肺炎、骨髓抑制 HHV-7 不明确 HHV-8 Kaposi肉瘤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抗原结构 四、分型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 结构:核酸——双链DNA、不分节段, 包膜——含10种糖蛋白,其中gG 具型特异性

单纯疱疹病毒 (电镜)

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 范围广(家兔、豚鼠、小鼠、鸡胚等) 2、细胞培养:多种原代、传代细胞 * 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 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形成多核巨细胞

抗原结构 包膜抗原: gB、 gC、 gD、 gE、 gG、 gH、 gI、gJ、 gL、 gM、 gG 型特异抗原,区分HSV-1、HSV-2 gD 可诱导中和抗体

分型 HSV-1 HSV-2

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免疫性

传播方式 HSV-1:直接接触、飞沫传播 HSV-2:性接触传播

所致疾病 HSV-1: 原发(再发)感染:龈口炎、疱疹性角结膜炎 皮肤疱疹、甲沟炎、脑炎 先天感染:流产、早产、畸形 HSV-2: 原发(再发)感染:生殖器疱疹(宫颈癌) 先天感染:新生儿疱疹

唇疱疹

疱疹性齿龈炎

免疫性 体液免疫:阻止血行播散 细胞免疫:清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水疱液、唾液、脑脊液、 角膜刮取物、阴道拭 检测方法:病毒分离:接种易感细胞 血清学诊断:抗原测定(IFA) 病毒核酸测定:PCR

防治 疫苗:无 * 医护人员自身保护(戴手套) ** 新生儿——剖腹产 治疗:抗病毒剂(无环鸟苷)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形态与结构 类似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电镜)

培养特性 1、实验动物接种不敏感 2、细胞培养以人胚纤维母细胞为主 病毒增殖缓慢 病变呈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形成多核巨细胞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免疫性

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播 所致疾病 水痘: 带状疱疹:(潜伏感染)

水痘

带状疱疹

免疫性 可形成一定的保护性免疫,但不 能阻止潜伏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疱疹基底部组织 检测方法:涂片镜检:嗜酸性包涵体

防治 疫苗:减毒活疫苗 治疗:抗病毒剂(无环鸟苷)、对症处理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复制特点

形态与结构 球型,有包膜,衣壳20面体对称 单正链RNA,二聚体

复制特点 含RNA依赖DNA多聚酶 形成DNA复制中间体 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基因组

逆转录病毒科的亚科 逆转录病毒科 人类逆转录病毒 RNA肿瘤病毒亚科 HTLV-1、HTLV-2 慢病毒亚科 HIV 逆转录病毒科 人类逆转录病毒 RNA肿瘤病毒亚科 HTLV-1、HTLV-2 慢病毒亚科 HIV 泡沫病毒亚科 人泡沫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流行病学 一、感染人口数 二、感染区域 三、感染人群的分布

感染人口:45,881,357 (2004/2/26/14:21) http://www.med.sc.edu:85/lecture/hiv-world.htm

270000 500000 890000 210000 560000 6700000 22000000 1400000 12000 分布范围:192个国家、地区

全球HIV感染人口分布状态 地区 感染人口 女性比例 北美 890,000 20% 南美 1,400,000 20% 地区 感染人口 女性比例 北美 890,000 20% 南美 1,400,000 20% 西欧 500,000 20% 东欧/中亚 270,000 20% 东亚/太平洋 560,000 15% 南亚/东南亚 6,700,000 25% 澳洲 12,000 5% 北非/中东 210,000 20% 南非 22,000,000 50%

HIV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病毒复制过程 三、培养特性 四、抵抗力 五、分型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 结构:核酸——两条单正链RNA形成二聚体 3个结构基因 6个调控基因 衣壳——P24、P17、P7蛋白 包膜——糖蛋白gp41、gp120

HIV基因结构

HIV的结构基因与编码产物 基因 编码产物 功能 gag 核壳蛋白前体 P24 核壳主要结构蛋白 (53KD) P17 包膜内衬蛋白 基因 编码产物 功能 gag 核壳蛋白前体 P24 核壳主要结构蛋白 (53KD) P17 包膜内衬蛋白 P9 富含脯氨酸蛋白 P7 RNA结合蛋白 pol 酶蛋白前体 P66 逆转录酶 P51 逆转录酶 P32 核酸内切酶 ? 蛋白水解酶 env 包膜蛋白前体 gp120 CD4结合蛋白 (gp160) gp41 蛋白水解酶

HIV的调节基因与编码产物 基因 编码产物 功能 tat P14 转录活化因子 rev P18 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基因 编码产物 功能 tat P14 转录活化因子 rev P18 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vif P23 病毒感染因子 nef P27 复制抑制因子 vpu P16 病毒装配因子 vpr P15 病毒复制增强因子

包膜 外膜蛋白 RNA+RNA逆转录酶 衣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GP120 衣壳 GP41 包膜 蛋白酶 RNA 逆转录酶 核酸内切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电镜)

CD4 HIV 融合受体 病毒RNA 宿主染色体DNA 病毒cDNA HIV复制过程

HIV的复制(电镜) 成熟病毒 病毒出芽

出芽病毒 HIV的复制(电镜)

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黑猩猩、恒河猴 2、细胞培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抵抗力 1、弱、56。C 30min灭活、室温存活7d 2、化学消毒剂敏感 (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 0.3%H2O2灭活)

分型 血清学分型:HIV-1、HIV-2 嗜性分型:NSI毒株、SI毒株 基因分型: HIV-1M组(A-J,10型) HIV-1O组(O型)

HIV的致病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致病机制 四、免疫性

传播方式 1、血液传播 2、性生活传播 3、垂直传播

所致疾病 1、HIV初期感染 2、 HIV潜伏感染 3、AIDS相关综合症 4、AIDS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分 期 表 现 HIV初期感染 50%出现急性感染症状、血清抗体阴性、 分 期 表 现 HIV初期感染 50%出现急性感染症状、血清抗体阴性、 (?—10年) 淋巴细胞抗原反应阳性、PCR测定原病毒序列 HIV潜伏感染 血清抗体阳性、无临床表现 (2—10年) ARC 发热、腹泻、疲劳、盗汗、体重、淋巴结病 (2—3年) CD4+细胞、DTH反应、高丙球血症 AIDS CD4+细胞<200/µl、出现机会性感染、肿瘤 ( <2年)

HIV初期感染 HIV潜伏感染 ARC AIDS CD4+T细胞 抗gp41 抗p24 病毒含量 (年) ?—10 2—10 2—3 <2

致病机制 1、病毒直接损伤 2、感染后免疫损伤 3、免疫紊乱与免疫缺陷 4、机会性感染

病毒直接损伤 病毒引起的细胞融合导致细胞死亡 病毒DNA积聚诱导细胞死亡 病毒蛋白产生细胞毒作用 病毒蛋白诱导细胞凋亡

感染后免疫损伤 CD8+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病毒超抗原作用 NK细胞的杀伤作用

感染后的免疫紊乱与缺陷 T细胞 B细胞 其他 CD4+细胞 CD4+细胞抗原反应能力 Th1/Th2平衡失调 DTH反应 高丙球血症 特异性抗体水平 抗T细胞自身抗体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炎症相关粘附分子表达

机会性感染与肿瘤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卡波济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病毒引起的临床感染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巨细胞病毒 在所有AIDS患者中出现,引起脑炎、 肺炎、肝炎、结肠炎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巨细胞病毒 在所有AIDS患者中出现,引起脑炎、 肺炎、肝炎、结肠炎 单纯疱疹病毒 皮肤溃疡(持续、反复) 带状疱疹病毒 局限或播散性感染 EB病毒 B细胞性淋巴瘤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疱疹病毒—8 卡波济氏肉瘤 HIV HIV脑炎

卡波济氏肉瘤

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鸟型分枝杆菌 播散性感染、消化道感染 结核杆菌 肺结核、淋巴结核 假单孢菌 菌血症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鸟型分枝杆菌 播散性感染、消化道感染 结核杆菌 肺结核、淋巴结核 假单孢菌 菌血症 沙门氏菌 反复败血症 其他细菌 反复性肺炎

AIDS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真菌与原虫引起的临床感染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 口腔炎、食管炎、阴道炎 新隐球菌 脑膜炎、肝炎 感染类型 临 床 表 现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 口腔炎、食管炎、阴道炎 新隐球菌 脑膜炎、肝炎 荚膜组织胞浆菌 播散性感染 卡氏肺孢菌 肺炎 原虫 弓形虫 脑炎、脑脓肿 隐胞子虫 腹泻、胃肠炎

卡氏肺孢菌感染

卡氏肺孢菌感染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疫性 固有免疫:NK细胞可清除感染细胞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gp120、抗gp41抗体具有保护性。 细胞免疫:CD8+细胞毒作用是清除病毒的主要机制,也是形成免疫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HIV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血液 检测方法:血清学测定:初筛—ELISA 确诊—免疫印迹法 病毒抗原测定:P24(ELISA) 病毒核酸测定:RT-PCR等 病毒分离

防治 疫苗:研制中 治疗:HAART—高效抗病毒疗法 替代疗法 MACS疗法

HIV感染治疗方案(举例) Ritonavir/AZT/3TC Indinavir/AZT/3TC 07:00 Indinavir800mg/AZT200mg/3TC150mg Ritonavir600mg/AZT300mg/3TC150mg 08:00 10:00 12:00 15:00 17:00 19:00 Indinavir800mg/AZT200mg Ritonavir600mg/AZT300mg/3TC150mg 20:00 22:00 23:00 Indinavir800mg/AZT200mg 24:00

本章小结 1、疱疹病毒的特性与种类 2、单纯疱疹病毒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的致病性 3、逆转录病毒的特征与种类 4、HIV 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及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