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测定法 Chapter 8 Precipitation-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dvertisements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3.3溶液的酸碱性.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21章 铬副族和锰副族.
高考无机综合题(元素化合物)专题27复习策略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选修 4.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6.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测定 6.1 概述 6.2 凯氏定氮法 6.3氨基酸氮的测定.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5章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高中化学 新课程实施下的课堂教学 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 董海滨 2007年12月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5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 &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Gravimetry (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离子反应 常德市一中.
第二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一、沉淀的生成 一、沉淀的生成 二、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 6.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6.3 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ic method)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8.1 溶度积 8.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溶度积规则 沉淀的生成 分布沉淀及沉淀的转化 沉淀的溶解.
化學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第二題第二站
nB = nA (2-2) (四) 滴定分析中有关计算 1. 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 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是“等物 质的量反应规则”。即:在滴定
3.6.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的方式与分类(自学)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自学)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6章 沉淀溶解平衡 主讲教师:姜凤超.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实 验 讲 座.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要求 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第一章 水溶液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仙城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Gravimetry (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第四章 沉淀滴定方法 本章重点: 摩尔法原理、条件、范围; 佛尔哈德法原理、条件、范围; 法扬司法原理、条件、范围。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28. 解: 6NaOH + As2O3 = 2Na3AsO3 + 3H2 O H3AsO3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镇海中学化学组 夏华东.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7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主讲教师:彭彦.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一) 概述 沉淀滴定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 滴定分析法。虽然能生成沉淀的反应 很多, 但大多数沉淀反应不能用于滴
化学实验.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第27讲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1讲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 述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课时.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苏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化学选修4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罗丹.
定性分析 單元十一 陽離子 第四屬分析 臺北市立松山工農 化工科謝榮忠製作.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硫酸铜的提纯.
如加入 A- 适当过量至浓度为 cA,可使平衡向左移动。
沉淀滴定法 莫尔法 2019/12/2.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 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第 7 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7-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 沉淀的形成及其纯度 7-3 重量分析法 7-4 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7-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7-2 沉淀的形成及其纯度 7-3 重量分析法 7-4 沉淀滴定法

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重量分析法 —— 分离~称量形式~称重 沉淀法 微溶化合物~沉淀析出 电解法 电解~于电极上还原析出 气化法 加热挥发~试样减轻 吸收剂增加

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重量分析法 —— 分离~称量形式~称重 沉淀滴定法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分析 银量法——产物为银盐沉淀 测定Cl-、Br-、I -、SCN - 和Ag+ 等

重量分析法 最经典的方法 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准确度较高 操作麻烦,需时较长 Ba2+ BaSO4 BaSO4 ~500℃ CaCO3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500℃ CaCO3 >800℃ CaO Ca2+ CaC2O4 nH2O

7-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MA(固) = MA(水) = M+ + A- MA(水) 的浓度 —— 固有溶解度Sº MA的溶解度 S 7-1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MA(固) = MA(水) = M+ + A- MA(水) 的浓度 —— 固有溶解度Sº MA的溶解度 S S = Sº + [ M+] = Sº + [ A- ] S = [ M+] = [ A- ] 若还存有其它平衡,形成其它存在形式 则 S = [ M] 或 S = [ A ]

7-1-1 溶解度 S 与溶度积 Ksp Ksp°= aM+  aA- Ksp = [M][A] = [ M ][ A ] MA = Ksp MA 条件溶度积 Ksp ——随体系条件变化 Ksp>Ksp ——副反应的发生使溶度积增大 KMY ~ KMY 、  f ~  、 Ksp ~ Ksp

7-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 以及温度、介质、晶体颗粒的大小等等 7-1-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 以及温度、介质、晶体颗粒的大小等等 同离子效应是降低沉淀溶解度的有效手段 盐效应的影响 在沉淀本身溶解度很小时一般不予考虑 讨论同离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等

沉淀 MA 的 溶解度 S 与溶度积 Ksp 纯水中 Ksp = [M][A] = S S = S 2 同离子效应 若 [A] = C + S Ksp = S( C + S )

酸效应 若 [A] = [A] A(H) S = [M] 且 S = [A] = [A] A(H) Ksp = [M][A] = [M][A] A(H) = KspA(H) 若酸效应与同离子效应共存 设 A 过量 [A] = ( C + S ) Ksp = [M][A] = KspA(H) S ( C + S ) = KspA(H)

络合效应 若M与L络合 [M] = [M] M(L) S = [M]= [M] M(L) 且 S = [A] Ksp = [M][A] = [M]M(L) [A] = KspM(L) 若络合效应与酸效应共存 [M] = [M] M(L) [A] = [A] A(H) 则有 Ksp=[M][A]=KspM(L)A(H)

若M 过量 [M] = ( C + S ) = [M]M(L) 络合效应、酸效应与同离子效应共存 若M 过量 [M] = ( C + S ) = [M]M(L) [A] = S = [A]A(H) S ( C + S ) = KspM(L) A(H) 设 A 过量 [A] = ( C + S ) = [A]A(H) [M] = S = [M]M(L)

同离子效应是降低沉淀溶解度的有效手段 但是:盐效应 络合效应 p.156 Cl- 是 Ag+ 的沉淀剂 ~ 络合剂 AgCl、AgCl2-、AgCl32 -、AgCl43 – 沉淀剂过量时 同离子效应可以使溶解度减小 络合效应却可能使溶解度增大

其他影响因素 温度 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但增大的程度不同 过滤、洗涤的温度

沉淀颗粒大小 对同种沉淀来说,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 (比表面增大) BaSO4 胶体微粒 溶剂 加入有机溶剂 可使无机物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7-2 沉淀的形成及纯度 7-2-1 沉淀的类型 晶形沉淀 颗粒直径在 0.1 ~ 1 m 内部排列较规则,结构紧密,比表面较小 7-2 沉淀的形成及纯度 7-2-1 沉淀的类型 晶形沉淀 颗粒直径在 0.1 ~ 1 m 内部排列较规则,结构紧密,比表面较小 凝乳状沉淀 介于两者之间,直径在 0.02 ~ 0.1 m 左右 微粒(结构紧密的微小晶体)本质属晶形沉淀 疏松,比表面大,与无定形沉淀相似 无定形沉淀(胶状沉淀或非晶形沉淀) 由 <0.02 m 的胶体微粒凝聚而成 比表面比晶形沉淀大得多,疏松,排列杂乱

7-2-2 沉淀的形成 晶核的形成和成长 晶核形成 晶核成长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 聚集过程 定向过程 本质与条件

相对过饱和度 Q —— 沉淀开始生成瞬间的浓度 S —— 沉淀开始生成瞬间的溶解度 临界过饱和比

胶体微粒的凝聚 扩 散 层 吸 附 层 双电层

胶体微粒的凝聚 胶体微粒的比表面、电荷(吸附层~扩散层) 杂质吸附 互相排斥 凝聚与胶溶 ——热、浓、挥发性电解质 胶体微粒的凝聚 胶体微粒的比表面、电荷(吸附层~扩散层) 杂质吸附 互相排斥 凝聚与胶溶 ——热、浓、挥发性电解质 陈化(熟化、老化) 小颗粒  大颗粒 更加完整、更加规则 比表面随之明显变小 ——加热、搅拌

7-2-3 沉淀的沾污 沾污 ~ 误差 误 差 如 何 ? 测定 Ba : BaSO4 吸附 BaCl2 BaCrO4 Na2SO4 (NH4)2SO4 测定 SO42- : 误 差 如 何 ?

7-2-3 沉淀的沾污 共沉淀和后沉淀 表面吸附 吸留包夹 形成混晶或固溶体 共沉淀 后沉淀 表面吸附规律: ① 过量的构晶离子 与构晶离子结合能力最强的其他离子 ② 作为抗衡离子 浓度、电荷数 与构晶离子结合能力最强的离子 ③ 温度,表面积等 共沉淀和后沉淀 表面吸附 吸留包夹 形成混晶或固溶体 共沉淀 后沉淀

7-2-3 沉淀的沾污 共沉淀和后沉淀 表面吸附 吸留包夹 形成混晶或固溶体 共沉淀 后沉淀 控制沉淀条件 洗涤 再沉淀 陈化 预先分离杂质 掩蔽 …… 共沉淀 后沉淀

7-3 重量分析法 7-3-1 概述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① 溶解度小 —— 沉淀完全 ② 纯净 ③ 颗粒较大——便于过滤和洗涤 7-3 重量分析法 7-3-1 概述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① 溶解度小 —— 沉淀完全 ② 纯净 ③ 颗粒较大——便于过滤和洗涤 ④ 易于转化为合适的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①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② 性质稳定 ③ 摩尔质量大 同基准物质 测定结果计算 —— 换算因数

7-3-2 沉淀的条件 根据不同类型沉淀的特点 采用适宜的沉淀条件 —— 完全、纯净 1. 晶形沉淀 沉淀条件 7-3-2 沉淀的条件 根据不同类型沉淀的特点 采用适宜的沉淀条件 —— 完全、纯净 1. 晶形沉淀 着眼于颗粒粗大,纯净——减少吸附和吸留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稀 热 慢 搅拌 陈化 酸化 沉淀条件

2. 无定形沉淀 ( S 非常小) 沉淀条件 3. 凝乳状沉淀 沉淀条件 同晶形沉淀, 着眼于促使凝聚,减少吸附,提高沉淀的纯净度 热 浓 电解质 沉淀条件 (易挥发,如铵盐) 促使凝聚 作为抗衡离子 3. 凝乳状沉淀 着眼于胶体微粒的凝聚,减小比表面,降低吸附 沉淀条件 同晶形沉淀, 加入适当电解质

4. 均相沉淀法 从均匀溶液中形成沉淀的一种方法 沉淀剂通过化学反应从溶液中缓慢均匀地产生 —— 避免局部浓度过大,控制 Q 小 如:尿素水解: CO(NH2)2 + H2O == CO2 + 2 NH3 温度 ~ 水解速度 ~ pH升高的速度~ 沉淀生成速度 Q 小 ~ 沉淀粗大 

7-3-3 沉淀的洗涤和灼烧 1. 沉淀的洗涤 除去母液和表面吸附的杂质 洗涤液的选择: 洗涤效果 少溶解损失,不引起胶溶 可挥发除去 7-3-3 沉淀的洗涤和灼烧 1. 沉淀的洗涤 除去母液和表面吸附的杂质 洗涤液的选择: 洗涤效果 少溶解损失,不引起胶溶 可挥发除去 水 ~ 溶液 同离子效应 沉淀剂的稀溶液 挥发性电解质 热 ~ 冷

测Ba2+: BaSO4 —— 稀H2SO4洗涤液 测SO42-: BaSO4 —— 水(温水) 测定Cl- : AgC1沉淀——HNO3的稀溶液(冷) 洗涤操作原则: 少量多次 二次洗涤间不重叠——每次洗涤减少残留

2. 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除去水分和洗涤液,沉淀形式称量形式 温度的选择 (热分解曲线) 较宽的温度段内 重量呈水平线段 且称量形式稳定

7-3-4 有机沉淀剂 ① 水中溶解度一般很小 ② 吸附无机杂质较少 ③ 颗粒较大,容易过滤和洗涤 ④ 多在烘干后有固定的组成,可经烘干称重 7-3-4 有机沉淀剂 ① 水中溶解度一般很小 ② 吸附无机杂质较少 ③ 颗粒较大,容易过滤和洗涤 ④ 多在烘干后有固定的组成,可经烘干称重 ⑤ 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较大 但是水中的溶解度往往较小,易沾污沉淀 丁二酮肟(C4H8O2N2) 8- 羟基喹啉(C9H7ON,简写成HOx)

7-4 沉淀滴定法 银量法 —— 产物为银盐沉淀 Ksp,AgI = 8.3 × 10-17 Ksp,AgBr = 4.95×10-13 7-4 沉淀滴定法 银量法 —— 产物为银盐沉淀 Ksp,AgI = 8.3 × 10-17 Ksp,AgBr = 4.95×10-13 Ksp,AgCl = 1.77×10-10

7-4 沉淀滴定法 几种采用不同指示剂的银量法 1. 莫尔(Mohr)法 2. 法扬司(Fajans)法 3. 伏尔哈德(Volhard)法

1. 莫尔(Mohr)法 —— 以K2CrO4作指示剂 Ag+ 滴定 Cl- 或 Br- 有色沉淀(Ag2CrO4) H2CrO4的酸效应 pKa1=0.8, pKa2=6.5 pH大于10.5时Ag+水解 酸度 pH 6.5 ~10.5 CrO42-浓度 510 -3mol/L (6.110 -3 mol/L) 5%K2CrO4 0.5 ~ 1 ml 浓度低时作指示剂校正

2. 法扬司(Fajans)法 —— 吸附指示剂 ‖ X- 滴定 Ag+ ~ Ag+ 滴定X- 指示剂吸附变色 大体积络阴离子作为抗衡离子 被 AgX 沉淀吸附 萤光黄 HFl == H+ + Fl- 黄绿色 ‖ 被沉淀吸附的萤光黄银 粉红色

2. 法扬司(Fajans)法 —— 吸附指示剂 X- 滴定 Ag+ ~ Ag+ 滴定X- 指示剂吸附变色 > pKa 根据各指示剂 大体积络阴离子作为抗衡离子 > pKa 根据各指示剂 < 10 萤光黄 7~10 二氯萤光黄 4~10 曙 红 2~10 酸度 pH 保护胶体 防止凝聚 避免大量电解质 避免光照

3.伏尔哈德(Volhard)法 —— 以铁铵矾(Fe3+)作指示剂 SCN-滴定 Ag+(返滴定测X-) 有色络离子( FeSCN2+ ) Fe3+的水解 HSCN Ka=1.410-1 酸度 0.1~1mol/L HNO3 Fe3+浓度 0.015mol/L 40%铁铵矾指示剂 1 ml 返滴定时的沉淀转化 AgCl AgSCN [Fe3+]  可使 SCN-少过量 过滤分离 硝基苯覆盖 Fe3+浓度(0.2mol/L)

SCN-滴定 Ag+ ——归纳、对比————————————————————— 1. Mohr 法 K2CrO4指示剂 2. Fajans 法 吸附指示剂 3. Volhard 法 铁铵矾作指示剂 SCN-滴定 Ag+ (返滴定测X-) 有色络离子 Ag+ 滴定 Cl- 或 Br- 有色沉淀 X- 滴定Ag+ ~ Ag+ 滴定X- 指示剂吸附变色 > pKa < 10 酸度 pH 6.5 ~10.5 CrO42-浓度 510 -3mol/L 酸度 pH 保护胶体 避免光照 酸度 0.1~1mol/L HNO3 Fe3+浓度 0.015mol/L 沉淀转化 AgCl A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