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闽教版(三起点) 五年级上册 Unit5 Months of the year Part B 教学课件 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 满 玉.
Advertisements

国际投资及企业并购的法律问题 随着内地企业的不断壮大,「走出去」是一个大趋势 究竟企业在外地投资有什么选择 并购外地企业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香港律师们能扮演什么角色 薛建平 薛冯邝岑律师行 2010 年 7 月 6 日
1c YOUR NAME 天气预报 Natasha & Jessica.
Exo christmas day.
WINTER 01 Template 3D遊戲應用於國小等高線學習之發展與設計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 指導教授 陳慶帆 博士
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第四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从大学生到革命家 ■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列宁在十月 ■新经济政策
簡易教會歷史, 四 教皇制度.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课题 2006年会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06年6月.
飼養令人著迷的甲蟲,所需要知道的基礎知識
報告者:莊清如、梁瑞蘭、沈宜均 指導教授:蔡順良老師 參考資料:慶雯、宜珍、怡君
第二部分 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 体验与产品获取 文化 决策过程 亚文化 人口学特征 社会地位 情景 参考群体 家庭 问题识别 营销活动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星期四的课 第七课 + 第六课 学中文; 约时间.
《漳州物业管理规定》解读 漳州市物业管理站 2013年4月.
01 WINTER Template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 年度 午膳安排.
翻转课堂与自主学习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流浪者之歌 「欲」與「離欲」?. 流浪者之歌 「欲」與「離欲」? 《流浪者之歌》 第一編 第二編 第一章 婆羅門之子 第二章 和沙門在一起 第三章 戈塔馬 第一章 覺醒 第二章 卡瑪拉 第一章 婆羅門之子  第二章 和沙門在一起  第三章 戈塔馬    第二編  第一章 覺醒  第二章 卡瑪拉 
WINTER 104學年度 特教業務承辦人研習 Template 特教法規及人事相關規定(含在家教育) 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林慧雯科員
奧林匹克運動會 交通大學體育室 高春德.
Advance with English 牛津高中英语 (模块九 ·高三上学期).
Unit1 Olympic Games Part A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第11讲 海冰及其数值模拟 刘喜迎
心開~路就開 配合音樂自動換頁 Music : Over the rinbow 日本北海道美景,邀您共賞。
__冬季的星空__. __冬季的星空__ 冬季的星空 寒冷的冬季夜晚,我們會發現滿天的亮星,的確冬天的夜空擁有許多的一等亮星,所以星空非常燦爛。對一個認識星空的初學者來說,冬天是一個入門的最好季節吧!
组合逻辑3 Combinational Logic
心開~路就開 配合音樂自動換頁 Music : Over the rinbow 日本北海道美景,邀您共賞。
新觀念的 VB6 教本 第七章 讓程式轉彎的控制敘述.
天父世界真美丽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Teaching aims 加油哦 1. I can say the names of the four seasons 我能说出四季。

“太极计划”探路者科学目标理论论证会 理论物理研究所 国科大 力学研究所
452 祢信實何廣大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控制器 刘鹏 Dept. ISEE Zhejiang University Source: 补充讲义
© 2012 美安臺灣公司版權所有 僅供內部教育訓練使用
宾语补足语 的用法 .
数字电路 Digital Circuits 王维东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 March 03, 2009 EE141
DAI Going Home for the Winter Vacation
岩 石 学 Petrology.
是这份爱 Is this love.
锥虫   是一种血鞭毛原虫,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的血液或组织细胞内,为锥虫病的病原体。
The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구정 淸明 穀雨 雨水 大雪 大暑 芒種 小暑 小雪 小滿 大寒 小寒 霜降 處暑 驚蟄 白露 寒露 WINTER SUMMER SPRING AUTUMN Chu-Seok Han-Sik (Cold Food) 2017.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俄羅斯政經情勢發展 授課教師:黃清晏 台俄協會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到時尚 從傳統 文化創意服飾設計 2006/5 傅斌暉.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 主 講 人 陳 嬌 芳.
Chapter 2 存貨管理與風險共擔.
103學年度民主法治教育暨 學生自治組織聯合幹訓 社團經營與管理簡報
Spring summ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autumn autumn winter.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五年級~英語科 張瓊文 Ann Chang Have fun Respect Enjoy learning Try everything!!
学年第一学期 天津华苑枫叶国际学校校历 Maple Leaf International School-Tianjin, HuaYuan  School Year- 1st semester-Calendar.
WINTER Template 山區道路背拉式地錨及止滑排樁穩定邊坡 之力學行為三維數值分析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專題討論(四)
11/02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Warm-up Sing a song.
Welcome to my class !.
我知道, 一年有365天 誰知道, 一年有幾天? 365天 shéi zhī dào nián jǐ zhī dào nián
Fairy tale house 童話般的家 Autoplay Thatched Cottage 茅草屋 Music:Going home
本章主題 C++的程式結構 資料型態與宣告 算術運算 簡易的輸入輸出指令 程式編譯(Compile)的過程與原理.
闽教版小学英语第六册 Unit1 Winter Vacation Part B 执教者:福清市.
心開~路就開 自動換頁 或 按鍵換頁 一共 31 頁 配合音樂自動換頁 日本北海道美景,邀您共賞。
Harbin 哈尔滨 白加深.
* 引我共舞 Dance With Me 引我共舞 我靈的至愛 你是最美之歌 觸動我心 我靈的至愛
四年计划 UIC CST 苏伟峰 更多模板下载地址:
全能的創造主 Wonderful Creator
James A. Kling ; Ken A. Smith Transportation Journal ; Winter 1995
寒假计划 及四年计划 UIC CST 苏伟峰 更多模板下载地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历史: 千年的进程 第二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统一欧洲的力量 第三节 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的塑造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历史: 千年的进程 第二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统一欧洲的力量 第三节 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的塑造 第四节 拜占庭文明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西方社会进入了中世纪。一般认为到15世纪时中世纪结束,长度大约为1000年。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西方社会进入了中世纪。一般认为到15世纪时中世纪结束,长度大约为1000年。 长期以来,中世纪在许多人眼中是“黑暗”的代名词,故中世纪又被称为欧洲的“黑暗时代”。

对于以西欧为主体的西方社会而言,中世纪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欧洲大陆历史的真正起始。

被称为“欧罗巴” 的独特文化特征。被今人称为“西方文明”的文明终显其雏形,希腊—罗马传统、犹太—基督教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经过近千年中世纪的整合终于形成了一种为西方人所集体认同的文明样式——西方文明。

中世纪还取得了古典时期所未曾有过的成就: 大学、银行、议会制度、哥特式艺术和市民文学无不诞生于中世纪。 最为重要的是中世纪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个造就欧洲社会和民族的时代。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历史: 千年的进程

从公元3世纪起,欧洲就发生了民族大迁徙,即历史学家所说的“蛮族的入侵”。 中世纪的欧洲在日耳曼等民族征服了罗马之后的最初两三百年中一直处于动荡和迁徙状态。

公元800年是中世纪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代,法兰克王查理大帝从教皇手中接过了皇冠,这一极具象征性的动作表明基督教在西欧社会占据的统治地位,以及西方第一次在罗马帝国垮台之后统一在同一个政权的权威之下。

然而,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三个孙子各霸一方,分庭抗礼,形成了后来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疆域,欧洲再次分裂。 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及其继承者时期,教皇向一切世俗统治者挑战,基督教教会的权力通过教会法达到了极限。 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图

中世纪最初几百年西欧(当时的东欧尚在未开化之中)的社会结构除了国王和主教外,主要由两个阶层组成: 贵族(又称封建领主)和农奴。庄园制似可视为欧洲封建制度——领主制——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庄园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除了农业生产外,设有自己的面包房,店铺,作坊和教堂,人员很少流动。闭塞和对外界一无所知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 从8世纪到11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的年代。封建制造就了欧洲的贵族阶层。这一时期封建制度下的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庄园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

中世纪的欧洲是建造城堡的年代,成千上万的庄园和星罗棋布的城堡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割据和各自为政的标志。

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莱茵河河谷和北大西洋沿岸,自英格兰南部到乌拉尔山脉欧洲北部的冲积平原成为最适合经济发展的地区,一场被称为欧洲“第一次农业革命”在这里开始。欧洲社 会终于到了可以告别落后的时代,中世纪的转折点旋即到来。

十字军运动 11世纪末出现的十字军运动是西欧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欧洲开始摆脱中世纪早期的社会停滞和封闭状态。

十字军运动 当西方朝圣者去圣城耶路撒冷的道路被阻,拜占庭遣使求救时,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所有基督教信徒共同参加东征,进行圣战,以便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由于参加者佩戴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故名“十字军”。十字军于1099年7月夺取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国”,成为这次十字军东征胜利的一个标志。

十字军运动 十字军东征运动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不仅仅是由于耶路撒冷归来的朝圣者的叙述和隐士彼得的鼓吹所引起的。 首先,十字军运动是4个世纪以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争斗的继续和高峰。

十字军运动 其次,欧洲在5世纪至11世纪之间,除了宗教生活的大一统外,未能建立起任何具有普遍性、为所有欧洲人接受的东西。到11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督化过程实际上已经完成,对于基督教徒而言,拓展基督教世界的疆域,开拓新的世界是一种生命追求。十字军东征正好为欧洲民众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十字军运动 尽管历史表明十字军运动本身是一场残酷的血腥战争,开创了欧洲历史上对不同信仰的人们进行公开、大规模杀戮的时代。然而,十字军运动还是包含一系列积极成果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指的主要是第一次十字军运动。以后的十字军运动已经不再具有这样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对于未来的欧洲社会生活变化而言。

十字军运动 首先,十字军运动打通了东西方之间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隔绝封闭状态。 其次,十字军运动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 再次,十字军运动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 第四,十字军使得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亚洲。

十字军运动 第五,十字军运动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最后,以宗教信仰的名义和影响发动的十字军运动,结果却使社会朝着开始背离宗教思想的方向发展。

十字军运动 总而言之,十字军运动对西方人的思想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欧洲社会脱离了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路而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它开始了一个把欧洲社会各种因素转变成具有现代文明特征的政府和人民的过程。”( 基佐:《欧洲文明史》,第146页。)

中世纪的盛期 中世纪在12世纪进入了被称为“美丽的中世纪”的新时代。

中世纪的盛期 盛期特征之一是城市复兴步伐加快,古罗马时期建立起来的城市,如罗马、比萨、佛罗伦萨、马赛、里昂、美因兹、伦敦、约克等相继恢复了中心城市的地位,一大批新兴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 特征之二是商业开始复兴,一个以经商为主的群体形成,并逐渐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导致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世纪的盛期 中世纪商业复兴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意大利的商人会远上法兰德斯,而英国的商人会到威尼斯。

中世纪的盛期 中世纪盛期还是欧洲人流动的开始,朝圣、经商、求学,甚至游历都是造成人员流动的原因。欧洲人不仅在欧洲境内游历,而且开始走出欧洲。

中世纪的盛期 中世纪在14世纪进入了它的末期,快速发展的欧洲在发展过程中遭到各种灾难的困扰。

中世纪的盛期 而在1347至 1351年间肆虐泛滥的腺鼠疫(通称黑死病)的大流行,夺去了欧洲近三分之一人的性命, 酿成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最大的悲剧,并造成经济的崩溃。

中世纪的盛期 在困难时期,原本在欧洲社会具有权威的基督教教会不仅没有能够发挥道德和政治领导作用,相反它本身也陷入了一场严重的机构危机。所谓“阿维尼翁之囚” 指1309年教皇将教廷所在地迁至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一事,此后70年教廷一直设在那里。事件实质上是教会的分裂。

中世纪的盛期 欧洲显然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中世纪走到此时已是遍体鳞伤。不过,常言道: “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危机四起的中世纪的前面是升起的文艺复兴的新曙光。

中世纪的盛期 俄罗斯作为一个帝国的出现是在中世纪末期伊凡三世(通称伊凡大帝)时代(1462—1505年在位),但一个大国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在欧洲的版图上。

中世纪的盛期 伊凡大帝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以拜占庭风格建造了克里姆林宫王宫,选择“沙皇”(Tsar,或Czar,有Caesar“凯撒”之意)作为自己的称号,并使得俄罗斯沿着东方式的政治专制方向发展,这一切使得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西方文明体系之外。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二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统一欧洲的力量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居统治地位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政治、社会、思想、还是文化领域都由基督教思想主导。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这一地位是基督教发展历史的必然。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首先,在罗马帝国尚存的4世纪末和5世纪初,基督教教会就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的信仰,它已是一种有着完善组织的机构。 早在欧洲封建化过程之前,基督教便已深入社会,成为罗马帝国消亡后,中世纪欧洲社会实际存在的唯一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势力。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统治的确是一种不幸,神权思想甚嚣尘上,人性受到压抑,思想受到禁锢,社会愚昧无知,停滞不前,文学艺术活动受到限制,特别是中世纪后期异端审判庭的存在和罪恶更是反映了教会的黑暗和愚昧的一面。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然而,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存在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事实上,它对中世纪欧洲的正面积极贡献与负面消极危害一样巨大。正确认识基督教及其教会在中世纪的作用对于把握西方文明的精髓有着重要意义。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 客观地说,在古代文明被毁之后,是基督教实际负起了(严格地说也只有基督教才能负起)在欧洲“从头做起” 的重新建设文化的任务。

日耳曼人的特征 日耳曼人作为西方世界的主体民族,其特征对西方文明发展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 日耳曼人因此培养出了一种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感到快乐的特征。 这显然是一种热爱自由的情操。

日耳曼人的特征 古典文明中所说的自由,无论是在近东文明,还是在古希腊—罗马文明,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自由,公民的自由。在那种文明中生活的人不是为自己的个人自由而奋斗,而是为他作为公民的自由而斗争。 西方人与这个世界舞台上的其他人群相比,具有更为乐观、更富有活力、更愿意进行尝试和冒险的精神很可能就是来源于此。

骑士制度 骑士制度是中世纪西欧造就出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存在对近代欧洲人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影响,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插曲。 骑士制度源于西欧的采邑制和封军封臣制,最早出现在法兰克王国时代。

骑士制度 12世纪前后,西欧骑士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期,骑士的地位和尊严都有所加强。 骑士制度在中世纪造就了一种所谓“骑士精神”,以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等为特征。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三节 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的塑造

日后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的许多方面是在中世纪,特别是在11—14世纪文明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是欧洲各国民族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形成时期。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拉丁字母成为西方众多语言的共同拼写字母也与中世纪的发展紧密关联。中世纪盛期以来,这些“土语”得到较大发展,在中世纪结束前后走向规范化,成为取代拉丁语的各国民族语言。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文学 宗教在中世纪社会占据的主导地位使得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成为自然。 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 除了宗教文学外,中世纪文学还包含一系列其他样式的文学。英雄史诗是其中之一,在中世纪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文学 除了英雄史诗外,中世纪民间世俗文学也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这些文学形式包括传奇体叙事诗、抒情民谣等。骑士文学由欧洲存在的骑士制度造就,主要包括游吟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文学以其浪漫主义基调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前的一种主要世俗文学样式。骑士文学除了故事引人入胜外,还开始注意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说是西方长篇小说的雏形。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的市民文学是伴随着欧洲城市复兴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也是中世纪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市民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宗教文学不同,它所描绘的主体是新兴城市的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作品的主题多与普通市民的实际生活贴近。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市民文学体裁不一,其功能主要是娱乐民众,因此作品往往主题鲜明,诙谐幽默,内容丰富活泼。其中法国的市民文学作品最具代表性。广泛流传的以《列那狐传奇》为代表的列那狐系列故事被视为中世纪市民文学的代表。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如16世纪的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17世纪莫里哀的《屈打成医》等,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市民文学影响的结果。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无疑属于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他因其文学成就被视为与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西方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之一。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长篇史诗《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用意大利的押韵韵文写成,描述了诗人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历程。 《神曲》整个作品由《地狱》、《炼狱》、和《天国》三个部分组成,共14233行,每部均为33章,加上序曲共有100章。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神曲》用当时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写成,这一做法不仅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学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欧洲文学脱离其拉丁起源向表现新时代文化的方向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中世纪文学 继但丁之后,意大利还出现了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3—1374)和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一类伟大的文学家。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彼特拉克以诗歌创作享誉文坛,著名的“十四行诗”是作者的创新,对欧洲近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西方第一部用散文体方言创作的文学书籍。书中的100个故事共同构成了一幅反映当时市民阶层及社会生活的画卷。薄伽丘本人自然成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在英国,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0—1400)的出现标志着伟大的英国文学传统的开端。代表作诗体《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认为是英国文学的经典。 乔叟作品中插图

中 世 纪 语 言、文学 这些文学家的出现实际上向人们预示了文艺复兴的曙光已经在欧洲升起,他们尽管生活在中世纪,却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神学和哲学 中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信仰时代,是西方神学思想大发展的时期。基督教神学思想在教会确立的一系列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中得到表达和阐述。

神学和哲学 格列高利一世(Gregory I,约540—604)是继奥古斯丁之后又一位基督教神学家,也是中世纪第一位重要神学家。 格列高利一世是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的第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教皇,其思想和一系列做法对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享有“中世纪教皇之父”的盛誉。

神学和哲学 中世纪盛行的哲学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既指一种教学和研究方法,也指一种世界观。经院哲学在12世纪出现,13世纪是经院哲学的黄金时期。经院哲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基督教教义变成了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可以说代表着中世纪文明的精神实质。

神学和哲学 最早为经院哲学研究方法铺平道路的是法国神学家阿贝拉尔(Pierre Abelard,1079—1142)。 托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议会制度 中世纪是西方议会制雏形出现的时期。议会制度的出现是西方封建贵族和君主之间政治斗争的结果。英国是欧洲第一个建立起议会的国家 1215年,为了维护自身的传统权利,英国贵族联合部分主教和中产阶级人士迫使亨利二世的儿子约翰王签署了一份被后世称为《大宪章》的文件。《大宪章》的签署可以说是议会制在英国确立的基础。

议会制度 《大宪章》的签署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所确定的有限政府的原则和国王要接受法律约束的思想,为西方社会17世纪出现的真正的议会制奠定了思想和法律基础。难怪亨廷顿将其视为“西方文明的本质”(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第45页。)。

议会制度 在《大宪章》签署一代人后,英国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国会,英国政治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由封建贵族、教士、市民等共同组成的新型议会(即下议院的雏形)。

议会制度 法王腓力四世为了抗衡教皇权威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在法国建立“三级会议”,由高级教士、贵族和上层市民代表组成。 议会制成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样式,一旦时机成熟,将会发挥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7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 在中世纪初期,社会上能够断文识字的主要是以传经讲道、研读《圣经》的教会人士,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基督教教会的身上。 世俗教育在中世纪盛期才开始得到发展,一些来自上层家庭的学生开始把识文断字看成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志。世俗教育的出现使得教育逐步摆脱了教会的控制和主宰。

大学的创办 随着初级教育和扫盲逐步得到普及(主要是上层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大学成为中世纪教育活动的主要方面。 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的意大利出现了最早的世俗大学——萨勒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1170年,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办,很快成为最著名的大学和公认的欧洲知识学术生活中心。

大学的创办 在大学,学生不再以神学为主,而要学习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到中世纪末,欧洲大学已发展成为担负文化使命的重要机构,新兴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艺术 中世纪艺术主要是基督教艺术,除了早期的艺术是对希腊和罗马艺术的修正外,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具有原创性和自身的特色。 中世纪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集中在教堂建筑上。在风格上,建筑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欧洲各国的大教堂建筑造型上。

艺术 5世纪以后教堂建筑出现了新的形式,采用了中心穹隆形式,在高大的穹顶之下,教堂显得更高、采光更好、内部空间更大。6世纪初拜占庭在君士坦丁堡兴建的索非亚大教堂采用的就是这一样式,由于建造上的尽善尽美使得索非亚大教堂一经建成就成为中世纪教堂建筑的杰出代表。

艺术 11世纪以来,罗马式和哥特式逐渐成为中世纪教堂建筑的两大艺术形式。

艺术 教堂建筑的艺术不仅表现在建筑本身,而且还体现在它的内部装饰上,雕刻、绘画均具有特色,彩色镶嵌技艺得到较好的运用。 卡尔特大教堂的雕刻柱

罗马式艺术 罗马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形式的创新。在建筑上的罗马式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堂的建造上,教堂通常建成拉丁十字架形式,有一座有纵深感的长方形中殿,两间短的耳堂以及一半圆形的后殿。

罗马式艺术 其特征是在窗、门和拱廊上广泛采用罗马式半圆形拱顶,以一种桶状拱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支撑。比萨大教堂(与之连接的比萨斜塔使之闻名遐迩)是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两大创新艺术之一。它由罗马式艺术演变而来,但具有自身的特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罗马式艺术要丰富复杂。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风格在教堂建筑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其主要特征是有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有控制地采用高大、细长的尖角窗或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尖角窗和小尖塔的排列三五成群,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

艺术 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法国沙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圣马可山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艺术 巴黎圣母院

艺术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艺术 圣马可山大教堂

绘画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宗教几乎是绘画艺术所要反映的唯一主题: 基督的一生、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圣徒的故事,以及与《旧约》有关的内容。

绘画 与希腊罗马绘画相比,中世纪宗教绘画的程式化和概念化是显而易见的,画中的人物没有动态,没有表情,有的是空虚、绝望、冷酷,或基督教认为的圣洁。

绘画 非宗教题材的绘画在中世纪后期终于得到了长足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13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开始摆脱中世纪宗教绘画艺术传统束缚,寻找新的表现形式。 《圣母玛利亚》

绘画 西方的第一批肖像画开始出现。作于1360年前后的法国国王《好人约翰》画像是现存最早的一幅肖像画。

绘画 在这期间最具创造力和最为重要的画家是佛罗伦萨人乔托(Giotto,约1267—1337年)。

绘画 他是第一位认识到用纯粹的三维空间构图的艺术家,开创了用光线的明暗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具有人文主义倾向。乔托的作品表明他已经是新时代的艺术家。

绘画 佛兰德派画家是北欧产生的伟大艺术家。胡·凡·艾克和扬·凡·艾克兄弟共同创作的祭坛圣画《敬拜上帝羔羊》是中世纪著名作品。他们用绚丽的色彩和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作画。

音乐 中世纪是欧洲复调音乐和音乐记谱法发明的时代。复调音乐的出现遂成为中世纪在音乐领域的一大发明。

音乐 11世纪,一个本笃会修士圭多(Guido of Arezzo, 约990—1050)首先创造了西方音乐记谱的方法——五线记谱法。

音乐 西方音乐后来取得的成就和享誉世界的欧洲古典音乐无一不是得益于中世纪在音乐领域取得的成就。

银 行 银行业的出现是中世纪的一种创造。欧洲最初的银行是从借贷业和货币经济发展起来的。钱庄——银行的雏形开始在各国出现。

科学发明和发现 中世纪盛期以来,科学的发明、发现和科学技术的运用还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科学发明和发现 十字军运动后从中国传至欧洲的四大发明在14世纪前后得到广泛运用。火炮、火枪等杀伤力巨大的火器先后被发明出来。

科学发明和发现 罗盘在1300年已被广泛用到欧洲航海上,配备有磁罗盘的船只可以驶入大西洋腹地, 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

科学发明和发现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不仅使得书籍制作成本下降,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及语言的规范,更重要的是使新思想和新科学的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为欧洲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明和发现 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发明在中世纪也时有耳闻,如烟囱和壁炉,眼镜,机械钟。 Winter (fireplace), tacuinum sanitatis casanatensis (十四世纪)

第六章 中世纪与基督教文化 第四节 拜占庭文明

尽管拜占庭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融合了东方文明的成果,但其文明的根基仍然是古代的希腊—罗马文明,信仰来源也主要是犹太—基督传统,它所创造的文明样式在总体上应该说仍然属于西方文明的范畴,并以自己的方式对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给予影响。

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历史上,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被称作“拜占庭帝国”。直到1453年其都城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奥斯曼人之手,拜占庭帝国才算最终寿终正寝,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帝国。

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马其顿王朝时期(9—10世纪)是拜占庭历史的黄金时代,拜占庭文化走向成熟,崇尚教育,崇尚学问的风气一时盛行。帝国的强大和繁荣使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当时地中海世界最为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的影响远及罗斯(即日后的俄罗斯),东正教后来成为俄罗斯的国教及东欧若干国家宗教即始于此。

拜占庭文明成就 与后来发展起来的欧洲文明相比,拜占庭的文明具有相当独特性。

拜占庭文明成就 拜占庭的政治制度完全是东方式的君主神权制,集世俗和宗教权于一人。

拜占庭文明成就 在政治治理方面,拜占庭不仅全盘继承了罗马法,而且还不断完善之,公元529年编撰完成的《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最完善版本。

拜占庭文明成就 拜占庭对罗马法这一完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保存了罗马法,恢复了罗马法的权威,而且确立了西方社会的“法来源于权”的法理思想。难怪,反映拜占庭法律最高成就的《民法大全》成为未来若干世纪中西方法律的基础。

拜占庭文明成就 在文化上,古希腊的固有文化传统,如古希腊的哲学、科学、数学、文学等在拜占庭均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特别是希腊语的地位得到了恢复。

拜占庭文明成就 在宗教上,从基督教中首先分离出的东正教的思想在早期主要由拜占庭得到固守和传播。位于君士坦丁堡的普世牧首区具有东正教权威。斯拉夫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东正教教派主要是通过拜占庭帝国对教义的传播而建立的。

拜占庭文明成就 拜占庭帝国在公元717年至867年间出现的破坏圣像运动可被视为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宗教改革。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拜占庭文明的存在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和丰富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在文化领域,拜占庭是古希腊文明的保存者,古典文化遗产由于拜占庭人的不断辗转传抄,在拜占庭得到了最完美的保存。拜占庭为文艺复兴的到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拜占庭的文化成就还为近代希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拜占庭为文艺复兴的到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拜占庭的文化成就还为近代希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在政治上,自7世纪到11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存在起到了保护西方不受伊斯兰扩张影响的屏障的作用。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拜占庭的存在使得基督教的一个主要教派——东正教得以发展和留存。拜占庭东正教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的广泛传播使得斯拉夫民族开始步入文明。正是拜占庭的影响才使得斯拉夫书面语言的出现成为可能。今日东正教文化圈的存在就是拜占庭影响的最好证明。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在文化艺术方面,拜占庭的文化艺术在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是中世纪欧洲文化艺术的最高形式,如6世纪初在君士坦丁堡兴建的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文化的光辉一例。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拜占庭艺术对西欧产生影响深远,如威尼斯的圣马克大教堂几乎是全盘照搬拜占庭风格建成。

拜占庭帝国存在的历史意义 欧洲出现的罗马式建筑艺术和哥特式建筑艺术均受到拜占庭的影响,如代表哥特式教堂特征的彩色玻璃镶嵌工艺就首先出自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