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本章结构 本章共有二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第10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需要 (2)人的理性自觉的要求 (3)中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4)全国人民的强烈期盼
◆改革之所以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 (1)就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3)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 革是一场革命。 (4)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的性质: 邓小平在说明改革必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他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与是非得失?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鲜明地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它归结为生产力标准,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需要明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判断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这是因为一方面,不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
(3)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 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课堂讨论: 苏东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区别在哪里?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联,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 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光自守,盲目排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扩大,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1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中国代表团赴多哈出席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等出发前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石广生签字后同WTO总干事穆尔举杯庆祝中国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员。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30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与发展中,对外开放战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1.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意味着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们与各国经济联系继续加深,贸易摩擦增多、对外投资阻力加大等一些新的现象不断出现。
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更好地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 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现在给同学们对本章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请同学们结合本章的教学内容,自学教材上列出的部分阅读书目,认真思考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