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Advertisements

第四部分 世界近代史 Part 1 (1500年前后~1917年).
回顾旧知: 什么叫工业革命?它首先发生在哪国?直接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 青岛51中 王媚璞.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科技节系列报道一 ——观看《十大科技发明》视频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科学技术和文化 【内容标准】 (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机构 决策层 咨询 总经理 党群系统 总公司 党 组 管理层 实施层 技术委员会(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第七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育 第二节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 第三节 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海世博会.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公司荣誉 Enterprise Honor.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神舟五号杨利伟 神舟七号我们的骄傲 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发展的时间?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 4、什么是生物工程技术?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三次科技革命.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 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
想一想?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B C A D F G H E 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第二章 投资学宏观领域问题研究 第一节 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 1、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本投资的决定作用。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李平林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SIAM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国际站使用指南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网页版报名流程 Step 4 点击“详情”查阅具体岗位信息,输入身份数据及申请序列码进行最终报名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标志(领域): 原因: 核心: 生物工程及核心: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 特点: 影响:

项目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开始国家 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时代特征 成 果 动力/能源 新发明 交通工具 美国 20世纪40、50年代 美国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信息时代 核能源、太阳能 电子计算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原子能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 CLONE 多利(克隆羊)

克隆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 1、二战期间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原 子 弹 核电站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 1、二战期间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国家对科研活动的经费投资大量 增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障。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原因: 1、二战期间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国家对科研活动的经费投资大量 增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功的社会保障。 资料:美国国会批准阿波罗计划,1961—1972年间,共有2万多 家公司和120 所大学、实验室共42万人参加,耗资300亿美元。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计算机发展史: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5000次/秒

1964年大型晶体管计 算机300万次/秒

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板) 1.5亿次/秒

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

请你想一想 电子计算机为什么能被广泛使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为什么能被广泛使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国际互联网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成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人类从此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因此电子计算机才能被广泛运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

生物工程:核心---- 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 日本克隆鼠 英国克隆羊 美 国 克 隆 猫 

中国克 隆兔  中国克隆牛双胞胎 美 国 克 隆 猪 韩国克隆狗 

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 (2)生产转基因动物; (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干细胞和组织 替代疗法; (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

百家争鸣 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 , 你认为是否能 够克隆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 制?

你讨我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蒸汽机从研制到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话为3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应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移动电话为4年…… 1、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 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技术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等等。 2、科学技术的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技术群)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 比重不断上升。

(4) 领域宽 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 (1)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 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 领域宽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总共增长了52%;战后从1946—1970年,同样是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经济转型 思索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57% 60% 第三产业 40% 38% 第二产业 3% 2% 第一产业 日本 法国 英国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经济转型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科技是柄双刃剑 (1)科技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对社会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1)科技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2)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4)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3)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4)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奇思妙想 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 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如何应对科技发 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人类智力划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经济走向全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迁移与运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成就 影响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蒸汽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1、蒸汽机 2、珍妮纺纱机 3、轮船、蒸汽机车 1、发电机、内燃机 2、电灯、电话 3、汽车、飞机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计算机、 生物工程 1、生产力迅猛发 展 2、垄断与垄断组 织形成,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帝国 主义阶段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2引起了国际经济结 构的变化 3、引起国际经济格 局的变化,推动了世 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极大地提高了社 会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 战胜封建主义 3、东方从属于西方

(1)第一次: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第一次: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2)第二次: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第三次:各国纷纷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特别 是欧共体和日本的迅猛发展,对美国经济霸主 地位形成挑战,这也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着 多极化趋势发展。

时政链接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高技术开发作为战略主攻方向,美国1983年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及“星球大战”计划后,1993年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西欧各国推出“尤里卡”计划;日本也在80年代提出“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印度在1983年提出了“新技术政策声明”。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闭关自守,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想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虽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最终失败;1986年,中国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著名的“863计划”,旨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2003年10月25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安全返回!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抓住 发展的机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发展教育 4:要注意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中国完全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封 建 社 会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施科教兴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⑵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科技上的“西学东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⑵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应如何应对? 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应如何应对? 1、从国家的角度: 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重视、尊重人才; ③鼓励知识创新。 2、从个人的角度: ①努力学习,适应时代的挑战; ②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