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
E 现代经济学 陈庆苓
经济学包含的内容: 1 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 A 制定经营战略过程 B 新产品开发过程 C 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 D 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过程 E 资金活动过程
经济学包含的内容: 2 对某一领域或专题的研究 3 历史性的研究 4 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 5 纯理论的研究
返回 教材基本内容 期末模拟题
返回 教材基本内容 导言 微观 经济学 宏观 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产生 稀缺性: 1、含义:(P2) 2、特点: (1)相对性: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产生 稀缺性: 1、含义:(P2) 2、特点: (1)相对性: (2)绝对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个相关问题: (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被称为资源配置 (3)为谁生产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1、含义: 2、三个相关问题: (1)充分就业 (2)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四、经济制度: 1、两种类型: (1)市场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 (2)计划经济制度 2、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见表) 区别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1、研究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经济 含 2、解决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 价格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义 4、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市场出清 市场机制不完善 基本假设 完全理性 政府有能力调节 完全信息 (市场失灵) 1、二者是互相补充的。 联系 2、二者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但微观经济学之和不等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见表) 区别 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 含 1、价值判断 超脱或排斥 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 2、解决问题 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 义 3、客观性 具有,可检验 不具有,无法检验 联系 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 而实证经济学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
二、实证分析方法: 1、理论的组成: 定义、假设、假说、预测。 2、两对概念的含义 (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2)存量与流量: 3、理论的形成过程: 定义、假设 假说 修改假说 预测 验证 放弃假说 理论 4、理论的表述方式:文字、表格、几何图形、函数关系。
微 观 经 济 学 分配理论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微 观 经 济 学 返回 分配理论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需求供给价格 (第二章)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表的含义: 组别 价格 需求量 a 3.6 200 b 4.0 100 c 4.4 50
3、需求曲线的含义:(P20)(见图) (1)右下方倾斜。 (2)斜率为负值。 (3)反方向变动。 P D Q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5)人口数量与结构。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6)政府的消费政策。 (3)消费者收入水平。 (7)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4)消费者嗜好。 三、需求函数的含义: 四、需求定理: 1、含义:反方向 2、理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3、例外:炫耀性商品与吉芬商品。
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见表) 区别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原因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 其他因素变动 函数 D=f(P) D=f(a,b,c…n) 变动 1、当P上升Q减少, 1、当P不变Q增加, 点沿D线向上移动。 D线向右上方移。 2、当P下降 Q 增加, 2、当P不变Q减少, 点沿D线向下移动。 D线向左下方移。 图形(见下页图)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P p D1D0D2 P0 P1 P0 P2 a b c 0 Q1 Q0 Q2 Q Q1 Q0 Q2 Q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1、供给的含义: 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供给表的含义: 组别 价格 供给量 a 3.6 50 b 4.0 100 c 4.4 200
3、供给曲线的含义:(见图) (1)向右上方倾斜。 (2)同方向变动。 P S Q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1、厂商的目标。 2、商品本身的价格。 3、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4、生产技术的变动。 5、生产要素的价格。 6、政府的政策。 7、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三、供给函数的含义 四、供给定理: 1、含义:同方向 2、理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3、例外:劳动力的供给、土地的供给等。
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见表) 区别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 原因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 其他因素变动 函数 S=f (P) S=f (a,b,c,…n) 变动 1、当P上升Q增加, 1、当P不变Q增加, 点沿S线向上移动。 S线向右下方 移。 2、当P下降Q减少, 2、当P不变Q减少, 点沿S线向下移动。 S线向左上方 移。 图形 (见下页图)
供给量变动 供给变动 S2 S0 S1 P S P P0 a b c P1 P0 P2 Q2 Q0 Q1 Q Q2Q0Q1 Q
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 1、含义: 2、形成:(见表及图) 需求量 价格 供给量 200 3.6 50 100 4.0 100 50 4.4 200 P D S E P0 Q0 Q
三、需求与供给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定理 ) 需求变动 供给变动 含义 结论 D变动引起均衡P与 S变动引起均衡P反方向, 三、需求与供给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定理 ) 需求变动 供给变动 含义 结论 D变动引起均衡P与 S变动引起均衡P反方向, 均衡Q同方向变动 均衡Q同方向变动 图形 S2 S1 S0 D 2 D0 D1 P S P D P1 P0 P2 E2 E1 P2 P0 P1 E E2 E E1 Q2Q0Q1 Q Q2 Q0 Q1 Q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1、市场经济的含义与特点: 2、价格机制的含义 二、价格调节经济: 1、条件有三: 2、如何调节: 3、作用 (1)弗里德曼:(三点) (2)具体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第五节 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 (价格下线)支持价格 (价格上线)限制价格 含义 运用 缓冲库存法、稳定基金法 特殊时期 配套措施 政府收购过剩农产品 实行配给制 排队 作用 图形 P P D S D S P1 E E P0 P0 P1 Q0 Q Q Q0
第六节 弹性理论 一、含义 二、计算公式:△ Q/Q 理解:(四点) Ed= ——— △P/P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见表) 第六节 弹性理论 一、含义 二、计算公式:△ Q/Q 理解:(四点) Ed= ——— △P/P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见表) 类 别 含义 Ed 曲线 现实中 完全无弹性 P33 0 垂线 少见 有无限弹性 P33 ∞ 水平线 少见 单位需求弹性 P33 1 正双曲线 少见 需求缺乏弹性 P33 1> Ed>0 陡峭 常见 需求富有弹性 P33 Ed>1 平坦 常见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
五 弹性理论的应用 (一)总收益的含义 (二)需求弹性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与总收益的关系: P与TR的关系 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缺乏弹性 结论 反方向 同方向 应用 薄利多销 谷贱伤农 图形 P P A C E C A B E B Q F G Q F G
六、弹性概念的扩大 1 需求收入弹性 △ Q/Q Ey= ——— △Y/Y 2 需求交叉弹性 △ Qx/Qx Exy= ——— △Py/Py
1 0<Ed<1、 Es>1的商品主要由谁交税 3 供给弹性 △ Q/Q Es= ——— △P/P Es的分类 影响Es大小的因素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分摊 1 0<Ed<1、 Es>1的商品主要由谁交税 2 Ed>1、0< Es<1的商品主要由谁交税
第三章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 第一节 消费者的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论 一、 欲望: 1、含义: 第三章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 第一节 消费者的行为理论- 基数效用论 一、 欲望: 1、含义: 2、理解:(1)心理感觉(想得到)(2)层次(从低到高) 二、效用: 2、理解:(1)心理感觉(已得到) (2)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 (3)它与使用价值不同(是主观的)
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见表) 比较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基本 效用大小可计量 无法计量求和 观点 并加总求和 可表示满足程度 表示方法 基数 序数 分析方法 边际效用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四、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含义: 2、关系: 当MU>0时,TU是增加的; 当MU = 0时,TU达到最大; 当MU<0时,TU是减少的。 3、图形: (见右图) TU MU TU MU Q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含义: (2)理由: A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B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五、消费者均衡: 1、条件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购买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 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即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2、计算公式: P x ·Q x+P y ·Q y=M……………….. (1) (限制条件) M U x /P x=M U y/P y=M Um….(2) (均衡条件)
例题 M=100元,Px=10元,Py=20元。 Qx 1 2 3 4 5 6 7 8 9 10 MUx 5 4 3 2 1 0 -1 -2 -3 -4 Qy 1 2 3 4 5 MUy 6 5 4 3 2 问购买多少X商品和多少Y商品达到TUmax, 这时最大效用TU等于多少?这是MUm=?
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Px×Q x + Py×Q y=M 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MUx/Px=MUy/Py = MUm=0.2 从上表可看出,购买4单位X商品与3单位Y商品 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MUx/Px=MUy/Py = MUm=0.2
六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这个规律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见表) MU Q P 20 1 10 10 2 5 5 3 2. 5 2 4 1 1 5 0. 5 七、消费者剩余 因为Q增加,MU减少; 而MU减少,愿付P下降; 所以Q增加,P下降。 因为Q减少,MU增加; 而MU增加,愿付P上升; 所以Q减少,P上升。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序数效用论 一、无差异曲线 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2、特征: 二、边际替代率: 1、含义 M R S x y= △ Y/ △ X 2、理解: (1)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边际替代率为负值使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边际替代率递减也就是无差异曲线斜率减小, 因而 凸向原点。
三、预算线: 1、含义 2、方程式:P x· Q x+P y·Q y=M 当Q x=0, 则 Q y =M/P y (A) 当 Q y=0, 则 Q x =M/P x (B) 3、图形:(1)线内点(G)(2)线外点(H) 4、移动 (1)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增加,则该线向右上方平移。 收入减少,则该线向左下方平移。 (2)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或下降, 则该线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Y . H A .G B X
四、消费者均衡: 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与一点, 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如下图) Y A U1 U2 U3 D E N C X B M
五、无差异曲线分析与边际效用分析法比较:(略) 六、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1、含义: 2、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需求曲线:(见图) Y P D PCC P1 P2 P3 X1 X2 X3 X X X1 X2 X3
第 三节 生产者行为 一、生产理论 (一)生产与生产要素的含义: (二)生产函数:1、含义: 2、公式:Q=f(L、K、N、E)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aK1-a 当L、K 都增加入倍,则Q 也增加入倍。 A ·(入L)a(入K)1-a =入Q (三)技术系数的含义与分类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基本内容 2、理解:(三点)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1、定义和公式: 2、关系:(见下页图) 四、用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 (见下页图)
1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根据此图,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特点如下: 1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3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TP AP MP Ⅲ Ⅰ Ⅱ TP AP A B L MP
第四节 规模经济: 一、含义与理解: 用生产函数说明:Q=A· Lα K β 三、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的含义、原因: 四、适度规模:1 含义 第四节 规模经济: 一、含义与理解: 用生产函数说明:Q=A· Lα K β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的含义、原因: 三、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的含义、原因: 四、适度规模:1 含义 2 影响因素: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能源原料供给、政府政策。 五、范围经济: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1、含义: 2、原则: 3、条件: PK ·QK +PL·QL= M…………………(1) MPK/PK =MPL/PL = MPM…….. (2) 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等产量线分析: 1、含义: 2、特征: 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及理解: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因为前者为负值且递减,所以后者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三、等成本线: 1、含义: 2、公式: P l ·Q l+P k ·Q k =M 当 P l =0, Q k =M/P k (A) 当 P k=0, Q l =M/P l (B) 3、图形:(线内点、线外点) 4、移动: (1)当货币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移。 (2)当货币成本减少时,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移。 K A . H . G B L
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见左图) 等成本线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 在这个切点上,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五、扩张线的含义: (见右图) K B1 B2 B3 K A N Q1Q2Q3 C E 0 B L M 0 A1 A2 A3 L
Q FC VC STC SMC AFC AVC SAC 120 / ∞ 1 34 154 2 63 183 29 60 31.5 91.5 3 90 210 27 40 30 70 4 116 236 26 59 5 145 265 24 53 6 180 300 35 20 50 7 230 350 17.14 32.86 8 304 424 74 15 38 9 420 540 13.33 46.67
第六节 成本与收益 (表一) 成本 短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分析 含义 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各类 STC FC 不随Q变动 LTC 随Q变动(同方向) 成本 VC 随Q变动(同) (出发点:原点) 变动 SAC AFC 随Q+而减少 LAC 随Q+而先减后增 规律 AVC 随Q+先减后增 “U”(较平坦) SMC 随Q+而先减后增 LMC 随Q+而先减后增
FC 、 VC、 STC的关系 C VC 公式: STC=FC+VC AFC、AVC、SAC的关系 FC SAC=FC/Q+VC/Q SAC=AFC+AVC C VC FC FC Q SAC C AVC AFC Q
AVC、SAC、SMC的关系 (1)收支相抵点:(N) (2)停止营业点:(M) LAC、LMC的关系 SMC SAC AVC C N M Q LMC C LAC Q
三、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1、含义: 2、公式:TR= AR·Q AR= TR/Q MR= TR/Q 3、理解: 四、利润最大化原则: 1、MR > MC, 有利可图,扩大生产规模 2、MR < MC, 存在亏损,减小生产规模 3、MR = MC。 不再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四章 市场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 理论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现实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本节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遵循最大利润 原则来决定产量和价格,以实现厂商 均衡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 本节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遵循最大利润 原则来决定产量和价格,以实现厂商 均衡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 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含义:是指一种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条件:a 市场上有许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b 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同种产品不存在差别 产品差别:同种产品在质量、品牌、包装或销售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c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d 市场信息畅通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与需求曲线: 区分 整个行业 个别厂商 价格 D、S决定价格 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与横轴平行,与纵轴垂直 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 P =AR = MR (只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个别厂商来说) (2)三线合一 : ( AR曲线、MR曲线、需求曲线重合在一起)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3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SMC P C SAC AVC P1 dd1 (AR1=MR1)(1)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3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1)供<求 价格为P1 利润max:MR=MC Q1 TR>STC 超额利润 愿意生产 (2)供=求 价格为P2 利润max:MR=MC Q2 TR=STC 无超额利润 无亏损 愿意生产 (3)供>求 价格为P3(P4、P5)利润max:MR=MC Q3(Q4、Q5) VC<TR<STC (TR=VC、TR<VC) 亏损 FC一部分 愿意生产 (亏损FC全部 不愿意生产、亏损FC全部 VC部分 不愿意生产) SMC P C SAC E1 AVC P1 dd1 (AR1=MR1)(1) E2 dd2(AR2=MR2)(2) P2 P3 E3 dd3(AR3=MR3)(3) E4 P4 dd4(AR4=MR4)(4) P5 dd5(AR5=MR5)(5) E5 Q Q5 Q4 Q3 Q2 Q1
结论:1 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 2 厂商是否盈利 :dd与SAC的关系 厂商是否生产 :dd与AVC的关系 3 收支相抵点 TR=STC E2点 停止营业点 TR=VC E4点 4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停止营业点之上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即AVCmin以上的部分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 一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4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均衡: (1)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2)均衡条件:MR=AR=MC=AC。 (3)理解: E点为收支相抵点。 E点时,AC处于最低点, 可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经济 效率最高。 5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 : 优点 : 缺点 : LMC LAC P dd1 P1 P0 dd E P2 dd2 Q0 Q
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依然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曲线是平均收益曲线之下的一条向右下方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 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2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A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B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AR > MR 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依然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曲线是平均收益曲线之下的一条向右下方 倾斜的线。 P dd (AR) MR Q
SMC SAC p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3 短期均衡: A 供小于求,价格水平高。 B 供等于求。(正常利润) C 供大于求,价格水平低。 均衡条件:MR=MC 超额利润 dd E MR Q Q0 SMC p SAC E dd MR Q Q0 SMC p SAC 亏损 E dd MR Q Q0
LMC LAC P Q MR E1 E2 Q1 Q2 (AR)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4 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MR=LMC=SMC Q SMC1 SAC1 SMC2 SAC2 MR E1 E2 Q1 Q2 dd (AR)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F1 F2 P2 G2 4 长期均衡: G1 AC2 均衡条件:MR=LMC=SMC 存在超额利润 (垄断利润)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LMC 5 评价: P LAC 弊: P2 G AC 2 dd2 (AR2) P1 =AC 1 E2 E1 5 评价: P LAC F 弊: (1) 生产资源的浪费 P2 G dd1 (AR1 =MR1) AC 2 Q1>Q2 dd2 (AR2) P1 =AC 1 E2 E1 AC1<AC2 MR2 Q1 Q P1<P2 Q2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5 评价: 弊: P F (2)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G P2 N H 5 评价: F 弊: (2)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G P2 N H 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剩余P1HF P1 dd(AR) MR Q 完全垄断市场消费者剩余P2GF O Q2 Q1 P1NGP2消费者剩余 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 NHG纯社会福利的损失
二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5 评价: 利: 1 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如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 5 评价: 利: 1 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如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 2 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改造,有利于技术进步 3 尽管在一国内垄断,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的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作业:1 为什么说完全竟争市场的经济效率高于完全垄断市场? 2 P152案例:微软垄断案。
三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 含义与条件 : 2 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AR与MR 与完全垄断市场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垄断竞争 市场上的厂商的需求曲线、AR与MR向下倾斜的程度 较为平缓一些 3 短期均衡条件: (与完全垄断市场相同) MR=MC
三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LMC P LAC 4 长期均衡条件: MR=MC,AR=LAC N G dd1 E dd (AR) MR 长期均衡时无利 Q M
垄断竞争之下销售成本主要是广告成本增加。 LMC P LAC 5 评价: 与完全竞争比较有四点: G AC2=P2 (1) 比较各自的dd、AR、MR AC1=P1 E1 dd1(AR1=MR1) (2) Q1>Q2 (3) AC1<AC2 E2 dd2(AR2) (4) P1<P2 MR2 O Q 注意: Q1 Q2 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 垄断竞争之下销售成本主要是广告成本增加。
传统寡头理论在假设对手的反应为既定的情况下分析寡头企业产 量与价格的决定。 四、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1 含义与条件: 2 分类: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 3 特征: A 相互依存性:B 对均衡的影响 4 传统寡头理论 传统寡头理论在假设对手的反应为既定的情况下分析寡头企业产 量与价格的决定。 法国数理经济学家古诺19世纪提出的古诺模型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分析寡头企业产量决定。 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第一,只有两个寡头A与B,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第二,为了简单假设生产成本为0。第三,需求函数是线性的,两家寡头分享市场。第四,各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作出反应。第五,每家寡头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P P1 PA1 PB1 Q O QA1 QB1 Q1 PA3 PA2 PE PB3 PB2 QB3 QAE QA3 QA2 QB2 QBE 第一回合,A的最优产量= OQA1=1/2 OQ1 B的最优产量=QA1 QB1 =1/2 (OQ1 -1/2 OQ1) =1/4 OQ1 PA3 PA2 PA1 PE PB3 PB2 PB1 Q 第二回合,A的最优产量= OQA2 = 1/2 (OQ1 -1/4OQ1) = 3/8OQ1 比上一回合减少1/8OQ1 B的最优产量=QA2 QB2 =1/2 (OQ1 -3/8 OQ1) =5/16 OQ1 比上一回合增加1/16OQ1 O QA1 QB3 QB1 QAE QA3 QA2 QB2 Q1 QBE 第三回合,A的最优产量= OQA3= 1/2 (OQ1 -5/16OQ1) = 11/32OQ1 比上一回合减少1/32OQ1 B的最优产量=QA3 QB3 =1/2 (OQ1 -11/32 OQ1) =21/64 OQ1 比上一回合增加1/64OQ1
如此循环A每后退一步,B便前进一步,最后达到一个均衡点 A产量减少,B产量增加 A的均衡量 = 1/2 OQ1 -1/8OQ1 -1/32OQ1 -… = 1/3OQ1 B的均衡量 = 1/4 OQ1 +1/16OQ1+1/64OQ1 +… A与B的总产量=2/3OQ1 如果寡头垄断市场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均衡量为1/(n+1)OQ, 总产量为n/(n+1)OQ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提出 :弯折的需求曲线 5 价格的决定: A 不存在勾结时,方法有两种: (1)价格领先制: ·含义: ·类型:支配型、效率型、晴雨表型。 (2)成本加成法的含义: B 存在勾结时,方法是卡特尔: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行为主体在各自作出决策而且行为的结果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与结果。 6 现代寡头理论:博弈论的运用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行为主体在各自作出决策而且行为的结果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与结果。 完整的博弈过程包括参与者、规则、各自决策以及最后结果 “囚徒困境” A、B两人合伙偷汽车而被捕,警方怀疑他们抢过银行,于是将他们分别关押,并告诉每一个人,若他们坦白抢银行之事,各判3年;若一方交代,一方不交代,交代一方判1年,不交代一方判10年;若双方都不交代,会由于偷车而判2年。 每个人选择的行为有两种:交代或不交代。他们无法勾结(不能合作) 各自结果取决于对方选择。共有4种可能结果。 A 交代 不交代 交代 3\3 1\10 B 不交代 10\1 2\2 各方都从最大利益出发,选择自己优势战略 这样,相比较A选择交代,B也选择交代。
各自结果取决于对方选择。共有4种可能结果。 例: A、B两家寡头共同占有一个市场,若AB均做广告,各获利润30亿元;若AB均不做广告,各获利润40亿元;若一方做广告,一方不做,做的一方获利润50亿元,不做一方获利润20亿元。(双方不能合作)。用博弈论矩形图分析这两家共同的广告行为会是什么结果? 各自结果取决于对方选择。共有4种可能结果。 A 做 不做 做 30\30 50\20 B 不做 20\50 40\40 各方都从最大利益出发,选择自己优势战略 这样,相比较A选择做广告,B也选择做广告。 7 评价
五、 产业政策 1 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 A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社会收益的含义: B一致性与矛盾的表现: 2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 措施: A 法律上的限制。 B 税收政策。 C 限产或价格管制政策。 3反垄断政策: A 含义: B方法: (1)反托拉斯法 (2)有效竞争
比较四个市场: 类型 条件 厂商数量 产品差别 典型行业 价格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 4 许多 无 农产品 接受者 完全垄断市场 5 一家 唯一 公用事业 制定者 垄断竞争市场 2 较多 有 轻工业品 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 3 几家 无,有 重工业品 寻求协商
需求曲线 AR与MR 长期均衡 评价 行业右下方 AR=MR MR=AR=MC=AC 厂商水平线 右下方 AR >MR MR=LMC=SMC 最需广告宣传 AR >MR MR=MC,AR=LAC 相 互依存性
第二节 要素市场的均衡 一、生产要素 1 生产要素的需求: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 A 派生需求 B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2)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MR=AR=P 生产要素的需求 它的边际收益 它的边际生产力。 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它的MR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 它的 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 2 生产要素的供给: 分类:1、自然资源: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 2、 资本品: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二、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 (二)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需求: 〔1)决定因素: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 〔2)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劳动的供给: (1〕决定因素:劳动的成本等 (2〕曲线:向后弯曲 3、工资的决定:〔见右图〕 W S D E W0 O L0 L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决定: (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方式 ) 1 增加劳动的需求 2 减少劳动的供给 3 最低工资法 W W S1 D2 S 1 增加劳动的需求 2 减少劳动的供给 3 最低工资法 W W S1 D2 S D1 S2 W D S D E2 E2 W1 W2 W2 E1 W0 W1 W1 E E1 O O LD LS L1 L2 L2 L1 L O L0 L L
三、利 息 理 论 (一) 利息理论: 1、利息与利息率的含义 : 2、经济学家解释利息收入的合理性 (1)时间偏好论(对资本应该支付利息) (2) 迂回生产论(资本能够带来利息) (二) 利率的决定: 1、投资 资本的需求 在利润率既定时,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储蓄 资本的供给 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 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i D S 3、利率的决定:(见右上图〕 (三)利息在经济中的作用: 四、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含义: (二)地租的决定:(见右下图) 土地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土地的供给曲线与横轴垂直。 (三)地租不断上升的趋势: 原因:土地需求不断增加, 土地供给不能增加。 E i 0 K K D S R E R N N
四、利润理论 含义 正常利润 决定 (一 )利润 超额利润 创新 合理 来源 承担风险 合理 垄断 不合理 (二)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理 解
五、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1、含义: 2、理解: A 基尼系数= ———— A+B 当A=0,基尼系数等于零,收入绝对平均。 当B=0,基尼系数等于一,收入绝对不平均。 0 实际基尼系数 1, 基尼系数 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 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Y I A B P
(二)平等和效率: 1、收入分配的标准: (1)贡献标准:(有利于经济效率,但不利于平等) (2)需要标准: (3)平等标准:(有利于平等,但不利于经济效率) 2、收入分配平等的衡量标准: (1)劳动分配率 (2)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3)工资的差异率
(三)收入分配政策:1、税收政策:累进所得税 富人 2、社会福利政策:穷人 (四)收入分配政策的后果: 1 、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 (三)收入分配政策:1、税收政策:累进所得税 富人 2、社会福利政策:穷人 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向贫困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改善住房条件. (四)收入分配政策的后果: 1 、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 2 、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教材基本内容 导言 微观 经济学 宏观 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选择)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 价格理论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3.1 3.2 成本理论3.6 厂商均衡理论4.1 生产理论 3.3 3.4 3.5 市场角度 分配理论 4.2 厂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