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施耐庵
授課大綱 題解 作者 書海細讀 賞析 課文結構表 字詞比較
授課大綱 問題討論 大考試題精選 古今攝影機 課外補充 延伸閱讀
題解 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水滸(ㄏㄨˇ)傳》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花和尚」是魯智深的諢(ㄏㄨㄣˋ)號,因背上刺有花紋而得名。小說中的這一節故事旨在表現魯智深路見不平,鋤強扶弱的義舉。 水滸(ㄏㄨˇ) 即水邊。「水」指梁山泊,「水滸」即是梁山,所以「《水滸傳》」即是梁山英雄傳。 銷金帳 用金色絲線做裝飾的床帳。 諢(ㄏㄨㄣˋ)號 綽號,按照人的外表、性格特徵取的別名。通常為他人所命,與一般名號出於自命或取義於志趣者不同。
題解 花和尚俗家姓魯名達,原為渭州(今甘肅省平涼市)經略府提轄,因激於義憤,打死市井惡霸鄭屠,犯下人命官司而逃亡,到五臺山(在今山西省五臺縣東北)文殊院落髮為僧,法號智深。 俗家 常人,相對於僧道而言。 經略府提轄 經略安撫使(統領一路軍民的最高首長)府中的提轄。提轄,武官名,職司訓練軍隊及維持治安。 鄭屠 姓鄭的屠戶(殺豬販肉的人)。 法號 佛教徒皈依剃度時,師父所賜的名號。
題解 在寺中又因醉酒鬧事,不容於僧眾,方丈智真介紹他投靠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大相國寺。本文內容即是魯智深赴東京途中,投宿桃花村劉太公莊院,醉打強娶民女的山賊小霸王周通的始末。此事之後,魯智深更親上山寨徹底懾(ㄓㄜˊ)服小霸王,使之不再騷擾劉家。 小霸王周通 七十二地煞之一,「小霸王」是他的諢號。 懾(ㄓㄜˊ)服 因畏懼威勢而屈服,這裡作致使動詞,意為「使……懾服」。
題解 《水滸》人物常是亦正亦邪,亦俠亦盜。這裡花和尚表現的是俠,粗獷(ㄍㄨㄤˇ)之中有機智;小霸王表現的是盜,但不見凶殘只見滑稽。至於串場角色劉太公,作者巧妙地藉他的對話來揭示事件背後的真相,並適時呈現出他個性中善良、軟弱的一面。結尾俠、盜衝突的那一幕「大鬧」,雖有暴力而無血腥,逗趣而不驚悚,是《水滸》全書中難得一見的笑鬧劇。 粗獷(ㄍㄨㄤˇ) 粗野狂放。 滑稽 言語或動作詼諧有趣。 串場 為連貫或銜接主要表演所作的演出。
隨堂Q&A 一、魯達(魯智深俗家名)為何出家為僧? 答:因打死市井惡霸鄭屠,犯下人命官司而逃至五臺山出家。 二、魯智深諢號「花和尚」是因何得名? 答:背上刺有花紋。 三、《水滸傳》中的人物有何特色? (A)大是大非,正邪分明 (B)亦正亦邪,亦俠亦盜 (C)白玉無瑕,正氣凜然 答:(B) 授課大綱
作者 施耐庵(ㄢ),名子安,號耐庵,祖籍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生卒年不詳。元末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因與當局不合,棄官歸隱,潛心著述。 《水滸傳》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章回小說。 潛心 心靜而專注。
作者 全書以「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為軸線,敘述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嘯聚梁山泊(在今山東省梁山縣、鄆(ㄩㄣˋ)城縣境內),高舉「替天行道」的旗號,以對抗官府的故事。 宋江 宋徽宗時剽掠河朔諸郡的強盜。《宋史》記載其「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 一百零八人 以宋江為首,分天罡星三十六員,地煞星七十二員。 嘯聚 呼嘯聚集。 梁山泊 因位於梁山下,故名。此處山險水闊,易守難攻,是天然用武之地。 替天行道 代替上天在人間行使正道,即伸張正義的意思。
作者 此一故事從南宋末年便開始流傳,首先是經由說書人之口(至今可見最早的說書底本是《大宋宣和遺事》),其後再經元朝雜劇作家不斷渲染,終於由小說家加以匯整、加工,而以章回形式的長篇小說出現於世。 說書人 以講史或演說故事為業的人。 說書底本 指話本,是宋元民間說書人所依據的故事底本,用語體寫成,多以歷史故事和當時社會生活為題材。
作者 《大宋宣和遺事》 又稱《宣和遺事》,作者不詳。為成書於南宋的筆記小說,以說書的方式連貫而成。內容分為十大部分,自講述歷代帝王荒淫誤國始,至宋高宗定都臨安止。其中第四部分敘寫梁山英雄聚義之事,為《水滸傳》的藍本。宣和,宋徽宗最後一個年號(西元一一一九年至一一二五年)。 雜劇 一種戲劇形式。宋代指以滑稽方式表演的戲,至元代則為流行於北方的戲曲。
作者 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成書後,版本的流傳相當複雜,後世通行的七十回本,是明末清初金聖歎根據百二十回本或百回本刪削、修改並加評點而成。 金聖歎 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曾謂〈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為「六才子書」,並以批點後二書著稱於世。 評點 文學評論的一種形式,濫觴於南宋。乃在文本上,對文章的內容和寫作方法進行評論與分析,以求深入理解。評點發表的意見比較自由靈活,評點者可以在全書總批或每回總批中,對思想藝術等發表見解;也可以在眉批或行批中,針對某一敘述、事件、人物簡要提出看法。
作者 歷史上宋江確有其人,梁山泊亦實有其地,但小說內容絕大部分來自虛構。正由於虛構,讓小說家得以充分發揮其想像力,其中表現最成功的是人物塑造,既傳奇又逼真,且個性鮮明。金聖歎所謂「《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並非溢美。 聲口 口氣、語氣。 溢美 過分的讚美。
隨堂Q&A 一、下為《水滸傳》成書過程,請在缺空處填入正確的答案。 年代 南宋末年 元代 明代 事件 說書人流傳。 可見最早的說書底本是( ) 雜劇作家、小說家渲染、加工。 貢獻最大的是元末明初的( ) 各種版本流傳。 明末清初經( )刪修評點,成為後世通行的七十回本 金聖歎 《大宋宣和遺事》 施耐庵
隨堂Q&A 二、「《水滸傳》全書以『□□□□』、『□□□□』為軸線,敘述北宋末年,宋江等 (數量)人嘯聚梁山泊,以對抗官府的故事。內容絕大部分來自 (史實/虛構),人物逼真傳神。」依據你對《水滸傳》的了解,完成上述文句。 答: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一百零八/虛構。 授課大綱
書海細讀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第十二段 第十三段 第十四段 授課大綱
第一段 段意 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前往東京。
第一段 段析 採概括敘述的方式,交代事件發生背景。
第一段 注釋 1.文殊院 供奉文殊菩薩的寺院。文殊,梵語Mañjuóri音譯文殊師利的省稱,義為「妙吉祥」,為釋迦牟尼佛的左侍,象徵智慧。(文殊菩薩:據說在諸大菩薩中為智慧辯才第一,故又名大智文殊。其典型法像為頭頂結五髻,手持寶劍,坐蓮花寶座,騎獅子。在中國與觀世音、普賢並稱「三大士」。) 2.取路 上路、起程。 3.投 往、向。 4.東京 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五代後晉建都汴州,號「東京」,直到北宋,仍然沿用。 5.打火安身 吃飯住宿。打火,旅途中做飯或安排飲食。(打火:本為生火之意,引申為做飯。宋元習俗,客店中僅供住宿,但備有炊具供旅客使用。) 補充注釋 酒肆 酒店。肆,市集貿易的地方、店鋪。
第一段 文意 1.智深自離了五臺山文殊院,取路投東京來。 →以概括敘事法交代事件發生的背景。 2.於路不投寺院去歇 →一來,足見魯智深雖已出家,卻過不慣寺院生活;再者,因為之前在文殊院鬧事被逐,此事亦令他對寺院不存好感,能避則避。
隨堂Q&A 魯智深欲前往的目的地是何處? 答:東京(北宋的汴京)。
第二段 段意 魯智深錯過宿頭,欲投宿莊院。
第二段 段析 開始進入細節描述。
第二段 注釋 6.宿頭 臨時住宿的地方。 7.投宿 臨時住宿。 8.田地 路程。 9.紅霞 紅色霞光,此指桃花。(另有一說指「莊院的燈火光」。解為桃花與下文「樹木叢中」文意連貫,又為後文「此間喚做桃花村」埋下伏筆,較佳。) 10.莊家 鄉間富戶的佃農、雇農或長工,即下文「莊客」。(佃農:租用他人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補充注釋 一「簇」紅霞 量詞,計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單位,例:花團錦簇。 「閃」著一所莊院 忽隱忽現。 「逕(ㄐㄧㄥˋ)」奔 直接。
第二段 文意 1.貪看山明水秀 →暗示粗人也有雅的一面。 2.莊後重重疊疊都是亂山。 →為下文「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扎了寨柵」埋下一筆。
第三段 段意 敘魯智深欲借宿,與忙亂中的莊客發生衝突。
第三段 段析 全段靠對話推動情節。以一言不合便「大怒」,生動反映魯智深粗魯的一面,並藉莊客之口(今夜有事),埋下大鬧的伏筆。
第三段 注釋 11.禪杖 僧人的手杖。 12.唱個喏(ㄖㄜˇ) 即「唱喏」,古人見面時拱手作揖,出聲致敬的一種禮節。喏,招呼聲。 (作揖:雙手抱拳高舉並彎腰的敬禮儀式。例:拱手作揖、打躬作揖。) 13.日晚 傍晚。 14.洒(ㄙㄚˇ)家 即「咱(ㄗㄚˊ)家」,宋元時關西一帶男子的自稱。 15.胡亂 隨便地、湊合著。
第三段 注釋 16.打甚麼不緊 即「打甚麼要緊」,有什麼關係。 17.這廝 這傢伙、這奴才,對男子的蔑稱。廝,僕役。 18.村人 沒見識的粗人。 19.俺(ㄢˇ) 北方方言,我。 補充注釋 甚(ㄕㄣˊ)的 什麼。 宵 夜晚。 「休」在這裡討死 不要、不可。
第三段 補充 ▲辨形─宵 ▲辨義─休 (1)宵:音ㄒㄧㄠ,夜晚,例:通宵達旦。 (2)霄:音ㄒㄧㄠ,天空,例:響徹雲霄。 (1)歇息,例:休養、休息。 (2)停歇、終止,例:休學。 (3)辭去官職或工作,例:退休。 (4)喜悅、快樂,例:休戚與共。 (5)不要、不可,例:休問、休想。 (6)美善、福祉,例:永保無疆之休。(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第三段 文意 休在這裡討死! →承「今夜有事」,暗示此事攸關生死。
隨堂Q&A 魯智深到莊院有何目的? 答:借宿一宵。
第四段 段意 爭執中,一位「老人」出面排解,並留宿魯智深。
第四段 段析 作者以魯智深的眼睛為文章的眼睛,描述他所見到的一切。此段仍以對話為主。
第四段 注釋 20.卻待要 正想要。卻,正好、恰好。 21.過頭拄(ㄓㄨˇ)杖 高過頭部的長手杖。拄杖,手杖。拄,支撐。 22.將 助詞,相當於「了」。 (將:通常用於動詞之後。) 23.可奈 怎奈、無奈。 補充注釋 發作 動怒、發脾氣。 六旬 六十歲。 喝(ㄏㄜˋ)問 大聲斥問。 幹事 辦事。
第四段 文意 1.洒家是五臺山來的僧人 →魯智深見多識廣,知道「五臺山」的名號管用。見對方「拄一條過頭拄杖」,且敢「喝問莊客」,則知其為莊內極有地位之人。因此較之面對莊客時所言,此處補充說明自己是「五臺山來的僧人」。 2.既是五臺山來的師父 →稱「師父」便有尊敬意(莊客只言「和尚」)。一則因魯智深說出「五臺山」,一則是老人有涵養。
第五段 段意 敘魯智深不忌葷腥,接受老人(莊主劉太公)殷勤招待。
第五段 段析 作者藉對話讓讀者知道老人叫劉太公,此間喚做桃花村。此後行文,便把「老人」改稱為「劉太公」。敘事觀點把握得十分嚴謹。
第五段 注釋 24.不省(ㄒㄧㄥˇ)得 不曉得。省,知曉。 25.活佛去處 活佛的道場,這裡指五臺山。五臺山歷來多有高僧在此修行,而上文文殊院相傳即文殊菩薩說法的道場。活佛,對高僧的敬稱。去處,地方、處所。 26.佛天三寶 指佛、法、僧。 (佛天三寶:佛教徒認為,只要信持此三寶,便可得道。佛,指說法的如來。法,指如來說的經典。僧,指傳佛法的人。)
第五段 注釋 27.諱(ㄏㄨㄟˋ)字 即名字。古代稱呼他人時,以避其名表示敬意,故「名」又稱「諱」。下文魯智深自稱「諱字」,乃因他不懂禮俗。 28.遮莫 不論、不管。 29.掇(ㄉㄨㄛˊ) 搬。 30.筯(ㄓㄨˋ) 同「箸」,筷子。 31.旋(ㄒㄩㄢˋ) 通「鏇」,溫酒器,此作動詞用,指溫酒。 32.盞(ㄓㄢˇ)子 小酒杯。 33.篩(ㄕㄞ) 斟酒。
第五段 補充注釋 作尋常一例相看 把師傅看作是一般的和尚。相看,看待您。 老漢 老年男子的自稱。 權且 姑且、暫且。 感承 猶言「感激」、「感謝」。 施主 供養財物、飲食給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眾。 不敢動問 客氣話,即「請問」。
第五段 補充注釋 高姓 問人姓名時的客氣話。 渾清白酒 白酒或清酒。白酒色較渾而味美。 「但」有便吃 只要。 無一時 沒多久,指很短的時間。 晌(ㄕㄤˇ) 一會兒、片刻。
第五段 補充 ▲辨形─掇 (1)掇:音ㄉㄨㄛˊ,搬,例:掇張桌子。 (2)輟:音ㄔㄨㄛˋ,停止,例:輟學、中輟。 (3)啜:音ㄔㄨㄛˋ ①喝,例:啜飲。 ②哭泣,例:啜泣。 (4)綴:音ㄓㄨㄟˋ ①連結,例:連綴、綴句。 ②裝飾,例:點綴。
第五段 文意 1.雖是我莊上今夜有事,權且留師父歇一宵了去。 →可見劉太公溫和善良的性格。 2.鄉人都叫老漢做桃花莊劉太公。 →此後敘述,便把「老人」改稱為「太公」。 3.與俺取了個諱字,因洒家姓魯,喚做魯智深。 →古人為表敬意才稱「諱字」,魯智深卻拿來自稱,展現豪爽性格。
第五段 文意 4.太公道:「師父請吃些晚飯,不知肯吃葷腥也不?」魯智深道:「洒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麼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可見魯智深是酒肉不忌的「花和尚」。金聖歎批:「太公只問葷腥,智深忽然自增一『酒』字,妙筆。」 5.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 →淨吃葷酒,無視於「三、四樣菜蔬」。難怪太公看了,呆了半晌。
隨堂Q&A 請依課文,選出正確的事件發生順序: (A)老人替莊客向魯智深致歉→兩人互報姓名→魯智深吃飯 (B)兩人互報姓名→魯智深吃飯→老人替莊客向魯智深致歉 (C)兩人互報姓名→老人替莊客向魯智深致歉→魯智深吃飯 答:(A)
第六段 段意 魯智深察言觀色,得知太公被迫招婿的來龍去脈,決定仗義相助。
第六段 段析 本段純為對話。作者讓讀者看到魯智深粗中有細的一面,也讓讀者看到太公的善良懦弱。
第六段 注釋 34.耳房 堂屋兩側的小屋。 35.齋僧 設齋食供僧尼食用。齋,素食,此作動詞用。 36.哪爭 哪裡會計較。爭,計較。 37.五常 即五倫,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間的人倫關係。 38.與 同意、應允。下文「只得與他」的「與」詞義相同。 39.扎 通「紮」,安紮營寨。 40.捕盜 即捕役,負責緝捕盜賊的差役。
第六段 注釋 41.討進奉 指勒索財物。進奉,貢獻財物。 42.道理 辦法。 43.能彀(ㄍㄡˋ) 能夠。彀,通「夠」。 44.說因緣 講佛法。因緣,佛家語,指一切事物從生成到壞滅的直接因素與輔助條件。 45.卻 的確。下文「卻是」即「的確是」。 46.捋(ㄌㄜˋ)虎鬚 摸老虎的鬍子,比喻撩撥強者、有力者或冒風險。捋,摸弄。 (捋:另義作「拔」。)
第六段 補充注釋 「教(ㄐㄧㄠˋ)」師父在外面 讓。 敢問 即上文「不敢動問」之反語。自言冒昧而請教對方。 閒管 過問和自己無關的事。 緣何 為何、因何。 喜歡 快樂。 莫不 莫非、難道是。 便了(ㄌㄧㄠˇ) 句末助詞,表示決定、允諾或讓步。
第六段 補充注釋 布施 施捨財物或齋食。 這「頭」親事 計算事情的單位。 癡漢 拙鈍不靈的男子。 兩相情願 亦作「兩廂情願」。 招贅 招納男子來家作為女婿。 「止」有 只。 「被」此間 因為。
第六段 補充注釋 兩個大王 指打虎將李忠與小霸王周通。 寨柵 四周有柵欄的寨子。寨,盜賊聚集的地方。 打家劫舍 搶奪劫掠家舍。 (相似:殺人越貨、燒殺擄掠) 青州 山東省舊府名。 「撇(ㄆㄧㄝ)」下 丟。 回心轉意 改變原來的心意和態度。 鐵石人 心腸硬、意志不易動搖的人。
第六段 文意 1.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 →顯現太公善良,不願無辜者捲入糾紛。 2.智深道:「太公緣何模樣不甚喜歡? →懂得察言觀色。 3.明日洒家算還你房錢便了。 →激將法。逼太公說出真相。
第六段 文意 4.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扎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間青州官軍捕盜禁他不得。 →顯示官府無能,百姓任人欺壓,為求自保,只好忍氣吞聲。並藉由後文魯智深仗義相助,刻劃人民只能冀望英雄好漢挺身相救的現實。 5.老漢莊上又和他爭執不得 →與下文「只是不要捋虎鬚」可看出太公的善良懦弱。
第六段 文意 6.他是個殺人不眨眼魔君,你如何能彀得他回心轉意? →表現出劉太公的憂心及疑惑。 7.洒家在五臺山智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 →魯智深擔心劉太公因怕事而婉拒,便以「說因緣」為理由,說服太公。顯出魯智深粗中有細的機智。 8.洒家的不是性命?你只依著俺行。 →指出「人總是重視自己」的人性,以此說服劉太公。
第六段 修辭 1.齋僧布施〔轉品(名詞→動詞)〕 2.男大須婚,女大必嫁〔對偶〕 3.殺人不眨眼魔君〔誇飾〕 4.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誇飾〕 5.捋虎鬚〔借喻〕
隨堂Q&A 一、劉太公本來心事重重,是因為發生何事? 答:桃花山上的大王欲強娶劉太公之女,入贅劉家。 二、承上題,魯智深得知此事後,做何反應? 答:他決定仗義相助劉太公。
第七段 段意 魯智深大吃一頓後,進入新房準備「說因緣」。
第七段 段析 此段讓讀者看到了太公現實的一面──一聽說魯智深能救女兒,便加倍招待。
第七段 注釋 47.將 拿。 48.戒刀 僧人的佩刀。 (戒刀:為僧人出行時攜帶的用具,不可用來殺生,故稱。)
第七段 文意 1.太公問智深:「再要飯吃麼?」 →可見太公之現實與世故。一聽說能救女兒,立刻增加招待,是現實。明知魯智深淨吃酒肉,但因自己先前說「敬信佛天三寶」,故只問「飯」,「酒肉」留待魯智深自己來討,此為世故。 2.太公道:「有,有!」 →金聖歎批:「二『有』字,寫出太公分外驚喜奉承。」
隨堂Q&A 魯智深躲入新婦房前,做了哪些準備? 答:吃鵝喝酒;詢問劉太公是否把女兒安置在安全處;叮嚀其他人躲好。
第八段 段意 魯智深藏身房中,太公安排迎接山大王。
第八段 段析 敘魯智深進新婦房裡的一些動作。其中放置戒刀、禪杖的細節描寫是伏筆,表示魯智深並非真的要好言好語「說因緣」。
第八段 注釋 文意 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 →進房後種種動作,皆為下文痛打周通的伏筆。 49.把 拿。 50.銷金帳子 有金線貼繡的帳子。銷金,在器物上用金箔或金色絲線作裝飾。 51.看(ㄎㄢ)看 漸漸。 (看(ㄎㄢ)看:亦作「堪堪」。) 52.熒(一ㄥˊ)煌 輝煌。熒,光亮。 文意 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 →進房後種種動作,皆為下文痛打周通的伏筆。
第八段 補充 ▲辨形─熒 (1)熒:音ㄧㄥˊ,光亮,例:燈燭熒煌。 (2)瑩:音ㄧㄥˊ,透明光潔,例:晶瑩。 (3)縈:音ㄧㄥˊ,圍繞、纏繞,例:縈繞。 (4)塋:音ㄧㄥˊ,墳地,例:祖塋、墳塋。 (5)煢:音ㄑㄩㄥˊ,孤單的樣子,例:煢煢獨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6)犖:音ㄌㄨㄛˋ,形容才學高超或人品特異,例:卓犖觀群書。(左思〈詠史〉其一)
隨堂Q&A 魯智深帶了些什麼物品進入房中? 答:戒刀、禪杖。
第九段 段意 太公接待盛裝迎親的山大王入莊。
第九段 段析 此段可分為兩階段:前半敘事,運用排比、摹狀等手法,極力鋪陳山大王的誇張聲勢;後半對話與動作交叉進行,凸顯太公的戰戰兢兢與山大王的自大無禮。
第九段 注釋 53.初更 晚上七至九時。 54.懷著鬼胎 心中藏著不可告人的隱情。 55.撮(ㄘㄨㄛˋ)尖乾(ㄑㄧㄢˊ)紅凹面巾 上尖下凹的深紅色便帽。撮尖,帽子上端縫合成尖聳的形狀。撮,聚攏,此指縫合。乾紅,深紅色。凹面巾,男子所戴的一種便帽。 56.羅帛像生花 用綢緞做的假花。像生,仿天然物製成的工藝品。 57.圍虎體挽羢(ㄖㄨㄥˊ)金繡綠羅袍 圍住壯碩身軀、有絲絨滾邊、金線刺繡的綠色羅袍。虎體,比喻壯碩的身軀。挽,滾邊。羢,同「絨」,毛織品。羅,絲織品。
第九段 注釋 58.稱(ㄔㄥˋ)狼身銷金包肚紅搭(ㄉㄚ)膊(ㄅㄛˊ) 適合瘦健腰身、有金線貼繡的紅色腰帶。稱,適合。狼身,形容腰身細而有力。搭膊,一種束在腰間的帶狀布囊,可藏錢。 59.對掩雲跟牛皮靴 鞋面兩側至後跟繡有雲形花紋的牛皮靴。 60.帽兒光光,今夜做個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個嬌客 戴著漂亮的帽子,今夜來做新郎;穿著合身的衣衫,今夜來做女婿。此為當時小說戲曲常見的歌謠,用於婚禮。嬌客,指女婿。 窄窄 若取文言讀音ㄗㄜˊ,即可押韻。
第九段 注釋 61.臺盞 附有托子的酒杯。臺,托子,用來承墊杯碗,有平穩、隔熱作用。 62.把了下馬杯 敬過接風酒。把,手持,此指持杯敬酒。下馬杯,接風酒。下文「把了一杯」,即敬了一杯酒。 (接風:設宴款待遠來或歸來的親友。) 63.泰山 岳父的別稱。 64.擂(ㄌㄟˊ) 敲打。
第九段 補充注釋 約莫 大約。 捏著兩把汗 把汗捏在雙手裡面,形容極其緊張、擔心、害怕。 前遮後擁 擁擠喧鬧的樣子。 明晃(ㄏㄨㄤˇ)晃 光亮耀眼的樣子。 一領 衣、蓆、氈類的數量單位。 帽兒「光光」 整齊漂亮的樣子。 治下 統治範圍。 人戶 居民。 擂「將」起來 了。
第九段 補充 ▲辨音─晃 (1)音ㄏㄨㄤˇ ①明亮、光亮,例:明晃晃。 ②很快閃過,例:一晃而過。 (2)音ㄏㄨㄤˋ:搖擺、搖動,例:搖晃。
第九段 ▲辨音─匹 補充 (1)音ㄆㄧˇ ①實力相當,例:匹敵。 ②配合、相配,例:匹配。 ③單一的、單獨的,例:匹夫匹婦。 ④量詞,計算布帛、紡織品的單位,例:一匹布。 (2)音ㄆㄧ:量詞,計算馬、騾、驢等牲畜的單位。
第九段 文意 1.只見前遮後擁,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 →活生生寫出土匪德行。 2.小嘍囉頭上亂插著野花。前面擺著四五對紅紗燈籠,照著馬上那個大王:頭戴撮尖乾紅凹面巾,鬢旁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上穿一領圍虎體挽羢金繡綠羅袍,腰繫一條稱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膊,著一雙對掩雲跟牛皮靴,騎一匹高頭捲毛大白馬。 →此處特筆鋪寫新郎迎親的裝扮陣仗,目的在反襯大王後來爬出房門落荒而逃的場面。並詳加描寫大王登場亮相的裝扮,此段如停格特寫。
第九段 文意 3.帽兒光光,今夜做個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個嬌客。 →意指女婿打扮得光鮮體面,前來迎親。 4.我與你家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 →呈現周通的得意忘形與驕傲自大。 5.喚小嘍囉教把馬去繫在綠楊樹上。 →為末段伏筆。
第九段 修辭 1.懷著鬼胎〔借喻〕 2.捏著兩把汗〔誇飾〕 3.照耀如同白日〔明喻〕 4.泰山〔借代〕
隨堂Q&A 一、請填入或勾選出課文中描寫「大王」外型與裝扮的文句: 頭 □亂插著野花 □戴著撮尖乾紅凹面巾 □鬢旁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 衣著 □亂插著野花 □戴著撮尖乾紅凹面巾 □鬢旁邊插一枝羅帛像生花 衣著 □上穿一領圍虎體挽羢金繡綠羅袍,腰繫一條稱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膊 □脫得赤條條 鞋子 一雙( ) 坐騎 □驢子 □白馬 □花馬 □黑馬 ■ ■ ■ 對掩雲跟牛皮靴 ■
隨堂Q&A 二、劉太公對待大王的態度是: (A)悲傷痛哭 (B)安然閒適 (C)大聲斥責 (D)戰戰兢兢 答:(D)
第十段 段意 大王急欲見新娘,太公引至新房。
第十段 段析 以簡短對話呈現山大王急於見新娘的喜感,太公侍奉的唯謹。
第十段 注釋 65.便是 只因為。 66.廝見 相見。廝,互相。 67.卻來 再來、才來。 68.先辦一條走路 先安排一條逃跑的路。走,逃跑。 補充注釋 「將」酒來 拿。 一直 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第十段 ▲辨義─廝 補充 (1)僕役,例:小廝。 (2)對人的蔑稱,例:這廝。 (3)互相,例:廝見、廝殺、耳鬢廝磨。 文意 那大王把了一杯,便道:「我且和夫人廝見了,卻來吃酒未遲。」 →山大王好色猴急,不知禮儀。
第十一段 段意 大王進入黑漆漆的新房,自言自語。
第十一段 段析 本段敘事觀點全在大王身上。
第十一段 注釋 文意 明日叫小嘍囉山寨裡扛一桶好油來與他點。 →表現山大王的威風。 69.做家 指持家儉省。 70.坐地 坐著。 補充注釋 黑洞洞 黑漆漆。 點「碗」燈 量詞,計算燈籠的單位。 黑地(ㄉㄧˋ) 黑暗處。 文意 明日叫小嘍囉山寨裡扛一桶好油來與他點。 →表現山大王的威風。
隨堂Q&A 大王初進房間,所見為何? (A)桌上的美酒佳餚 (B)坐在床上的魯智深 (C)一片黑暗,什麼也看不清 答:(C)
第十二段 段意 大王摸黑進入房中,遭魯智深痛打。
第十二段 段析 敘事觀點在魯智深與大王之間轉換,用語因描寫打架情形更加寫實。
第十二段 注釋 補充注釋 71.壓寨夫人 也作「押寨夫人」,指盜賊頭目的妻子。 72.探 伸手。 73.劈頭 迎頭、當頭。劈,對著、朝著。 74.直娘賊 罵人的粗話。 補充注釋 不做一聲 沉默不語。 如何 為什麼。 就勢 趁機。 劈頭巾帶角兒揪住 將頭巾及髮髻一把抓住。角兒,髮型、髮髻。揪,緊緊抓住。 按「將」下床 了。 卻待 正要。
第十二段 文意 1.被魯智深就勢劈頭巾帶角兒揪住,一按按將下床來。 →魯智深打架,直抓要害。 2.直娘賊 →粗話直接出口,口語寫實鮮活。
隨堂Q&A 大王遇到魯智深後,發生何事? 答:被魯智深痛打一頓。
第十三段 段意 太公引小嘍囉探看究竟,魯智深獨力擊敗小嘍囉。
第十三段 段析 描述太公從「驚得呆了」到「慌忙」到「叫苦」,傳神之至。
第十三段 注釋 75.只道 只認為、只當作。 76.這早晚 這時候。 77.拽(ㄓㄨㄞˋ) 拖著。 78.綽 抓起。 79.著(ㄓㄨㄛˊ)地(ㄉㄜ˙) 用力地、氣勢迅猛地。
第十三段 補充注釋 搶「將」入來 了。 打一看 仔細一看。打,助動詞,用在「打一」+「動詞」的句型上,表示「仔細」、「用力」、「很快的」等義。 翻 反轉。 只管 只能夠、只顧著。
第十三段 文意 1.打將入來救時,魯智深見了,撇下大王,床邊綽了禪杖,著地打將出來。小嘍囉見來得兇猛,發聲喊,都走了。 →迎親時舉著「四、五十火把」的人馬,抵不過魯智深一人。此處可見英雄與草寇之別。而小嘍囉「都走了」呼應「你眾人都來救大王」,格外諷刺。 2.劉太公只管叫苦。 →魯智深走後,後果將由太公承擔。
隨堂Q&A 眾人對魯智深痛打大王的反應不同,請根據課文,填入該人物為誰: 人物 反應 ( ) 拿著武器進房救人 拿著燈燭站在一旁,心裡叫苦 ( ) 拿著武器進房救人 拿著燈燭站在一旁,心裡叫苦 小嘍囉 劉太公
第十四段 段意 敘大王在驚慌中狼狽逃離桃花村的情景。
第十四段 段析 敘事觀點全在大王身上。騎馬一節呼應第九段將馬繫在綠楊樹上的伏筆。
第十四段 注釋 80.托地 一下子、很快地。 81.驏(ㄓㄢˋ)馬 沒有鞍具的馬,即上文「空馬」。 (驏馬:騎馬者於休息時,必解下鞍具。此處大王急於逃走,來不及置鞍而騎空馬。) 82.撥喇(ㄌㄚˇ)喇 狀聲詞,模擬急馳的馬蹄聲。 補充注釋 馱 以牲畜背負物品。
第十四段 文意 1.再看時,原來心慌,不曾解得韁繩,連忙扯斷了,騎著驏馬飛走。 →落荒而逃,「小霸王」之名浪得虛名。 2.出得莊門,大罵劉太公:「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去!」 →出了莊門才敢罵劉太公,顯現小霸王的欺善怕惡。 3.馱了大王山上去。 →「馱」字寫出大王的狼狽樣。大王無法「騎」馬,一則驚嚇過度,一則無鞍的馬亦騎不得。
隨堂Q&A 下列何者可用來描述大王離開桃花村的情況? (A)大搖大擺地坐轎子離開 (B)驚慌失措地騎馬逃走 (C)怒氣沖沖地騎驢而去
賞析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大都亦正亦邪,亦俠亦盜。這一節故事中,花和尚表現的是俠,看似粗俗,其實機趣橫生;小霸王表現的是盜,但並不凶殘,只是滑稽。如此的俠盜相逢,合演出一幕《水滸傳》中罕見的鬧劇,雖然逗趣,但絕非閒筆,因為故事仍具體而微地反映「替天行道」的《水滸》主題。
賞析 小霸王恃強逼婚,劉太公正無計可施時,好打抱不平的花和尚適時出現,將計就計,一陣老拳,打跑強梁,解決了劉太公的難題。這真是「無巧不成書」,但小說安排得很合理。花和尚因為貪看風景,才會錯過宿頭而求助於莊院;個性粗獷的他和莊客一陣吵嚷,才引出劉太公;劉太公一向禮佛齋僧,今夜雖然憂心如焚,仍以禮款待這五臺山來的師父。所有這些相關事件環環相扣,而又那麼自然地推動著情節。
賞析 小說採用全知的敘事觀點,有旁敘,有獨白,有對話。其中對話主要是用來揭示真相、帶進高潮。從莊客口中「今夜有事」、「休在這裡討死」,到劉太公「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非是你出家人閒管的事」,這一路的對話,使得不為人知的真相逐漸浮現。不僅花和尚性急,即使耐心的讀者也胃口吊足,急著想知道今夜究竟何事。高潮從小霸王揭開銷金帳的剎那開始,兩個性格極端相反的人物,正面衝突,一陣廝打,落敗的是反派人物。
賞析 這個衝突場面,妙的是發生在新婚之夜,由一個赤條條的壯漢假新娘來教訓真新郎,無形中沖淡了暴力,平添幾許喜劇色彩。 此外,最為人稱道的人物個性描寫,靠的不是作者的從旁說明,而是人物自己言語行為的直接呈現。於是讀者也直接從一連串的細節描寫、場面展示中,看到了花和尚仗義助人、粗中有細,劉太公恭謹溫厚、軟弱無奈,小霸王恃強凌弱、欺善怕惡,莫不形象生動,令人印象深刻。
課文結構表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人物 個性 情節 (醉打山門,被遣東京) 於路不投寺院 客店安身,酒肆買吃 只得投宿莊院 花和尚 不受戒律 人物 個性 情節 (醉打山門,被遣東京) 於路不投寺院 客店安身,酒肆買吃 只得投宿莊院 貪看山明水秀 錯過宿頭 耐性要求借宿 言語衝突 莊客忙碌無禮 出面調解,寒暄款待 囑咐夜來不可窺望 察言觀色,激出原委 強人逼親,以此苦惱 花和尚 不受戒律 魯智深 粗魯豪爽 桃花村 淳厚善良 劉太公 拘謹怕事 仗義助人 粗中有細(接下頁) 小霸王 周通(接下頁)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課文結構表 授課大綱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花和尚 不受戒律 魯智深 粗魯豪爽 桃花村 淳厚善良 察言觀色,激出原委 劉太公 拘謹怕事 花和尚 不受戒律 魯智深 粗魯豪爽 桃花村 淳厚善良 劉太公 拘謹怕事 仗義助人 粗中有細 粗鄙輕率 小霸王 欺善怕惡 周通 神氣十足 察言觀色,激出原委 強人逼親,以此苦惱 扮新娘 仗義相救,計騙太公 說因緣 再進酒肉,儲備體力 掇去桌椅,開闢戰場 藏身閨房,請君入甕 痛毆周通,拳腳齊上 + 摸進黑房,探手帳中 落荒而逃 拜見太公,急覓夫人 大罵太公 嘍囉插花,大王著袍 鳴鑼響鼓,來莊娶親 (桃花山)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授課大綱
字詞比較 早晚 時候 劉太公驚得呆了,只道這早晚正說因緣勸那大王。 何時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李白〈長干行〉) 遲早 他早晚會成功的。
字詞比較 將 拿 把 助詞,相當於「了」 1.飯便不要吃,有酒再將些來吃。 2.叫莊客將了包裹,先安放房裡。 3.且將酒來,我與丈人回敬。 1.智深將禪杖倚了。 2.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將戒刀放在床頭。 助詞,相當於「了」 1.拄一條過頭拄杖,走將出來。 2.隨即叫莊客取一隻熟鵝,大碗斟將酒來。 3.小嘍囉把鼓樂就廳前擂將起來。 4.被魯智深就勢劈頭巾帶角兒揪住,一按按將下床來。 5.引了小嘍囉,一齊搶將入來。 6.眾小嘍囉一齊拖槍拽棒打將入來救時。 7.床邊綽了禪杖,著地打將出來。
字詞比較 把 拿 1.禪杖把來倚在床邊,把銷金帳子下了。 2.太公慌忙把著燈燭,引了小嘍囉。 3.把柳條便打那馬,卻跑不去。 1.劉太公把了下馬杯。 2.那大王把了一杯,便道。 ──詞性、作用與前者無殊,但須連繫上下文而賦予新的「脈絡意義」。本文一律作為「敬(酒)」、「喝(酒)」解。 用,由動詞虛化而來 1.只見前遮後擁,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盡把紅綠絹帛縛著。 2.那大王把手來扶。
字詞比較 把 1.老漢已把女兒寄送在鄰舍莊裡去了。 2.智深把房中桌椅等物都掇過了……把銷金帳子下了。 將,此一用法為今口語所行 3.喚小嘍囉教把馬去繫在綠楊樹上。小嘍囉把鼓樂就廳前擂將起來。 4.魯智深把右手捏起拳頭。 5.把馬打上兩柳條,撥喇喇地馱了大王山上去。 捆成一束的東西 只見遠遠地四、五十火把。 東西抓滿一手 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
字詞比較 卻 反倒、竟然,今口語常用 把柳條便打那馬,卻跑不去。 的確、的確是 1.好卻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鬚。 2.卻是好也!我家有福,得遇這個活佛下降! 再、才 我且和夫人廝見了,卻來吃酒未遲。 正好、恰好 1.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 2.那大王卻待掙扎,魯智深把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直娘賊」,連耳根帶脖子只一拳。
字詞比較 肆 肄 ㄙˋ ㄧˋ 市集貿易的地方、店鋪 白日間酒肆裡買吃。 擴張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放縱、沒有拘束 肆無忌憚。 恣意的 颱風肆虐。 肄 ㄧˋ 學習 肄業。
字詞比較 逕 徑 脛 ㄐㄧㄥˋ 直接 逕奔到莊前看時。 小路,或泛指道路 羊腸小徑、路徑。 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或過程 途徑、終南捷徑(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徑)。 通過圓心,以圓周為界的直線 直徑、半徑、口徑。 脛 從膝蓋到腳跟的部分,即小腿 不脛而走(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脛骨。
字詞比較 拽 ㄓㄨㄞˋ 拖著 拖槍拽棒。 曳 ㄧˋ 牽引 拖曳。 飄搖 搖曳。 洩 ㄒㄧㄝˋ 液體排放或氣體散逸 洩洪、瓦斯外洩。 發散、抒發 發洩、洩恨。 透露、露出 洩密、洩露。 跩 ㄓㄨㄞˇ 得意忘形的樣子 很跩。 授課大綱
問題討論 一、魯智深的諢號是「花和尚」,請由本文情節簡述此諢號與魯智深性格上的關聯。 答:魯智深除了身上刺有花紋而稱「花和尚」外,由文中「於路不投寺院去歇」、與莊客一言不合便大怒欲打人、喝酒吃肉等,可見他是個不守清規戒律,並且粗魯豪放的和尚,故「花和尚」之稱,可謂名副其實。
問題討論 二、小霸王周通娶親一幕,作者如何呈現?這樣的寫法,對故事發展有什麼作用? 答:作者以排比、摹狀等筆法,極力鋪排小霸王娶親隊伍的誇張聲勢與華麗裝扮,為後文小霸王被魯智深痛打的狼狽做鋪墊,及至小霸王被花和尚打得落花流水,形成詼諧對比,也讓人物形象更顯立體。
問題討論 三、魯智深假冒新娘時,為何要脫得赤條條的? 答:1.喝酒會促進血液循環。前文魯智深喝了「一壺」、「三、二十碗」酒,此時應渾身發熱,故脫去衣服。 2.衣服為繁文縟節的象徵。此處魯智深擺脫世俗規範,純任天真,展現真誠的俠義之風。 3.佛家言「色即是空」,指所有的物質現象(色)都是空無自性的。魯智深脫去衣裳,乃在大王面前展現由物質現象解脫的真意,意示不受美色誘惑、不在乎長相美醜、應脫離對色相的執著。
問題討論 四、小說人物的性格,需要由情節安排來塑造。本文題為「花和尚大鬧桃花村」,加上魯智深一開始便與莊人發生爭執,很容易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個莽撞之輩。請問,由本文的情節設計來看,你認為作者筆下的魯智深是怎樣的一個人?
問題討論 答:魯智深並非莽撞之輩,而是一個足智多謀、心思細密的人: 1.由老人喝問莊客,即判斷老人為莊內極有地位之人。 2.聽到太公吩咐夜間不得出來窺望,便知有事而主動詢問。 3.雖打定主意要教訓周通,仍騙太公要說因緣。 4.當晚記得叫太公將女兒別處藏了。 5.等待大王時,還細心安排:將戒刀、禪杖放床邊,搬開桌椅,以大展身手。 6.聽大王進房,仍能忍住,待大王近身再一把抓住。
問題討論 五、小說裡為了凸顯人物的形象,除了透過情節的安排,還可以經由哪些手法來刻劃?試以本文除魯智深以外的角色為例,加以說明。 答:1.透過形貌、舉止的描摹:以小霸王周通為例,迎親時還帶著「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可見其草莽作風。而他迎親前「已有七、八分醉了」,到了莊內猛問夫人在哪,進到新房「一頭叫娘子,一頭摸來摸去」,皆可見其不顧禮法、粗俗鄙陋。 (接下頁)
問題討論 2.藉由對話內容的設計: (1)透過劉太公對魯智深說明搶親事件來龍去脈的一段,顯出劉太公的恭謹溫厚;而由其敘述小霸王搶親之事,又顯得軟弱無奈。 (2)周通來到桃花村時:「呵呵大笑道:『我與你家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反映其恃強凌弱的心態。而他被魯智深痛打一頓後,逃跑前卻又對劉太公說:「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去!」又可見其欺善怕惡的行徑。
問題討論 六、試從本文推測:小霸王周通吃了虧後,是否會就此罷休呢?為什麼? 答:(參考答案)我認為小霸王周通是不會就此罷休的。雖然周通被魯智深痛打而狼狽逃竄離去,但臨走前周通仍大罵太公:「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去!」由此可見,周通離開後應該會找更多的幫手來和魯智深對抗。
問題討論 一、小說作者在敘事過程中,常會預設「伏筆」,用以暗示後面即將出現的事件或場面。請指出本文中的伏筆,以及照應的內容。
問題討論 答: 1. 伏筆 第2段 遠遠地望見一簇紅霞,樹木叢中閃著一所莊院。 照應 第6段 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 2. 逕奔到莊前看時,見數十個莊家忙忙急急,搬東搬西。 第5段 雖是我莊上今夜有事,……。(同時作為第二次照應的伏筆。) 「……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智深道:「敢問貴莊今夜有甚事?」 3. 第7段 提了禪杖,帶了戒刀。 第8段 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把來倚在床邊。(同時作為第二次照應的伏筆。) 第13段 撇下大王,床邊綽了禪杖,著地打將出來。 4. 第9段 來到廳上,喚小嘍囉教把馬去繫在綠楊樹上。 第14段 奔到門前,摸著空馬,樹上折枝柳條,托地跳在馬背上,把柳條便打那馬,卻跑不去。
問題討論 二、小說讀者常可藉小說人物所「展示」的言語及行為,來看出人物的性格。請簡要說明文中花和尚、劉太公、山大王的性格為何? 答:花和尚:見義勇為,粗中有細。 劉太公:恭謹溫厚,軟弱怕事。 山大王:欺善怕惡,裝腔作勢。 授課大綱
大考試題精選 【重要國學與文化常識】 ( )1.章回小說多由說書人的底本增潤而成,情節敘述往往摻雜說書人的解釋或評論。下列文句,具有此一特色的選項是: (A)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 (B)巨靈神回至營門,徑見托塔天王,忙哈哈跪下道:「弼馬溫果是神通廣大!末將戰他不得,敗陣回來請罪。」李天王發怒道:「這廝剉吾銳氣,推出斬之!」 (接下頁)
大考試題精選 (C)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玄德聞言,頓首拜謝。只這一席話,乃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D)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高衙內說道:「林沖,干你甚事!你來多管!」原來高衙內不認得他是林沖的娘子,若還認得時,也沒這場事 (E)八戒道:「哥哥說得有理。你去,你去。若是打敗了這老妖,還趕將這裡來,等老豬截住殺他。」好行者,一隻手提著鐵棒,一隻手拖著死虎,徑至他洞口。正是:法師有難逢妖怪,情性相和伏亂魔。 〔96學測〕
解答:CDE 「話本」是說話人演講故事的底本,「章回小說」則多由作家根據話本加工、再創作而成。說書人為求精彩及趣味,常在講述情節時,摻雜個人的解說或評論,即文中常會出現與故事本身無關的一段文字。 (A)先敘事:「玄德訪孔明……訪之」,接下來關羽對劉備的對話,無故事以外的人物發言。 (B)先敘事:「巨靈神……跪下」,接著是巨靈神與李天王的對話,皆屬故事中的人物。 (C)先是孔明與劉備的對話,然後是敘事;接下來「只這一席話……,三分天下」是作者解釋孔明神算,再以「真萬古之人不及也」一句評論孔明。 (D)「當時……手軟了」是敘事,接著是高衙內與林沖的對話;從「原來高衙內」一句開始,則是作者解釋高衙內生事的原因。 (E)先是八戒對孫行者說話,再敘孫行者伏魔的神力;「正是……伏亂魔」則是前面情節的總結,與作者個人的評論。 大考試題精選
大考試題精選 【重要國學與文化常識】 ( ) 2.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唐代「李杜」齊名,前有李白、杜甫,後有李商隱、杜牧 (B)漢魏之際「三曹」父子與「建安七子」形成盛極一時的文學集團 (C)《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皆依據史實敷衍,情節斑斑可考 (D)南唐後主李煜和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語言風格皆為典雅古奧,好用史事入詞 (E)西漢司馬遷撰《史記》,東漢班固著《漢書》,並稱史家雙璧,為斷代正史之典範。〔100指考〕 AB
大考試題精選 (A)盛唐李白、杜甫齊名,晚唐李商隱、杜牧齊名。 (C)《西遊記》為神怪主題。 (D)李煜和李清照長於白描,非屬典雅古奧或用史事入詞。 (E)《史記》為通史。
大考試題精選 【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3.~5.為題組。 下列【甲】【乙】是水滸傳的不同版本文字,均敘述「武松佯裝喝下孫二娘下過蒙汗藥的酒」後的情況,閱讀後回答3.、4.、5.題。〔93指考〕
大考試題精選 【甲】 武松也把眼來虛閉緊了,撲地仰倒在凳邊,那婦人笑道:「著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來!」只見裡面跳出兩個蠢漢來,先把兩個公人扛了進去。這婦人便來桌上提武松的包裹並公人的纏袋,捏一捏看,約莫裡面是些金銀,那婦人歡喜道:「今日得這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又得這若干東西!」把包裹、纏袋提了入去,卻出來看這兩個漢子扛抬武松,那裡扛得動?……那婦人看了,見這兩個蠢漢拖扯不動,在一邊喝道:「你這鳥男女,只會吃飯吃酒,全沒些用,直要老娘親自動手!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娘,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兩個瘦蠻子,只好做水牛肉賣。扛進去,先開剝這廝!」
大考試題精選 【乙】 武松也雙眼緊閉,撲地仰倒在凳邊,只聽得笑道:「著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來!」只聽得飛奔出兩個蠢漢來,聽他把兩個公人先扛了進去。這婦人便來桌上提那包裹並公人的纏袋,想是捏一捏,約莫裡面已是金銀,只聽得她大笑道:「今日得這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又得這若干東西!」聽得把包裹、纏袋提入去了,隨聽她出來看這兩個漢子扛抬武松,那裡扛得動?……只聽得婦人喝道:「你這鳥男女,只會吃飯吃酒,全沒些用,直要老娘親自動手!這個鳥大漢卻也會戲弄老娘,這等肥胖,好做黃牛肉賣;那兩個瘦蠻子,只好做水牛肉賣。扛進去,先開剝這廝用!」
大考試題精選 題目引文 ( )3.【甲】和【乙】共同出現的人物有幾人? (A)五人 (B)六人 (C)七人 (D)八人。 B 依出場序,此六人是:武松、那婦人(孫二娘)、小二、小三、兩公人。
題目引文 大考試題精選 ( )4.孫二娘說:「今日得這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意謂: (A)可搶劫武松的錢來開饅頭店 (B)可用武松等人的肉做饅頭餡 (C)可強迫武松等人替她賣饅頭 (D)可叫武松等人殺牛做饅頭餡。 B
題目引文 大考試題精選 ( )5.若【乙】是【甲】的修改版,【乙】的改動主要在: (A)刪除冗贅文句,減輕閱讀負荷 (B)讓孫二娘由謀財者變害命者,擴大情節起伏 (C)增添「老娘」、「鳥男女」、「鳥大漢」等詞,以襯托孫二娘的粗鄙與兇狠 (D)將武松對週遭的了解,改為由「聽」、「想」而得,以符合雙眼緊閉的狀態。 D
大考試題精選 這一題最有深度,測驗小說的「敘事觀點」(視角)。稍具這方面知識的人,閱讀二版本時便會發現:甲版本原來採用敘事者(作者)之「眼」看到的,都在乙版本中改成由小說人物(武松)之「耳」來聽到。因為此時的武松佯裝被麻昏,緊閉雙眼。這是相當進步的敘事手法,已達現代小說的水準。
大考試題精選 【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 )6.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宣和遺事》一書把許多零散的《水滸》故事編綴起來,成為《水滸傳》的雛形。所謂《水滸》故事,大致有兩個主要的內容,一是行俠仗義,濟困扶危的故事;二是上山落草,反抗政府的故事。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去,所以北宋的史書上就查不到有關史料。(改寫自史式《我是宋朝人》)」 (A)《水滸》故事可彌補北宋史書中缺少的史料 (B)《宣和遺事》是以《水滸傳》為底本綴輯成書 (C)《水滸傳》的素材是由不同時代的說書人匯集而成 (D)《宣和遺事》記錄北宋至明代許多俠義人物反抗政府的史事。〔99學測〕 C
大考試題精選 (A)文中說「所謂《水滸》故事,……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去」,故知《水滸》故事不可彌補北宋史料。 (B)《水滸傳》是以《宣和遺事》為底本綴輯成書。 (C)從「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去」諸句歸納而來。 (D)文中說「所謂《水滸》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去」,可見《宣和遺事》未必都是史實。 授課大綱
古今攝影機 齊藤太太來了 全日本最愛管閒事的-- 路見不平,勇敢嗆聲 只要是對的,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 授課大綱
課外補充 水滸名篇:火拼王倫、武松打虎、李逵負荊 水滸中其他著名人物:宋江、武松、林沖、魯智深 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四大奇書與六才子書 《水滸傳》中的諺語、歇後語 授課大綱
火拼王倫 落第秀才王倫 林沖火拼王倫是《水滸傳》情節的一個重大轉折。 《水滸傳》第十八回 本圖出自:http://www.wsjk.com.cn/gb/paper325/1/class032500006/hwz214449.htm
火拼王倫 王倫本來是個落第的秀才,胸無大志,在梁山佔山為王,但由於他心胸狹隘,阻礙了梁山事業的發展。 林沖入了梁山泊後,王倫怕林沖武藝高強,威脅自己的地位,百般刁難後才勉強收留林沖。後生辰綱被吳用等人劫上山,王倫也意欲拒納。在吳用以智相激下,林沖憤而殺死王倫。
火拼王倫 梁山性質的轉變 實際上,王倫不但嫉賢妒能,他所領導的梁山寨也只是個打家劫舍,甚至侵害百姓和商賈利益的盜賊集團, 而火拼後的梁山才真正成為一個與奸惡勢力抗爭的堡壘。
火拼王倫 「替天行道人將至」 因此火拼之後,作者熱情地預言:「替天行道人將至,仗義疏財漢便來。」 「替天行道人將至」 因此火拼之後,作者熱情地預言:「替天行道人將至,仗義疏財漢便來。」 晁蓋也宣稱:「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拼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
火拼王倫 所以腰斬《水滸》的金聖歎在此回有一條批語說:「連日讀《水滸》,已得十九回矣,直至此時,方是開部第一句,看官都要重添眼色。」也就是提醒讀者在看完林沖火拼王倫後,都要以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水滸傳》了。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是《水滸傳》中最著名的片段之一。 它通過描寫人與猛獸的生死搏鬥,展示了武松的英雄風貌。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本圖出自: 3LIAN素材網
武松打虎 整個故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武松上山打虎前在酒店喝酒,他過人的酒量不但是豪爽性格的表現,也為打虎做了必要的鋪墊。
武松打虎 第二部分正面描寫打虎。打虎之前,武松雖然也產生過一絲後退的念頭,但為了英雄的名聲,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氣慨。而那瞬息萬變的人虎相搏場面寫得更是驚心動魄,有聲有色。
武松打虎 第三部分,作者卻匠心獨運地突出了打虎之後武松的無力、膽怯與困倦。 本圖出自:白丁的blog
武松打虎 武松本來是大步上山的,現在卻手腳疏軟了;獵戶假扮的老虎也令他受到驚嚇;而獵戶設酒慶賀,海量的武松卻睏得只想睡。這些細節不僅回映了武松打虎時的勇猛與力量,也表現了《水滸傳》描寫英雄人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傳奇性與真實性的相結合。
李逵負荊 充滿正義感的李逵 在元、明時代的「《水滸》戲」中,以李逵為主人公的戲最多,其中最好的便是康進之的雜劇《李逵負荊》。 本圖出自: 3LIAN素材網
李逵負荊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所寫的「李逵負荊」(見於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傳》),情節與雜劇內容大致相同,它突出地體現了李逵鮮明的正義感。
李逵負荊 李逵對宋江十分敬仰,但當他聽說宋江居然劫奪民女,不由地義憤填膺。也不仔細核實,就闖入忠義堂,「睜圓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然後又揮著斧頭衝向宋江。
李逵負荊 忠於信念 李逵之忠於宋江,是忠於一種「正義」的信念。如果宋江背棄了這種信念,他當然無法容忍。後來查明原來是有人假冒宋江,做此不義之事,李逵負荊請罪,一場激烈的風波終以喜劇的形式收場。
李逵負荊 一箭雙鵰 作者通過這一故事,幽默生動地表現了李逵嫉惡如仇的性格,他因魯莽而產生誤會,認起錯來也很爽快,絕不拖泥帶水,轉彎抹角。 這一情節同時也反面肯定了宋江的為人和梁山義軍的準則,可說達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
矛盾的寨主:宋江 「儒化」傾向 宋江是梁山義軍的領袖,但是, 他卻是一個思想矛盾的人物。 本圖出自:中國文化研究院網站
矛盾的寨主:宋江 歷史上的宋江據說為人勇悍、秉性剛直,有豪俠風,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還帶有這種性格特徵。宋江怒殺閻婆惜,題詩壁上,頗有點武松的派頭。
矛盾的寨主:宋江 但在《水滸傳》中,他的身分、思想都被「儒化」了,雖是刀筆小吏,卻「曾攻經史」、「有兼濟萬人之度量」、「懷掃除四海之心機」。
矛盾的寨主:宋江 聚義與忠義 宋江為人仗義疏財,江湖上威信極高,被尊為「及時雨」、「呼保義」。宋江認為,政治黑暗主因是奸臣蒙蔽聖君之故。出於義氣,他營救晁蓋等人。在觀念上,卻認為他們劫了生辰綱,是不可饒恕的犯法行為。
矛盾的寨主:宋江 同樣,宋江上梁山的道路因此十分曲折。上山後,也還是「權借水泊暫時避難」,總是為「誤犯大罪」惶恐不安。將梁山上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明確提出「替天行道」的主張。
矛盾的寨主:宋江 招安以後 在宋江的帶領下,梁山義軍不斷壯大,取得了許多勝利,但他對皇帝始終抱有幻想,最終放棄轟轟烈烈的事業,接受了朝廷的赦罪招安。
矛盾的寨主:宋江 不過,朝廷依然是權奸當道,宋江懷著「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的心願,飲下了御賜的毒酒。 宋江的矛盾與悲劇命運,其實也就是《水滸傳》無法逾越的思想障礙之體現。
機警周密:武松 非凡的勇氣和本領 《水滸傳》主要英雄之一,家中排行第二, 人稱武二郎。 本圖出自:中國藝術設計聯盟
機警周密:武松 「說開星月無光彩,道破江河水倒流」是古代小說家在提到某一英雄豪傑時常用的套語,在《水滸傳》眾多英雄中,這句套語被用在武松身上,足見作者對他的偏愛。
機警周密:武松 在景陽崗上,他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老虎,顯示出武松確實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本領。 所以當他受陷害關進牢獄時,面對種種殘酷刑法,表現得也最為剛烈。
機警周密:武松 有勇有謀 武松富於正義感,同情弱者:「我若見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也不怕。」他敢打敢拼,光明磊落,有勇有謀,從為兄長復仇時的精密策劃,到識破解差陰謀而先發制人,大鬧飛雲浦等,處處表現出他的精明幹練。
機警周密:武松 意志堅定 他意志堅定,反對招安,指責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後在征方臘時負傷,不受封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由安分到反抗:林沖 屈沉小人之下 林沖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 綽號「豹子頭」,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逼上梁山的「逼」字,在他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他有不甘屈辱的英雄本色,時時懷著「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小人之下」的鬱悶。
由安分到反抗:林沖 忍無可忍 但教頭的職位、優厚的收入、美麗的妻子、舒適的生活,使林沖養成了安分守己,與世無爭的性格。即便高衙內調戲他的妻子,也息事寧人,忍氣吞聲。
由安分到反抗:林沖 沒想到高衙內卻沒有善罷甘休,一再地陷害他,甚至在他已落難為一個草料場的囚犯,還想派人害死他。直到這時,他已忍無可忍了,才不得不挺身反抗,殺了高俅的爪牙,雪夜上梁山。
由安分到反抗:林沖 義無反顧 由於林沖的反抗道路極為曲折,一旦走上反抗的道路,就變得異常清醒和堅決,成了梁山上反抗意志毫不動搖的首領之一。
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 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 見義勇為、忘我行俠 魯智深 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 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
一生經歷 魯智深為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 魯智深原名魯達,是經略府提轄,因為見鄭屠戶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
一生經歷 後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髮為僧,改名魯智深。但他忍受不住佛門清規,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將偷菜的潑皮踢進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揚。
一生經歷 後來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故在二龍山落草。後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 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最後在杭州六合寺圓寂。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金聖歎批智深: 「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本圖出自:http://game.21cn.com/zhuanti/san11/news/2006/03/20/2509959.shtml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性格表現 魯智深的「直率」: 魯智深道:「洒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麼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這魯智深也不謙讓,也不推辭,無一時,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魯智深的「義膽熱情」: 太公道:「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見了老漢女兒,撇下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為定禮,選著今夜好日,晚間來入贅。」 智深道:「洒家在五臺山智真長老處學得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今晚可教你女兒別處藏了,俺就你女兒房內說因緣,勸他便回心轉意。」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劉太公扯住魯智深道:『和尚,你苦了老漢一家兒了。』 ……智深道:『太公休慌……俺是延安府老种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這兩個鳥人,便是一二千軍馬來,洒家也不怕他。……』……太公道:『師父休要走了去,卻要救護我們一家兒使得。』智深道:『甚麼閑話!俺死也不走。』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智深道:『既然兄弟在此,劉太公這頭親事,再也休題。他止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不爭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太公見說了,大喜。
第四回中的魯智深 魯智深的外型裝扮: 皂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絛斜綰雙頭。戒刀燦三尺春冰,深藏鞘內;禪杖揮一條玉蟒,橫在肩頭。鷺鶿腿緊繫腳絣,蜘蛛肚牢拴衣缽。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生成食肉餐魚臉,不是看經念佛人。
魯智深的生命特質 第五十七回中,有一首魯智深的出場詩: 自從落發寓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 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 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魯智深的生命特質 第一百十九回,魯智深杭州六合寺坐化前,作偈道: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裏扯斷玉鎖。 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 我。」
魯智深的生命特質 金聖歎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道: 「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本圖出自:http://photo.qianlong.com/4404/2004/05/26/1340@2074086.htm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故事出處:〈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第四回) 本圖出自: 3LIAN素材網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故事緣起: 魯智深與九紋龍史進和李忠在潘家酒樓吃酒時,遇到賣唱的金老兒父女,為了救他父女倆脫困,因此打死了先強佔金翠蓮、後又逼著他們要錢的鄭屠戶。 (第二回〈拳打鎮關西〉)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魯智深殺了鄭屠戶,避走行至代州雁門縣,後由趙員外薦去五臺山文殊院,尋了寺內智真長老剃度出家。 但魯智深不習寺中無酒無肉生活,兩度鬧事擾亂清規,智真長老只得薦他往東京大相國寺尋智清禪師處,討個事作。(第三回〈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大鬧桃花村(課文) 即第四回,講述魯智深投宿劉太公莊院,為他們解決桃花山寨二頭領小霸王周通強娶劉家閨女的事。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魯智深假託要以佛法說因緣勸周通放棄娶親。周通一入洞房,便打得他落荒而逃,至山上尋大頭領李忠幫手。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尾聲: 李忠下山尋事,才發現與魯智深原是相識,娶親之事便在魯智深的告誡下作罷。 李忠等人請魯智深上山,管待數日。魯智深與其性格不合,便又投東京大相國寺去了。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後續發展: 魯智深行至瓦罐寺,因腹中飢餓,被兩惡僧崔道成、丘小乙打出來,後巧遇史進,方聯手殺了惡僧,並燒毀寺廟。(第五回〈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事後,魯智深來到大相國寺,由智清禪師分發至大菜園住持管理。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高潮迭起: 魯智深來到菜園,又收服了此地以張三、李四為首的幾個潑皮,眾人尊他為首,一塊兒吃喝,正巧牆邊綠楊樹上老鴉聒噪,魯智深便趁酒興,將綠楊樹連根拔起。(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魯智深每日與這班潑皮吃喝、演武,一天正巧林沖在牆外頭瞧見、喝采,兩人相見敘了緣分, 結義為兄弟。 本圖出自http://www.chinapage.com/shuihu/watermargin.html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時林沖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後因妻子貌美,屢受高俅(當時官至太尉)的義子高衙內計誘調戲不成,被誣陷「手持利刃,故入白虎節堂」。(第七回〈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林沖最後由順天府判「脊杖二十,刺配滄州」,但押送公人董超與薛霸受命於高太尉,要在路上取林沖性命。 當公差在野豬林中,欲害林沖時,魯智深出現救了林沖性命,原來他早擔心林沖會半途為人所害,故而一路跟隨,並護送至滄州七十里外。(第八回〈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細說《大鬧桃花村》故事本末 臨分手時,魯智深輪起禪杖,打折了松樹,教董超與薛霸不敢再生害林沖之心。好生發送林沖至滄州牢城。 (第九回〈林沖棒打洪教頭 〉) 本圖出自:攝影&生活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一、中國小說的源頭 1. 神話傳說 例如:《山海經》、《穆天子傳》保留了早期的神話傳說。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2. 寓言 其形式為敘述一個小故事,而於具體的情節中隱含一種更深刻的思想,藉以闡發哲理。在春秋戰國時期,此一敘述方式常被先秦諸子及史傳使用。 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二、中國小說的發展 1. 筆記小說(文言) 時代:魏晉南北朝時期。 分類:志人如《世說新語》 、志怪如《搜神記》。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2. 傳奇小說(文言) 此時已突破唐以前小說單純傳錄怪異見聞的性質,而能自覺的進行想像和虛構,使人物形象鮮明,內容體材廣泛。 已有完整小說的故事架構。 例如:〈李娃傳〉、〈霍小玉傳〉、〈鶯鶯傳〉。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3. 話本小說(白話) 此為宋代的小說形式,即「說話」藝人講唱故事時所依據的底本。 例如:《大宋宣和遺事》。
古典小說演變簡介 4. 章回小說(絕大部份為白話) 章回小說盛行於明清兩代。 明代的章回小說多為「再創作」,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清代的章回小說多為「個人獨立創作」,如:《紅樓夢》、《儒林外史》。
四大奇書與六才子書 四大奇書(清‧李漁): 六才子書(清‧金聖歎):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 《莊子》、《離騷》、《史記》、杜詩(律)、《水滸傳》、《西廂記》。
《水滸傳》中的諺語、歇後語 ( ),民不得不反。 官逼民反 少不讀( ), 老不讀( ) ; 水滸 男不讀( ) , 女不讀( ) 。 三國 ( ),民不得不反。 少不讀( ), 老不讀( ) ; 男不讀( ) , 女不讀( ) 。 沒有三兩三,不敢( ) 官逼民反 水滸 三國 金瓶 西廂 上梁山
水滸傳中的諺語、歇後語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 ) 痛快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 潘金蓮熬藥── ( ) 好大的力氣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 )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 潘金蓮熬藥── ( )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 ) 痛快 好大的力氣 暗地裡放毒 不懷好意
延伸閱讀 略說《水滸傳》 《水滸傳》的由來 《水滸傳》的主題意識 《水滸》眾人的過程與結局 授課大綱
略說《水滸傳》 由來:經由世代累積的作品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是世代累積型的作品,是歷代民間藝人集體創作的結晶,最後才由一位名叫施耐庵的小說家整理完成的。 此後,仍不斷為後人修改補充。學界一般認為成書於元末明初,也有認為成書時間更早或稍晚的。
略說《水滸傳》 《水滸傳》的內容: 描寫的宋江起義,在歷史上雖然確有其事,但小說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對史實作了極大的發揮與改造。
略說《水滸傳》 《水滸》故事的緣起及成書 第一個階段:「傳說」。 第二個階段:「說話」。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第四個階段:元雜劇。 第五個階段:「章回小說」。
略說《水滸傳》 第一個階段:「傳說」 據《宋史》:「淮南盜宋江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命張叔夜招降之。」、「侯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略說《水滸傳》 第一個階段:「傳說」 徽、欽二宗為金所擄,北宋滅亡。但宋江的事蹟已轟動一時,可能在當時即開始流傳起來,一直流傳到南宋,經過一百餘年,輾轉增刪,內容逐漸豐富。
略說《水滸傳》 第一個階段:「傳說」 宋江故事自北宋末至南宋已見於街談巷語,更有南宋的名畫家李嵩為之畫像,可見已經普遍流布,並且得到高級文人的重視。 故宋末元初宋江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綽號,在口頭傳說中已經確定了。
略說《水滸傳》 第二個階段:「說話」 《水滸》故事傳說很廣,成了「說話」的一種熱門題材。 據南宋人羅燁所作《醉翁談錄》中條列的「說話」篇目,內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確是毫無疑問的《水滸》故事。
略說《水滸傳》 第二個階段:「說話」 這種「說話」在於取悅聽眾,說話人為了說得生動驚人,自必大加渲染,於是便較口頭傳說中的《水滸》故事內容豐富得多了。
略說《水滸傳》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說話人的底本叫做「話本」,最初可能各人有各人的底本,彼此未必相同,日久便有人從中選取一種較優的底本刊行,於是成了當作文學作品閱讀的「話本小說」。
略說《水滸傳》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今存宋元長篇話本有《大宋宣和遺事》一種,從宋江等三十六人分批被逼上梁山敘起,包括有現今《水滸》中「楊志賣刀」、「劫生辰綱」、「宋江殺惜」幾個重要情節,直敘到朝廷招安,討平方臘為止,可說已經具有了《水滸》故事的輪廓。
略說《水滸傳》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但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已經改變了歷史上的宋江的結局。 在《宋史》,宋江等是戰敗投降張叔夜; 《大宋宣和遺事》卻加添上招安和擒方臘的結尾。實際上招安和擒方臘兩事,不過只有此擬議,並未當真實行。
略說《水滸傳》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而南宋「說話人」增入這些情節,乃是因為對宋江等人的同情,不欲他們終身被上盜賊之名,特借招安為他們洗脫,更借征方臘使他們為國盡力,這樣,宋江等便可變成有功國家的英雄。
略說《水滸傳》 第三個階段:「話本小說」 從北宋末年到元初,經過傳說、說話而到話本小說,《水滸》故事的始末和結構,已經凝固成型了。
略說《水滸傳》 第四個階段:「元雜劇」 據元人《錄鬼簿》和明初《錄鬼簿續編》所載《水滸》劇目,共達二十五種,可惜今存只有四種,乃寫李逵、燕青故事。 這種雜劇係單寫某一個人,它們的來源乃是短篇話本小說。
略說《水滸傳》 第五個階段:「章回小說」 這個階段歷時最長,約自明初到明末, 《水滸》故事又有了多種的演化,並且涉及《水滸傳》的作者問題和版本問題。 元末明初: 施耐庵-收集撰寫。羅貫中-編次成書。
略說《水滸傳》 第五個階段:「章回小說」 多種版本: 明‧郭勛 100回本。 明‧楊定見 120回本。 明‧郭勛 100回本。 明‧楊定見 120回本。 清‧金聖歎 70回本。(根據郭100回本批改而來) → 以 (金)版本流傳最廣!
水滸傳中的主題意識 「亂自上作,官逼民反」是小說的核心內容 書中眾多的英雄好漢,因遭受各種迫害,不得不嘯聚山林,走上反抗之路。他們主張「替天行道」、「全施仁德於民」、「剪除君側元兇首惡」、「貪官污吏都殺盡」,建立一清平安寧的社會。
水滸傳中的主題意識 《水滸傳》的故事是從「洪太尉誤走妖魔」開始寫起,它象徵性地描寫了宋江等人受主流社會排斥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的反抗性質。 接下來具體描寫了浮浪子弟高俅以踢得一腳好毬而受寵,一直官至太尉,掌管朝廷的軍政大權,這暗示了社會動亂實際上是從上層開始的。
水滸傳中的主題意識 在這一背景下,作者進一步描寫了社會、政治的黑暗與腐敗。 「自古權奸害善良,不容忠義立家邦」,作品通過一個個英雄好漢因為不堪忍受屈辱,揭竿起義,佔山為王,生死相助,建立起若干獨立的山寨據點,最後各路英雄齊集水泊梁山。
過程與結局 梁山英雄在宋江領導下,展開與貪官汙吏和邪惡權貴的抗衡。 最後,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歸順朝廷,經征遼、平田虎、王慶、平方臘等戰,108將死散殆盡,宋江等更屈死於奸臣的陷害,全書便在這種悲劇的氣氛中結束。
網路資源 水滸傳思想的複雜性http://chowkafat.net/Fiction2.html 水滸傳-中華百科全書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3&htm=02-192-0812水滸傳.htm 水滸傳全文- 網路展書讀 http://cls.hs.yzu.edu.tw/shz/bin/text.asp 水滸傳連環畫 http://www.shuku.net/novels/classic/shhzhlhh/shhzhl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