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均由細 胞所構成。 →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 細胞也是生物體生理活動的基 本單位。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強制認領私生子首例 第十組組員:4970T012 劉柏宇 4970T013 黃偵泰 4970T035 陳建儒 4970T100 蔡維哲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ATP与生物能源.
第六章 线粒体 (mitochondria)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 生物合成.
第五章     线粒体遗传病.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线粒体遗传病 (讲 座)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陈清棠.
  22.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生物学知识竞赛.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A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第四章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教学要求: 1基因概念及其发展; 2 最小重组值及其计算 3 利用顺反试验、互补试验鉴定两个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4节 生物的变异 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十三章 基因及基因突变.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医 学 遗 传 学 第五章 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病理学 03(2)江燕飞 丁国栋.
第五节 线粒体遗传病 1963年Nass首次在鸡卵细胞中发现线粒体中存在DNA。
第八章 线粒体 一、线粒体形态结构 光镜下形态 大小 线状 颗粒状 直径约0.5~1um 故名线粒体.
第六章 线粒体的结构及生物功能 线粒体.
许晓风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1、8、in Xining
第九章 非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 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基本概念介紹 生命是什麼? 生命的密碼~DNA 解讀生命的執行者~RNA 生命舞台的主演者~蛋白質 DNA、RNA、蛋白質的三角關係
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之。
翻译(translation):mR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变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5.(2016湖北孝感高中期末,4)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2 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12 276,合成这个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它 合成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为 (     ) A.144,864  B.144,432  C.120,720  D.120,360  答案    C 多肽合成时,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基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的流动.
安徽省承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XM6)——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遗传学»
习题课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二版) 王静颖 王懿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有机物与生命活动.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 线粒体遗传病 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

前言

1897年,正式命名为mitochondria(线粒体) 1894年,首次发现 1897年,正式命名为mitochondria(线粒体) 线粒体DNA 1963年,Nass在鸡胚中发现线粒体中存在DNA Schatz分离到完整的线粒体DNA 线粒体遗传病 1981年,测定人mtDNA的DNA序列 1987年,Wallac提出mtDNA突变可引起疾病 1988年,Wallen首次报道mtDNA突变

【狭义】线粒体遗传病:是指由mtDNA突变 (自发或遗传)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疾病。 【广义】线粒体遗传病:是指以线粒体功能异常 为病因学核心的一大类疾病,包括线粒体基因组、 核基因组的遗传缺陷以及二者之间的通讯缺陷。 【狭义】线粒体遗传病:是指由mtDNA突变 (自发或遗传)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疾病。 通常所指的线粒体遗传病为狭义的线粒体遗传病。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一、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内含有DNA分子,被称为人类第25号染色体,是细胞核以外含有遗传信息和表达系统的细胞器,其遗传特点表现为非孟德尔遗传方式,又称核外遗传。

人mtDNA是一个长为16,569 bp的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外环含G较多,称重链(H链),内环含C较多,称轻链(L链)。

mtDNA结构紧凑,没有内含子,唯一的非编码区是D环区,长约1,000 bp左右。 D环区包括mtDNA重链复制起始点,重轻链转录的启动子。

人类的mtDNA编码13条多肽链、22种tRNA和2种rRNA。13种蛋白质均是呼吸链酶复合物的亚单位。 线粒体的H链是12种多肽链、12S rRNA、16S rRNA和14种tRNA的转录模板,L链是1种多肽链和8种tRNA转录的模板。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一)半自主性:线粒体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 。 Complex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一)半自主性:线粒体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 。 Complex Subunits Nuclear mtDNA Ⅰ 41 34 7 Ⅱ 4 Ⅲ 11 10 1 Ⅳ 13 3 Ⅴ 14 12 2 83 70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二)遗传密码特殊 Met Ile AUA AUG Stop Arg AGA AGG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二)遗传密码特殊 Met Ile AUA AUG Stop Arg AGA AGG Trp UGA UGG mtDNA Universal code Codon Trp色氨酸 arg精氨酸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三)突变率高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三)突变率高 mtDNA 的突变率比核DNA 高10 -20 倍。这种高突变率造成个体及群体中mtDNA 序列差异较大。 比较任何两个人的mtDNA ,平均每1 000 个碱基对中就有4 个不同。 ?为什么线粒体的突变率高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四)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四)母系遗传(maternal inheritance): 指母亲将mtDNA传递给她的儿子和女儿,但只有女儿能将其mtDNA传递给下一代。

机制 : 精卵结合时,精子提供的主要是核DNA,受精卵的胞质绝大部分来自卵子,即受精卵中的mtDNA几乎都是母亲提供的。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五)遗传瓶颈和复制分离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五)遗传瓶颈和复制分离 遗传瓶颈(genetic bottleneck):线粒体的数目从十万个锐减到少于100个的过程。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六)阈值效应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六)阈值效应 能引起特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突变mtDNA的最少数量称阈值,也就是说,当突变的mtDNA 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才有受损的表型出现,这就是阙值效应( threshold effect) 。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七)纯质性和杂质性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性 (七)纯质性和杂质性 纯质性(homoplasmy):指一种组织或细胞中 的线粒体的基因完全相同,即全为突变基因或全 为野生型的细胞或组织。 杂质性(heteroplasmy):指一种组织或细胞 中的线粒体的基因一部分为突变型,一部分为野 生型。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一)碱基替换 2.tRNA基因的碱基替换 3.rRNA基因的碱基替换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一)碱基替换 1.mRNA基因的碱基替换 2.tRNA基因的碱基替换 3.rRNA基因的碱基替换 4.调控序列的碱基替换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二)缺失、插入、倒位、重排突变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二)缺失、插入、倒位、重排突变 大片段的缺失往往涉及多个基因,可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产生的ATP减少,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 mtDNA缺失突变引起绝大多数眼肌病,这种缺失导致的疾病一般无家族史。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三)mtDNA拷贝数目突变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一、线粒体基因组突变类型 (三)mtDNA拷贝数目突变 这种突变较少,仅见于一些致死性婴儿呼吸障碍、乳酸性酸中毒或肝、肾衰竭的病例。

首先报道本病的德国眼科医生Theodor Leber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二、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一)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主要病变为视神经退行性变,发病较早,表现为急性亚急性视力减退,中心视野丧失最明显。 首先报道本病的德国眼科医生Theodor Leber

egally blind:法定盲 即法律根据眼科医学的标准所制定的眼盲标准。按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美国视光协会)的标准,所谓legally blind就是正常人在200英尺之外就能看到的东西,legally blind的人(即使在最佳矫正后)也需要在不超过20英尺的距离才能看清楚,也即20/200的视力;或者每只眼的视角不大于20度,视野异常狭小。物 理上讲,光线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成像,但可用性几乎等于零。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 11778 G→A mtDNA结构 16569 bp 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由于mtDNA点突变导致其第11778位碱基G→ A (Wallace突变), 结果使编码呼吸链NADH脱氢酶mtDNA第340位精氨酸被组氨酸取代。 mtDNA结构 16569 bp 11778 G→A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三、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衰老 mtDNA突变与细胞死亡进程的调控及衰老的进程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与疾病 三、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衰老 线粒体产生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伤,在衰老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mtDNA突变与细胞死亡进程的调控及衰老的进程有密切关系。

第三节 核基因DN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 参与呼吸链的一些酶成份是受双重遗传控制的,即部份亚基为细胞核基因所编码,另一些亚基则是mtDNA编码的。 核基因组编码的大量蛋白质参与构建与维持线粒体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这些由核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大约有850种,行使众多的功能,包括在膜间隙和基质间转运分子、代谢底物、调节线粒体对铁的摄入、维持线粒体DNA结构的完整性、控制线粒体DNA的复制等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