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说明 主讲教材: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 滕佳东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管理信息系统》 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 基本概念. 學習目標  認識現代企業中對資訊人員的挑戰和機會  了解造成資訊管理日益受到重視的環境因 素  區分資料與資訊  建立系統觀點  了解管理資訊系統的分類  認識組織中的資訊需求層面.
Advertisements

1-1 第八章 創造優質產出:生產與作業管理. 1-2 參考資料 企業管理:全球導向的運作 鄭紹成/著 前程 企業概論 吳淑華 / 編譯 華泰書局 R.J., Ebert and R.W., Griffin, “Business Essentials” , 5th Ed., Prentice-Hall.
2 管理資訊系統 MIS── 背景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update.
F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建议书 E-success咨询.
第 16 章 資訊管理、 系統分析與設計.
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 第一节 计算机会计概述.
第二讲 电子商务技术 Internet和www技术(重点掌握) 信息处理技术(重点掌握) EDI技术(熟悉) 电子支付系统(熟悉)
机械CAD/CAM技术.
計算機概論 第11章 應用資訊系統 陳維魁/陳邦治 旗標出版社.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 主讲人:刘云柏 苏州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
管理信息系统(MIS)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工程系
第三章.网络经济下的企业 第一节 网络经济下的产品及其特征 第二节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变化 第三节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
Ch4-物流資訊系統.
企业信息化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计算机化、网络化。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信息化。
ERP系统应用与实践 主讲:林瑞芳.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大连民族学院工程管理系 王楠楠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项目六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组.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标准 编制说明汇报 汇报人:曾健
第2章 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业.
第八章 现代化成衣行业管理发展趋势.
ERP理念.
E R P ——想说爱你不容易.
資管導論期中報告 老師 王鵬飛.
第 一 章 資訊系統開發概論 課程名稱:系統分析與設計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李春雄老師,本學期所開設的課程名稱為「資料結構」,
第四章 物流渠道与供应链管理.
第5章 信 息 系 统 上一章内容——信息管理的过程 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4.1 信息需求与服务
第6章 现代信息技术 在仓储中的应用.
第一章 成衣产业概述.
指導老師:蔡青曄 老師 班 級:資管三甲 學 號:9A 姓 名:吳淑萍
管理信息系统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資訊管理 第三章 數位化企業.
一、全面了解企业物流 二、认识供应物流 三、认识生产物流 四、认识销售物流 五、认识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updated
第7章 企业资源计划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制造企业的面临的挑战 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追求最大利润 成本的有效控制 设备的充分利用 作业的均衡安排 库存的合理管理 财务状况的及时分析.
第 2 章 走出迷茫,提高认识.
开篇引例:尿布+啤酒=更大的利益  上个世纪发生在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有这样一种情景:在这个超级市场里面人来人往,一角的货架上,尿布和啤酒赫然地摆放在一起出售。而且,尿布和啤酒的销售量双双增加。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第1章 作者:吴宁.
第一章 自動化概論.
Chapter 18 電腦整合製造系統.
Mailto: ERP企業資源規劃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Tel: (03) mailto:
What’s ERP.
第二章 資訊管理的應用系統.
第 1 章 ERP的演变.
ERP-企業資源規劃導論 第一章 企業資源規劃概述 1.1.
Chap 1:企業資源規劃簡介 ERP的定義與沿革 企業為何使用ERP ERP導入 以ERP為基礎的企業E化
第八章 生產技術 首先討論生產系統的彈性,及彈性製造系統的有關概念與設備系統,再說明電腦如何輔助設計及製造,維持生產系統有效運作的物料搬運系統。 然後說明整合上述有關功能的電腦整合製造系統,以及生產技術的管理自動化在辦公室及服務業的應用。
第二篇資訊系統與組織 第一章:資訊系統的挑戰與契機 第二章:資訊系統的策略性角色 第三章:資訊系統對組織與企業流程之 影響
從ERP到企業E化.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
企业信息技术与应用 --陕西省工信厅信息化讲座
ITMC-ERP 模拟企业实训点评要点 从企业实践中来,到教育实践中去 王鹏
本章內容 資訊與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的內部應用 資訊科技的外部應用 資訊科技對組織設計的影響 組織控制與資訊科技 Chapter 9
企業資源規劃簡介.
2.4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第五章 資訊管理導論 本章重點 5-1 資訊管理導論 5-2 企業電子化的潮流與工具.
2.5 企业资源计划(ERP).
資訊科技與組織管理. 資訊科技與組織管理 瞭解資訊與資訊科技的基本概念 瞭解資訊科技在組織內部的主要應用 瞭解資訊科技在組織外部的主要應用 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對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 瞭解組織控制與資訊科技間的關係 組織理論與管理 Chapter 5 資訊科技與組織管理.
我對資訊管理的認識 資管二德 林雅莉.
資四B 鍾宇豪 資四B 宋忠霖 資四B 林書漢 資四B 曾聖棋
決策支援系統導論 資訊管理系 王淑卿.
本 章 重 點 13-1 資訊系統簡介 13-2 企業內部常用資訊系統簡介.
交通大學 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 博士班二年級 朱佑旌
Part 5 决策 (Decision Mak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第六章 企業資源規劃 企業資源規劃的發展背景 ERP的定義 ERP的演進 ERP的系統功能 ERP系統的演進歷史 ERP系統的導入
供應鏈管理之決策支援系統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经济与管理讲义 北京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喻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程说明 主讲教材: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 滕佳东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管理信息系统》 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 滕佳东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管理信息系统》 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上课堂: 学校主页教务处省级精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网站 考核方式: 笔试 70% ;平时成绩30%(出勤、案例讨论、作业、试验)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素质: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 具备高的信息意识。 有能力使用信息技术去协助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

教学目的与期望效果 系统地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作用、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 培养用MIS的观点及视角来分析与解决企业和组织中的问题。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理解现代组织和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及其潜能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从而获得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 理论性较强 系统性较强 容易听懂,不易掌握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 管理及应用 技术基础 主要学习管 理信息系统 的应用(如 本部分重 点介绍信息 系统开发过 过程、开 发方法及 ERP、CRM 、 SCM 、EC )。 本部分重 点介绍信息 系统开发过 过程、开 发方法及 其管理。 基本概念 介绍MIS的 一些基本概 念、MIS的 结构和类型, 与管理决策 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 重点介绍 计算机技术、 数据管理技 术、数据仓 库与数据挖 掘,通信与 网络技术。

第1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引言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阔步迈向信息化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产业。 以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建立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本章所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1.1 信息 1.2 系统 1.3 信息系统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本章所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1.1 信息 1.2 系统 1.3 信息系统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7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教学目录

1.1 信息 本节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信息的定义 1 信息的特征 2 信息的类型 3 信息量 4

1.1 唐朝 李中《碧云集:暮春怀故人诗》: 梦断美人寻信息,日穿长路倚楼台。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 信息——信息的定义 古人:“结绳记事”、“烽火驿站”,揭示人们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唐朝 李中《碧云集:暮春怀故人诗》: 梦断美人寻信息,日穿长路倚楼台。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 “奴才们只在外朝房伺候着,里头的信息一概不知”。 经济管理领域: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哲学:信息是熵的数理化 数学:信息是概率化的发展 通信:信息是不确定的性的描述 信息论:信息是蕴涵在具体消息中的抽象量

1.1 申农(美)认为,“信息是使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的不确定性减少或消除的东西”(通信工程的角度) 信息——信息的定义 申农(美)认为,“信息是使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的不确定性减少或消除的东西”(通信工程的角度) 维纳(美)认为“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通信过程的角度) 布鲁克斯(英)认为“信息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部分知识”,是决策所需的知识 瓦立安认为:任何可被数字化——即编码成一段字节——的事物都是信息。

1.1 信息——信息的定义 人们常将信息与消息、信号、数据、知识等混淆。 区 别 (一 )各自的基本含义 (二)相互关系

信息与消息、信号、数据、知识的定义 1.1 信息——信息的定义 消息/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消息中的内容才是信息。 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各种类型。 信息:是按一定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的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 知识:是研究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规律的。只有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才能获得知识。信息是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信息的核心。“知道是什么”和“知道是谁”的知识属于原始信息,而“知道为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属于深加工信息。知识是信息的一个子集。信息 知识 智能:是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智能是激活了的知识。

1.1 信息——信息的定义 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的关系 数 据 信 息 知 识 智能

加工处理(运用知识采集、组织和处理数据) 1.1 信息——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从记录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们的决策提供帮助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数据。 图1-2 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 数据 加工处理(运用知识采集、组织和处理数据) 信息

1.1 2、特征(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信息——信息的特征 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 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 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 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信息具有可生产性、经济性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反映,它所表征的、传送的是关于某一客观系统、某一事物中的某一方面的属性。运动的绝对性表明信息是普遍存在着的。它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 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即使是主观信息,也有它的客观内容。信息所反映的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 主观性:信息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结果,认识的过程实质上又是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过程。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整体性: 信息的整体性又被成为系统性。作为客观事物的属性,信息是多方面的、相互补充的。信息只有在作为表达客观系统的完整描述中的一个环节时,才有意义。零碎的、片断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会造成误导,无益而有害。以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将那些零碎的、片断的、零散的信息集成后,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概念时,它们的作用才真正得以发挥,而且会产生倍数的增值。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层次性: 信息的层次性是系统层次性的反映。系统、决策、管理、控制都涉及层次问题。 如: 图1-3组织的信息需求层次 各层次的管理有各自的信息需求,自下而上,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大。 实践中,只有合理的确定了信息的层次,才能正确地确定信息需求的范围、信息的处理方法,建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不同结构与功能的信息系统,来有效的完成相应的操作。 战略管理层 战略信息 策略管理层 策略信息 操作规范信息 操作管理层 事实、数据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层次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信息的层次性还体现在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 语用信息:是认知过程中的最高层次,是认知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所具有的效果和作用,是信息管理所关注的信息层次。 语义信息: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层次,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含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涵及其意义,是信息检索要考虑的问题。 语法信息: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层次,只是事物形式上的单纯描述,只表述事 物的现象而不深入揭示事物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涉及符号、数据、编码系统,是信息通讯中所关心的问题。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不完全性: 指客观事物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信息的无限性,我们知道信息的获取是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关的,人们认识事物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所以在信息处理工作中,信息的完整性是相对的,信息的不完全性是绝对的。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动态性: 信息的内容和效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它表现为信息在信源——信道(媒介)——信宿之间的输入输出的循环过程。客观事物本身在不断运动变化,信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及时把握有效的信息将获得信息的最佳价值。 时效性: 时间可以使信息部分地或完全失去效用。

1.1 信息——信息的特征 2、特征 可生产性:信息是一种经济资源。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科学研究乃至日常生活的决策等等,均对信息资源产生迫切的需求。信息的生产性就体现在信息的加工处理上。信息可以被分析或综合、扩充或浓缩,可以把信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并在变换过程中增殖和增值。 经济性:信息的获取、生产与利用都是需要支付费用的,是有成本的。信息具有高固定成本低传播成本的特点。

1.1 信息——信息的类型 3、类型 米哈依洛夫的两分分类: 科学的 语义的 社会的 非科学的 信息 非语义的 非社会的(自然的)

1.1 3、类型 按信息产生的先后或加工深度划分 :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 : 信息——信息的类型 3、类型 按信息产生的先后或加工深度划分 :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 : 文献型 、档案型 、统计型 、图像型 、动态型 按信息记录内容与使用领域划分 : 经济信息 、管理信息 、科技信息、政务信息 文教信息 、军事信息

1.1 信息——信息的类型 一次信息:是客观事物的第一记录,即现实中所发生事件的原始记录。(新闻报道、广播、公共机构的内部信息源、市场调查、专家报告) 二次信息:对一次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文摘期刊、文摘报、索引期刊、简报等) 三次信息:系统地组织、压缩和分析一次和二次信息的结果。(综述、专题报告、词典、年鉴等)

1.1 信息——信息量 4、信息量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申农1948年设计了一个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设某事件或某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为n,pi表示第i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信息量的单位叫比特(bit),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为:

1.1 信息——信息量 信息量的大小: 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程度。 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为: n 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 信息量的大小: 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程度。 申农的信息量计算公式为:   n 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 表示第i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 H 为消除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单位叫比特(bit)

1.1 信息——信息量 1.1 信息 例:渔民在安排明天的工作:是出海打鱼,或是在岸上结网?只考虑天气影响。在人们犹豫不决时,收到天气预报消息,明天将有七级大风,出海打鱼是十分危险的。于是,人们决定岸上结网。 “犹豫不决”——不确定性。如一半人赞成打鱼,一半人赞成结网。听了天气预报后,99%的人赞成岸上结网。如何度量天气预报给人的信息量呢? 在听天气预报之前,决策系统所拥有的信息量为:    H0 =-(0.5×log20.5+0.5×log20.5)=1 在听天气预报之后,决策系统所拥有的信息量为:    H1 =-(0.99×log20.99+0.01×log20.01)=0.08079 天气预报的信息量 H0-H1=1-0.08079=0.91921

1.1 信息——信息量 可见H0>H1,前者的不确定程度大,二者的差为1-0.08079=0.91921,这个差额正是天气预报的结果。可以作为天气预报信息的度量。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讨论信息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决策环境来谈,事件发生概率越小,系统的不确定性程度越大。因此,在工作中要善于捕捉小概率事件,在预测决策时充分考察各种可能情况,增大我们的信息量。

1.2 系统 本节所讲的主要内容如下: 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定义 系统的分类 系统工程 系统的特性 系统方法 系统

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农业的灌溉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等等。 系统——系统的定义 1.2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农业的灌溉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等等。

1.2 系统——系统的结构 从系统的结构来看可以把系统分成5个基本要素:即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等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5 系统的组成  控制 处理 反馈 输入 输出

系统——系统的结构 1.2 例如:汽车自动清洗系统 输入:一辆脏的汽车、水、清洗剂、时间、人的精力、技 能和知识。需要时间、精力和技能来操作系统,需要知识来确定系统运行的各个步骤及其先后次序。 处理:客户首先选择需要清洗的服务项目(清洗、清洗打蜡、干燥等),并将选择告诉汽车清洗操作员,操作员操作系统,系统按程序负责清洗汽车。 反馈、控制:“对汽车干净程度的判断” 输出:一辆干净的汽车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相关性 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相似性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3、系统特性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相关性 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相似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构造的。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目的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构造的。 例如: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建设人才和出科研成果。 工厂的目标是生产出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目标,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功能来达到这个目标。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整体性 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从整体出发,来统一界面风格、技术用语、开发进度。 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子系统划分成一些子系统,将一个系统逐层分解。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层次性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子系统划分成一些子系统,将一个系统逐层分解。 东北财经大学 …… 继续教育学院 会计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会计 财务管理

由于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与子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 由于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因此,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开放性 开发信息系统,必须注意开放性。封闭的系统或不留接口的系统最后只能被人们所抛弃。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的,它与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既能做到系统自身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也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从而与更多的系统互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稳定性 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系统的开放性,也要注重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系统的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系统——系统的特性 1.2 系统的相似性 系统的相似性系统开发过程中程序、函数、模块等的共享;开发人员研究并模仿别人的系统以取得开发经验;辅助开发工具。 系统的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 ,如右图所示,复杂程度从下到上不断增加。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 ,如右图所示,复杂程度从下到上不断增加。 图1-7 系统分类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 按系统功能来分类,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 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类,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它是人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以往的知识初步构思出的系统雏形,它在各方面均不很完善,有许多地方很含糊,也有可能不能实现,但是它表述了系统的主要特征,描绘了系统的大致轮廓,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后系统的成败 。 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它考虑到总体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合理性。摆脱了具体的实现细节。 实在系统:也可以叫物理系统,它是完全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是按照逻辑系统进行加工生产而成的具体系统。

开环系统 一个没有控制机制、反馈环和目标要素的系统称为开环系统。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开环系统 一个没有控制机制、反馈环和目标要素的系统称为开环系统。 例如,一个小型电子空间加热器,从通电、开启、释放热量直到被关闭,系统输出是不受控制的。 输入 处理 输出 图1-8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一个由目标、控制机制和反馈环三个控制要素组成的系统称为闭环系统。 目标 控制机制 输入 处理 输出 图1-9 闭环系统

闭环系统 系统——系统的分类 1.2 环境 标准 管理 信息处理器 数据 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 输出物资 输入资源 处理过程 图1-10 企业系统的通用模型

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客体对象时,一般应遵循整体性、历时性和最优化的原则。 系统——系统方法 1.2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客体对象时,一般应遵循整体性、历时性和最优化的原则。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1.2 系统——系统方法 (1)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2)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 (3)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 (4)评估被选方案; (5)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6)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6、系统工程 1.2 系统——系统工程 (1)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2)系统工程方法  实质:利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系统工程是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以数学、运筹学及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来研究一般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的科学方法。 (1)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2)系统工程方法  实质:利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1.3 信息系统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1.信息系统的概念 2. 信息系统的模式

1.3 信息系统 1.3 人基信息系统  人机信息系统  网基信息系统 光基信息系统 蓝牙信息系统 基因信息系统 1.3 信息系统 1.3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根据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处理方式是否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把信息系统分成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和基于人工的信息系统。 人基信息系统  人机信息系统  网基信息系统 光基信息系统 蓝牙信息系统 基因信息系统

1.3 2、一般信息系统的模式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模式 信息加工处理 用户 信息管理员 数据库 数据存储 信息源 图1—11 信息系统模式图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3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实践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6个阶段) 第一阶段:泰勒制 20世纪20年代 第一阶段:泰勒制 20世纪20年代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学派 20世纪30年代 第三阶段:数学管理学派 20世纪40年代 第四阶段:计算机管理学派 20世纪50年代 第五阶段:系统工程学派 20世纪70年代 第六阶段:信息学派和管理信息系统学派 20世纪80年代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 泰勒制 泰勒是管理先驱,20世纪20年代,泰勒倡导动作和时间研究.计时和计件工资.职能管理制度,首次将科学原理引入管理中。泰勒被称为“管理科学之父”,其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 (1)用科学管理代替凭粗浅的经验管理.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分离,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分离. (2)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即把“经济大饼”做得更大,使追求经济利益的劳资双方不要把注意力从盈余分配转到增加盈余上. (3)谋求最高的生产效率,通过制定各种标准﹑制度和程序,健全组织系统,使之在一定输入下获得最大输出. (4)信奉亚当斯密的“经济人”观点,即人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经济人”,对人的管理必须采用经济刺激和严格的制度.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 行为科学 20世纪30年代,(美)迈约著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认为士气﹑关系﹑社会因素是管理的成功因素,主张:激励人的积极性,工人参加管理。提出与泰罗不同的新观点: (1)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金钱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 (2)工人的态度,即所谓“士气”,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而士气又与工人的满足感有关,且受职工家庭﹑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的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3. 数学管理学派 20世纪40年代,(苏)康拖拉维奇著:“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将数学引入管理,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满意决策的理论.提出生产指挥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企业掀起了应用运筹学的高潮.一般认为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运筹学,即为“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用于管理(第一次热潮).主要用在会计﹑库存﹑计划等。 5. 系统工程学派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4.计算机管理学派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用于管理(第一次热潮).主要用在会计﹑库存﹑计划等。 5. 系统工程学派 20世纪70年代,(美)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著:“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提出: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信息学派和MIS学派 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信息学派,信息被视为重要的无形资源用于管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在管理中结合,产生了MIS学科,极大地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90年代对管理影响最大的思想是哈默的企业再造理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3)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①1970年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Kennevan)给出的最早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②1985年高登·戴维斯(Gordon B.Davis)给出了的被管理信息系统界普遍接受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规程、管理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为组织的作业、管理和决策职能提供信息的综合性的人-机系统。”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③国内学者薛华成教授在二十世纪80年代给出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目标。” ④ISO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1.4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体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生命周期 管理信息系统三要素: ①系统的观点 ②数学的方法 ③信息技术的应用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处理。速度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输出和管理等。 (2)预测功能。运用数学方法、管理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的工作。 (3)计划功能。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4)控制功能。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5)辅助决策功能。运用数学模型,为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决策。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概念结构 1 层次结构 2 功能结构 3 综合结构 4 物理结构 5

1.5 概念结构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综合结构和物理结构。 信息管理者 信息处理器 信息源 信息用户 图1-1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

1.5 层次结构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图1-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纵 向 高层管理 (战略) 中层管理 (战术) 图1-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纵 向  高层管理  (战略) 财 制 营人 办 . 中层管理 (战术) 务 造 销 力 公 ... 基层管理 (作业) 横向

1.5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功能结构 图1-14: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1.5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子系统 研发子系统 生产子系统 营销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人事子系统 物流子系统 图1-15: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1.5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综合结构 图1-16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结构

1.5 物理结构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①集中式 图1-17(a) 集中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和分布式 ①集中式         图1-17(a) 集中式

1.5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②分布-集中式 图1-17(b) 分布-集中式

1.5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③分布式 图1-17(c) 分布式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事务处理系统 1 管理信息系统 2 决策支持系统 3 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 4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事务处理系统 20世纪5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应用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上,主要是在会计和统计工作上,代替算盘、手摇计算机、现金出纳机等,形成了所谓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DPS )。其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由于它是用来处理一些具体事务的,所以也叫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这类系统由于主要用于运作层,所以现在也有人把它叫做运作型信息系统。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记录、保存精确的数据; 分类; 数据检索; 计算; 汇总; 产生文件、管理报告、帐单等,定期生成常规的报表供检查与监督,也可能生成特别报告。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可以用在管理的各个部门,构成独立系统或子系统,如工薪系统、订货系统、库存系统、计价系统、货运系统、销售系统、收支帐目系统、总分类帐系统等等。 由于事务处理工作是常规例行的,有些还是法律、政令规定的,这一部分管理业务是最基本而且不可缺少的。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减少差错、避免丢失、减轻劳动、改善工作条件、加速反应。所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这类系统也愈来愈多,成为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基础和柱石。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是: 1.6 (2)有很高的效率,能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处理; (3)逻辑关系简单; (4)重复性强;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是: (1)支持的是每日的运作; (2)有很高的效率,能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处理; (3)逻辑关系简单; (4)重复性强; (5)能支持许多用户。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是面向数据的,对日常往来的数据进行按常规的处理,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速运算和大量存储的能力,可以减轻业务人员大量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它是基层业务人员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大企业、大机关,还是中小企业或单位,甚至是个体业者或其他组织都可以适用。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2、管理信息系统 广义的理解是,凡是使用于管理(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的信息系统都可以叫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为信息系统。狭义的理解则是指那些能从内部和外部收集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形成有用信息,以预定的形式提供给各管理层次(中层为主)使用的信息系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2、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是内部与外部的有关数据,内部数据有的来自事务处理系统或子系统,有的来自其他数据源(如生产现场)。经过管理信息系统程序处理后可以存入数据库。当用户请求生成报告时,系统能够打印出书面形式报表,也可以在用户终端屏幕上显示,或在其他屏幕显示设备上显示(如飞机场候机室中显示航班与时间表的翻动屏)。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各层次、各部门服务,它常常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有自己的功能与输入输出设备。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初期,数据与信息是集中保存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管理信息资源的任务,所以它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DBMS)比较完备。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MIS与TPS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体现了其特点。 MIS TPS 为各管理层提供信息 仅仅为基层处理事务数据 使用户随时能得到及时的信息 只是定期输出可提供信息的报表 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涉及综合职能 仅仅面向单一职能 操作有一定的灵活性 没有灵活性 面向信息、以生成有用信息为核心 面向数据、以处理数据为核心 处理综合性,带有指标、趋势性的信息 处理详尽的数据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2、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广义的定义,是由于它是在事务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且常常包含事务处理系统作为它的子系统,又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出决策支持系统的缘故,它本身的这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其很容易成为各类系统集成后的统称。 如果按广义定义去理解,那么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称之为管理报告系统(management reporting system ,MRS)。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在多个可行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从决策角度看,问题可按其结构化程度分类。所谓结构化程度,就是人们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即对目标、涉及因素、因果关系等掌握程度。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化(好的结构)问题、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不良结构)问题三类。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决策支持系统 对结构化问题,可以利用信息与相应的模型(数学模型或逻辑模型)进行决策分析与抉择,有时候管理信息系统也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进行这种工作。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半是结构化程度低的。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就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并利用分析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他利用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友好的人机对话部分和图形部分,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图1-18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原理 数据库 其他信息系统 用户 用户接口 数据库 知识库 模型库 其他信息系统 内部、外部数据 图1-18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原理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于管理信息系统与事务处理系统之间的关系,决策支持系统的输入信息来自管理信息系统或其他内外部信息源,但这些信息并不都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因为决策支持系统需要的大多是汇总的、综合的信息。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面向决策的,它通常还需要面向数据的事务处理系统与面向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如果说事务处理系统是以数据为焦点,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为焦点,则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知识为焦点,利用知识来进行分析、选择。模型就是知识的一种表示方式。

1.6 3、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 (1)决策支持系统是支持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2)决策支持系统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3)决策支持系统是支持决策而不是代替决策。 (4)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们非常方便使用。 (5)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能够跟踪用户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环境的变化。 (6)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围绕决策问题,组织数据和模型,即具有数据生成和模型生成功能。 (7)决策支持系统由用户启动和控制。

1.6 3、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DSS与MIS的区别和联系表现为: 在一个企业和组织内部,DSS和MIS可以并存,不是互相取代。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MIS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DSS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DSS和MIS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都需要大量的输入信息。这些输入信息主要来自与TPS、MIS的信息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 一个MIS往往支持人们解决多个决策问题,而一个DSS往往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开发的。因此,如果把MIS看成是在一个面上辅助决策的话,那么DSS可以看成是在一个点上支持决策。 MIS进行决策支持时,往往只使用各种数学模型,DSS进行决策支持时使用数学模型和各种知识模型,并特别强调把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有效地结合起来。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4、集成一体化系统 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即指管理、控制、设计 、生产控制、销售等功能结合为一体而构建出一种多功能系统 。像物料需求计划系统(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MRPⅡ)、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 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system , CIMS)都是这种典型的系统。

4、集成一体化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系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是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的原理,根据产品在结构上的各层次物料的数量和从属关系,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进行计划的倒排,并按提前期的长短来区分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次序。这样可以使物料及时配齐,而又能减少库存。MRP系统从主生产计划获取需求信息,根据产品技术信息与库存信息进行计算处理,提出采购计划和加工计划。 在MRP的基础上,增加能力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工那功能,发展成为闭环的MRP系统。

4、集成一体化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系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在生产复杂产品或引入新产品而需要在生产中解决一系列技术性问题的企业中,非常需要把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把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把技术准备计划与生产制造计划、财务计划等各种有关的计划合理地衔接起来。因此,MRPⅡ系统应运而生,它把生产、财务、销售、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系统。

4、集成一体化系统——制造资源计划系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MRPⅡ系统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和零部件、原材料的加工或采购提前期,压缩了不必要的库存和在制品,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加强和提高了各层次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了按计划、按时、按需、按量地提供产品、零部件及原材料。对产品成本实行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审核的控制方法。使用MRPⅡ系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以实现最佳的客户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4、集成一体化系统——企业资源规划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销售与采购市场和全球化的供应链环境,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MRPⅡ系统又进一步发展为ERP系统,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MRPⅡ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超越了传统的MRPⅡ。它是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全企业的资源计划。它的资源计划已不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都看做是受控对象集成进来。另外,时间被作为资源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是当做最关键的资源来加以考虑。这是ERP对资源内涵的扩展。

4、集成一体化系统——企业资源规划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ERP系统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质量管理、销售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利用信息技术集成连接在一起。它的作用是将各部门连贯起来,让企业的所有信息在网上发布,不同管理人员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通过自己专门的帐号与密码,可以从网上轻易获得与自身管理职责相关的其他部门的数据,如企业订单和出货情况,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库存的状况等。企业管理人员通过ERP系统可以避免资源和人力上的不必要浪费,高层管理者也可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准确的做出最好的决策。

4.集成一体化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6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把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组织管理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进行集成发展而成的,是形成自动化工厂的物质技术和组织管理的基础。CIMS综合生产过程中信息流和物流的运动,将市场研究、生产决策、经营管理、设计制造与销售服务等功能集成一体,使企业走向高度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方式,把计算机辅助的设计(CAD)、工艺(CAPP)、生产制造(CAM)和经营管理、决策分析、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存取系统等全部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7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结构 2

1.7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19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 学    图1-19 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 学 要求 管理科学 系统论 理论 观点 信息技术 (计算机、通讯等) 手段 管理信 息系统 信息论 思想 方法 控制论 数学、运筹学 算法 行为科学

1.7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结构 。如下图所示 : 图1-20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结构 图1-20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结构 社会、人文等基础 组织管理 一般组织理论 现代管理技术 实施基础 …… 信息技术 计算机系统 通信技术 数据库 网络技术 系统工程 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案例 Wall-Mart的IT战略 Wall-Mart是近20年来美国发展最快的零售商。70年代公司年销售额只有4000万美元。1995年销售额已达936亿美元,列美国最大企业排名第四位, 2000年市值2567亿美元,列世界第7位, 2002年世界500强名列第一。至尽,公司已拥有5000多个商店、500多家山姆会员商店和300多家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南非、印尼、中国等地。

成功之道:在于理念和手段 理念:创始人沃尔顿先生倡导的尽量降低经营成本,实行低价销售。 宗旨: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口号:天天平价,始终如一。 1995年经营成本占销售额的15.8%(世界上大多数零售商的经营成本在40%以上) 手段: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卫星系统,与3800家供货商实现计算机联网。总部的计算机系统与16个发货中心以及1000多家商店连接,做到即时销售,大大压缩产品时间成本,减少库存风险,加速资金周转。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 变革 效果 20世纪70年代 建立统一配送中心与中专配送中心 解决大规模物流配送的成本和效率等“瓶颈”问题 减少资金成本和库存费用 及时传达总部的会议情况和决策 合理安排运量和路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潜力 用于全球店铺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及联络 20世纪80年代初 将EDI系统应用于信息交换 1987年 同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专用卫星 建立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视频通信系统 装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图 沃尔玛基于信息系统的供应链

课堂讨论: 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变沃尔玛的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 沃尔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有什么特色? 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既能为创新提供动力,又能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课后阅读案例1 举一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所遇到的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