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扬子中学 宋咏春 王国维 “ 二重证据法 ” 传世文献与地下考古相互印证。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3.5 数值微分 数值微分的外推算法 三次样条求导 插值型求导公式.
第二節 演 化 的 證 據.
材料0902 高美琪 LOGO.
安徽理工大学 精品课程 土力学 汪仁和.
项目四:制定营销战略.
那麼多的營建科技,你知道多少?別氣餒,就因為太多了,我們先入門一下吧!
9 分析的时代——微积分的进一步发展.
地球上20大最極端之地.
地球上20大最極端之地.
第二章 事故管理 第一节 事故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事故致因理论 第三节 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第四节 事故统计分析 第五节 事故预防控制.
崇拜學校的十二週課程 第一課: 崇拜的重要性 第七課: 話語的宣講 第二課: 崇拜的意義與本質 第八課: 獻身與決志 第三課: 聖經的崇拜
你的世界是誰的世界?.
参考资料: 杨锡山,西方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胡爱本,新编组织行为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打贏選戰固然重要,但如何有效治理國家則更加重要。 -Adlai Stevenson
形形色色的昆蟲 昆蟲在三億五千萬年前即出現在地球上,是世界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動物,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一百萬種左右,佔地球上所有動物種類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現在就讓我們觀察昆蟲是怎樣一代接一代的創造新生命吧!
2010年11月6日 Solomon & Jean新居感恩禮拜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课时)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洪 泽.
全球内部审计 知识共同体 CBOK 2015年及未来.
色彩性格 -----发挥你的最佳本色 我相信生命是最富有情趣的旅程。 他可以成为你梦想不到、更美妙的旅程;
曹红旗 省特级教师 潍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新浪博客: 揽月湖畔的教育碎思
張曼娟 12523王勻庭 12524陳宥蓉.
2011年11月3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35号发生一场大火。火灾过后,住在35号的大部分居民回忆火灾发生的情况时,一个名字不约而同地从他们口中说出。夏娟,一名12岁的初二女生,在发现大火时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敲开邻居的门,让至少15名居民因此幸免于难。 你认为夏娟同学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举动呢?
角膜塑形镜的 历史与现状.
大地工程原理 第一章 大地工程―歷史的回顧.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红色经典阅览室 河北省第二届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
学习世界史的要求: 1、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 2、注意联系时事来学习 3、注意与中国史之间的联系.
作者:碧.威爾森(Bee Wilson) 出版社:八旗文化
第十一章 生物进化论的延伸应用.
企業擴張經營之道 震卦 艮卦.
家庭暴力目睹兒少 辨識及處遇 講者: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家庭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主任葉玉如
管理学概论 洪宪培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六冊附錄一 背景介紹 孫子選──謀攻  孫 子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批評性的消費者 為何要做個批評性的消費者?.
《学校德育概论》 教学PPT 制作者:华南师范大学 郑 航 教授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陈庆华.
晶体化学的发展及简单晶体的制作 组长:赵荣超 组员:邱静雯 叶奕琳 李晓芳 李展铨 区淑娴 梁雪莹.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下 第   3 章 演 化 持續改變的生命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穿梭演化的 時空隧道.
策略管理導論 企四B 郭銘芳 黃琬倩 洪家雯 俞孟慈.
難以確定的年代 啟蒙的十八世紀 浪漫現代的十九世紀 困惑的十九世紀末 迷惑的二十世紀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八講:Science.
數學趣事或漫談 電資一甲 第19組 組員:傅瑀喬 曾銘翔 陳彥傑.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微小世界.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本节内容: 一、泰勒 ( Taylor ) 级数 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十二章 两类问题: 在收敛域内 求 和
从被砍到见骨 到无处安放隐私 每周法治热点幻灯版: ,第8期 庞克道编著.
邏輯與批判思考 課程網頁: 第五週:語言與意義.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專題製作報告 指導教授:林宗曾 教授 專題生:陳國維、林子翔、江芷瑄
第十四讲 国际市场营销的 社会与文化环境.
第14章 總體經濟政策之爭論:法則與權衡性.
嘉得億國際官網-重銷操作流程.
齊做宣教事! 2017年差傳系列 林前十二28;弗四11-12 座堂崇拜17 / 12 連俊才牧師.
野 獸 派 & 馬 諦 斯 林 明 宗 老 師.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装昆虫的口袋.
知識系統科學 黃吉川教授 講授.
认识论种种 作者: 第二自然――意识之谜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尔曼 (1972医学/生物诺贝尔奖).
從搖籃到搖籃 組別: 十五 組員: 蔡亞哲 陳冠名 陳政翰 謝嘉維.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以鲁尔区为例.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高級意識和表徵(下) 作者: 比天空更廣寛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高级意识和表征(下) 作者: 比天空更广寛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尔曼 (1972医学/生物诺贝尔奖).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S AND THEORY.
數學重量本質概念 蔡佩珊 張育瑄.
9.5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通过上节的学习知道:任何一个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 内,均可表示成一个函数(即和函数).但在实际中为了便于
台灣國小國語文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 -以1997年至2007年博碩士論文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認識論種種 作者: 第二自然――意識之謎的作者是杰拉德‧埃德爾曼 (1972醫學/生物諾貝爾獎)

懷疑一切或相信一切; 這兩種都是很省事的策略。兩者我們都用不着思考。 ――龐加萊 (Henri Poincare)

認識論是哲學的分支, 關注知識的本質、範圍和起源。說簡單點, 就是知識的理論。因此, 它在哲學思想的發展中扮演主角。但是大致了解一下就會發現關於這個領域有各種觀點, 甚至嚴重質疑就是哲學本身來研究它是否有用。隨便看一看就會發現這個詞如何被不斷修飾――“女性主義認識論”、“美德認識論”、“傳統認識論”、“自然化認識論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甚至“認識論之死”。

事實上, 從科學的立場來看, 知識的理論還遠未完善。我將簡要介紹一些核心問題, 最後轉到與基於腦的認識論的相關問題。   傳統認識論將知識視為証明為真的信念。許多這方面的哲學爭議圍繞着術語“知識”、“真”和“信念”。就這個來說, 可以視其為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所描述的語言遊戲, 他質疑這整個領域。傳統認識論的中心觀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基本思想”。

在現代, 則可追溯至笛卡兒的觀念, 孤立的思想者探尋不容置疑的信念。他的核心觀念“我思故我在”正是二元論的起源, 這是為大部份現代科學家所否定的形而上學立場。他希望能消除疑惑, 建立起知識的堅實基礎。產生自笛卡兒思想的基礎主義者立場在一定程度上是傳統認識論關注思維運作本質的起點。他們的立場也關注這門學科的常規方面: 我們如何判定或証實真信念?

傳統認識論的整個立場圍繞着思維的主體和主體必須面對的分離的世界。理性主義者強調先天的思維運作, 經驗主義者認為知識主要來自與世界交互感知的數據, 而康德哲學則通過將先驗的和後天的思想結合起來解決問題, 毫不奇怪他們之間會產生爭議。

還有一些思想家認為這些觀點都不能反映人類與他們活動的世界的交互, 從而反對這整個領域。在羅蒂 (Richard Rorty) 和泰勒 (Charles Taylor) 的文章中可以看到這種觀點, 兩人的觀點可以歸入“認識論之死”一類。這類意見的中心論點是我們不是與世界分離的觀察者, 通過頭腦中的“表示”操作。相反, 我們是嵌入世界的主體, 通過在世界中的行動獲取知識。不僅如此, 我們的大腦也是嵌入的, 並且這種嵌入對大腦如何獲取知識的解釋很關鍵。

我不再詳細討論傳統認識論以及其對立思想。這些都是空中樓閣, 雖然他們的觀點有正確之處。相反, 考慮將認識論與科學聯系以來, 將其自然化, 也許會更為有效。   我已提到, 一個重要的思想是蒯因提出的自然化認識論。他首先提出認識論關注的是科學的基礎。意識到基礎主義者的缺陷之後, 他提議我們考慮產生關於世界的信念的心理過程。

蒯因認為物理學應當既包括物理也包括人類主體的感知器官。他認為這能讓我們保持物理學的“外延純淨 (extensional purity)”。主體接收“受控輸入――各種特定的輻射模式……然後輸出對三維外部世界及其歷史的描述。源源不斷地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關係……以了解証據如何聯系到理論”。

這個提議成功地將認識論問題轉化成了因果問題。但是關注範圍局限於世界、皮膚和各種感知器官, 對人類主體本身發生的變化――意識、意向性、記憶。現在, 還要闡釋一下皮亞杰 (Jean Piaget) 的“心理”認識論。

在蒯因的思想之前, 皮亞杰就研究了他所謂的“遺傳認識論”。他意圖用這個術語解釋知識,“尤其是科學知識, 基於其歷史、社會發生學, 特別是其所依賴的概念和操作的心理起源。”與蒯因不同, 皮亞杰實實在在地主持了一項經驗研究課題, 主要研究兒意的發展。他提出在智力背後存在身體和精神事件的模式 (認知結構), 表現為發展的特定階段。

根據皮亞杰的理論, 有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 (0〜2歲)、前運算 (3〜7歲)、具體運算 (8〜11歲) 和形式運算 (12〜15歲)。 在感知運動階段, 人們看到運動形式的智能; 前運算階段, 人們看到直覺的出現; 在具體運算階段, 出現了邏輯, 但只是通過具體的參照物; 而在形式運算階段, 人們看到抽象的湧現。

皮亞杰强調了幾種適應過程: 同化 (用已有認知結構來解釋事情) 以及順化 (改變認知結構以適應環境)。通過一系列天才的試驗和超過半個世紀對兒童的觀察, 皮亞杰力圖說明知識是如何構建起來的。他認為傳統認識論的立場太過靜態, 忽略了知識的發展。他也批評了傳統主義者對正確性和証明這些依賴於孤立觀察者的觀念的强調。相反,他認為通過了解科學的發展, 我們能發現約束科學以及從中產生的知識的價值和規範。

皮亞杰無疑是偉大的先行者。然而, 他的想法有一些局限。首先是他嚴格的階段序列的觀念。兒童心理學家廣泛証實了皮亞杰的許多觀察, 但是質疑他太過嚴格和猜測性的框架。而且, 術語“遺傳認識論”也容易引起混淆; 他的研究稱為個體發生認識論更合適。

除了名稱, 皮亞杰的生物學支撐也有嚴重缺陷。在他漫長研究生涯的大部份時間裏, 他 (像佛洛伊德一樣) 傾向於海克爾 (Ernst Heinrich Haeckel) 錯誤的生物遺傳律: 個體發生重演物種進化。 他還排斥新達爾文主義 (neo-Darwinism), 這在某種程度上與他相信重演有關。此外, 皮亞杰堅持個人發展過程中心理的發生序列與科學思想的湧現歷史的關聯。等於牽强地認為個人的發展階段重演了西方科學的發展歷史。儘管有這些奇怪的看法和過度泛化的傾向, 皮亞杰的嘗試對我們的思維發展觀念還是有很深遠的影響。

在最近將自然化認識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嘗試中, 我們可以留意一下邁克爾‧畢曉普 (Michael A. Bishop) 和特勞特 (J.D. Trout) 的工作。他們對所謂的認識論標準分析 (我們在前面稱為傳統認識論) 進行了最深刻 (而且最嚴厲) 的批評。就此, 他們提出了一個提高思維效能的計劃。

指出思維過程許多環節的缺陷之後, 他們提出了一個實用主義的思維引導方案, 與傳統認識論等提出的方案比起來, 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思維。他們提出了一種認識理論, 策略可靠主義 (Strategic Reliabilism), 用來識別出成功的思維策略。包括評估穩健可靠性的規則, 計算給定策略的成本和效益, 以及判斷問題的意義――為這個問題分配資源的客觀理由的權重。

這個方案在檢驗思維的實踐功效時, 用實用主義的規則替代了傳統認識論的判定概念。另外, 它的原則是: 只要基於心理的思維策略產生出好的產出, 就應當被採用。注意這個前提是對基於現實世界的表現的科學評估。這裏提出的原則不應與錯誤的想當然混為一談。我避免談論道德和美學, 因為在這些領域, 非常缺乏基於科學的準則和數據。策略可靠主義的原則只有在適當的思維產生出可評估的產出時才應採用。

我在這裏提到的基於心理學的研究是對基於經驗的和自然化的認識的熱身。它描繪了動人的前景, 但是沒有考慮我們關注的神經對行為的約束。應當指出兩條途徑互為補充: 我們願意將認識論建立在科學評價表現的基礎上, 但是我們也想知道在表現背後的神經根源。

現在是時候簡要提一提另外兩個基於科學的方向。第一個方向, 坎貝爾 (Donald Campbell) 命名為進化認識論, 它有兩個主要分支。一個是達爾文選擇如何約束特定物種的知識獲取方式。進化認識論還有一個更可疑的分支關注選擇主義對知識本身的擴大應用。經常被提到的一個較早的例子是波普爾 (Karl Popper) 的觀念, 科學思想產生主要基於在一系列被檢驗反駁的猜想中進行選擇。另一個例子是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提出的, 思想“迷米 (meme)” 像基因一樣被複製、遺傳或選擇。

在這個領域中最近出現的一個觀念是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是威爾遜 (E 在這個領域中最近出現的一個觀念是進化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是威爾遜 (E. O, Wilson) 的社會生物學在行為模式方面更為謹慎的應用。威爾遜最初的社會生物學提出用基因解釋利他等行為, 這被嚴厲批判過。不過, 進化心理學仍然堅持用作為選擇的基本單位的基因 (道金斯稱之為“自私的基因”來解釋行為, 尤其是社會行為。

不管是進化認識論還是進化心理學, 都是用某種泛選擇主義來解釋知識和行為。在某些情形下這些研究提出的觀點有些價值。但都是試圖將行為和知識還原為一個包羅萬象的範式。這有產生難以驗証的假設的危險: 邏輯和命題分析不僅僅是進化的產物, 肯定也不是個體或群體事到臨頭的選擇。此外, 基因通常也不是進化的選擇單位――個體才是。如果說皮亞杰反對達爾文進化過了頭, 這兩個領域的學者在解釋複雜實體時也過度地應用了選擇主義。不過, 在大腦功能層面, 選擇主義仍然是有價值的方法, 提供了構建基於腦的認識論的基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