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哦...聖嬰來了嗎... 引起動機一:民國87年聖嬰年後期的新聞剪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 深邃海洋. ※ 海洋面積約占全球 70.8 %,陸地面積僅 29.2 % 海洋:陸地= 7 : 3( 全球 ) 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分布 位置陸地百分比:海洋百分比 北半球 39.3 % : 60.7 % = 2 : 3 南半球 19.1 % : 80.9 % = 1 : 4 ※陸地大多在北半球,南半球則以海洋為主。
20 簡易概率 (增潤) 學習範疇:數據處理 (D) 學習單位:6D-E1 簡易概率.
第九章 氣候變化 9-1 從地球歷史看氣候變遷及影響 9-2 短期氣候變化.
LED CUBE 預期規劃.
太陽_介面設計.
第6單元 第6章 海流 台大海洋研究所 范光龍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環境與人類生態 第十章 不確定性與天災.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Chapter 5 全球資訊網 5-1 World Wide Web 的誕生 5-2 使用Internet Explorer
Zinio閱讀軟體下載使南( for New User)
Unity3D.
溫鹽圖的意義與用途 溫鹽深儀的測量原理.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艾尼紐現象與 祕魯沿海文化的探討.
海洋系統科學導論-7 海氣交互作用--聖嬰現象
< 標 誌 > 財務會報 財務簡報大綱.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Chapter 3 Chemical and physical features of seawater and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臺灣的氣候 劉辰秋 製作.
揭開聖嬰現象的神秘面紗 Part1 Part2 Part3
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
第5章 聖嬰現象 台大海洋研究所 范光龍 第5單元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電腦硬體裝修乙級 第二站-伺服器端系統安裝與環境設定
R教學 安裝RStudio 羅琪老師.
硬體話機設定說明.
系統設定 IE8相容性檢視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從太空拍攝美麗的巴哈馬群島.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小學數學科 二年級課程 — 統計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PowerPoint 2019/4/9.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電子商務新版面問題排除.
資料來源 2 網路過濾軟體之安裝說明 資料來源 2.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Colife 現場直播 免註冊快速登入手冊.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做做看。 5 算出塗色部分周長及面積。 1 (2+4)×2=12 2×4=8 12+8=20.
環境篇 Unit_08_聖嬰現象.
CVPlayer下載及安裝& IVS操作說明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小學數學科 方塊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二台輸送帶電動機順序運轉控制 2007/2/26.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Scratch: 動畫或遊戲編程 任務10:尋找小鬼.
國立屏東大學宿舍網路連線 設定說明 104/08/12.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學生English Central 手機版.
聖地的位置.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如何從政大圖書館館藏目錄匯出書目至EndNote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電子化企業整合 E-Enterprise Integration 張捷中 (Acer) 2014/10/02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風 風就是流動的空氣 風向: 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由風向標 量度 2. 風速: 氣壓之間的差異愈大,風速愈高。 由 風速計 量度.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一 可靠度問題.
全球生態學 (Global Ecology)
08 Spring 春天.
高中-制服-外套學號範例 範例(高中):學號-制服-樣式 王大同 說明: 1.制服顏色﹙姓名、學號﹚:高中部綠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哦哦哦...聖嬰來了嗎... 引起動機一:民國87年聖嬰年後期的新聞剪報

哦哦哦...聖嬰來了嗎... 引起動機二:去年及今年的新聞也不乏聖嬰的消息

哦哦哦...聖嬰來了嗎... 引起動機三:1982-1983年強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造成重大衝擊。

「聖嬰」底事,秘魯人先知 為什麼秘魯漁業興旺-拜湧升流之賜:這是衛星遙測照片,可以看出海洋表層葉綠素分布的狀況,紅色表示含量最高,其次是黃、藍、紫色。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葉綠素,因此葉綠素含量愈高就代表浮游植物愈多。聖嬰沒當家時,我們可以發現,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赤道東太平洋都呈黃紅色,顯示葉綠素含量都比較高。

「聖嬰」底事,秘魯人先知 聖嬰趕走了魚與鳥:正常狀況下,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充滿位於食物鏈最底層的浮游生物,魚類鳥類因為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圖左)。但聖嬰出現後,沒有底層海水帶上來的營養鹽,浮游生物大量減少,連帶使得魚鳥不是餓死,就是遠走他鄉覓食(圖右)。

當聖嬰沒來時… (海面溫度) 正常的狀況一:太平洋海面各季的平均溫度。

當聖嬰沒來時… (年雨量) 正常的狀況二:熱帶地區多雨還是少雨,和海水溫度有關。這是全球全年雨量分布圖,雨量最多的紅色包括太平洋赤道附近和西太平洋台灣附近,其次就是海溫較高的西太洋(藍紫色區域),東太平洋南美洲西岸和大西洋非洲一帶是黃棕色,雨量偏少。

當聖嬰沒來時… (海面高度) 正常的狀況三:這是衛星偵測到的海面高度圖,白色是海面最高的區域,其次是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西太平洋海面最高,東太平洋比較低,太平洋、印度洋海面也比大西洋還高。顯然海「平」面絕不是平的。

當聖嬰沒來時… (理論模型) 正常的狀況(理論模型):海溫高的地方,大氣對流旺盛,很容易下雨。此圖是正常狀況,溫暖的海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紅色部分),太平洋靠近海面的空氣往西集中,在西太平洋空氣受熱上升形成對流。到了高層,空氣被分散,一部分往東邊走,在東太平洋下降,使這個地區大氣相當穩定,不易下雨。這也是為什麼赤道太平洋氣壓東高西低,雨量西多東少的原因。

聖嬰要來了! 最近一次聖嬰發生前後的海水溫度立體圖之一:正常狀況

聖嬰要來了! 最近一次聖嬰發生前後的海水溫度立體圖之二:一年內較高溫海水已東移

聖嬰要來了! (動態網頁) 最近一次聖嬰發生前後的海水溫度立體圖之三:再大約一季之後聖嬰現象已趨於和緩。點選簡報畫面上方「動態網頁」連結,可開啟北一女地科站撥放另一個動態圖檔,撥放完關閉瀏覽器即可回到簡報。

聖嬰來的時候… (海面溫度) 聖嬰期的特徵-海面溫度:平時(上圖),太平洋海面水溫以赤道西太平洋最高(圖左邊深紅色的地方,1990年12月),水溫往東和往高緯度遞減(顏色變淺,甚至是黃色)。聖嬰出生後(下圖),赤道東太平洋和南美洲外海水溫普遍上升(深紅色區域向東延伸,1997年12月)。1997-1998年聖嬰是本世紀最凶悍的,海水溫度甚至比正常值高出攝氏5度,釋放出驚人的熱量。

聖嬰來的時候… (海面風與氣壓) 聖嬰期的特徵-風與氣壓場:一般說來,東南太平洋海平面氣壓比西南太平洋還要高,因為這種東高西低的氣壓差,所以赤道地區盛行東風,東南太平洋則吹東南信風。以上圖說明,深色區域代表氣壓較高,淺色是低氣壓區,綠色箭頭則表示東風和東南信風。一旦聖嬰出現,東太平洋氣壓下降(下圖淺色區域大增),西太平洋則氣壓上升,東西方氣壓差異變小了,赤道東風和東南信風跟著變弱,這時,中太平洋改吹西風。反聖嬰現象發生時則剛好相反,東太平洋氣壓升得更高,西太平洋降得更低,氣壓差距更大,讓赤道東風和東南信風更強。這種東西太平洋氣壓此起彼落的現象,就像蹺蹺板一樣,這就是「南方震盪」。

聖嬰來的時候… (雨區搬了家) 聖嬰期的特徵-雨量一:從季雨量圖中(左圖)或許還看不出雨量分布的改變;但從雨量的季距平值圖中(右圖)就可以清楚看到雨量分布的改變。

聖嬰來的時候… (雨區搬了家) 聖嬰期的特徵-雨量二:雨量分布的改變其實是與風力的改變相關的,因為風小了,西太平洋較高海面又較高溫的海水自然向東回流,因而再影響了大氣的特性。

聖嬰來的時候… (一切都變了樣) 聖嬰期的特徵-綜合風力、氣壓場與雲雨區

聖嬰來的時候… (理論模型) 聖嬰期的理論模型:此圖是聖嬰現象發生後的情況。這時,溫暖的海水由西太平洋東移,旺盛對流區跟著東移到中太平洋,甚至東太平洋,造成西太平洋雨量偏少,甚至出現乾旱;東太平洋則雨量偏多,甚至有洪水。

反聖嬰也來軋一角 (海面溫度) 反聖嬰期的特徵-海面溫度:反聖嬰現象發生時(1988年12月),赤道東太平洋與祕魯外海水溫明顯下降。

反聖嬰也來軋一角 (海平面氣壓) 反聖嬰期的特徵-氣壓場

反聖嬰也來軋一角 (年雨量) 反聖嬰期的特徵-雨量:左圖是季雨量圖;右圖是季雨量的距平值圖。

怎麼看得出是男是女? 判斷聖嬰是否開始的標準方法:以大溪地與澳洲達爾文的海面溫度差作為判斷的標準。上圖是東太平洋赤道地區的海溫距平值圖;下圖是大溪地與達爾文的海面溫度差,兩圖對照,顯見這個簡單的方法準確性很高。

如何看出生辰八字? 看測站記錄尋找曾經來訪的聖嬰一:圖中分別示出厄瓜多沿岸海面溫度、澳洲達爾文測站測得氣壓、太平洋中部聖誕島雨量與時間橫軸的長條圖。其中發生聖嬰現象之年份,圖形就會特別突出。

如何看出生辰八字? 看測站記錄尋找曾經來訪的聖嬰二:氣象學家研究古早資料,發現聖嬰現象很久以前就存在了。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也 (動態網頁) 聖嬰現象也是有生有滅的:這六張圖顯現這一波聖嬰現象自一九九七年三月生成以來到一九九八年五月間,赤道太平洋的海溫與海域發展變化的過程。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日期分別是:97/3/25,97/5/25,97/8/21,98/1/8,98/2/5,98/5/3,詳細說明請直接點選簡報畫面上方「動態網頁」連結,可開啟北一女地科站撥放動態圖檔,撥放完關閉瀏覽器即可回到簡報。

禍闖大了 聖嬰發威一:聖嬰現象發威時,6到8月全球出現氣候異常的情況。圖中可看出,印度、澳洲和東南亞、中美洲出現乾旱。

禍闖大了 聖嬰發威二:聖嬰現象發威時,12月到次年2月全球出現氣候異常的情況。圖中顯示美國東北部、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東亞一帶出現暖冬,南美洲祕魯、美國東南各洲則出現豪雨。

禍闖大了 (動態網頁) 聖嬰發威三:這個圖表顯示1997年11月到 1998年4月間,全球降雨出現異於平常的情況。每一個方塊代表一個地區,方塊左邊是實際觀測降雨數值,右邊則是氣候平均值。以祕魯北部來說,這段時間實際降雨1625公釐,但氣候平均值只有56公釐,足足多了近30倍,難怪這裡原本是沙漠地帶,現在卻成了一個大湖。點選簡報畫面上方「動態網頁」連結,可開啟北一女地科站畫面,按網頁指示可隨意查詢可能與最近一次聖嬰現象有關的各地災情(資料日期:1998年8月),查詢完關閉瀏覽器即可回到簡報。

海氣一家分不開 從對聖嬰現象的瞭解可知:海洋、大氣相互影響也相互依存

很難搞定的聖嬰 預測聖嬰的研究才剛開始:準確預測聖嬰的誕生,就要靠它們了。氣象學家在赤道太平洋上設置海洋觀測系統,利用衛星遙測和傳送資料,讓氣象學家利用這些觀測資料,輸入氣候模式,利用高速電腦尋找聖嬰的蹤跡。右下小圖顯示工作人員正在維修海洋觀測錨碇平台。

消滅不了,那就和平共存 「趨吉避兇」是人與自然的共存之道:1987年,巴西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以至於當年的聖嬰為巴西帶來乾旱,也帶來穀物嚴重減產的損失。不過巴西政府記取教訓,1992年的聖嬰開始發作之前,建議農民改種耐旱作物,結果穀物收穫是1987年的五倍。

進一步的學習:上網去吧!