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校教师、高级项目经理 任铄 QQ :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5 OS 结构设计.
Advertisements

NAT与ICMP交互.
第6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 数据传输.
第五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 5.1 为什么用接口电路? 5.2 CPU和I/O设备之间的信号; 5.3 接口部件的I/O端口;
温故知新 问题一: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计算机接口技术 主讲人: 赵宏伟 教授 总学时: 32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师:李琼飞 课时:60=4×15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三节 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CPU与外设的工作速度不一致, 如何使两者高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送, 是本节讨论的问题。
第六章 输入/输出接口 6.1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6.2 I/O指令和地址译码 6.3 PC系统总线(放到本章后面详细讲述)
數位邏輯的基礎.
第9章 AT89S52单片机的 I/O扩展 1.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第6章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本章提要】 【学习目标】
总 复 习.
存储系统.
第 14 章 并行通信及其接口电路.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第 9 章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 8255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第七章 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I/O接口 第三节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 第二节 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课程设计.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CPU结构和功能.
DevDays ’99 The aim of this mission is knowledge..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7章 I/O接口和总线 7.1 I/O接口 7.2 总线.
7.1.1 设备管理的功能(P95) 分配设备:按设备的不同类型和操作系统选用的算法分配。包括分配相应的通道、设备控制器以及对未分配到的任务或怍业进行排队等; 控制和实现真正的输入输出操作。包括通道程序控制、启动设备、及时响应及处理中断讯号等; 对输入输出缓冲区进行管理。例如逻辑名的管理,多个缓冲区的分时以及串并行操作,同类多个外部设备的均衡工作,避免“忙的忙”和“闲的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微机系统的组成.
K60入门课程 02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甜.
第二章 電腦硬體知識 Chapter 2-電腦硬體知識.
VisComposer 2019/4/17.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6章 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255A)
微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郑海春.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第7章 输入输出接口.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组合逻辑电路 ——中规模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六章 I/O接口 一、I/O接口的功能 第一节 概 述 一、I/O 接口的功能 二、I/O接口的一般结构 第二节 输入输出寻址方式和指令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2.1 概述 2.2 TTL 门电路 2.3 CMOS 门电路 2.4 各种集成逻辑们的性 能比较 第2章 上页 下页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绪论

目录 1.1 微机接口的概念 1.2 接口的组成与数据交换 1.3 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1.4 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微机接口的概念 1.1.1 接口的概念 1.1.2 接口的功能 1.1.3 接口的分类

1.2 接口的组成与数据交换 1.2.1 CPU和I/O设备之间的交换信息 1.2.2 I/O接口的组成

本章要点 微机接口的概念 微机接口与CPU的组成和数据交换方式 微机接口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微机接口的功能和分类 掌握微机接口的组成 掌握微机接口和CPU之间的几种数据交换方式 了解微机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1.1.1 接口的概念 通用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中央处理器(CPU或MPU)、存储器、I/O(输入/输出)设备及其接口电路组成

接口 : 接口技术 : 接口和接口技术 微机与外界设备的连接部件(电路、芯片、器件) 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接口的全称叫输入输出接口或I/O接口 接口技术 : 是研究CPU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最佳耦合与匹配, 实现双方高效、可靠地交换信息的一门技术, 是软件、硬件结合的体现,是微机应用的关键。

微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返回本节

1.1.2 接口的功能 I/O接口要解决的问题 速度匹配问题 信号电平和驱动能力问题 信号形式匹配问题 信息格式问题 时序匹配问题

I/O接口的功能 I/O地址译码与设备选择 信息的输入输出 命令、数据和状态的缓冲与锁存 信息转换 联络功能 中断管理功能 可编程功能 其他功能

1.1.3 接口电路的分类 按通用性分为两类:通用接口 专用接口

按照可编程性分类,分成 硬布线逻辑接口芯片 可编程接口芯片 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功能可以由指令来控制

按功能分 输入接口 输出接口 外存接口 过程控制接口 通信接口 智能仪器接口

通用接口 通用接口: 最初的IBM-PC使用了6块接口芯片:8284、8288、 8255、8259、8237、8253 可供多种外部设备使用的标准接口,目的是使微机正常工作,通用接口通常制造成集成电路芯片,称为接口芯片。 最初的IBM-PC使用了6块接口芯片:8284、8288、 8255、8259、8237、8253 82430TX芯片组,由两片芯片组成: 北桥:82439TX 南桥:82371AB

IBM-PC中的通用接口(芯片组)

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 为某种用途或某类外设而专门设计的接口电路,目的在于扩充微机系统的功能。 专用接口通常制造成接口卡,插在主板总线插槽上使用。

接口的功能分类

1.2.1 CPU和I/O设备之间交换信息 数据信息(Data) 状态信息(Status) 控制信息(Control)

1.2.2 I/O接口的组成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I/O端口 C 外 P U 设 AB 地址 译码 1001 0101 (状态端口) DB 数据 0110 1010 缓冲 (数据端口) CB 控制 电路 1100 0110 (控制端口) 按存放信息的不同,I/O端口可分为三种类型 数据端口:用于存放CPU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信息 状态端口:用于暂存外设的状态信息 控制端口:用于存放CPU对外设或接口的控制信息,控制外设或接口的工作方式。

数据缓冲器 74LS245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数据缓冲器 74LS244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I/O端口的读操作控制电路和缓冲器

数据锁存器 74LS2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数据锁存器 74LS3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I/O端口的写操作控制电路和锁存器

1.2.3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数据通信方式 并行传送方式 串行传送方式

1.2.4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数据交换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ed direct control) 无条件传送 条件传送(查询传送) 中断(Interrupt transfer)方式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 通道方式(I/O channel control) 外围处理机方式(Peripheral processor unit)

无条件输入接口电路 注意: 数据 线 三 态 缓冲器 输入 设备 D7 ~ D0 PC 总 线 地址线 地址 译码 200H A15 ~ 地址线  地址 译码 200H A15 ~ A0 与 非 IOR 注意: 在逻辑门前输入信号的 ,表示对信号求反。 与锁存器、三态门等控制端的意义不同。

条件传送方式流程图

中断传送方式流程图

DMA传送方式流程图

通道方式 I/O通道控制在输入输出系统中的位置

1.3 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 基本方法 分析接口两侧情况 实现系统总线与外设之间的信号转换 合理选用接口芯片 接口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 1.3 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 基本方法 分析接口两侧情况 微机系统侧 外设侧 实现系统总线与外设之间的信号转换 合理选用接口芯片 接口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

信号转换

接口芯片的选择途径 采用传统的中、小规模的标准TTL、CMOS系列集成电路、IC器件及传统的数字逻辑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利用PLD器件等各类可编程逻辑芯片,并借助VHDL或众多的EDA工具进行相应的接口设计。

接口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 掌握接口芯片的编程结构、编程方法 确定接口的工作方式,设计接口工作过程 根据硬件连接关系,编写接口程序 接口的调试 包括确定各端口地址 了解控制字各位的含义和设置控制字的方法等 确定接口的工作方式,设计接口工作过程 包括CPU与外设的数据传送方式 根据硬件连接关系,编写接口程序 包括可编程芯片的初始化程序、CPU与外设间数据传送的输入/输出程序 接口的调试 包括调试硬件、调试软件、软硬件综合调试等

注意事项 软、硬件应综合考虑 注意信号的转换 在逻辑上(高电平、低电平、边沿信号 当信号 在电平上( TTL电平、非TTL电平 ) 在时序上 等不匹配,需转换匹配后,方能连接 注意数据线的连接 考虑是否需加三态缓冲、锁存器等

1.4 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 标准化 多功能化 高度集成化 智能化

主机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效益 (智能化) 减轻负担 加速处理 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