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 Acne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目的与要求 了解:痤疮的一般病程及预后。 理解: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病理、外治法及其他疗法。 掌握:痤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内治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痤疮的定义、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 难点:痤疮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内治。
定义 痤疮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 青春期人群中80-90%的人都患过痤疮。
流行病学 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7所学校初一到高三的1561名学生进行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77.70%的中学生患过痤疮,痤疮的现患病率为56.57%。 (男生72.54%,女生82.40%)初次发病平均年龄是12.81岁。
中医病因病机 素体肾阴不足 天癸相火过旺 阳热偏胜 (血瘀痰凝) 饮食生活失调 血热郁滞 肺胃火热上蒸 痤疮
西医发病机制 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 遗传 血液粘稠 (雄激素) (皮脂腺受体) 皮脂分泌过多 细菌感染、导管上皮增生 痤疮
临床表现 1.性别、年龄 2.部位 3.皮损表现:丘疹、粉刺、脓疱、 结节、囊肿、疤痕 4.女性痤疮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临床类型:丘疹型、脓疱型、结节型、 囊肿型、萎缩型、聚合型
▲病情轻重分度: Ⅰ度(轻度)-脸部粉刺、丘疹 Ⅱ度(中度)- Ⅰ度+脓疱 Ⅲ度(重度)-Ⅱ度+结节(脸、颈、 胸、背) Ⅳ 度-Ⅲ度+囊肿、疤痕
[实验室检查] 螨虫、糠秕孢子菌、痤疮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鉴别诊断] 酒糟鼻、药源性痤疮、职业性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面部汗管瘤
治 疗 一、中医治疗 内治法 总的法则: 滋阴泻火、清肺解毒、 凉血活血、调理冲任
主证: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脓 疱、结节。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或细数 1.阴虚内热 主证: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脓 疱、结节。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数或细数 治法:滋阴泻火、清肺凉血 方药:消痤汤(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生地、丹参、甘草)
2.瘀热痰结 主证:皮损以红色或暗红结节、囊肿、疤痕为主,伴有丘疹、粉刺、脓疱。舌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细弦。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消痤汤加减
主证:皮损的发生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皮损加重增多。或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双乳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3.冲任不调 主证:皮损的发生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皮损加重增多。或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前心烦易怒,双乳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理冲任 方药:柴胡疏肝汤合消痤汤加减
经验 妇女的排卵和月经来潮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若肾阴不足、肝经郁热,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情志失调,以致月经紊乱,湿、热、痰、瘀乃生,更易发为痤疮。 月经前阴血下聚于胞宫,阳热虚火浮越于上而致经前痤疮皮损增多加重。
外治法 1.痤灵酊、三黄洗剂、金粟兰酊外搽 2.四黄膏外敷 3.中药面膜
西医治疗 1.抗生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美满霉素 2.维甲酸类:泰尔丝、三蕊胶囊 3.性激素类:达英-35 4.抗雄激素类:安体舒通、甲氰咪胍 5.皮质类固醇激素:仅用于严重痤疮短期使用 6.其它:维生素、灭滴灵、氨苯砜
其它疗法 清粉刺、穴位注射、 自血疗法、耳针疗法
小结 痤疮(acne)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素体肾阴不足,阳热偏盛加上青春期天癸相火过旺,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本病。西医认为血中的雄性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性升高可能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基本损害为粉刺、丘疹或脓疱,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丰富的部位。根据皮疹形态和病情轻重,一般可将痤疮分为丘疹性、脓疱性、结节性、囊肿性、聚合性、萎缩性六个类型。 中医治疗总的法则是:滋阴泻火,清肺解毒,凉血活血,调理冲任。
复习提纲 痤疮的临床分类与分期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痤疮应与那些疾病相鉴别,如何鉴别? 痤疮临床分几型论治?具体治法,方药有哪些? 痤疮的西医治疗方法有那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