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评说 兼谈试题的创制--- 命题者对考生的期待--- 标准主观卷答案 大连 张 坪
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开设选修的目的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返回
二、从高考角度审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 重点 趋势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直接信息)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获取隐性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知识包括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即史和论)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辨别)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理解)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证明)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表层)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规律)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论证)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评论)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创新) 基础 重点 趋势
二、从高考角度审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二)注重课标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 科学评价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从杰出人物的行为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 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对本册书进行知识梳理 东西方先哲 中国古代政治家 资产阶级政治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科学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的一般模式 1、生平(背景) 2、主要贡献 3、评价(积极、消积) 了解知识 分析比较 概括评价
东西方先哲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子 环境: 思想: 行动: 著作: 影响: 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 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 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 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 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春秋时期的 社会变革 理念论 理想国、哲学王 强调法制 批判理念论 逻辑学 法治优于人治 “中道”理论 “仁”“礼” 中庸之道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对世界思想文化贡献 建立 阿卡德米学园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思想比较 建立 吕克昂学园 周游列国 收徒讲学 《理想国》 《法律篇》 《政治学》 “六经”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 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影响至亚洲、世界
中国古代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时代: 主要 贡献: 局限: 根源: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 (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人治) 清初 封建社会后期 战国后期—秦朝 封建社会初期 隋末—唐初 封建社会盛期 第一次统一中国 建立中央集权制 制度调整 善于用人 统治开明 贞观之治 巩固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 (东北、西北 西方、西南、 东南)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又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注意功过评价。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康熙帝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 突出贡献是捍卫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唐朝实行的开明的对内对外政策 暴政 晚年骄奢 文字狱、 闭关政策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局限 (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人治)
资产阶级政治家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贡献: 局限: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贡献: 局限: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这三个人都要结合他的主要活动, 进行评价。 其中克伦威尔要注意分析其功过 ;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赢得内战胜利 建立共和国 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 推动建国立宪 行动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 颁布法典 反外来干涉 入侵爱尔兰、屠杀 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 的妥协,保留黑 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 实行独裁统治 后期侵略战争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 恩格斯 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 学习马恩: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 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社基本矛盾暴露、无产阶级成熟 主要贡献: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投身革命实践(1848年革命、支持 巴黎公社) 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第二 国际) 著《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学习马恩: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 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 勇气和创新精神。 影响: 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 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 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家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背景: 贡献: 局限: 影响: 双重任务:民族独立 + 发展资本主义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背景: 贡献: 局限: 影响: 半殖半封的中国的 民族民主革命 英属殖民地印度 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战后土耳其的 民族民主革命 提出三民主义 发动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政体 维护革命果实 提出甘地主义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印度独立 晚年调解教派矛盾 领导土耳其赢得 民族独立 在政治、经济、 文教、外交方面 推动土耳其近代化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评价。 ★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孙中山主要活动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作用 前期对帝国主义 本质认识不清, 对封建势力妥协 非暴力原则限制了 群众运动的发展 对英国抱有幻想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家 列宁 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 ★结合史实,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影响: 沙俄封建残余浓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各种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 的环节。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主要贡献: 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 一个主义: 一大政策: 布尔什维克党 社会主义俄国 列宁主义 新经济政策 列宁 ★结合史实,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影响: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十月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和殖、半殖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 时代背景: 主要贡献: 影响: ★认识毛泽东创新精神;历史地位评价。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几个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相继失败 十月革命成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 主要贡献: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 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 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 主要缔造者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领导党和人 民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 毛泽东 影响: ★认识毛泽东创新精神;历史地位评价。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 想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小平 时代背景: 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爱国强国、志向坚定。以国家民族甚至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 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爱国强国、志向坚定。以国家民族甚至 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坚定的 共产主义信念,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以丰 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结合 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 论体系,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和经验。 革命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成为第一代 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中进行全面 整顿,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主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 中全会,解放了思想,转移了工作中心 改革开放: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 邓小平理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主要贡献: 邓小平 ★毛泽东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 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社建新时期的发展 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影响:
杰出的科学家 1、古代中国科学家 李时珍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本草纲目》 “17世纪的工艺百科 全书” “古代中国的百科 全书” 引进“泰西水法” 准确描述各种地貌
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好学钻研,认真严谨, 不畏艰难,追求真理, 杰出的科学家 詹天佑:主持设计并建设 。 李四光:证明中国存在 , 创立 ,以此为指导,相 继发现一大批大油田,摘掉了中国 。 牛顿: 爱因斯坦: 2、近现代中国科学家 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好学钻研,认真严谨, 不畏艰难,追求真理, 深入实践,开拓创新。 学习高度的爱国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近现代世界科学家 代数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经典力学体系 相对论、光的量子理论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二)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
先师孔子 模块 知识分布 必修1 (政治)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出现及走向崩溃、诸侯之间争霸、统一趋势加强等) 必修2 (经济)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及经济政策均有涉及(如铁器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水利的兴修、商业中心出现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等) 必修3 (文化) 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甘地 凯末尔 模块 知识分布 必修1 (政治) 必修2 (经济) 必修3 (文化) 选修4与必修123相关的知识点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则 (1)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 (2)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3)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正确认识杰出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有影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要充分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问题。 时势造英雄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4.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历史的看问题;全面评价;辩证评价
三、从教学角度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四)课前自学、当堂达标、限时训练 课前小测 当堂达标、限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