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祐 (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BioOne 数据库简介 2014 年 10 月 CINFO- 现代信息. 关于 BioOne BioOne 的诞生及组成 BioOne 始于 1999 年,是一个由多家著名大学赞助,由各学协会、高校与出版 社联合组成的非营利组织,是唯一一个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 期刊整合联盟。 创立.
Advertisements

不當的資料處理:捏造與篡改資料 製作.
高水平科技论文 写作、投稿与发表 彭超群 联系电话: 传 真:
第二十九讲 撰写研究报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田 飞.
研究生教育研究:一个领域的全球构建及其变迁
Chinese hot pot - Harvard Project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通識教育科 課程的背後與前瞻 教育統籌局2005.
鄭先祐 (Ayo) 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 2015年09月20日(週日) 11:00 –12 : 日(週三) 1:30- 3:30│國立台南大學 榮譽校區│
13 生物技术安全性及其应对措施 学习目的 了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及其对社会安全、伦理、道德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各国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生物技术安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克隆人所带来的争议;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担忧。
鄭先祐 (Ayo) 個人簡介.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THE BIOSPHERE
生物学世纪离我们有多近? ——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人類生態學 研究室 Human Ecology Research Lab
人類生態學 研究室 Human Ecology Research Lab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汉博教育培训中心 2007年5月 苏州
課程發展處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尹志華 周偉志
鄭先祐 (Ayo) Cheng, Hsien Yu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院長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生命起源(life origin)是指如何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发展出生命。
专题报告题目 Presentation Topic
意識研究簡史.
從科學哲學 談心理學的科學革命.
作者 :Pawan Sinha, Benjamin Balas, Yuri Ostrovsky, Richard Russell
Best Practices for Publishing in High Imp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s
參考資料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電腦類相關資料庫.
方便无限,精彩尽现 SAGE学术期刊及 科研成果辅助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生命科学概论 授课教师:牛登科 助教: ; 助教: 李希希 兰欣然.
工程教育:问题与建议 王沛民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1-1 學術界的科學研究 1-2 政府的科學研發 1-3 學術界、產業界與政府研發的變革 1-4 生活上的科學
著名化学期刊简介.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在戒慎恐懼中前進,之二: 基改作物、生物資料庫
鄭先祐(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教科書中的演化概念: 生物學與歷史課本 陳恒安 成功大學歷史系.
陳 正 宗 Jeng-Tzong Chen, Ph.D. 博士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八大行星課程統合 普通生物學 召集人:余豐益 教授.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Department of Eco-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陈忠科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手机:
鄭先祐 (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育 鄭先祐(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環境生態研究所 教授
新事業發展專題
鄭先祐 (Ayo) 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生物科技學系│環境與能源學系│環境生態研究所│生態旅遊研究所│
利用資料寫出報告.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Nature Publishing Index 自然出版指數2010 China中國 Asia-Pacific亞太 Global全球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行為生態學 (簡介) Behavioral E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鄭先祐 (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生命科學的結構與研究方法 鄭先祐 (Ayo) 國立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教授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生命科學的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一部 科學本体篇 第二部 生命科學(生物學)的結構篇 第三部 研究方法篇 Joy of Research Science as a way of knowing 摩登的陷阱 第二部 生命科學(生物學)的結構篇 生命科學的定義與內容 生命科學的結構 第三部 研究方法篇 生命科學

第一部 科學本体篇 §the Joys of Research 研討會 -- Albert Einstein 誕生百年紀念 Ernst Mayr 1926 獲得Ph.D. 學位。 1946 參與成立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volution. 1947 出版Journal of Evolution. 1953 獲得Alexander Agassiz Professorship in Zoology in Harvard University. 1982 出版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生命科學

What is the Science? A. Einstein: Ernst Mayr: Science is the attempt to make the chaotic diversity of our sense-experience correspond to a logically uniform system of thought. Ernst Mayr: Science is not an accumulation of facts, rather science is the search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us. 生命科學

第一部 科學本体篇 研究不只在「puzzle solving」,更重要的是在探求ultimate (演化上和歷史上)的問題。在這價值上,我們建立我們的「生命哲學」。這些問題的挑戰,使我們的生活更富有,也使我們更能瞭解人類生存的意義。 生命科學

§Science as a way of knowing-- XXX a project of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Zoologists cosponsor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aturalists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volutio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y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e Association for Biology Laboratory Education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logy Teachers The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生命科學

ASZ的「教育改善計劃」 問題:美國科學教育的功能,有嚴重的下降趨勢。 原因:大學的科學教育太偏重片斷的知識,特別是「摩登的」知識。整体性與歷史性的科學架構,卻被忽略。學生因而沈溺在「知識海」中,無法認識過去,也無法推求未來。屈服於必要是「摩登的」誘惑。 生命科學

ASZ的「教育改善計劃」 計劃: 從1983年起,每年一個科目。探討這一個科目教學方法與內容。 第一年計劃(1984):Evolutionary Biology 第二年計劃(1985):Human Ecology 第三年計劃(1986):Genetics (遺傳學) 第四年計畫(1987):Developmental Biology 第五年計畫(1988):Form and Function 第六年計畫(1989):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第七年計畫(1990):Neurobiology and Behavior (1990-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Biology 生命科學

§「摩登」(modern)的陷阱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知識成長的速率> > > 學習的速率。 每位教授都有能力,以「新知識」將學生沉溺於「知識海」中。 生命科學

§「摩登」(modern)的陷阱 肇致的問題: 學生無能力獨立自主,開創未來。 就算緊跟「新知識」,其實已經是落後至少5-10年。 任何「新知識」都須要經過「考驗」。緊跟「新知識」,有可能是「捕風捉影」。 polywater 為例。 生命科學

§摩登的陷阱 -- 知識的爆炸與學習速率。 -- polywater 為例 圖表3. Polywater 研究過程與成果的整理。於1962年至1974年間,有關polywater的研究報告(文獻)之數量。前蘇聯、美國、及其它西方國家,各發表的篇數總合,列於其國名之後的括弧中。原資料取自Franks (1981), p.120。 生命科學

Polywater 的研究報告 Haynes, J. M. and P. J. McElroy (1969) Anomalous water. Nature 224:393-394. Donohue, J. (1969) Structure of “polywater”. Science 166:1000-1002. (Anonymous) (1969) Polywater. Scientific American 221:90-9 Allen, L. C. and P. A. Kollman (1970) A theory of anomalous water. Science 167: 1443-1454. Allen, L. C. and P. A. Kollman (1971) Theoretical evidence aganinst the existence of polywater. Nature 223:550-551. 生命科學

檢討Polywater案件的文獻: Schaffer, S. (1976) Polywater research and pathological science. M.A.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Franks, F. (1981) Polywater. The Mit Press, Branscomb, L. M. (1985) Integrity in Science. American Scientist 73(5):421-423 生命科學

生命世界的組成架構 -- 是無法切割的。 -- 非「of、by、for」某個學科 生命科學

§化約主義(Reductionism) vs.整合主義(Holism) 物理學:探索「宇宙最微小」的粒子。 生物學:探索「分子(基因)」的生物學。 掌握「分子(基因)」就掌握「生命」。 「生命科學」就是「分子生物學」。 分子(基因)生物學 vs. 生態學(emergent properties) 生命科學

化約主義 (Reductionism) vs. 整合主義 (Holism) 探索「宇宙最微小」的粒子 (物理學)。 分子(基因)生物學 整合是過程,化約至極是目的。 整合主義 複雜與混沌(物理學) emergent properties(生態學) 化約是方法,整合是目的。 生命科學

化約主義的問題 1. 「化約」原本是「方法」,不是「目的」。掌握「分子(基因)」就掌握「生命」,這是一種未被證實的「信仰」。 2. 「生命」最小的單位是「生物個体」。 3. 「生命」延續的最小單位是「族群」。 4. 維持生命生活的最小功能單位是「生態体系」。 5. 每個生命組成的位階,都有其「emergent properties」。 生命科學

第二部 生命科學的結構篇 §生物學(Biology) 的定義 Bio + logy = 以「有生命之物」為研究材料或對象。 研究與學習 生命各層次的「形態與功能」。 生物學的特質: 地區性、特有性、歷史性、親緣性、與複雜性。 生命科學

博物館與生物學的研究 博物館的收藏,於「生物學」的研究,具有根本的重要。 隨著生物學的發展,博物館的標本館藏將會愈豐盛。 生物學的研究,都應盡可能的留下其研究使用的生物材料(存証)。 生命科學

生物研究必要有存證的標本 理由: 1. 生命現象往往可能會因種而異。 2. 使用的生物,其種類鑑定有可能會出錯。 3. 同一種的生物,將來有可能會再分為若干種。 4. 學名亦有可能被誤用,而可能於日後被更改。 5. 若有標本的保留,才有可能考證其種類。 生命科學

美國生物學的發展過程 目 錄 第一部 Natural History to Biology 資料來源:Rainger, R., K. R. Benson, and J. Maienschein (eds.) (1988) The American Development of 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目 錄 第一部 Natural History to Biology 1. Museums on Campus: A Tradition of Inquiry and Teaching -- 1868-1902, established on campuses。 2. From Museum Research to Laboratory Resear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History into Academic Biology. 生命科學

美國生物學的發展過程 第二部 Centers of Cooperation 3. Organizing Biolog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aturalists and its “Affiliated Societies”, 1883-1923. 4. Summer Report and Scientific Discipline: Woods Hole and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Biology, 1882-1925. 5. Whitman at Chicago: Establishing a Chicago Style of Biology? 生命科學

美國生物學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 Working at the Boundaries of Biology 6. Charles Otis Whitman, Wallace Craig, and the Biological Study of Animal Behavior in the United States, 1898-1925. 7.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s Biology: Henry Fairfield Osborn and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8. Organism and Environment: Frederic Clements‘s Vision of a Unified Physiological Ecology. 9. Mendel in America: Theory and Practice, 1900-1919 10. Cellular Politics: Ernest Everett Just, Richard B. Goldschmidt ant the Attempt to Reconcile Embryology and Genetics. 生命科學

表6. 地球上各界與各類生物的已知種類的大約數目。資料摘譯自Stiling (1992), p.18。 生命科學

圖7. 於各個分類位階,陸域與海域生態体系的龐雜度之比較。資料取自Ray (1985) Amer. Zool., 24:452-468。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的內容 「個體」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但族群才能延續生命,且群落才能維持生活。 生物學的時間與空間 (圖8)。 生物組成與分類的位階 (圖9)。 生命的延續 (基因型與表現型) (圖10)。 生命科學

圖8. 生物學的時間與空間的範圍。中間方形區是指「生物個体」的生物學。時間量度以年為單位;空間則以公尺為單位。基本資料取自Kohn (1989), p.1096。 生命科學

圖9. 生物的組成與分類的位階。clade 包含:種以上的各個分類位階。原資料摘取自Kohn (1989), p.1097。 生命科學

圖表10. 一般生命的延續過程。「生命」起自「基因型」(genotype, 受精卵, G1),經過t1時間,發展成「個体」(表現型,phenotype,P1);再經過t2時間發展成為「成熟的個體」(P2),經過t3時間產生「配子」(精子或卵子,G2);再經過t4時間結合成「受精卵」(G‘1),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進入另一個循環。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的結構 二元結構:生物材料 與 組成的位階(圖11)。 -- 深淺結構 生物學的根基:演化學、分類學、親緣遺傳學。 整合的生物學:社區生物學、生態体係生物學。 -- 深淺結構 生命科學

圖11. 生物學的結構。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的結構 傳統的入門與發展之道:垂直切割。 選擇材料,熟悉材料。 分類學、形態學 (解剖學與組織學)、生理學、自然歷史學、地理學。 昆虫學者、蕨類學者、鳥類學者、蝶類學者、..... 。 生命科學

§DNA 結構的發現 DNA is the molecule of heredity. Watson and Crick * In 1953, they published their double helix model for DNA。 * did no experiments。 * they spent their time thinking about DNA。 * Pauling graciously congratulated Watson and Crick。 In 1962, awarded Nobel Prize。 生命科學

§DNA 結構的發現 Double helix 的力量: 改變「生物學」傳統的入門與發展之道。 傳統的領域已面臨發展的瓶頸。 橫式切割: 「分子生物學」與「生態學」的興起。 生命科學

§1980年代以來的反省與批判 Science as a way of knowing -- XXX 現況:「個体」生物學成為「棄嬰」。。 沈溺於「知識海」中,不知何去何從。 片斷瑣碎, 缺整體的認知。 現況:「個体」生物學成為「棄嬰」。。 傳統生物學的復興:功能形態學、系統分類學、發生(展)生物學, ....。 新的整合:蜥蜴生態學、生物社會學、行為生態學、生理生態學、 ....。 注重長期與整合, 並將「橫式切割」向「垂直切割」的方向作些調整。 生命科學

圖12. Darwin 與 Einstein 要完成其個別研究的成果, 他們各別提出的「計劃書」。按此計劃書的內容, 於現代的國家研究補助的制度下, 是否可通過「審查」。 Proposal of C. Darwin 生命科學

圖12. Darwin 與 Einstein 要完成其個別研究的成果, 他們各別提出的「計劃書」。按此計劃書的內容, 於現代的國家研究補助的制度下, 是否可通過「審查」。 Proposal of A. Einstein 生命科學

生物學的結構與研究方法 第三部 研究方法篇

第三部 研究方法篇 §兩大學派 1. Reductionism (化約主義) 2. Holistism (整合主義) §三個基本原則 1. natural causality (自然成因) 2. uniformity in space and time (一致性) 3. common perception (無個人間的差異) 生命科學

典型的研究過程 包含兩個階段: 描述階段與功能(functional)階段。 生命科學

典型的研究過程 生命科學

§兩種途徑與兩類因素 1. 途徑:a posteriori (後成式)。 2. 途徑:a priori (先驗式)。 1. 因素:proximate (近因式)。 2. 因素:ultimate (極因式)。 生命科學

§四種方向 1. 功能 (functions)。 2. 發展 (developments)。 3. 地理 (geographical)。 4. 演化歷史 (evolutionary history)。 生命科學

§四種方向 例子:雄性白頭翁為何在春天唱歌? 1. survival value:雄性白頭翁唱歌, 吸引雌性而能完成生殖活動。 2. causation:因為光周期增長, 致使其体內 hormone level 改變 (內因與外因)。 3. development:雄性白頭翁唱歌, 因其發育成熟, 及向父母或鄰居學習而來 4. evolutionary history:雄性白頭翁唱歌是如何由其祖先演變而來的。 生命科學

§研究的力量泉源 整體結構的知識 (基礎與能力的建立)。 新知識的消化、整合與批判。 自然材料的認知與体驗 (知識與經驗,相輔相成)。 執著,可忍受長期的「無聊」;等待與保握「機緣」。 徹底瞭解某一領域,證明「有研究能力」,成為「專家」。 同時亦要保持高度的自由,隨時有能力轉換研究主題(甚至是全新的),以避免陷入「象牙(專家)城堡」。 生命科學

§ 台灣生物學的發展 1. 缺乏生物學的根基 (博物館的功能萎縮)。 2. 欠缺核心,永遠落後的迎頭趕上 (差距有10-30年)。 3. 學術與教育的反省與批判的能力差 (停留於中小學)。 生命科學

台灣兩生爬虫類的研究報告;日據年代與民國年代文獻數量之比較。數量僅累加至1985年。 生命科學

台灣哺乳類的研究報告;日據年代與民國年代文獻數量之比較。數量僅累加至1985年。 生命科學

問題與討論 Ayo 台南站 http://mail.nutn.edu.tw/~hycheng Japalura@hotmail.com 生命科學

鄭先祐 (Ayo) 簡歷 美國杜蘭(Tulane)大學 生物學系 生態學博士 (Ph.D.) 原專長於「生理生態學」之研究,於美國 Smithsonian Institution專研中美洲的特有壁虎。回國後因應情況踏入「生態評估學」的領域,後來再逐漸轉向於「人文社會生態學」等方面,致力於「生態學理」的整合與實踐。 專業論文50多篇。一般報章雜誌文章100多篇。 生命科學

學界經歷: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創院)院長 (2006- 2009) 靜宜大學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創院)院長 (2004-2006) 靜宜大學 生態學系 教授 (2004-2006) 文化大學 生物學系 教授 (1989-2004) 交通大學通識課程 兼任教授 (1994-2004)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 兼任教授 (1989-2004) 美國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博士後研究員 (1984-1985) 美國Tulane大學 生物學系 生態學博士(Ph.D.) (1984) 東海大學生物學系學士 (1975)、碩士 (1977) 生命科學

研究主軸 (1985 – 2007) 蜥蜴的研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與清華大學的教授合作→文化生態學的研究。 著書: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學 (1992) 與清華大學的教授合作→文化生態學的研究。 著書: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 (1994) 科技文明對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的衝擊 2000 →「國家政策」的研究。 2004 → 人類生態學 2007 → 行為生態學 蜥蜴、評估、人文、政策 生命科學

社會參與 (1987 – 2007)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since 1987)、副會長 (1990)、會長 (1991)。 台灣教授協會,環保組召集人(1993)。 輻射傷害與核四決策 (1994) 台灣生命的心聲 (1995)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協會),理事與編輯 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理事 (1998 - ) 台灣綠黨,召集人(2001) 核四公投促進會,召集人(2002-2003) 非核台灣聯盟,召集人 (2004) 環境資源基金會,常務理事 (2005 - 2007) 生命科學

社區網絡 全球接軌 主任 (2002-2007) 生態主張者:Ayo網站家族的建構 (since 1997) Ayo 交通站 (1997)、Ayo 清華站 (1997)、Ayo 新聞站(1997) 、Ayo Forum 站 (1999)、Ayo ReadMe 站 (1999)、Ayo 英文站 (2000)、Ayo 文化站 (2000)、Ayo靜宜站 (2004)、Ayo台南站 (2006) 核四公投促進會網站(2002)、台灣環保聯盟網站(2004)、非核台灣聯盟(2004) 全球接軌 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